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研学·专注海外游学
>日本是一个咖啡极“卷”市场。先抛开咖啡豆市场、三得利旗下BOSS咖啡这类既成品罐装咖啡,各具特色的小型咖啡馆不谈,就光说现磨咖啡连锁品牌,外来的星巴克、本土咖啡DOUTOR、主打低价的麦当劳麦咖啡、后来居上以7-11的7Cafe为代表的便利店系咖啡,再加上中国库迪咖啡、蜜雪冰城也已经进军日本,已经是一个激烈搏杀的极限红海了。
< class="pgc-img">7Cafe
>2013年1月,7-11第一次在店里摆上了叫7Cafe的咖啡机,顾客买一个杯子就可以自己接上一杯喜欢的咖啡。从此7Cafe一发不可收拾,现磨咖啡只要100日元,还有相当多的选项。当年就销售1亿杯,第二年7-11卖出了7亿杯,现在已经累计销售70亿杯,经济效益可想而知。
< class="pgc-img">7Tea机器
>但是十年之后,7Cafe的成功并没有让日本7-11满足。他们又推出了现泡红茶品牌“7Tea”,目前正在试点店铺试售。
< class="pgc-img">7Tea菜单
>相对咖啡而言,红茶更受日本女性欢迎,但是红茶又和咖啡一样属于嗜好品。7-11希望通过新的红茶产品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在东京繁华区的7-11芝浦4丁目店,收银台旁边是现磨咖啡7 Cafe和现泡红茶7Tea的专用机器。和日本7Cafe一样,顾客只要在收银台买一个专用的纸茶杯放在红茶机上,机器就会自己识别口味、冷热、容量,然后顾客在屏幕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机器就会自动泡茶调味,整个过程只要1分钟。
< class="pgc-img">热用茶杯
>< class="pgc-img">冰用茶杯
>< class="pgc-img">3种茶叶选择
>7Tea有原味、奶茶,冷、热,中杯、大杯,3个维度8种产品规格供顾客选择,同时又有3种茶叶,综合起来24个SKU可谓相当丰富。价格设定方面和7Cafe一样,从100+到300+日元不等。在试售阶段,7-11要发现解决所有问题,为推广到日本全国乃至海外做好充足的准备。
< class="pgc-img">>根据日本咖啡联合会的数据,2022年日本咖啡消费量43万吨,相对16年下滑了8%。但是红茶消费额相较20年增长了4%,未来还有增长趋势。
红茶更受女性欢迎,7-11希望借鉴7Cafe的成功经验,来撬动不喜咖啡的女性和Z世代的新市场需求。
日本很早以前就流行着“便利店封顶论”,在1.3亿的人口规模下,已经不能容纳更多的便利店数量了。所以便利店想要增长,已经不能再依靠扩大规模,而要另辟蹊径。
7-11是一家很乐于尝试的企业,他们善于把用户的潜在需求具象化为一个新的市场。7-11正是依靠这种能力,在日本极度内卷的便利店市场里搏杀成为绝对王者。事实上,早在80年代7-11就尝试过店内现磨咖啡,当然那时候不是现在的咖啡机。当时受限于技术和人员效率以及咖啡口味等原因,几经换代的7-11咖啡依然是销量不佳。但是这个项目并没有停,研发一直在持续,终于7-11发现日本顾客的口味偏向于滴滤咖啡。后来7-11拉着咖啡机、咖啡豆、咖啡杯等整条产业链的企业一起研发,2013年才诞生了直到今天也可以称之为王炸的7Cafe。
对于一个便利店而言,咖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本业。而7-11就选择了用几十年的时间把一个非本业打磨成了一个爆品,而且一爆就是十年。十年磨一剑,7Tea会不会又是一个王炸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020年餐饮行业马太效应加剧,出现了万店、千店品牌,各品类赛道上头部品牌林立。
行业的机会窗口在收紧,出现颠覆性的品牌越来越难。从细分领域切入,寻找差异化,才有可能带来突围机会。
内参君分析了众多餐饮品牌细分出圈的案例,总结出了3条成功之道。
总第 2580期
餐饮老板内参 罗欣 | 文
找准消费者的兴奋点
新消费时代下,所有品类都值得重做一遍。与其教育消费者,不如在消费者原有的习惯上,结合新趋势做出微创新。
一些品牌正在原有品类上,挖掘细分赛道上的众多可能,并不断验证。
苏小柳重做了上海小笼和白切鸡,号称一年卖500万小笼;书亦烧仙草从2017年聚焦传统闽南饮品烧仙草,门店迎来快速扩张,数量翻了10倍;TEA CROSS交茶点瞄准零食奶茶定位后,冰砖咖啡冰一年售出30万+,随后诞生了多个畅销网红产品。
观察这些细分领域品牌的发展过程,内参君发现,它们都经历了一个“与消费者重新碰撞”的过程。
就拿TEA CROSS交茶点来说,不断与消费者沟通、磨合,在推出了”冰砖咖啡冰“后开始走红,快速树立了消费者认知。
< class="pgc-img">>TEA CROSS交茶点TOP6产品
时尚的咖啡饮品,与童年味道光明冰砖融为一体。在年轻人的味觉中,曾经被光明冰砖培育出来对其口味的熟悉感,被悄悄唤醒。
因此,TEA CROSS交茶点在零食产品的基础上,做出了零食奶茶的品牌创新。冰砖咖啡的走红,更加坚定了他们的方向,接连开发出了更多零食与茶饮的融合产品。
找到消费者兴奋点之后,更要把产品力做扎实。TEA CROSS交茶点的产品力体现在很多“看不见的完美主义”上。比如,水果茶需要纯粹的口感,用的是纯蔗糖;珍珠奶茶需要浓郁的层次感,就用黄金糖;黑糖牛乳采用的是现熬现制的黑糖。这是大部分茶饮店不会关注的产品细节。
在零食+奶茶这条路上也不乏有品牌尝试,奥利奥就是常被用到奶茶中的零食。但是大家仅仅是作为一个单品产品,而不是作为一个品牌定位。
随着”冰砖咖啡冰“这些单品产品的成功以及被大家熟知,也坚定了TEA CROSS交茶点“零食奶茶原创者”的品牌定位,把这个赛道做大做宽。
定位有延展性的细分领域,把市场做大
从原有的品类切入,还需要这个品类具有延展性。只有顾客有广泛的需求,才能跨越生命周期成为经典。
比如带火7分甜的杨枝甘露,是传统港式甜品中的经典产品;费大厨凭一款辣椒炒肉出圈,它是湘菜里广受消费者喜爱的菜品;TEA CROSS交茶点创新的零食饮品,其中各类零食已经形成了广泛的消费者认知基础。只要产品一上市,就很容易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基于TEA CROSS交茶点的爆品研发能力和推广能力,冰砖咖啡冰、提拉米苏啵啵奶茶、小芋圆茉莉奶茶、麦丽素啵啵牛乳等产品都有着不错的销售量。有了这些爆款产品的支撑,TEA CROSS交茶点几乎做到了每家门店都是爆满的状态。
TEA CROSS交茶点 深圳皇庭广场店
细分的基因一方面来自消费者,另一方面来自于品牌自身基因。品牌的定位要符合自身的积累与文化背景,更能够挖掘出自己独特的价值,从而延展出更多可能性。
TEA CROSS交茶点的三位创始人从小就生活在上海,“光明冰砖”的醇厚奶香和绵实口感,是童年零食的共同回忆。再加上十几年精品咖啡的从业经验,于是创造出了冰砖咖啡冰这款招牌产品。咖啡、奶茶与零食之间的融合,还有广大的想象空间。
有文化基础,意味着用户有参与感,食用时就有仪式感和记忆点,这是做好一个品牌的基础。
强化品牌视觉,构建消费者认知
要从细分赛道突破重围,不仅需要产品创新,更需要进行整体性的战略规划,建立起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
茶颜悦色的LOGO是一位古装女子,传递出了古典国潮气息;巴奴毛肚火锅更加直接,杜中兵捧着毛肚的广告出现在了机场、地铁站等地,强化着消费者们对其品牌定位的理解。
TEA CROSS交茶点诞生于上海,这是一块茶饮市场竞争激烈的竞技场,也是美食与时尚的聚集地。能够在这块土地上活下来,一定是有击中消费者的核心产品,以及持续创新的品牌力。
TEA CROSS交茶点目前已经进驻了江浙沪及深圳的多个A级商圈的多个A级商圈。新兴品牌能够拿到这些位置,其实是因为商圈看中了品牌的产品,具备好吃、好玩、好看的特色。
TEA CROSS交茶点 全新VI落地门店
华与华董事长华杉提到,我们要建立起寻找母体的思维,寻找寄主的思维。通过符号,logo等更直观的视觉语言,强化母体思维。
TEA CROSS交茶点的门店最近又做了新的升级,更加强化了品牌的视觉语言。明亮的蓝色与绿色融合到一起,简约却不失活力。亮色系给人强烈的撞击感,就像零食与奶茶结合给人带来的新意一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TEA CROSS交茶点 全新VI落地产品系列海报
审美正在构筑未来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无论是国潮当道、茶饮连续开出旗舰店……都是将文化、审美渗透入新的产品和空间中,笼络一批有品牌认同感的年轻人。
在接触了TEA CROSS交茶点后,内参君也观察到了这家店背后的文化底色。不同于喜茶、奈雪的日系,茶颜悦色的国潮,咖啡从业者与摇滚青年的身份重叠,让TEA CROSS交茶点给人感觉非常大胆,冲击感十足。
总结
当某一个赛道的供应链成熟,市场上出现了产品力、品牌力成熟的全国性品牌之后,意味着这个行业已经进入成熟阶段。
在餐饮各大赛道中,已经有了多家头部品牌,各个细分领域也正在跑出新的领头羊。因为赛道足够大,即便竞争已经白热化,创新品牌依然可以在这个赛道上大显身手。
尤其今年疫情让大家重新看到了加盟模式的优势,更多新秀品牌通过加盟模式开拓市场。TEA CROSS交茶点通过”直营+加盟“的模式,在全国已经开出60多家门店,未来能否稳步上升,占领一方市场,我们将拭目以待。
图片来源:TEA CROSS交茶点
步韩国首尔街头,几乎三五步就有一家咖啡茶饮店,热闹街区中,店内常常满座。这其中,也可见不少中国茶饮品牌,贡茶、蜜雪冰城、茶百道等。
“首尔年轻人多的地方都会有中国茶饮品牌。”在韩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Jenny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韩国人以咖啡为主,多的甚至一天要喝六七杯咖啡。但身边韩国朋友对中国茶饮品牌接受度也很高。”
众所周知,韩国是绝对的咖啡消费大国。欧睿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韩国人均咖啡消费量已经达到了405杯,是全世界平均值132杯的近3倍。而中国茶饮品牌也瞄准了这里的饮品市场。“韩国有十万多家咖啡厅,却只有两千多家茶饮店,哪怕能从中分得3%~5%的市场,也很有想象空间,更不用说辐射欧美东南亚的影响力。”茶百道韩国市场负责人王欢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今年茶百道将在韩国开出30家门店。”
截至2024年7月,蜜雪冰城、喜茶、茶百道均在韩国设有门店。其中,蜜雪冰城在中央大学和明洞附近设有2家门店,喜茶在首尔狎鸥亭开出首店,茶百道分别在江南区、狎鸥亭、麻浦区等地共设有4家门店。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余明阳看来,“品牌只是浮在上面的冰山一角,光靠店招上的名字和LOGO是锁不住消费者和加盟商的,供应链才是关键要素。而供应链也是中国品牌出海的挑战之一。”
“闭卷考试”
从宏观角度看,韩国作为茶饮产品消费大国,2023年茶产业消费收入达到1.2亿美元,预计2024至2028年年增长率为2.85%,具有极高的增长潜力。从微观上看,近期韩国商圈的茶饮店数量明显增加,就连许多咖啡店也接连推出茶饮新品。以韩国咖啡连锁店品牌EDIYA统计的数据为例,去年11月,其旗下3800家店铺2周内花草茶、水果茶等茶饮销售量环比增加22%。
品牌出海,本土化必不可少。然而,对于新式茶饮品牌来说,本土化并没有那么简单:原料、配方、制作、运营任何一环的调整都可能导致品牌“伤筋动骨”,毕竟玩转国内市场的那一套,不一定能在海外发挥同样的作用。
“我们今天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了。”在王欢看来,韩国市场是一场“闭卷考试”,“我们是第一个进入韩国的中国新茶饮品牌,当然好处是这种闭卷考试的经验可以让我们去教育一个新市场,也为我们开拓别的新市场积累了‘0到1’的经验。”
面对水酸碱度、冰块质量、糖度等中韩口味、市场标准的不同,要想真正打开韩国市场,茶饮制作等一系列流程都需要全面重构。目前茶百道在韩国市场的菜单有二十几个SKU,大部分与中国市场差不多,但有3~5款产品是韩国本土独有的产品,主要根据当地不同季节的水果研发。
除茶百道外,中国新式茶饮品牌在海外都有各自不同的经营策略。出海后的蜜雪冰城仍然保留了其低价策略,其招牌“柠檬水”在韩售价为2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0元),即便比国内贵,但与主打性价比的韩国本土奶茶店PALGONG TEA(奶茶价格通常在2000-2500韩元之间)相比,仍具有价格优势。
“在韩国,Coco的品牌形象与在中国是不同的,蜜雪冰城很别扭,似乎在迎合韩国口味,又想保持中国特色,结果就是太甜了。喜茶在韩国就像霸王茶姬,而茶百道门店几乎成为了网红打卡点。”在韩的中国留学生小雯逐一细数道。她表示在国内自己就是资深茶饮消费者,来到韩国读书,“太想喝新茶饮了,这对留学生来说,是回家的一种方式”。
“从顾客进店的第一句你好,是用韩语说还是中文说,都要纠结。”王欢解释道,“对于华人消费者,他们对你的期待不仅是一杯饮品,而是宾至如归的体验,但对于本土消费者,过于强烈的中国印记会难以打入市场,品牌出海要在保持中国品牌特色和本土化之间找到平衡点。”
国产支持
不同于国内消费者对新茶饮的司空见惯,韩国消费者还停留在粉冲奶茶的时代,这也是新茶饮出海普遍要面对的问题。
“在新茶饮开到韩国之前,市面上就只有茶包冲泡的奶茶,也没有糖度冰度的选择。”小雯进一步介绍道。
另一位韩国消费者也表示对这样的中国茶饮品牌很好奇,觉得很新鲜。“有使用本地的水果等原材料,会很有好感的。”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的鲜果类价格普遍较高,这也让新茶饮品牌感到成本压力。据介绍,茶百道在韩国杯单价达到32元,客单价则有55元。“一串韩国巨峰葡萄要人民币70元,而一杯饮品要用6~7颗葡萄。”王欢介绍道,“成本结构和国内不同,通过跨境加本地的供应链策略,背靠中国供应链,一些包材等原物料成本会远比市场低,由此抵消一些当地采购水果这部分的高成本。”
从新茶饮供应链来看,一般原物料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包材、核心原物料、新鲜原物料。“除了一些特殊口味上的考虑,要本土化,会找本地替代,其他更多考虑是成本、性价比、损耗可控等因素。”余明阳分析道,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强大和价格“内卷”,有些原料的成本可以差好几倍,即便摊销运输成本后,价格优势依然明显。
茶百道招股书透露,计划将5%的IPO募集资金用于支持海外市场的供应链能力,拟在2024年构建覆盖东南亚(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的供应链体系,并于2025年设立配送中心,以支持其在东南亚市场的扩张。目前,茶百道海外门店已正式落地海外4城8店,其中,韩国4个,泰国2个,澳大利亚2个。
与之相对应的是,蜜雪冰城海外拓展从东南亚市场逐步延伸至悉尼,现已在全球拥有近4000家海外门店;喜茶成功在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及美国等多个国家开设门店;霸王茶姬自2018年起便设立海外事业部,至今其海外门店数量已突破百家大关。显然,各大新式茶饮品牌已将“出海掘金”摆在了公司发展策略的战略性位置,出海正在提速。
“我们首先在当地开直营门店,探索产品模型、商业模型、门店模型和运营模型等,把这些都跑通了,我们会考虑在当地开放加盟市场。”茶百道联合创始人、集团副总裁古计林说明道,“目前韩国门店均已盈利,经营利润率高于国内门店,投资回报期短于国内门店。”
海外市场掘金,机会与挑战并存。王欢坦言,从短期来看是建立海外供应链的挑战,从中长期来看是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