ANING挞柠合作综艺、“第一粤语频道”广东珠江频道创新IP节目《超级奶爸》于4月17日开播,第一期综合收视份额达12.97%,超500万老广收看,全网话题9亿,创下历年新高,并荣登周六综艺档排行榜第一!
《超级奶爸》是广东珠江频道王牌综艺《超级辣妈》的IP延伸综艺,在前四季的节目模式基础上进行创新升级,采用任务式观察的模式,360度公开奶爸与萌娃之间最走心、最戳心的真实片段,将“新手奶爸”“经验奶爸”与萌娃们急躁、感动、温馨、烦恼等场景一一呈现,从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等多角度传播正能量。新颖的节目模式和趣味的话题设置,加上节目多年累积的超高国民度,《超级奶爸》开播首集就取得了亮眼的收视成绩。
《超级奶爸》节目集合了阮星航、黄泽榆、环市东十二妹、李跃等老广人熟悉的广东电视台主持人,首期还请来了《外来媳妇本地郎》经典角色“苏贵元”扮演者陈坚雄及其现实妻女,与剧中老婆“阿美”扮演者陈戈同台,既有话题度又有趣味性,可以说是看点满满。
截取自珠江频道《超级奶爸》开播收视捷报
随着节目热度的飙升,节目带来的传播效应日益明显。作为《超级奶爸》的合作品牌,除了在节目上与嘉宾一同亮相之外,TANING还在全国上百家门店滚动播出《超级奶爸》节目宣传片,力挺老广综艺,与节目形成双向引流。覆盖500多万收视群体,带更多人感受粤语综艺和广式柠檬茶的魅力。
每周六21:40,记得准时收看广东珠江频道《超级奶爸》。看粤语综艺,喝手挞柠檬茶,让广东人的节目和广式茶饮一起出圈!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 id="js_content">近日,有媒体曝光省外“茶百道”个别门店,存在过期原材料更换标签继续使用、宣传鲜果制作,但部分产品用果浆替代等问题。
那我们无锡门店的情况如何呢?
滨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迅速对辖区内
茶百道等奶茶门店开展突击检查
01.
茶百道(蠡溪路店)
昨日上午,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来到位于蠡溪路的茶百道奶茶店,对门店食品加工制作操作流程、食材原料进货票据、存储条件以及后厨环境卫生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经查,现场卫生状况良好,未发现使用过期原材料,食品库房、操作场所没有过期、变质食材,食品加工操作过程基本符合要求,但是对于待用半成品原辅料没有及时加盖保存以及冷藏柜没有温度显示等问题,执法人员要求立即整改到位。
02.
超级奶爸
随后执法人员又来到另一家名为超级奶爸的奶茶店。
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
奶茶原料分包装无有效期限
在后厨
清洗水池和饮用水池没有分开
存在生熟交叉污染的风险
▲无有效期限
▲水池没有分开
滨湖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安全监管科副科长 黄文光:
针对奶茶店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下一步加大检查力度,提高经营者的主体责任。第一他们要健全索证索票;第二每天要开展自查;第三要个要求食品贮存条件符合要求;第四加强员工的自身管理。
来源 | 《今晚60分》
编辑 | 蛋蛋
021年,蜜雪冰城单在杯子、吸管及包装袋上的净利润就达到了4.23亿元、6120万元、4625万元。
全文 3677 字,预计用时 3 分钟。
作者|柳萱
编辑|大刀
视觉来源|佳禾食品官网
“冰与火”是茶饮行业2023年的关键词。
一边是一点点、coco、快乐柠檬、黑泷堂等初代网红品牌因成本和供应链压力,不断提高价格、减少门店数量。一边是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等中高端品牌,在极力优化供应链、加大扩张门店的同时开卷低价市场。
甚至靠低价冲击万店的库迪咖啡,也将在2024年1月正式推出第二品牌“茶猫Tea Cat”,主营原叶鲜奶茶,单杯价格低至6.9元,似乎想与蜜雪冰城在供应链上一较高下。
这冰火两重天的背后,暗喻着零售业“起势靠流量、生死供应链”的经营规律。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新茶饮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98亿元,增速高达44.3%,但2024和2025年,增速或将下降至19.7%和12.4%,增量转存量趋势明显。
高速发展的红利期即将走过,下半场将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比拼。
- 茶饮连锁店的本质为何是供应链生意?
- 茶饮供应链到底有多赚钱?
- 头部品牌们如何在供应链端内卷?
为此,供应链范式试图从以上几个方面找到答案。
卖奶茶不如做供应链赚钱?
茶饮店由于投资门槛低、标准化程度高、可复制性强,是餐饮品类中连锁化程度最高的行业。据《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数据,2022年,新茶饮连锁化率高达 55.2%。
供应链范式了解到,茶饮连锁品牌有两大收入来源,一是toC端的直营店,靠卖奶茶赚钱。二是toB端的加盟店,靠收取品牌加盟费与供应链费用赚钱。
典型的直营品牌代表有喜茶、奈雪的茶及茶颜悦色,它们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做纯直营模式,靠卖奶茶赚钱。
< class="pgc-img">(奈雪的茶门店)
>然而在当下的内卷环境之中,卖奶茶能赚的钱已然越来越少。
奈雪的茶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公司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6970万元、3970万元、2亿元、1.45亿元、4.6亿元,亏损缺口逐年递增。
据悉,亏损原因在于门店扩张导致人工、原材料、房租等成本开支居高不下。
财报显示,2022年,奈雪材料成本为14.16亿元,占总收益的33.0%;员工成本为13.62亿元,占总收益的31.7%;其他租金及相关开支为2.29亿元,占总收益的5.3%。这还是在同比上年成本有所降低的情况下。
显然,以纯直营为主的重资产模式并不适合当下疯狂跑马圈地的茶饮市场。
2023年7月,奈雪的茶终于忍不住开放了加盟业务;而同样有着成本压力的喜茶,早在上一年便加入了加盟大军。
如今,三大坚持做纯直营模式的知名品牌只剩茶颜悦色一家。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4日,茶颜悦色仅在湖南、湖北、重庆、江苏四个地区拥有467家门店。
而与茶颜悦色同年成立的霸王茶姬,门店数目前已突破了3000家。
茶颜悦色走不出“长沙”已然成为了困住纯直营门店扩张的一句咒语。
反观加盟连锁品牌。
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茶百道营收分别为10.8亿元、36.44亿元以及42.3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7.9%,净利润分别为2.38亿元、7.79亿元、9.65亿元。
营收结构上,茶百道货品及设备销售收入(即原材料和包材)占同年营收例比分别为94.5%、94.6%和95%,其余则为加盟费及其他收入。
这相当于茶百道几乎全部的营收都来自于向加盟商出售供应链所得。
< class="pgc-img">(茶百道门店)
>无独有偶,同样以做供应链生意起家的蜜雪冰城早在2021年营收便突破了百亿,净利润高达19亿,亮眼的成绩使其在茶饮圈一骑绝尘。
而在终端价格上,蜜雪冰城的客单价甚至仅是奈雪的茶的四分之一。
超级奶爸创始人刘辉曾表示:“所有的连锁本质是规模,规模背后其实就是供应链。虽然门店是构建规模和供应链的基础,但实际上茶饮品牌挣的不是门店的钱,而是量大之后批发的差额。”
据供应链范式了解,规模化的采购能够使茶饮品牌提升对上游的话语权,从而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而在下游,通过加盟模式,茶饮品牌能够放手终端操作难度较大的开店工作,专注于构建标准化规模化的供应链,并通过门店数量的快速增长,向大量的加盟商出售优质的供应链原材料以达到薄利多销的效果。
这也是为何茶饮品牌们疯狂跑马圈地的原因,门店数量越多,规模化所产生的利润就会越多,也正因如此,做供应链生意比卖奶茶更赚钱。
五百亿供应链市场 单靠杯子就能净赚4亿
既然做供应链生意比卖奶茶更赚钱,那这门生意到底能赚多少钱?
我们从供应商身上就可以得到答案。
供应链范式根据《中国新茶饮供应链白皮书2022》数据整理得出,2022年新茶饮上游供应链规模约为526.1亿元,占比整茶饮市场规模的39.73%,预计2024年将达到787.5亿元,占比整体市场规模的41.87%。
这五百亿的市场空间也催生了一批供应商走向了台前。
< class="pgc-img">(植脂末)
>2021年4月,CoCo、蜜雪冰城、茶百道背后的植脂末供应商“佳禾食品”成功登陆上交所;2022年7月,喜茶、星巴克背后的果酱、爆珠供应商“宝立食品”登陆上交所;2023年2月,奈雪的茶、一点点背后的果汁供应商“田野股份”于北交所上市;2023年6月,喜茶、蜜雪冰城背后的纸袋供应商“南王科技”于深交所上市。
几乎大部分新茶饮原材料及包材赛道都拥有了上市企业,这与目前仅有奈雪的茶一家上市企业的新茶饮赛道形成了鲜明对比。
再看这些供应商的财报,2023年前三季度,佳禾食品累计营收20.86亿元,净利润为2.06亿元;宝立食品累计营收17.59亿元,净利润为2.45亿元;田野股份累计营收3.27亿元,净利润为2332.00万元;南王科技累计营收8.52亿元,归母净利润5630.52万元。
供应商赚的盆满钵满,而他们的客户奈雪的茶却在今年刚刚扭亏为盈。财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奈雪的茶累计营收25.94亿元,净利润为6484.6万元,虽同比增长125.24%,扭转了五年连续亏损局面,但净利润率远比不上上游供应商。
原材料供应链企业们在躺赢,深谙茶饮供应链生意的蜜雪冰城也没闲着。
招股书显示,蜜雪冰城主营业务收入由食材、包装材料、设备设施、营运物资及其他、加盟商管理、直营门店产品六大板块构成,其中,食材、包装材料是营收的大头分别占比总营收的69.89%、17.19%。
< class="pgc-img">(蜜雪冰城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食材主要包括固体饮料、风味饮料浓浆、果酱、水果、茶叶及其他,2021年营收分别为22.25亿元、15.71亿元、11.51亿元、4.54亿元、6.4亿元、11.88亿元,总计72.3亿元。除去48.73亿元的成本,食材板块净利润为23.57亿元。
其中固体饮料、风味饮料浓浆、果酱均由蜜雪冰城自有供应链生产,茶叶、水果则通过外部采购商购入。
第二大收入包装材料则包括杯子、吸管、包装袋,2021年营收分别为10.56亿元、3.06亿元、1.85亿元,总计17.79亿元,除去12.12亿元的成本,净利润为5.67亿元。
具体来看,按照销售价每个分别为0.3元、0.1元、0.08元,采购价每个分别为0.18元、0.08元、0.06元计算,蜜雪冰城单在杯子、吸管及包装袋上的净利润就分别达到了4.23亿元、6120万元、4625万元。
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2023年12月7日,蜜雪冰城现有门店已达到26350家。
< class="pgc-img">(蜜雪冰城门店)
>假使每天仅向这2.6万家门店出售100只杯子,蜜雪冰城目前单天便能净赚约31.62万元,更别说这100杯远远少于门店实际销售数量。
由此可见,在这庞大的茶饮市场之中,供应链无疑是最赚钱的生意。
头部品牌们如何在供应链端内卷?
当前茶饮擂台争夺赛进入了下半场,供应商和蜜雪冰城们的飞速成长,自然也让其他茶饮品牌自然嗅到了供应链里庞大的商机。
今年以来,古茗、茶百道、茶颜悦色纷纷投入数亿元搭建生产加工基地和供应链基地。霸王茶姬、喜茶也相继在研发上发力,升级原材料,推出新茶饮专用奶,掌握原料端。
正如以往的产品大战、流量大战一般,新茶饮品牌们又迎来了供应链大战的热潮。
然而,供应链竞争并没有产品竞争、流量竞争那么容易。
据供应链范式了解,新茶饮供应链具有产业链路长,各环节错综复杂,参与主体众多的特点。仅上游就包含了水果、茶饮、糖、奶制品、口感颗粒、设备、包材等原材料的采购加工与制造,更别说还有冷链运输、仓储等一系列必备环节。
茶饮品牌想要完全掌控供应链,需要的是庞大的时间与资金成本。
以蜜雪冰城为例,其在2008年开启自建供应链,至今已在全国搭建了原料采购、生产、仓储、物流、销售等全流程供应链网络。
< class="pgc-img">(蜜雪冰城生产线)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3月末,蜜雪冰城旗下拥有252亩的智能制造产业园,13万平方米的全自动化生产车间,实现了固体饮料的100%自供,风味饮料浓浆88.6%自贡、果酱29.8%自贡,年产能达10.3、39.8、4.9万吨。并与6500户果农建立直接合作,为其供给柠檬。
物流端上,截至2022年3月末,蜜雪冰城在郑州、佛山、沈阳、成都、新疆乌鲁木齐等五地拥有辐射全国的物流配送中心,并已在河南、四川、新疆、江苏、广东、辽宁等 22 个省份设立仓储物流基地。
正是这庞大的供应链基地可以使蜜雪冰城支撑起全国2.6万家的门店需求。
走到今天,蜜雪冰城用了15年,这并非一朝一夕之间便可以复制。
然而蜜雪冰城还在继续,2023年6月,蜜雪冰城投资50亿元建设智能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及亚洲总部。并正在自建10万吨植脂末产线,进一步完成原材料供应链体系。
显然,自建供应链是一项十分费钱费时的生意。
茶颜悦色董事长吕良曾表示:“相较于偏轻资产运营的新茶饮行业,成立自主研发生产基地对茶颜来说是一项重大的投资决策。实话说,茶颜这些年经营的利润都没赚到这么多钱(指投资5.2亿搭建研发及生产基地)。”
也正因如此,有的品牌选择了合作,2023年11月,茶百道与霸王茶姬合资成立了新材料科技公司,以深入上游包材供应。
供应链竞争之中耗费的成本压力,也许只有通过合作或收购才能缓解。但在一朝生一朝死的茶饮市场,盲目挤入供应链竞争,企业能否接得住这庞大的重资产所耗费的成本与时间难题?答案还有待验证。
当下,新茶饮市场正在面临着继续卷奶茶还是卷供应链的进退两难之中,而头部品牌只能通过供应链奋手一搏。【供应链范式】
图片来源:
奈雪的茶官方微博、茶百道官方微博、佳禾食品官网、蜜雪冰城官网、蜜雪冰城招股书
参考资料:
1、《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美团
2、《喜茶开放加盟:可规模化的生意,难复制的灵感》,晚点 LatePost
3、《奈雪的茶,怎么越亏越多?》,开菠萝财经
4、《茶百道上市:一年8亿杯,赚钱不靠卖奶茶》,定焦
5、《中国新茶饮供应链白皮书2022》,沙利文
5、《奈雪的茶财报》
6、《佳禾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
7、《上海宝立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
8、《田野股份2023年三季度报告》
9、《南王科技 2023年三季度报告》
10、《蜜雪冰城招股书》
11、《总投资5.2亿 茶颜悦色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开工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