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众号:logo设计视觉
自俄乌冲突以来,不少国际品牌退出俄罗斯市场,其中在俄罗斯经营三十多年的麦当劳也不例外。
麦当劳将把俄业务打包出售给当地商人Govor。收购后,麦当劳要求将这些餐厅“去商标化”,即令这些餐厅不再使用麦当劳的名称、标识、品牌和菜单等。
最近,俄罗斯麦当劳新老板Govor向媒体证实:在本月以新品牌重新开业并已经选择了一个新的标志、菜单和应用程序名称。
新版麦当劳标志以绿色底色上依次排列一个橙红色的圆形、以及两个橙黄色的条状图形,和麦当劳一样,整体上能看出是字母“M”的形状。该logo由阳狮集团旗下公司 Rodnaya Speech设计。
新版logo将显示餐厅的主要特色:两根黄色的薯条和一个黄橙色的汉堡。标志以绿色为背景,象征着客人所习惯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不过,有网友发现:这个logo和多家知名品牌logo十分相似,比如、华纳唱片,万豪酒店等。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据了解:俄罗斯麦当劳最终的名字尚未决定。不过,新老板Govor所在公司向俄罗斯专利机构Rospatent提交的专利申请显示。麦当劳餐厅注册的新品牌名称包括“趣美味”、“同一家”“就是那个味”(Just Like That)和“开放结账”(Open Checkout)。
其实,这些国际品牌从俄罗斯退出之后,让当地企业看到了新的商机。
此前,当地的Pole-Logistic公司向俄罗斯联邦知识产权局申请了新商标:把金拱门翻了90度,然后加上一横,成为一个B字。
Pole-Logistic公司把这个新快餐品牌取名为“万尼亚舅舅”,试图来替代麦当劳在俄的地位。
除了“俄版”麦当劳,星巴克也可能在近期被重新命名。
另外,俄罗斯饮料生产商Ochakovo宣布推出三款分别名为“CoolCola”、“Fancy”和“Street”的饮料,以取代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可口可乐(Coca Cola)、芬达(Fanta)和雪碧(Sprite)。
俄版可口可乐、芬达、雪碧包装: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logo设计视觉,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本文仅供分享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于兰州人来讲,江湖气是与生俱来的,不可一日无牛羊,也不可一夜无酒场,不吃牛羊肉不算西北汉,更是一座稍微不努力喝酒,就会没有朋友的城市。中国人喝酒最歹要从北方开始,从西北到东北,都是喜于喝酒的烈性子,而临近中国东北的另一个国家,“嗜酒如命” 这个词亦是战斗民族俄罗斯的代名词。俄罗斯民族天性自由,在一望无际的冰雪大陆上,在蛮荒的草原中,使得这个民族勇猛强悍,不屈不饶。作为身体里流淌着伏特加的战斗民族,俄罗斯人的民族特征就是喝酒,并且表示从来没输过!烈性子无疑造就了俄罗斯人对于“酒”的热爱。
被大大小小不少酒吧占据的甘南路上,有这样一家店,避开了审美疲劳千篇一律的网红店,老板从俄罗斯留学回来,将战斗民族俄罗斯的特色文化搬进了兰州,打造了一家颇具俄式风情的餐厅酒吧。
【加加林俄餐厅酒吧】
< class="pgc-img">>推门而入,吧台前一整排造型各异的酒在昏黄的光色下散着魅力,仿佛突兀的撞入了俄罗斯夜幕下某个街角的小酒馆,水泥色墙面挂着整张地图,小小的木色圆桌搭配墨绿色沙发座椅下一秒就想慵懒在这里,一旁仙人掌静静缠绕着细沙悄然伫立中生长。
< class="pgc-img">>沿着楼梯而上,拐角处一个个瓶身精致色泽明艳的酒瓶十分惹眼,它们造型奇特,神色各异,每一个异形酒瓶的背后,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更像是一件件被精心雕琢后赋予文化和灵魂的艺术品,融进了这里的每一处细节与氛围。透亮的鱼缸,散着明晃晃的海蓝色的光芒,鱼儿自在游着,独成风景也与一角一落间相容相契,几个小小的私密包间,更是能够让人在这样舒适有安全感的空间里放下一整天的疲惫与烦闷心情。
< class="pgc-img">>仔细一看墙上挂设的海报和画,大多是苏联航天员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他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也是第一个从太空中看到地球全貌的人,这也是为何老板为酒吧取名“加加林”的寓意。再向上一层,是宽敞的卡座,一整面的玻璃通透而明亮丝毫没有压抑感,墙上金属的俄文与中文写满了俄罗斯各个地方的地名,夜幕降临,灯光渐暗,使得店内的一切变得愈加清晰,反是窗外的事物变得影影绰绰,围桌而坐,啤酒餐食统统上桌,一场战斗民族式的夜生活便开始了。
< class="pgc-img">>说到俄罗斯,这个被称之为“战斗民族”的网红国家,除了肤白貌美的大长腿美女,最最有名的就是啤酒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处于高寒地带,冬季寒冷又漫长,为了抵御严酷的自然环境条件,长期以来把自己灌醉是俄罗斯人的主要冬季消遣方式之一,因此他们体内流的不是血,而是啤酒!
店里主推的俄罗斯“波罗的海”啤酒以圣彼得堡沿岸的波罗的海命名,产自俄罗斯海滨城市圣彼得堡,销于全世界。“波罗的海”啤酒的不同产品具有不同口味,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通常是以数字来区分的,店里目前有2-9号八种,不同数字代表不同种类的啤酒,其酒精含量也是不同的。
老板本人
科普时间!敲黑板咯!
俄罗斯的啤酒都是采用纯净水,加上优质麦芽,遵循古法酿制,酒香浓郁,淡黄的色泽,泡沫丰富细腻,浓郁的麦芽和稻谷香味,充满了斯拉夫民族的质朴和原野麦芽的清香。
波罗的海2号属于清爽型啤酒,4.5%酒精度,更加符合西北人的口感。
3号经典啤酒属于传统欧洲皮尔森啤酒,带有苦味啤酒花香味,以其麦芽及酒花香味浓郁而闻名。味道很像哈啤,酒精度适中,比较适合普通人的口味。
4号原始啤酒以1841年维也纳贮藏啤酒配方为基础,使用黑麦麦芽,使啤酒具有黑面包微苦的味道和焦糖的麦芽香,国内一般称之为“红啤”,其只在圣彼得堡的啤酒厂酿造,波罗的海4号啤酒是一系列国际专业大赛的的大奖得主。
5号黄金啤酒属于浅色贮藏啤酒类型,具有高雅口感,醇啤酒花的微苦和微甜焦糖味道,以传统贮藏啤酒原料为基础,选用焦糖麦芽从而啤酒呈美丽的黄金色,俗称“黄金啤”。
6号波特黑啤酒按经典英国配方酿造的传统深色波特啤酒,拥有丰富的口感及巧克力焦糖香气和微苦味道,采用特级酒花和特殊酵母,是一款“黑啤”,与德国黑啤口味不太一样,味道更重一些。
7号出口啤酒比经典皮尔森啤酒稍微烈性,具有柔软口感及舒畅清爽后感,该啤酒出口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俄罗斯国内和国际啤酒大赛获得20多个奖章。属于清爽型啤酒,味道与哈啤冰爽类似,由于数字7在俄罗斯文化中非常吉利,因此深受俄罗斯人民喜欢。
8号小麦啤酒属于巴伐利亚传统无过滤中密度小麦啤酒,以其丰富细腻的泡沫和果香中带有丝丝的香料及清甜味道很容易被辨认,比较适合女生。
波罗的海9号,则属于烈性啤酒,具有8%的酒精含量,优质麦芽,良种酒花,纯净水质,用料多,品质上乘,特殊酵母造就丰富口感, 啤酒花带来稍苦和微甜味道。9号啤酒号称是“啤酒中的伏特加”,9号啤酒目前还没有人能一口气喝下6瓶,有不服的“酒家”可以来挑战一哈。
这里必须要说,这款酒数字越高酒精度越高,9号啤酒只推荐给酒量足够好寻求新鲜和刺激的童鞋~虽然酒精度数高,但是喝完了第二天不会头疼。
白熊系列。看看啤酒瓶上印了个大白熊就很符合战斗民族的气质,白熊系列啤酒具有独特的苦味和香味,泡沫洁白细腻、持久挂杯、麦香浓郁、醇厚爽口,有明显的酒花香气。
三兄弟。俄罗斯三兄弟精酿啤酒是俄罗斯托木斯克啤酒厂旗下的一款啤酒属于浅黄麦芽色啤酒,口感柔和和谐,含有麦芽的甜香和淡啤酒花的微苦。这款酒的品牌是根据英国中篇小说作家、传奇人物—杰罗姆的传奇小说《三人同舟》,在80年代苏联时期由安德烈.米罗诺夫主演拍摄的同名电影而命名的。
< class="pgc-img">>除了战斗民族的酒,在这里也能吃上一顿舒服又味美的俄式西餐。
俄罗斯人喝起酒来很野性,但吃饭是很细致讲究的,一顿传统的俄式西餐,从汤—沙拉—主菜—主食—甜点,都是讲究礼仪的,对食材的尊重和对制作者劳动的欣赏都会体现。
罗宋汤、玉米奶油浓汤、蘑菇奶油浓汤,各味汤品浓而入味,简简单单配上一块面包,用面包蘸着汤来吃既可以让汤不烫口,又能使得面包入口香软。
俄式红菜汤,味道正宗,汤汁是清爽的牛肉汤,加上牛肉块、红菜、卷心菜、土豆等,汤的表面加上一层薄薄的酸奶油,酸甜的口感浓而不腻。
俄式莎士雷克大串烤肉,色香味俱全,肉串分鸡肉、牛肉、羊肉三种,腌渍入味的肉串成串配上烤制的小番茄、洋葱和辣椒,使得肉质的口感更为丰富有层次,搭配的洋葱丝格外好吃。
< class="pgc-img">>俄罗斯芝士焗什锦、俄罗斯深海银鳕鱼拼大虾、俄式罐牛、俄式肉饼配土豆泥等,味道都很Nice,整体都比较适合西北人的口味。
< class="pgc-img">>从俄罗斯留学归来的兰州小伙开的这家俄式餐厅酒吧,颇具战斗民族的特色,既是餐厅也是酒吧,店里主推俄罗斯“波罗的海”啤酒,2-9号八种酒,不同数字代表不同种类的啤酒,数字越高其酒精含量越高,酒量不够的是完全Hold 不住9号的。店里还有俄罗斯经典的白熊啤酒、三兄弟精酿啤酒等,餐食味道也都很不错,推荐:俄式莎士雷克大串烤肉、俄式罐牛、俄罗斯芝士焗什锦、俄罗斯深海银鳕鱼拼大虾。三五好友聚会吃完一餐继续在这里约一局不醉不归的酒局,够攒劲!
>罗斯人姓名的全称用于正式场合,全称有三部分,其顺序一般是:名字+父称+姓。现将各种使用情况分述如下:
名字+父称+姓,这一全称形式是在非常正式的场合下使用的。如在正式场合,陌生成年人之间相互介绍时,一般用全称;
在正式公文、各种正式证件中,姓名的书写必须用全称,如“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非正式文件中,一般情况下,名字和父称可以缩写,只写第一个字母,但姓氏必须完整,不能缩写,如“Л·H·托尔斯泰”,各部分之间用圆点分开,翻译时译第一个音节,即“列·尼·托尔斯泰”。缩写词可以不读,必要时仍须全读。
名字+父称,这是俄罗斯人相互称呼的正式形式。
在工作集体中,关系友好、熟悉的人之间的日常称呼可以直接使用名字,
但是如果具有工作性质时,则要用正式的称呼,即名字+父称;
在学校里,学生对教师要用名字+父称来称呼;
在家庭关系中,青年夫妇对对方的父母、祖父母一般用名字+父称的称呼(如果这家并未规定用爸爸或妈妈的称呼);
对关系较远的亲戚也使用名字+父称的称呼。
总之,对上级、长辈、地位较高的人,或对已婚妇女,为表示对对方的尊重,都使用名字+父称的称呼。这一称呼还可以表示客气或双方关系一般。
名字+姓,这是较为正式的称呼,是尊称,在各种场合都可使用,较为广泛。一个人成为名人后,有了一定的社会声望,一般使用名字十姓的称呼;在海报、广播、剧场报幕等类似情况下,往往也用演员、作家、运动员的名字+姓;记者、作家等在报道、摄影、写作等作品中,一般也只署名字+姓。
此外,在相互介绍和自我介绍时,往往只称姓氏。
大学生之间只用名字,少年儿童之间也只用名字,而且大多用爱称。成年人向少年儿童作自我介绍时,一般按儿童习惯,只说自己的名字。
长者对年幼者、教师对学生、军官对士兵、技师对青年工人等,通常只用姓来称呼。但如果是郑重其事的正式称呼,则一般使用名字+姓的形式。
姓与职务连用时,大多在不太熟悉的人之间,或表示对比较有名望的人含有某种敬意,如叶利钦总统等。但是,名字、名字+父称、全称不能与先生、同志之类的词连用,只是在某段时期,即革命年代,曾出现过名字+同志的连用法,它为的是强调这个人是属于党的人。
在口语中。人们对有生活经验的年长者也只用父称称呼,这时它具有特别的尊敬色彩和某种古老的风味。
亲人朋友之间一般使用名字互相称呼,但年幼者对年长者很少只使用名字相称,而是使用名字+父称的称呼,以表示礼貌和尊敬。
小名和爱称则用于关系更加密切的人们之间,两者往往混用,视双方之间的关系、习惯以及当时的情况而定,没有严格的区别。年长者对年幼者经常使用小名和爱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