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虽然枯燥,但是是最能客观记录门店经营情况。数据的重要性,各位老板都知道,但是如何读懂数据及背后的意义就是一个难题。
本次数据中心手机端全新升级改版,优化门店【营业统计】和【流量分析】,清晰了然,带来更直观的数据表现。
01
营业统计:预计收入、订单量
打开数据中心,很多的数据扑面而来,各位老板在时间不充裕的情况,建议优先关注:预计收入、订单量。
< class="pgc-img">>1 | 预计收入
预计
< class="pgc-img">>收入是营业额扣除支出后的净收入,但与最终结算可能会有少许出入。
因为预估收入在订单生成的时候扣除支出后的统计,但是如果后期这个订单发生了赔付,赔偿等问题,是没法再对原订单进行调整的,这样就可能出现了“预计收入”与“结算收入”不一致的情况。
老板们不用担心,总而言之,预计收入主要目的是第一时间提供给各位老板参考的,实际还是以结算收入为准哦。
< class="pgc-img">>(来源于小蛮椒某门店数据)
2 | 订单量
有效订单:门店正常的订单,包含了完成订单及进行中的订单。
无效订单:商家未接单订单、已被取消订单。
无效订单虽然数量少,但是最能反应门店的综合服务质量,是影响排名的重要因素。
那么哪些情况会造成无效订单呢?
测试门店模拟数据
< class="pgc-img">>商户原因:未能及时接单
优化建议:
1)在后台中设置提示音,将音量调节到最大;
2)扫码关注「饿了么接单小助手」微信服务号,或者搜索微信号:「eleseller」,绑定微信就可以接单啦,再也不怕漏单啦。
商户原因:取消单、拒单
优化建议:
1、如果是因为营业高峰期、恶劣天气造成的门店无法接单,建议暂时闭店,减少接单能力不足而造成的影响。
2、如果是其他的原因,老板谨慎取消订单或者拒单,这对门店的排名影响至关重要哦。
非商户原因:用户取消,骑手取消
优化建议:如果已出餐用户取消单,及时和骑手、顾客沟通,了解取消原因,如果是门店原因造成的取消,老板要注意及时改正哦。
02
流量分析:顾客转化率漏斗分析
1 | 从曝光到进店
< class="pgc-img">>1、古腾堡:提升曝光顾客到进店顾客的转化
小知识课堂:古腾堡法则;
人的眼球移动规律趋向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在视觉区域中,左上角通常为视觉起始点,右下角为视觉终点。
< class="pgc-img">>在用户浏览美食页面的时候,根据古腾堡法则,用户会依次查看:店铺形象图→ 评分→月销订单数→ 配送费→ 配送距离&时间→ 折扣力度
< class="pgc-img">>优化进店因素1:店铺形象图
用户更倾向于更直接、更醒目的店铺形象图。
(1)有知名度的品牌可以放品牌logo。
(2)知名度比较低,或还没有设计logo的品牌,可放本店招牌美食优化图。如美食图中有热气腾腾的烟雾都更有代入感。
(如百尖山的招牌饺子照,在众多logo里脱颖而出,让用户有点击的欲望。)
优化进店因素2:月销订单数
用户会优先选择,月销售订单数高的商户。大家觉得好吃才是真的好吃。
优化进店因素3:配送费
会员选择3元配送费的商户会大于6元配送费的商户。所以在有利润保证的情况下,可补贴配送费来吸引用户进店。
操作路径:店铺管理-配送按钮-配送费补贴
优化进店因素4:配送距离&时间&方式
用户会更倾向配送距离近(3公里以内),配送时间短(30分钟以内)及更倾向蜂鸟配送。
优化进店因素5:折扣力度(营销活动)
用户更倾向营销活动多,性价比高,有活力的外卖店铺。
< class="pgc-img">>2 | 从进店到下单
优化下单因素1:店铺信息图片
品牌影响力稍弱的商户,需在店铺信息(图片)上多花功夫,完善商家基本信息后,可在图片上做优化,如拍摄水平有限就要保证数量,方方面面都有形象照,完善的文字/图片能起到增信的效果。
优化下单因素2:超级会员
超级会员月销频次为普通用户的3倍,而超级会员券领取又处于菜单页面的醒目位置,发放超级会员券可有效提高下单转化率。
优化下单因素3:店内海报
很多店进店的人很多,但下单转化率却不足1成,就像相亲时,确认过眼神,对方却觉得你不是他要的人。
想要吸引顾客进店后下单,店内海报上也要下功夫,通过店内海报可以向顾客传达你的招牌菜/优惠折扣/套餐/节日活动等等信息。
优化下单因素4:菜单布局
订单量高的餐厅在菜单设置方面会更有指向型,聚焦客户需求,引导用户快速下单,从而提升转化率,减少顾客的流失。先看下错误案例:
< class="pgc-img">>△毛坯店铺很难让客户下单
那应该怎么优化?看下正确案例:
< class="pgc-img">>△汉堡王 月销6125单
「热销」&「优惠」高亮 提升单品销量
半价餐/菜系、套餐分类
优化下单因素5:折扣套餐
“套餐”是顾客和餐厅都比较喜欢采用的营销手段,除了顾客习惯的培养,对于餐厅来说来说套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出餐速度,降低管理难度,还可以提升客单价,增加下单转化率......
03
流量分析:顾客从哪里来?
流量来源很好的将用户从来哪里的问题直观展示给到大家,哪里流量缺失一目了然。
< class="pgc-img">>(截图来源于小蛮椒某店)
1 | 搜索
从饿了么首页直接输入关键词从而进店铺;
搜索框输入可分为店铺名称、菜品名称、商圈名称三种情况。
同时点击搜索框之后,还可以看到历史搜索、和热门搜索。
优化方案:
1、店铺名称要规范,符合门店特色,字长不超过12各字。
2、规范门店菜品名称,商家可结合自己菜品的特色取一个有较高识别度的菜品名称,菜名中可以突出菜品材料、味道、餐厅主题等因素。但是,一定要避免类似母子相会、雪山飞狐这类让顾客不知所云的菜名。
3、商圈搜索,输入商圈名称时,搜索结果是店铺名称中带有商圈名称且有该商圈标签的店铺。可采用【商家名称+(XX店)】的形式命名店铺。但是括号内只能包含地理位置信息(路名、商圈名、行政区域名)且必须以“店”字结尾。
2 | 品类入口&推荐商家列表
顾客通过首页的美食icon,到达品类入口,进入店铺。
推荐商家列表,是根据商户评分和用户的行为分析,推进该用户可能会喜欢的商户列表。
这两部分的展示逻辑是千人千面的,依据用户行为和商户评分两个纬度,定制个性化列表。
(千人千面是搜索排名的一种算法,即系统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在页面为每个人提供个性化的商户列表,每个人看到的商品都是自己喜欢的哦。)
优化建议:
1、提升门店新客,在用户列表中,历史购买店铺会获得加权,可以尝试一下「门店新客立减」工具
2、优化门店头像、名称,优化门店的营业时长,提升门店进店转化。
3、关注门店评论和异常订单,这两点会影响排名加权。
3 | 导购入口
从首页各个营销活动板块进入的到店的顾客。
这些入口可以收到排名的因素较少,非常适合新店推广、门店爆品打造。
优化建议:
1、开通到店自取,适合就近就餐的用户,采用到店自取,顾客不用花费配送费,相对来说享受了实惠,也不消耗商家利润。
2、限时抢购指的是单品的价格一定,在适用的时间段内开放给到顾客购买,在非购买期间不销售该商品,但是用户可以通过菜品直接到店。适合门店打造爆品。
来源于饿了么商家学院
>果你打算开一家火锅店,可以考虑下这个场景:
先把自个儿当成经过的消费者,和几个哥们街边走着走着饿了,前后一看整条街都是火锅店。
这时候就有些选择困难了,去哪家呢?
这就是品类定位重要的价值所在之一:降低消费者决策成本。
关于品类,来源于里斯/特劳特20多年前的定位理论,简单来说,消费者以品类为选择,以品牌来表达,品牌=品类,最终实现逆等,品类=品牌。
也就是在做任何品类决策时,关联到了相关品牌。
回到前面举例的场景,前后整条街都是火锅店,而有家门头上是酥肉火锅,自然能够吸引更喜欢酥肉的消费者。
一般关于定位会有个认知误区:定位收缩,不是市场份额小了么?
恰恰不是:
焦点收缩,力量放大。
火锅市场即使占1%,也有好几十亿市场。
越聚焦,越能够产生强大磁场。
好比你开着车堵在二环上,即使你是再好的车,也拿前面的奥拓没辙。
这里最高的成本,是时间。
切换下车道,即使你是奥拓,也是自己跑道的第一名。
品类定位的核心:不求更好,而求不同。
唯有不同,才能更好降低消费者的决策成本。
如果没有时间看全定位理论书籍,推荐看:《定位》《视觉锤》2本。
为什么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的选址手册,都不适合你?
选址就是给种子找匹配的土壤。
麦肯星的选址方法只适合麦肯星,品类/定价/品牌力/定位/资源等皆不同,选址自然不同。
从系统思维角度,选址服务于经营。
选商铺的目的是什么?
选址的目的,就是经营的目的。
客流即财流,让与经营定位所匹配的人群,看得见-找得到-方便来。
选对的商铺,能帮助最快速地收回开店投资,避免夜长梦多(包括但不限于商铺拆迁、房东反悔、竞争对手加入、商圈转移、主流通道转移...)。
餐饮选址本质上选的三个层面:
基础:法务、基建
匹配:面积、租金
获客:能见度、点位动
法务
法务指的是产权/租赁合法性。
除了不同城市规范程度不同,实操里水很深。街边店产权不清晰的很多,商场店也有办不下产证的。有一铺二嫁的,有前个租户遗留民事纠纷的,还有很常见的比如房东见你生意好眼红,偷偷挖了你的人,过不久就主动违约自个儿开干的...找铺子能够花钱请法务顾问的毕竟极少,没被坑只是运气。太多看不见的坑,不展开了。
基建
基建,基础建设指的是电力,煤气、上下水、排烟、消防...等。
在不同品类、规模、设备...情况下完全不同,复杂的品类,设备一多,一些地区增容就得好十几万...
同上不展开了。
面积
不同品类所需的最小面积不同。
做什么品类,去所在城市去至少考察10家,先从面积最小的干起。
商铺优先选择面积小的,而不是面积大的。
干好了小的能扩大,干不好、面积过大、每天每块地砖都是浪费的银子,看着就心疼。
租金
把租金放在最后,是因为租金是最后一个需要考虑的。
选对了商铺,租金是投资;
选错了商铺,租金是成本。
租金只需要通过计算判断是否能够承受:
< class="pgc-img">>1、捕获率
在商圈里统计一下近似品类餐厅进店人数和门前人流量,也就是捕获率A。
预设自己的捕获率B是那家的70%(因为对方比你开的早,你的捕获率通常比那家低,按七成粗算)
例:
三条街外也有个同品类餐厅,进店人数400,门前人流量20000
捕获率A=400/20000*100%=2%
捕获率B=2%*70%=1.4%
还有种情况:
比如动线前方位置铺子转让被近似定位与品类的高捕获率高手拿下,那就跟打麻将一样被截胡了...一般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好铺子觉得银子太贵舍不得拿,退而求其次拿了个略差的位置,结果给别人留了机会。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提前拿第一位置的商铺。
2、根据商铺转让费、租金,核算盈亏平衡点;
例:
转让费15万,按3年分摊,平均每个月约为50000/12≈4170
加上租金25000,人工22000,水电预算5000,杂项预算3000,合计59170
除以毛利率60%,月盈亏平衡点约为98617。
3、根据盈亏平衡点,推算平均单日所需来客数;
例:
月盈亏平衡点98617,按人均消费30计算,约为3288
除以30天,约为110/天
4、统计商铺门前人流量,按捕获率B,是否能达到所需来客数;
人流量统计,指在预估营业时间段内,站在商铺门前,用计数器或表格统计每小时从左往右/从右往左,男/女,年龄段,这几组数据,并做汇总。
例:
门前人流量为20000,按捕获率B=1.4%
来客数=20000*1.4%=280
5、如果达成,签铺,如果达不成,寻找提升捕获率的方案。
例:
280>110,可签。
能见度
能见度,主要是门头能见度。
是能在多远、多大范围看清你的门头。
多远才算好?越远越好。
做好门头是一门学问:小门头,大学问
点位动线
如果是赫畅级的获客高手,可以忽略此条。(绝大部分创业者,还没到不?)
好比南京路旁边还有一钱不值的死巷子涅,大多数情况下,点位比商圈更重要。
所以这里强调的是点位,而不是商圈。
商圈表面上决定了与经营定位所匹配的人群的总量,但即使人群总量足够大、做得不好没几个来也很正常,做得好的口碑传播慢慢带动新顾客逐渐成为目的性消费,能够打破商圈边界。
把点位和动线写在一起,而不是分开写,是因为点位和动线本身就是一件事情。
点位的价值在于动线,只看点位不看动线的,往往要糟糕...
点位动线最主要的是:商圈内与经营定位匹配的人群到达点位的动线是否足够便捷。
百度百科里对于动线的内容,值得一看。
我推荐一种方式,截一张放大街区的地图打印出来,在上面进行带箭头的动线标注。
比上面这个方法更重要的是:
自个儿要去各个路口多走遍,切实感受下便捷程度。
有必要的话,可以在消费者动线前端设置灯箱广告指示位。(请自行脑补麦记那个大大的M灯箱杆)
街边店和mall店选址有何相同有何不同?
把mall拍扁就是街道,把街道往上搭建就是mall。
多上一层楼,约等于多走一条街,从动线角度理解下。
< class="pgc-img">>mall选址动线:
1、mall不管你拿第几层,需要向甲方拿平面图(类似你在mall里扶梯前的楼面指引图)
2、在平面图上找每个人流入口,每个入口含正门/侧门/扶梯/直梯
3、蹲点,去每个入口统计全天人流量
4、根据每个入口流量,动线需要参考大动线设计是引导人流向左转还是向右转的,根据人流量数量按降序依次拿离入口最近的铺子(注意扶梯有上下方向,要拿上楼的不是下楼的)
总结:
上上选铺,能攻能守;
上等选铺,易攻难守;
中等选铺,易守难攻;
选错商铺,覆水难收。
最后温馨提示:
即使这样,无论怎样,都不可能完全无遗漏。
也不可能涵盖所有品类、模式、竞争环境、特例。
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并没有学校里说的那种所谓标准答案。
最关键是:你一边看、一边在思考。
这就值了。
<>饮行业是一个日不落产业,但在持续的更新迭代中,传统品类与新品类展开厮杀,在这个过程中,餐饮业的品类格局,以及品类间的竞争关系都在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餐饮业亦讲究唯新不破,唯变而立。那么,以品类为入口去看变化中的餐饮业,创业者该如何以变应变让投资创业事半功倍呢?又该如何选择创业项目呢?
近两年,在品类细分的趋势下诞生了一大批单品美食店。例如炒饭、酸菜鱼、烤鱼、奶茶、炸鸡、披萨……,这些单品简单易复制,创业门槛低。一时间让小而美的单品类门店生存模式吸引了一大批餐饮初创业者,也催生了一批新品牌。
< class="pgc-img">>人们常说餐饮是一个没有任何品牌忠诚度的行业,相较于怀念熟悉的老味道,人们更愿意不断有新尝试。从2017年的素食沙拉到2018年的养生文化,吸引年轻人的主要原因固然是它们恰好迎合了大健康趋势,不过,“新”依然是它们身上最亮眼的标签,“尝一尝”成为很多人首次消费的最关键原因。
而每一年的餐饮市场都在变,消费者的喜好更是千变万化,这就导致大量的创业者就找不到明确的方向。所以对于一个新手来说选择什么餐饮项目更加靠谱,从而不被市场所淘汰呢?
< class="pgc-img">>其实对于新手而言,在项目的选择上,成本低、容易标准化的项目风险更小,也更适合开店。但就市场发展看空间来看,多数餐饮品类已经被过度挖掘,市场竞争更是一度白热化。一个新店很难和那些老店抢占市场,所以在选择项目上就需要十分注意,然而小餐饮品牌众多,在选择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很多坑,什么品类最可靠一度成为创业者心中的疑问。
近两年,有一个曾被大家忽视的品类开始活跃在人们的视线里,它就是我们从小吃到大的炒饭。炒饭在大对数人看来平凡的过于普通,以至于不被重视,几年前也没有一个专业的炒饭品牌能够在市场上叫得出名堂,而炒饭本身却存在着绝对优势:
< class="pgc-img">>1、作为主食,炒饭在中国有着1500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尽皆知,受众面广泛;
2、 炒饭操作简单,出餐快,灵活性强,可任意搭配;
3、现点现炒,低损耗。同时,炒饭便于打包配送,口味、口感难以受外界因素影响,利于做外卖配送,符合当下餐饮发展趋势;
4、炒饭品类在国内尚未出现有明显竞争力或规模化的炒饭品牌,市场几乎空白,发展潜力巨大。
炒饭一度被人忽视,如今也开始慢慢绽放自己的光彩,作为国民品类,炒饭还有无限的市场空间有待挖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