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消费综合报道】5月25日消息,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新式茶饮“一點點”奶茶旗下浙江舟山如心广场店的关联公司日日馔(浙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舟山长峙岛分公司日前因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被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新城分局罚款1.5万元。
行政处罚决定书内容显示,2021年11月26日,涉事门店以43.5元/袋的价格从上海福敬德食品有限公司处购入上述“1點點”牌珍珠粉圆10箱,共计180kg,支付进货款2610元。2022年1月中旬起,涉事店铺使用上述“1點點”牌珍珠粉圆煮制成“波霸”后用于制售“波霸奶茶/奶绿”、“四季春+珍波椰”、“混珠红/绿/青/乌”、“百香三重奏”等产品,或作为免费配料添加至其他饮品。2022年2月14日,上述“1點點”牌珍珠粉圆已超过规定保质期,但涉事店铺仍放置于店内,与其他批次的食品混合放置并使用。
经查,截至2022年2月22日,涉事店铺至少使用上述超过保质期的“1點點”牌珍珠粉圆制售“波霸奶茶大杯”产品两杯,售价均为14元;制售“波霸奶茶中杯”产品两杯,售价分别为11元和11.11元。此外,涉事店铺还将此过期原材料作为免费配料添加至各类奶茶饮料共计28杯。
据统计,当事人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的货值金额共计至少752.15元,违法所得至少512.9元。另查明,涉事店铺未按规定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未对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关键内容进行记录,也并未保存相关凭证。在2022年2月22日,涉事店铺被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新城分局当场查获。
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新城分局表示,日日馔(浙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舟山长峙岛分公司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决定对此处以1.5万元的行政处罚。
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显示,“一點點”奶茶的运营主体生根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截至目前,“一點點”奶茶已在全国开设3646家门店,但其中有122家门店处于暂停营业的状态。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 id="js_content">上海:6月1日后全面恢复购物中心百货商场线下营业
上海市商务委介绍,6月1日之后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将全面恢复线下营业。无疫情风险的区域可分批有序恢复线下营业,5月31日之前,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6月1日之后,全面恢复线下营业,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与此同时,上海有序推动餐饮、理发和洗染等生活服务恢复线下营业。5月31日之前,餐饮服务实行线上、线下外卖。理发、洗染服务实行线上预约、线下错峰限流等措施,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家政、家电维修服务,5月22日之后逐步恢复经营。
合肥一医院虚假宣传被罚款20万元
近日,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一批“铁拳”行动典型案件。其中,2022年3月9日,瑶海区市场监管局在检查中发现合肥康安癫痫病研究所附属中医医院在经营场所中发布内容为“MDT立体定向神经元修复技术五大特点”、“超微创治疗:没有手术风险”、“有效抑制复发 无后遗症”等宣传牌。经查明:当事人未能提供上述宣传内容的依据或证明材料,且当事人至今未利用“MDT立体定向神经元修复技术”从事诊疗等经营活动。瑶海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2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违规销售!三亚多家开发商被通报
近日,三亚市住建局发布关于部分开发企业违规销售、购房人违规购房及房地产中介机构违规经纪的通报,涉及项目包括三亚国际金融中心、国芳佳苑、海棠华著、鲁能红塘湾旅游度假项目等。
87名老人买假纪念币和收藏品被骗 591万元 主犯获刑14年6个月
近日,河南商丘市睢阳区人民法院判决了一起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犯罪团伙开设多家文化传播公司,购买一些假纪念币和收藏品后,每天拨打大量电话,专门选择老年人,以赠送礼品为由,诱骗老年人到其公司后,引诱老年人高价购买所谓的纪念币收藏品。为了防止老年人的家属发现,犯罪团伙让这些老年人将购买的纪念币收藏品放在公司,美名其曰帮忙拍卖。直至案发时,该犯罪团伙共骗取87位老年人5915856元。最终,法院判处主犯常某雷有期徒刑14年6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
销售过期食品 一点点奶茶门店被罚款1.5万元
近日,一点点奶茶舟山如心广场店关联公司日日馔(浙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舟山长峙岛分公司,因销售过期食品被舟山市市场监管局新城分局罚款1.5万元。现场检查发现,该门店将过期的“1點點”牌珍珠粉圆放置于店内并同其他批次的食品混合放置并使用。另外,该门店未按规定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意尔康多款男女鞋抽检不合格被处罚
近日,意尔康股份有限公司因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被浙江丽水市青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7万余元。具体处罚事由为,当事人生产的一款男休闲鞋可分解有害芳香胺项目不合格;一款黑色女皮鞋勾心纵向刚度、勾心硬度、勾心长度下限值和勾心弯曲性能项目不合格;一款女休闲鞋整体外观、耐折性能项目不合格。
广西:8批次食品不合格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9大类食品849批次样品,检出不合格样品8批次。其中2批次样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具体为:标称广西南宁琴华贸易有限公司江南分公司生产的“芒果干”、标称柳州市柳江区柳福食品厂生产的“红豆面包”。
湖北:绿豆糕、红酒、啤酒等7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组织对7类食品507批次进行抽检,检出不合格样品7批次。具体为:
1. 标称湖北省仙桃市王牌食品厂生产的芝麻糕(熟粉类)
2. 标称湖北博盛啤酒有限公司生产的金纯啤酒
3. 标称武汉星之亮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绿豆糕(原味)
4. 标称红安尚古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北玫干红葡萄酒
5. 标称湖北禾园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菜籽油
6. 标称湖北省黄冈山里人农产品限公司生产的山茶油
7. 标称武汉市米琪尔食品厂生产的无蔗糖绿豆糕(绿豆味)。
北京申请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家庭超22万户 个人超42.8万个
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今日发布《关于2022年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审核结果和配置工作有关事项的通告》。截至2022年3月8日24时的申请,经审核,家庭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共计221204个有效编码,个人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共计428240个有效编码,单位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共计15097家。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组织官方网站、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编辑/李晓雨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
报记者 许洁 见习记者 王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然而,饮品行业近期频繁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继网红咖啡品牌Manner咖啡被立案调查后,网红咖啡店WHENPIGSFLY当猪飞(下称“当猪飞”)、一点点奶茶相继因食安问题被予以立案调查、罚款。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人们消费支出的提升和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咖啡、奶茶等饮品为消费者正餐外的时段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茶饮行业消费需求越来越大。不过,行业门槛相对较低,企业多存在管理不严格、人员培训不深入等问题。为了打造网红品牌,商家更多的是将成本花在营销、装修等方面,忽略了产品品质才是立身之本。
当猪飞、一点点相继现食安问题
5月25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当猪飞进行通报。由于该门店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加工、制作食品的行为,长宁区市场监管局已依法予以立案调查。
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介绍,长宁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猪飞现场检查时发现,该门店厨房冷加工食品专间垃圾桶内有4个已用完的巴氏杀菌蛋白液盒子。店内厨师现场陈述,上述蛋白液是检查当天该门店厨房用于加工、制作蛋糕胚的原料,已全部用于加工、制作,共加工了24片半成品切片蛋糕卷胚。在执法人员完成取证并现场监督下,该门店销毁了上述半成品切片蛋糕卷胚。
无独有偶,当日,天眼查APP显示,一点点奶茶(舟山如心广场店)关联公司日日馔(浙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舟山长峙岛分公司,于近期被舟山市市场监管局新城分局罚款1.5万元。
具体来看,上述门店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同时,门店未按规定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证券日报》记者试图电话采访一点点奶茶方面,截至发稿前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据窄门餐眼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一点点已在全国开出3646家门店,其中122家暂停营业。
“新式茶饮多使用鲜奶、新鲜水果等不易储存的原材料,自动化程度低,需要借助大量人力,因此,制作过程中加大了食品安全隐患。”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餐饮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上述品牌出现的问题暴露出,餐饮品牌在快速扩张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
饮品行业乱象频发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2795.9亿元,到2022年将突破3000亿元。从市场规模来看,尽管几年来新式茶饮增速有所放缓,但作为千亿级市场依然潜力巨大。
庞大的市场背后,食安问题却层出不穷。
除了当猪飞、一点点外,5月22日,网红咖啡品牌Manner咖啡也因原料奶未按储存条件使用及地板污垢可能污染产品等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被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予以立案调查。5月6日,同样因使用过期发霉食材登上微博热搜的益和堂也发布声明称,总部第一时间成立了调查小组,目前已要求涉事门店立即闭店,并与涉事加盟商终止合作,接受监管部门检查。
就在2021年2月份,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还突击检查了部分奶茶店,多家门店存在工作人员健康证不齐全、原材料管理不善等问题。在一点点门店,出现一名从业人员未办理健康证;收纳箱内的茶叶包等原材料上没有任何标识,分装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不明;使用过的抹布与袋包装茶叶原料靠在了一起。在茶百道门店,乳制品等半成品露天放置,没有盖子遮挡;植脂末等部分食品原料使用后未封口;员工个人已开封的薯片等食品与店内原料混放;工作人员健康证不齐全,口罩佩戴得不规范,配制饮料的过程中,佩戴者均露出了鼻子等。
“监管趋严频繁抽检更能促进行业健康良性有序发展。”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如是说。
有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咖啡、奶茶行业发展迅速,各品牌都想快速攻城略地,重心也放在提升市场份额和业绩上,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存在一定的忽略。“食品安全是企业立身之本,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员工日常培训和食品安全教育,才能尽可能排除食品安全隐患。”
(编辑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