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2020年进入尾声,前几天,百度正式发布了2020年度流行语榜单,集美、一起爬山吗、u1s1、九漏鱼、爷青回、上海名媛、打工人、突击式尽孝、七夕蛤蟆和深藏blue十大网络用语上榜。12月4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也发布了一份“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榜单,一起来看看。
< class="pgc-img">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一、逆行者,指反向行走的人,常用于称呼面对危难挺身而出的强者,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二、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指秋天来了,情侣、好友或家人之间以请喝奶茶之名发红包,表达亲密之情;三、带货,指明星、网红、互联网营销师等通过视频直播等途径对商品进行推销;四、云监工,原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千万网友在线观看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24小时直播,主动充当“云监工”。现泛指通过网络远程监督某件事的进展。
< class="pgc-img">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五、光盘行动,旨在让人们培养节约习惯,养成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的习惯,对“舌尖上的浪费”说不;六、奥利给,是“给力噢”的倒读,因网络主播的使用而流行;七、好家伙,指网友在吐槽某事或对某事感到惊讶时的加强语气;八、夺冠,因同名电影《夺冠》而流行,展示了中国几代女排人不服输的劲头;九、不约而同,2020年的它指“不约会、不聚集已经成了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十、集美,某网络主播在直播时经常将“姐妹”发音成“集美”,显得亲近可爱,于是网友纷纷效仿,以此称呼自己的好姐妹。
天下午,#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突然上了微博热搜!
从第七
升到了第四
朋友圈、微博上也是不少人在晒
是不是很多小伙伴和我一样
第一眼看见???
到底是什么梗?
有人说:“今年的秋天比以往来的早一些,所以今年这个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安排一下。”
也有人说:“指的是在这个冷冷的秋天,有一杯热乎的奶茶心里特别温暖。就是在意你的人,看到你发的消息,或者主动发你52元的奶茶钱,让你能喝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有网友说:“减肥的人不配。
“好迷惑,我还特意看了下日历,昨天秋分。秋天来这么久了,人家才给发第一杯奶茶钱,为什么这么高兴啊?”
“秋天的第一桶奶茶请大家喝!”
“喜欢你的人给你钱买奶茶很甜没有错,但是在朋友圈刷屏问人要奶茶钱是一种怎样的朋友圈乞讨行为?”
“我也不知道什么梗,反正我没有。”
这位朋友说得好:“管他秋天冬天,想喝就自己买呀!”
各位亲们
秋凉还是记得第一时间添衣吧!
有人给你送“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吗?
还是你给别人送了一杯?
或是你也不懂这个梗?
来源:长沙晚报微信公众号
鲁宁颖 (云南财经大学)
近日,杭州中心的“OONE CCUP”网红奶茶店内广告语“茉莉劈腿红茶,红茶出轨午后”因用词不当引发争议。据报道,这家店在大众点评墅区饮品热门榜排名第一,这样“出格”广告语在商场内堂而皇之地进行张贴和宣传显然是不合适的。事实上,在擦边营销中翻车的饮品品牌比比皆是,椰树、Blueglass、茶颜悦色、乐乐茶……已经2024年,无数品牌在低俗营销上翻车,为什么仍有品牌前赴后继地铤而走险?细究之,“黑红也是红”的营销理念正是低俗营销泛滥的重要原因。
用恶俗低级、充满恶趣味的广告语进行宣传,既损害了品牌商家的自身形象,也违背了公序良俗的基本原则。品牌因低俗营销翻车不是什么新鲜事,前段时间某酸奶品牌也因低俗广告深陷舆论漩涡,其新品海报配文“男友力扳回一局”“18周岁以下,我不卖”“恶搞男友,我不卖”“建议一天喝一杯,多了我不卖”……打擦边球、低俗、恶心、下头、被冒犯等评论充斥评论区。广告作为品牌向消费者宣传自身的桥梁,其言辞表达直接影响着品牌形象和受众印象。采用恶俗低级的话语,不仅违背社会的公序良俗,给消费者带来不良的观感和消费体验,导致消费者对品牌的负面评价和抵制,甚至可能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给品牌带来法律风险和社会责任的压力。
流量爆炸的时代,总有人想先“黑红”出圈,再靠道歉标榜自己“知错就改”来获得原谅,要知道“黑红”带来的“泼天流量”不是谁都能接住的。品牌的真正含义在于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黑红营销只能带来一时的流量带不来消费者的稳定复购。在饮品行业,品牌需要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互动,才能让消费者今天、明天、后天都选择你,这才是品牌建设。相比之下,饮品行业的擦边营销容易引发消费者的心理不适,让人“一想到就倒胃口”。品牌营销核心目的是消费者的选择,一旦被贴上软色情、错误价值观的标签,品牌声誉将严重损害,难以修复。
品牌想要通过“黑红”的擦边营销引发争议、刺激情绪以追求一段时间的品牌曝光和销量增长,这种态度其实是非常短视的。虽然“黑红”营销可能带来短期的流量,但真正建立起长期稳固的品牌形象和忠诚消费者群体,仍需通过产品质量、服务体验、品牌价值的正向传递来实现。无论是食品、饮料还是其他商品,品牌应该不断致力于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通过不断优化原材料选择、品质管控、服务提供,保障产品的口感、安全性以及消费的体验感,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口碑。
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品牌想要出圈难免需要营销。但品牌必须明白,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把低俗当有趣、把色情当卖点的“黑红模式”是绝对行不通的。如何把握好营销的度?如何在守住价值内涵底线的同时,宣传品牌理念或许是所有品牌都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