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餐厅迅速得到认可,一方面,缘于餐厅及厨师苦修内功,并在传承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获得更多消费者认知与认可;另一方面,离不开政府推动,营造消费氛围和良好营商环境。
“过去3年,没有一家黑珍珠餐厅倒闭,其中还有不少餐厅是2019年11月以后开业的。即使在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的2022年,黑珍珠餐厅新上榜餐厅数量也达65家,创历年最高。”在近日举行的“2023黑珍珠餐厅指南”发布现场,美团高级副总裁张川透露这样一组数据。这一方面说明,餐饮消费升级有坚实支撑,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也证明,好产品、好服务的价值,终会得到市场认可。
每一间黑珍珠餐厅的打造,都是长期而细致的“慢功夫”。目前,全国已有304家黑珍珠餐厅,这些中国人自己选出来的美食“珍珠”是怎样炼成的?
背后是经济支撑
过去一段时间,中国消费者判断餐厅好坏的参照物之一是外来的“米其林”。随着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国内消费者逐步从满足“吃得饱”转向追求“吃得好”,孕育了中国餐饮行业的“黑珍珠”。
一大批带有中国特色的精致餐饮迅速发展,覆盖更多城市。主打消费升级的黑珍珠餐厅应运而生,与区域经济发展休戚相关。北京市朝阳区作为全国闻名的经济强区,上榜的黑珍珠餐厅数量达26家,居全国各区第一,占京城上榜餐厅总量的68%。经济“领头羊”上海作为精致餐饮消费的风向标,2022年上榜餐厅数多达66家,新上榜餐厅共12家,是中国内地新上榜餐厅最多的城市。成都共有19家上榜餐厅,是榜单Top5城市中新上榜餐厅增速最快的城市,同比增速达150%。这个速度,与成都2022年正式迈入“GDP2万亿俱乐部”的经济地位相符。可以说,每一间“黑珍珠”餐厅都受益于当地旺盛的消费需求,每一座“黑珍珠”聚集的城市,都依靠经济大盘的全力托举。
在北京朝阳区SKP商场六层,一家名为“北京厨房”的粤菜餐厅打动众多食客,也成功入选2023黑珍珠餐厅指南。餐厅主理人古志辉告诉记者,选址朝阳,就是看中了这里时尚而浓厚的商业氛围。“越是经济发达、商业活跃的地方,就越能吸引餐饮商家加盟。这两年,随着国人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能明显感受到消费者对精致餐饮的热情在提高。粤菜对食材的季节性要求高,我们在烹饪理念上还原食材本味,契合消费者健康饮食的潮流。”古志辉表示。
餐饮消费一直是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之一。疫情之后,餐饮是最先恢复的消费行业。据中国烹饪协会数据,2023年1月21日至1月27日,受访餐饮企业营收同比增长24.7%,与2019年春节相比上涨1.9%;客流量同比增加26%,与2019年春节相比基本持平。
“我们判断未来5年黑珍珠将进入增长期。”在张川看来,这一判断既来自黑珍珠餐厅自身增长的曲线,更来自于对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向好的信心。
创新挖掘更多可能
吃得好,不等于吃得贵。在大众点评平台上,部分黑珍珠餐厅也有在售300多元的双人套餐,跟普通餐厅差别并不大。2023黑珍珠餐厅指南指出,黑珍珠餐厅榜单正走向大众,配合餐厅的不断创新,一些本土、小众的口味被逐渐发掘出来。
主打闽菜的遇外滩(BFC外滩金融中心店)是今年五家升钻餐厅之一。这家餐厅里,皮皮虾没有简单清蒸,而是做成了醉虾,软糯的荔浦芋头用葱头油来焗,一点点创意就受到了食客欢迎。餐厅主理人吴嵘表示,消费者对闽菜的热情在升温,不仅在外打拼的福建人来寻找家乡味道,各地食客也来餐厅体验福建饮食文化。
已经名气在外的餐厅更是通过增加仪式感、丰富体验感来吸引消费者。在以烤鸭闻名的北京餐厅大董,厨师将现场制作、健康有机变成了卖点。
“印象比较深的是用餐过程。除了传统烤鸭,蘑菇汤、肉菜甚至凉菜,大厨都在现场制作,还会介绍食材的特色烹饪手法。”节后聚餐,北京朝阳区消费者李渔特意选择了这家三钻餐厅。“最让我意外的是,餐厅现在已经‘卷’到了水上,大董配餐、做菜,用的都是芙丝(VOSS)水。我在超市买过,一瓶售价要20多元。大厨用这个水制作蘑菇汤,只放一点点盐就很鲜美。这道菜大家都非常喜欢。”
“中国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的追求日益明显,很多人更倾向于喝健康的水,清淡饮食。进入中国市场后,我们的业务发展非常快。”芙丝中国市场负责人钟浩表示,芙丝已连续两年获得黑珍珠推荐,304家黑珍珠餐厅中,有约100家成为芙丝的合作伙伴,且数量还在不断扩展,甚至有些并未进入黑珍珠的餐厅也开始配餐芙丝水。
一瓶水、一种新的调味料,甚至把烹饪场所换个地方,餐饮消费就有了更多可能。创新,也成为包括黑珍珠餐厅在内的中国餐饮业必不可少的一味“调料”。
合力推动消费恢复
袅袅“烟火气”,升腾“幸福味”。黑珍珠餐厅迅速得到认可,一方面缘于餐厅及厨师苦修内功,并在传承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获得更多消费者认知与认可;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政府推动,营造消费氛围和良好营商环境。
从饮食之“小”见经济发展之“大”。为助力餐饮业复苏,全国多地发放餐饮专项消费券、出台发展夜间经济举措。如深圳市政府持续出台餐饮扶持大礼包政策,分期发放1亿元春节消费券;新疆提出开展城市商业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促进餐饮消费回升。
作为黑珍珠餐饮今年的举办地,北京朝阳区可谓全国推动餐饮消费的典型代表。今年的黑珍珠揭幕仪式得到高调的广告待遇——北京朝阳区政府在奥林匹克公园的观光塔塔身上,投下巨幅灯光广告,直接为黑珍珠打Call。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全力打造舌尖上的品牌消费,形成“金台市集·CBD咖啡青年节”“一带一路国际美食嘉年华”等一批标志性活动。
加大三里屯、国贸等“夜京城”地标发展支持力度;鼓励蓝色港湾、世贸天阶等“夜京城”商圈丰富餐饮娱乐等消费服务;引入各类优质餐饮企业品牌,丰富夜间消费餐饮美食供给……以“黑珍珠”为媒,朝阳区将继续挖潜夜间经济餐饮活力。北京市朝阳区商务局局长刘佳表示,朝阳区将持续打造若干“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依托主题灯光秀、夜间文化旅游体育活动等,“点亮”夜间经济,活跃夜间消费氛围。
“未来朝阳区将启动朝阳美食IP建设,并推动知名美食品牌首店入驻,评选一批市场认可、消费者喜爱的美食品牌,推出美食消费地图;推动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如西餐制作DIY体验、烘焙工坊,研发增设预制菜、外卖品类。此外,我们还将推广冬奥村烹饪机器人的成功经验,创新智慧餐厅经营模式。”刘佳说。
来源: 经济日报
香蕉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吃香蕉的方式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来看。
·从健康饮食的角度来看,吃香蕉的方式应该因人而异。一些人喜欢吃香蕉皮,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果糖的摄入。但另一些人更喜欢把香蕉当做一种水果享用,而不是作为膳食纤维的替代品。
< class="pgc-img">>·从文化角度来看,吃香蕉的方式也很有趣。一些文化中人们习惯将香蕉作为早餐或下午茶的点心食用,而在其他文化中,人们更喜欢将香蕉作为零食食用。这种差异不仅仅是地域的不同,还因为人们对香蕉的认知和了解程度不同。
·从环保角度来看,吃香蕉的方式也值得关注。由于香蕉种植需要大量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因此在某些地区香蕉的种植已经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因此,应该考虑如何减少对环境的负担,例如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或选择更加环保的食品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class="pgc-img">>总之,吃香蕉的方式是一个多维度的话题,需要考虑不同的因素。无论从健康饮食文化还是环保角度来看,都可以尝试探索更加适合自己的吃香蕉方式。
标准的鸭血粉丝汤才有味道
佘 颖
标准先行,严格落实,加强监管,有利于筑牢食品行业品质和安全的基础。从螺蛳粉、小龙虾到鸭血粉丝汤,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部门和食品企业已经意识到,制定标准是品质化、品牌化、产业化的必经之路。期待更多传统美食能做出消费者喜欢的新味道,走出地域,香飘世界。
最近有条自带香气、勾人馋虫的新闻引起关注,说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出台了速食装鸭血粉丝汤的生产标准,规定包含鸭血、鸭肠、鸭肝等鸭产品和高汤的物料包,重量必须超过整重的50%,同时鸭产品在物料包内占比要超过50%等。喜好这一口的消费者对此很期待。
虽然市场上已有类似产品,但从质量上来看,有标准的鸭血粉丝汤确实会更“香”,因为“含鸭量”超过50%的硬指标避免了偷工减料,有利于速食汤料保持风味。更重要的是,标准划定了安全底线,守住了品质门槛,让消费者能够放心购买,也给了监管部门一个监管抓手。这是食品行业多年摸索出的经验:标准先行,严格落实,加强监管,才能筑牢品质和安全的基础。
有标准的鸭血粉丝汤口碑也会更“香”。据报道,制定标准意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申遗成功,必定会提高产品的认可度、美誉度。不过,鸭血粉丝汤只是南京特色,还未形成区域品牌,一旦做大,难免泥沙俱下,还可能有外来的“李鬼”蹭热度。因此,除了申遗,建议南京市抓紧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加强保护,避免消费者买到假冒产品。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另一个好处在于有国际通用的交流体系,可以在海内外更好地保护产品质量及信誉。例如,《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后,来自欧盟和中国的数百个地理标志在对方市场上得到保护,其中不乏潜江龙虾、四川泡菜、库尔勒香梨等。今后,随着对外经贸交流的深入,保护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若能跻身这一行列,“南京鸭”将更容易游出海。
在品质和口碑的双重作用下,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带动下,有标准的鸭血粉丝汤市场同样会更“香”。此前由于缺少安全标准、生产规范等,仅有少量南京食品企业尝试生产速食鸭血粉丝汤,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很多产自其他地区,且规模较小。生产标准出台后,南京企业可以申领速食鸭血粉丝汤食品生产许可证,把地方小吃做成工业化生产的方便食品,再通过电商平台、商超等渠道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
这条“标准—质量—品牌—零售”的食品产业化之路,“网红”柳州螺蛳粉已经走过且走成功了。2016年,广西柳州出台了强制性的螺蛳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2018年,“柳州螺蛳粉”获批地理标志商标;今年2月,当地又出台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柳州螺蛳粉》团体标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袋装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销售收入约为240亿元,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国内食品市场屡创“奇迹”。
鸭血粉丝汤正在奋起直追。据报道,目前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已发放多张食品生产许可证。如果严格落实标准、营销得力、渠道畅通,消费者基础良好的鸭血粉丝汤完全有可能跻身柳州螺蛳粉那样的百亿元级品类。
需要提醒的是,食品安全标准重在安全,对霉菌、重金属、亚硝酸盐等与消费者健康息息相关的指标,应严格控制;食品生产方面的标准、操作规范则不宜太细太宽,要给企业留下创新的空间。比如,企业如果想推出小龙虾味的鸭血粉丝汤,势必要在料包里增加小龙虾,鸭产品可能会相应减少,不一定能达到“含鸭量”50%的标准。这方面不妨留有余地,交由企业来发挥,交给市场去选择。
从螺蛳粉、小龙虾到鸭血粉丝汤,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部门和食品企业已经意识到,制定标准是品质化、品牌化、产业化的必经之路。就像小龙虾味的螺蛳粉、藤椒味的鸭血粉丝汤一样,期待更多传统美食能做出消费者喜欢的新味道,走出地域,香飘世界。
来源: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