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而言,有时太“勇敢”并非好事。美国有线电视“烹饪频道”网站(cookingchannel)1月列出“十大失败餐厅”榜单。这些餐厅带着光环或噱头而生,却很快难以为继,到底错在那里?
#生无可恋的一餐#伦敦的“死囚食客”餐厅(Death Row Dinners),餐厅招牌上配俩主厨一脸戾气的照片,脖子上还挂着死刑犯牌照,宣传标语是“就当是你今生最后一餐那样吃”,吃货们什么主题餐厅没见过?但把自己当死囚还是有点倒胃口。所以这家餐厅开业没多久就给自己“判了死刑”。
#摔角英雄的失败跨界#胡可·霍根是美国职业摔角界的传奇人物,演过好莱坞动作电影,拍过真人秀,64岁了依然活跃在体育及演艺界。但不是所有跨界尝试都能成功。这位摔角明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布鲁明顿开了意大利快餐店“胡克·霍根意面店”,尽管有摔角迷的捧场,这家餐厅还是因为品味过于“接地气”,只撑了不到一年就关张了,店面原址已经成了一栋废弃建筑。
#给个重点好吗#美国伊利诺伊州罗克福德的这家餐厅招牌上写“美式美食与非洲风味(外加墨西哥食物)”,到底主打什么?美式热狗配非洲花生浓汤加墨西哥烤干酪玉米片?想海纳百川,反而不伦不类,所以关门大吉了。
#看不见,吃不香#虽说食物最要紧的是好吃,色相也很重要。美国纽约市的“在黑暗中”餐厅(Dans Le Noir)让食客在黑灯瞎火中吃饭,食物据反映还又贵又难吃,何苦受这罪?于是,它很快彻底“熄灯”了。
#不是所有名人热度都蹭得#印度孟买的这家餐厅菜品挺不错,但老板显然对纳粹文化情有独钟,竟把餐厅取名为“希特勒的十字”,大招牌上印着那个臭名昭著的纳粹十字符号,店里挂着希特勒的大幅画像。开业不到一周,老板被骂醒了,迅速换了招牌,把店里所有跟纳粹党有关的标记清理干净,总算没被取缔。
#服务员还是要有的#德国纽伦堡的's Baggers餐厅2009年开业时以“世界上第一家全自动化餐厅”名头吸引不少眼球,在这里,点餐用平板电脑触摸屏,上菜则是靠过山车式的金属传送带。食客再也没有机会抱怨服务员的素质了——压根没“人”服务。虽然名头挺响,这家餐厅终因“人气”不足而在去年关张了。
#吃顿饭也这么闹心#黎巴嫩贝鲁特的这家军事主题餐厅名唤“包子与枪”(Buns and Guns),餐厅火药味浓浓,菜名叫“迫击炮汉堡”“恐怖分子套餐”什么的也就算了,店内还拿枪战声当“背景音乐”。中东本来就不太平,吃顿饭就别再添堵了,开不下去也是必然的。
#吃喝拉撒还是别混一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工业城的“魔法厕所咖啡馆”(Magic Restroom Cafe)装修得像一家大型公共厕所,马桶状餐碗,马桶当座椅,满屋子小便器。当它把最后一批上门的顾客恶心走了,日子也就到头了。
#不是所有土豪都爱吃炸鸡#纽约曼哈顿切尔西市场里这家“混合”炸鸡店(Hybird)看上去一切都很好,地处知名商圈极佳位置,有名厨和明星加持,炸鸡味道也不错。唯一问题是太贵了:一小桶炸鸡售价41美元(约合282元人民币)。这家店开张6个月就关门了。
#换个马甲就不认识了#每当有人评“美国最差餐厅”榜单,迈阿密这家“殖民地咖啡厅”(colony Cafe)必定名列前茅甚至榜首。在美食点评网站Yelp上,食客对它恶评如潮:价格贵得离谱,“宰”人没商量;卫生状况极差,“厕所里到处是尿”;服务效率低下……大家纷纷警告后来者“千万别去!”并疑惑它为何还没倒闭。有人怀疑是因为它隔一段时间就改名以迷惑顾客,比如以前叫过“文森特大厨”,现在又改名“哥伦布餐厅”。(沈敏)【新华社微特稿】
< class="pgc-img">>| 职业餐饮网 刘妍
“正式营业不到一年,新湘鄂情餐厅停业!”
去年6月,曾经的“民营餐饮第一股”湘鄂情重回北京,在国贸附近开出了一家“新湘鄂情”餐厅。然而目前,开业还不到一年,就已经关店停业。
新湘鄂情在定位上撕掉了原来“高端餐饮”的标签,走亲民路线,去年年底还开始做起了预制菜,但始终没有激起什么水花。
针对新湘鄂情停业,创始人孟凯表示“疫情过后会重开”。曾经的餐饮传奇大佬,能否再让湘鄂情重现往日的辉煌?
重出江湖不到一年,新湘鄂情停业!
去年6月,曾经的“民营餐饮第一股”湘鄂情重回北京,创始人孟凯之子孟森成立了北京新湘鄂情饮食文化有限公司,新湘鄂情餐厅在国贸附近正式营业。
但时隔不到一年,职餐网记者发现,大众点评上,新湘鄂情餐厅已处于“关店停业”的状态,门店最新评论还停留在2021年的12月中旬。
与此同时,记者查看湘鄂情京东自营旗舰店发现,其去年上线的“湘鄂情八大碗系列”预制菜,除了“农家小炒肉”“仅剩1件”之外,目前多种产品均显示无货,最新的买家评论还是三个月前发的。
针对新湘鄂情停业,孟凯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疫情过后会重开”。
昔日“民营餐饮第一股”,
一步一步“败走”北京城?
多年前,湘鄂情在餐饮界可谓是传奇般的存在,这家“民营餐饮第一股”后因种种原因投资失利,创始人孟凯黯然出局。
2018年,北京最后一家湘鄂情关闭;2020年,中国最后一家湘鄂情在上海谢幕;2021年,新湘鄂情卷土重来,如今不到一年又停业……回首湘鄂情这一路的经历,可谓是“节节败退”。
1、40亿餐饮首富,和他的“民营餐饮第一股”沉浮史
1988年,湖北小伙孟凯下海深圳,来到蛇口创业,结识了湖南姑娘周长玲,造就了一段“湘鄂情”,并于1994年在蛇口开出了一家湘湘菜馆,这也是湘鄂情的前身。
5年后,孟凯将湘鄂情品牌迁至北京,于北京海淀区定慧寺旁边开出了第一家湘鄂情高端酒楼,在原本湖南湖北菜的基础上,引入粤菜海鲜,一顿餐费价格常常过万。
2009年11月11日,湘鄂情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A股民营餐饮上市第一股,孟凯也以近40亿元的身家成为中国餐饮界首富。一时间,无论是湘鄂情还是孟凯,在国内餐饮界都是风光无两的。
然而,2012年,国八条出台,高端餐饮市场风云突变,湘鄂情开始走下坡路,此后先后经历大规模闭店、往环保、影视等领域转型失败、股票更名为“中科云网”等一系列情况,孟凯于2014年至2017年远赴澳洲。
2018年孟凯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被尽数拍卖,至此失去对上市公司的掌控,也是在这一年,北京最后一家湘鄂情关闭,2020年,中国最后一家湘鄂情在上海谢幕。
2、撕掉高端标签走亲民路线,湘鄂情重出江湖“遇冷”
最近两年,孟凯近乎销声匿迹。而去年,为了支持儿子创业,孟凯重新出现在了公众面前。2021年6月,湘鄂情重出江湖,在北京开出了一家“新湘鄂情”餐厅。
彼时,孟凯称,新湘鄂情与原来的湘鄂情不存在可比性,其放下“高端餐饮”的标签,主要突出的是性价比和亲民路线。“大厅消费人均100元以内,包间多一些宴请专供菜品,人均消费也不过200元至300元。”
据介绍,当时孟凯请回了1995年创业时的元老级团队,不过新湘鄂情的经营定位、拓展速度,全部由儿子孟森决定。
新湘鄂情在传统菜品基础上,增加了诸如芥末虾球、澳洲牛排以及符合年轻人口味的多种饮品,刚开业时,也曾出现过用餐高峰排队情况,包间也基本满房。食客点评也多是“店面装修高档”“菜品味道很正宗”一类的正面评价,周末一位难求是常有的事。
然而,这种座无虚席的火爆并没有持续多久,开业才半年,到去年国庆的时候,餐厅已经门可罗雀。“国庆假期,晚餐时刻居然只有一桌客人”,一位网友在大众点评的评论中表示。
目前,距离正式营业还不到一年,大众点评上显示,新湘鄂情餐厅已经处于“关店停业”的状态。翻看门店下面的评论可以发现,早在去年11月底,食客评论中就出现了不少“关店”的消息。
3、发力线上预制菜,风口也没有那么好抓
近两年,预制菜“风头正盛”。新湘鄂情开业不到半年,也就是去年的11月,也开始进入预制菜领域。
彼时在京东APP上,“湘鄂情八大碗系列”预制菜上线了10道菜,均为“湘鄂情”酒楼的经典传统爆款,有梅菜扣肉、小米海参、糯米牛肉、珍珠丸子等。最贵的40元出头,便宜的还不到20元,分量在270克至320克之间。
当时孟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还会根据不同城市消费者的喜好,对菜品不断更迭、升级和调整,菜品基本上都会从早、中、晚三餐来考虑。“未来我们还计划和所有的线上平台合作,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喜好,卖不同的菜品,菜品数量有可能达上百道。”
孟凯还表示,在疫情之下不看好餐饮业实体店,自己也不可能再开线下店,还发出了“线下开店不如线上开遍全国”的豪言壮语。
如今,湘鄂情京东自营旗舰店的“湘鄂情八大碗系列”预制菜,除了“农家小炒肉”“仅剩1件”之外,多种产品均显示无货。看来,孟凯“线上开遍全国”这一心愿要实现难度不小。
职业餐饮网总结:
“没有企业的时代,只有时代的企业”!
曾经的湘鄂情是通过那个特殊的时代,到达了辉煌的顶峰。
但如今,餐饮行业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往再怎么辉煌,放在当下这个时代能否适用还得看企业自身。
但如论如何,湘鄂情作为“民营餐饮第一股”也算是在餐饮史留名了。
你觉得,湘鄂情还能东山再起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想做大数据的餐饮公司不是好的环保公司...
过去几年间细数股市奇葩,*ST云网(即“中科云网”)绝对是A股市场当之无愧的“故事大王”:
创始人孟凯白手起家创造“湘鄂情”品牌,2009年上市后以40亿身家成为当时的中国餐饮首富;
2014年8月,“湘鄂情”更名“中科云网”,从此开启了疯狂的跨界转型之路,大数据、影视、环保领域都有所涉猎;
2014年国庆节后,孟凯因个人和公司债务问题远走澳大利亚,“躲债”3年;
2017年2月,由于实控人和董事长之间的控制权之争,中科云网办公区域上演两派保安对峙的滑稽场面,员工甚至需要公安介入才得以正常进行办公。
图片来源:中科云网官网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注意到,6月24日,随着实控人孟凯的股权拍卖尘埃落定,*ST云网长达数年跌宕起伏的股权纷争终于要走向“大结局”了。虽然上市公司还未正式发布公告,但实际控制权的易手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孟凯股权拍卖终于成交
由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进行司法处置的1.8156亿股*ST云网股权,于6月23日开始进行网络拍卖,到6月24日10点拍卖结束。
根据竞拍信息,起拍价为5.99亿元,是以今年6月23日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当只股票的收盘价3.3元/股乘以股票总股数,此外还有8000万元的保证金。最终程序显示起拍价为6.79亿元,竞拍人以此价成交。
唯一竞拍人上海臻禧的实际控制人陈继与*ST云网渊源已久。2016年在孟凯的授权下进入上市公司的陈继,一度帮助解决了上市公司的部分债务问题。
不过,当时出现债务问题并不只有*ST云网本身,孟凯也深陷个人债务中,其将全部股权抵押给中信证券融资后,却未能赎回。2015年8月,中信证券已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拍卖股权。2018年一季报数据显示,孟凯持股*ST云网比例为22.7%。
对于这笔股权的处理,孟凯和陈继并未达成一致。
新华网报道页面
2016年12月,陈继依靠旗下公司与中信证券签署债权转让协议,使得变卖股权获得的款项将由陈继控制的公司受让。在后续对深交所发布的回复函中,陈继表示:
“为维护本人作为实际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本人有意承接上述标的股权。”
然而,孟凯并不打算让位。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此前报道,从2015年开始,孟凯就屡次提请异议要求终止拍卖,并且成功使拍卖拖延到今日。但事实证明,孟凯最终并未阻止股权的拍卖,反而给其个人带来了损失。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查询司法拍卖平台发现,孟凯所持股权在今年2月份有一次拟拍卖记录,这场拍卖由于被孟凯提起执行异议并被受理,拍卖终止。关键是,当时参考的股价是2月2日前最后一个交易日*ST云网的收盘价——4.51元/股,市场价高达8.19亿元。拖延此次拍卖,孟凯的股权价值缩水上亿元。
在股吧里,有投资者为孟凯算了一笔账:“2015年卖,可卖9元,2016年卖,可卖7元,2017年可卖5元...”
中科云网转型之路难言成功
2014年8月24日晚间,湘鄂情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完成更名,变更后公司证券简称“中科云网”。
中国民营餐饮第一股转型成网络科技公司,这一“华丽转身”可谓A股史上的著名事件。高调改名后,中科云网的业绩表现并没有出现大的改观。2014年年报显示,中科云网营业收入6.21亿元,同比下降22.56%,实现净利润为负6.84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注意到,中科云网曾先后尝试过环保、影视、大数据等转型方向。
2013年7月26日,公司宣布拟投资2亿元收购江苏中昱环保51%的股权。2013年12月,中科云网再度宣布要加码环保领域,出资现金5100万元与东方合肥天炎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天炎生物,中科云网持股51%。2014年2月,中科云网宣布拟收购合资公司剩余49%的股权。
中科云网的环保之路却意外遭遇逆转剧情,2014年5月11日,公司宣布因财务核算和资质等问题,终止收购中昱环保;而天炎生物也在当年10月被中科云网叫停剩余股权的收购。
图片来源:中科云网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3月,中科云网宣布拟收购中视精彩影视文化51%的股权,不过就在7个月后,中科云网就停止了这宗收购。中科云网在终止收购公告中表示,公司认真分析市场形势和审慎考虑投资风险,决定提前终止股权收购。
然而据孟凯对媒体表示,收购环保企业是为了救急,影视是预收购,中间的行动连探索都谈不上,只是为了避免公司退市而做的收购,“中科云网只有一次转型,就是转型大数据”。
2014年5月4日,中科云网与中科院计算所签订《网络新媒体及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的合作协议》,中科云网称未来3年将投入不低于1亿元,作为联合实验室研发运营资金,双方展开网络新媒体及大数据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推广。
中科云网股价走势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注意到,这次“大数据转型”在当时曾经极大刺激了中科云网的股价,不过随着其业绩下滑以及股权之争带来的混乱局面,中科云网的股价也发生了严重的缩水。
白手起家的餐饮首富
中科云网的创始人孟凯有着一段相当不平凡的创业历程。
武汉人孟凯1969年出生,18岁做车间工人,19岁下海经商。在南下深圳的打拼过程中,孟凯曾娶了一个湖南姑娘周长玲,造就了一段“湘鄂情”。
据职业餐饮网报道,孟凯开餐馆的想法源自一次探亲之旅。“他有一次陪妻子回长沙探亲,孟凯觉得蛇口的湖南、湖北人多,口味重,经常听到他们抱怨吃不到合口的饭菜,如果到那里开一家湘菜馆应该有生意。”
图片来源:中科云网官网
然而最初孟凯的创业以失败告终,合伙开餐馆的几个老乡也跑了路。幸好后来孟凯得到老乡的资金支持,盘下了一个废品回收站,改造成餐馆。孟凯身兼服务员,采购员和收银员,必要时也得抡大勺做主厨。他每天还要在电脑上做表格,统计每个月排名最尾的5个菜换掉。
孟凯个性豪爽,爱交朋友,他的店子慢慢变成了两湖人在蛇口聚会的‘根据地’。最初只有4张桌子、肮脏不堪的大排档,慢慢变成成了一座1000余平米的酒楼。“湘鄂情”品牌正式走入江湖。
1999年,孟凯凑足300万元,满怀豪情地来到北京海淀区定慧寺周边创业。在北京他选择了另外一条发展之路:做高档餐饮,瞄准公务宴请市场。他在湖南湖北菜的基础上,引入粤菜海鲜,一顿餐费价格常常过万。
2009年11月,湘鄂情以14家直营店,9家加盟店登陆深圳中小板,成为第一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民营餐饮企业。上市当天,收盘总市值超过53亿元,而孟凯的身家达到39.37亿元,问鼎餐饮界首富。
2012年,高端餐饮市场风云突变,公款消费的减少使得湘鄂情这样的企业业绩下滑。2013年,湘鄂情亏损高达5.64亿元。自2013年7月起,湘鄂情分两批关闭了北京西南西环店等13家门店,同时主力店西单店缩减面积5049平方米。此后湘鄂情开始谋划转型道路,弥补餐饮主业的损失。
2015年4月7日,因偿债资金筹措不足,“ST湘鄂债”发生实质违约,成为国内首个本金违约的公司债案例。为应对兑付危机,中科云网决定转让部分子公司股权及湘鄂情系列商标给深圳市家家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并将交易金额3亿元列入偿债专户。
2017年5月,孟凯回国后发朋友圈
为了偿还公司和私人债务,孟凯走上了卖壳、卖商标自救的道路。2015年1月,身在澳大利亚的孟凯向中科云网提交辞呈,申请辞去这家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董事长、董事、总裁以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等所任公司职务,专业筹资解决即将到期的“湘鄂债”。
“在各方压力下我的精神几近崩溃,无力回天”,这是孟凯当时对媒体的表态。
每经记者 肖达明
每经编辑 郑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