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11月2日电 (记者温璐、宋子节)近日,人社部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其中,营销员、车工、餐厅服务员、快递员、保洁员、保安员、商品营业员、家政服务员、客户服务管理员、焊工等职业位列前十。
记者从人社部了解到,与2022年二季度相比,制造业缺工状况持续,技术工种岗位缺工较为突出。铆工、锻造工、模具工等职业新进“最缺工”100个职业排行,车工、焊工位列排行前十,电机制造工、仪器仪表制造工、汽车生产线操作工等缺工程度较二季度有所增加;物流及运输行业缺工程度有所增加,邮政营业员、道路客运服务员新进排行,快件处理员、道路货运汽车驾驶员、装卸搬运工等职业缺工程度加大。
该排行是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102个定点监测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数据采集各定点监测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市场“招聘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缺口排名前20的职业岗位信息,综合考量岗位缺口数量、填报城市数量等因素加工汇总整理形成。
<>每个繁华喧闹的都市中,在餐饮行业,服务员的角色太多太多,然而,真正能够读懂“服务”中所包含的意义,并且能够身体力行去用心,去做好的人却稀如麟毛。一名真正称职的餐厅服务员,不仅仅是要具备在表面上看来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更多的是要加强自己内心与思想上的建设,还有自身的修养的提高。要知道,作为一名餐厅服务员,每天都必须要面对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宾客,那么就必须学习,而学习的内容又是多元化的。
第一、懂得微笑,善于微笑。
在当今社会中,微笑已经成为从事各行各业的一种必备的职业素质。尤其是在商业领域。有这样一句话,说:“不会微笑,就不要做生意”。.
第二、勤快。
勤,就是辛勤,就是努力,比别人付出更多。快,就是效率。.
第三、热情。
人可以无激情,但必须要有热情。因为热情的气息是很具有感染力的。就像太阳的光和热,并充满活力。这是一种反映内心的精神面貌与状态。.
第四、周到。
待客之道,周到是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既然谈周到,那么必然要主动去做好,主动去提供服务,而且要善于观察,还要懂得换位思考,做到客人所想不到,提供超前服务。谁能做到让来宾感受到如归的感觉,那么他就是真正做到了“周到”。想客人之所想,急客人之所急。.
第五、应变能力。
在餐厅,每天都会接触到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人,上到达官,下至百姓;无论三教九流。因此,要求服务人员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成为一种必然。有人说:“餐厅,是培养外交官的摇篮。”是很有道理的。.
第六、主人翁意识。
工作,实际上是学习的另一种形态。当我们懂得并能够站在主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去工作时,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提高与进步。会站的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好。.
第七、较强的心理素质。
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做到得宠不骄,受辱不卑,从容应对。
第八、语言的表达能力。
同样的一句话,如果加以修饰,改变一下方法方式,往往会有四两拔千斤的效果。语言,是一门艺术,口才是必备的能力。无论做什么。
第九、要角色意识。
要明白自己在工作中扮演的角色。.
其实,要长期干好餐厅服务员工作,说容易、也不容易。说简单、也不简单。
第十、及时为客人服务,不要让客人久等。
第十一、尽量满足客人选择座位的要求。
第十二、提高服务效率,合理安排客人就坐,人数小的到座位少的台位,人数多的到座位多的台位。
第十三、尽量避免单个客人和团体客人安排在一起。
第十四、客人来到店里,可是店里已经满客,切忌因为很忙而怠慢了客人,这时更应态度诚肯,语言得体。
第十五、预先告知客人大概要多少时间,可以消除客人焦急的心情。
第十六、客人看过菜单后将菜单合上,然后看四周,这就表示要点菜了。这时就应马上走过去,从工作经验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暗示。
第十七、不论有多忙,都应面带微笑听客人的要求,为了防止出错,应养成将客人点的菜记在本子上的习惯。
第十八、需要较长时间做的菜,应事先通知客人。
第十九、在为这桌客人服务时会听到其它客人叫自己,一定要回答他们,“是,马上来”,“请稍等一下”,不要什么也不说。
第二十、上菜时不要从客人的头上,肩上和前面将菜端上去,不要给客人不愉快的感觉,说话声音不要太大。
第二十一、对给予帮助的客人道谢。
第二十二、当客人要打包带回家时,应先将找的钱交给客人,等客人将找的钱放进钱包后,再将包好的食物交给客人。
第二十三、三个介绍必不可少:(1)锅底(2)正宗吃法先涮肉(3)引导喝汤并配制第一碗
第二十四、保持台面清洁,充分利用清台夹
第二十五、勤加汤并搅锅
第二十六、菜筐不可靠近锅圈
第二十七、及时撤空盘,整理台面,拼盘多用
><>017-06-28 内参君 餐饮老板内参
第 1326 期
“XX,你为啥应聘上那家餐厅了也不去?待遇挺高的。”
“他家工装实在太丑了,穿着难受干活儿没动力。”
……
你的餐厅装修越来越高大上了,可你的服务员穿着依然很low?意识不到工装这个流动品牌符号的重要性,很可能是你再上一个台阶的绊脚石。
今天,内参君就给你看看那些能让服务员更加自信、开心的好工装,以及设计好工装的4个要素。
■ 餐饮老板内参 王艳艳 白刘阳 李妙辰 |发自北京
1
那些让服务员穿上就不想脱的工装
▼
1、价值千元左右的设计师定制
代表餐厅:大蔬无界
第一眼你很难把它当工装,没有工装惯有的形式化的符号,找不到大蔬无界的LOGO,但风格非常突出,让看到的人一眼就辨别出餐厅品牌;另外,这一套工作的价值在1000元左右,由设计师专门设计。(相关阅读:这家餐厅给服务员穿1000多元的潮服,效果你意想不到……)
“设计上除了最基础的实用性,通过极具中式风格的剪裁和设计,营造出一种文化意境,表现出沉稳感和力量感。”设计师陈平如是说。
2、帅酷到公开发售
代表餐厅:一风堂&鸡排哥
这是日本知名拉面品牌一风堂纽约分店店员一款夹克工作服。恰当的褶皱,沉着耐看的丹宁色,加上合身的剪裁,不事张扬,又极具个性质感。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却不失时尚感和功能性。
除了提供给员工使用之外,一风堂还公开发售这款夹克,定价为300 美元,配套围裙的售价则为100 美元。
小吃品牌鸡排哥JPG的创始人崔雄,本身就是一个爱穿身黑、戴墨镜的潮人,工装走的也是酷帅路线,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穿着全黑的工装戴墨镜服务。
它旗下第一佳大鸡排的工作装,也是风格相似的潮流路线。这也符合崔雄决心把鸡排做成洋气的潮流小吃的决心。
3、请各路时尚潮人绘制
代表餐厅:必胜客
今年4月上海国际时装周上,必胜客进行了“食尚”主题发布秀。它给前来参加活动的人赠送一件黑色T恤,上面空白的圆形像披萨饼胚等待各路潮人前来绘制,为未来更个性的必胜客工装增添新可能。
4、和食物一起卖成网红爆品
代表餐厅:无早
无早是成都一家文艺青年必打卡的网红店。这里的店员没有固定的制服,但他们的亚麻围裙低调又有质感,和北欧风的店面氛围相互融合,看似简单朴素,却成为了被反复夸赞的对象。店主Rosa干脆把这款围裙一起上架,和咖啡蛋糕一起,成为了店里又一款热销产品。
5、被求合影最多
代表餐厅:水货&馋猫餐厅
在水货就餐,会看到服务员头戴螃蟹帽穿梭在餐厅的各个角落,萌趣十足,张牙舞爪的小螃蟹吸睛无数,还被无数顾客“求合影”。曝光率Duang的一下就来了。
另一家馋猫餐厅为呼应“馋猫”主题,每个员工都戴着一个萌萌的猫耳式小发卡,还计划按月分推不同的猫主题工装,让顾客经常耳目一新。
6、把活力性感做成餐厅符号
代表餐厅:bingo美国缤果餐厅&猫头鹰餐厅
不同于一般餐厅规范的制服,这家餐厅服务生的穿着融合美国啦啦队服装文化,活力中带着小性感:美女服务生穿着背心、牛仔短裤,不时来上一段热情洋溢的啦啦队舞,引来无数顾客的欢呼!
美国猫头鹰餐厅目前在北京和上海都有分店。漂亮女郎们穿着白色弹力小背心、橙色热裤。顾客进门时,她们都要用英语齐声喊“Welcome to Hooters! ”(欢迎来到猫头鹰餐馆)。用餐时这些活力四射的美女,会在餐厅里转着呼拉圈,唱歌跳舞,和客人一起做游戏,轻松快乐的气氛就此产生。创始人罗伯特·布鲁克斯毫不避讳的说:“漂亮的女人、凉丝丝的啤酒、可口的食物,这些东西永远不会过时。”
2
好工装具备4个要素
▼
这些餐厅的工装各有特色,而那些服务员也成为餐厅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餐厅是秀场,服务员就是模特。好工装之所以能让服务员美美地“秀”出来,真正的原因不在于它有多贵或多个性,而是跟餐厅的定位、环境、气质融为一体,让人穿上特别自信。服务员变成主角,自如地穿梭在专属的秀场里。
“你会因为穿了件好看的衣服特别开心,员工也一样啊。老板为员工选工装,这是大方向。”西南设计师张小草说。
1、符合餐厅定位
重点考虑:品类需求
卖日料、做韩餐、做中餐、做火锅……品类给工装定了基调。看到特色的服饰就知道这是家什么餐厅,是工装最基本的功能。比如日料店的人穿和服就显得很专业。
这里主要是从需求层面考虑,也就是工装的功能性。
再比如,挂脖围裙几乎是烤肉店的标配,一普遍就显得实用有余但特色不足。炉小哥就把烤肉店围裙和背带裤结合在一起,保留了围裙前兜的实用性,又把背带裤代表的活力和年轻化融入餐厅调性里。如此设计,就是好工装。
迎宾、传菜、服务生……不同的工作职能对工装的需求也不同。这时候要考虑是否需要帽子、围裙、领巾,选裤子还是裙子,布料要求是否耐脏、耐磨、透气、不起球等。
2、匹配餐厅的气质
重点考虑:品牌属性和品牌色调
气质配不配,取决于工装和品牌属性、品牌主色调是否一致。
“工装属于流动的品牌视觉,一定要考虑到店面的整体感受。”羽生品牌管理公司创始人孟一飞说,根据品牌属性可以确定工装的风格——如性冷淡风、新中式风……根据品牌色也就是vi色(标准色),确定工装的主色彩,如果店内已经大量使用了品牌色,这时就要将工装色更改为点缀色。
比如,大蔬无界的工装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出发设计,颜色素雅,和餐厅内部装修风格相吻合,不会有跳跃感。大蔬无界的全名其实是“大蔬无界·美素馆”,而创始人也是希望打造出 “美术馆”的氛围。
根据品牌色确定工装的主色彩,典型的案例就是海底捞。
海底捞以红色为主的工作服,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翻滚着的红汤锅,又代表着海底捞人热情和积极的服务态度。加上黑色的单肩围裙,和企业的LOGO的白色一撇相互呼应,整体效果浑然一体。
3、让员工有归属感
重点考虑:文化传递
员工喜欢穿工装,下班了还要穿出去,这是因为美,还因为企业给了归属感。
员工穿上工装,不仅认可品牌传递的核心诉求(价值观),并且自愿会去传递。孟一飞说,在工装的表现上,就是要把品牌诉求体现在一些细节和元素的应用上。
来自香港的米芝莲,就在普通的黑色POLO衫上印下了代表香港精神的“醒、智、勤、勇、拼”。这些简单的字经过设计成为品牌来源的介绍和文化的象征,使奶茶不仅仅是一杯奶茶,更是一种很香港的生活方式。那么内心认可这种文化的员工穿在身上,一定程度上展现的也是自己的生活态度。
4、紧跟潮流
重点考虑:时尚性
麦当劳和星巴克等大型餐企,会对包括工装和LOGO等企业符号进行不断更新,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
一个品牌的工装可以在大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不断调整顺应潮流,这是企业有实力适应市场变化的反映。包括上述必胜客登陆国际时尚周的例子。
看完这些案例和建议,你有把自己餐厅工装扔掉重做的冲动么?欢迎在评论区跟我们互动!
· END ·
统筹丨张琳娟
编辑|李新洲 视觉|陈晓月
-转载原创联系-
首席小秘书 微信|neicanmis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