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辽宁餐饮文化,打造辽宁小吃品牌,推动辽宁小吃产业发展,更好发挥餐饮业繁荣市场、促进消费、服务大众,省商务厅在全省组织开展“辽宁名小吃”评选活动。大连市政府响应号召,在市商务局的指导下,市美食文化协会集结大连餐饮单位积极参与本次活动。
本次“辽宁名小吃”评选活动,全省拟评选出“辽宁十大名小吃”(突出地域性)、30个“辽宁风味名小吃”。
邀约业内专家、大众评委,依据评审要求筛选以当地食材加工为主,在大连市辖区内有历史文化,价位适宜,常年面市,并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的特色小吃。
通过征集筛选、实操评定、现场打分等流程,最终推出10道具有大连风味特色小吃参与“辽宁名小吃”评选活动。
“ 辽宁名小吃 ”—— 大连区域申报名单如下:
油煎焖子 —— 传统品种、民间小吃、坯煎有脆、麻香蒜辣
< class="pgc-img">>大连海凉粉——海藻熬制,鲜嫩爽滑,酸辣香鲜,季节名吃
< class="pgc-img">>拌鲜海蜇——鲜脆爽滑,酸辣香鲜,季节小吃,大连特色
< class="pgc-img">>咸鲅鱼饼子——蒸淡干鲅鱼,烀玉米面饼子
< class="pgc-img">>黄花鱼锅贴——色泽金黄,面韧油亮,馅肉鲜嫩,香味浓郁
< class="pgc-img">>海肠水饺——海肠为主,韭菜为辅,鲜香四溢
< class="pgc-img">>海麻线包子——烫面柔软,陷料鲜香
< class="pgc-img">>蚬子芸豆面——面条劲道,汤鲜味浓
< class="pgc-img">>下锅烂疙瘩汤——鲜嫩入口即化
< class="pgc-img">>铁板鱿鱼——香鲜劲道,蒜香味美
< class="pgc-img">>看到这推选出的10道小吃,是不是立马勾起你的回忆杀,那熟悉的滋味,连接味蕾的同时,更有了情感的牵绊,不管走到哪里都让你割舍不掉,来自对家乡的热爱,更是味蕾的享受。
小吃不小,大有可为。
树立“辽宁名小吃”品牌,是大连餐饮行业小吃类的风向标。
展现大连美食风采,是大连餐饮行业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宝发园名菜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沈阳市宝发园名菜馆创办于宣统元年(1909年),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中华老字号,因张学良钦点的四绝菜名扬天下。宝发园四绝菜即熘肝尖、熘腰花、熘黄菜、煎丸子。门口一幅巨幅牌匾,牌匾左侧书写“四绝菜名扬天下”,上联是“四绝菜--倾倒东北张少帅”;下联是“宝发园--名扬省城上百年”横批“中国名菜”。
2、马家烧麦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马家烧麦由马春创制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是沈阳历史比较悠久的回民餐馆,中华老字号餐饮店。其招牌美食是马家烧麦,具有皮亮、筋道,馅松、醇香等特点。
3、老边饺子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老边饺子创始于1828年,从创制到现在,已有180多年历史,是沈阳一家老字号饺子馆,中华老字号餐饮店。招牌美食老边饺子之所以久负盛名,主要是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口味鲜醇,它的独到之处是调馅和制皮。老边饺子由于皮薄肚饱,柔软肉头,馅鲜味好,浓郁不腻。老边饺子除了沈阳,还在伊春、佳木斯、长春、枣庄、石家庄、西安、大连等地开设了分店。
4、西塔大冷面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西塔大冷面创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沈阳一家朝鲜族特色面馆,中华老字号餐饮店。西塔大冷面主营的就是大冷面和狗肉、墨斗、桔梗等各种朝鲜族拌菜。他家的狗肉,现烀的,抹上厚厚的辣椒面,掰成很大的一块,吃在嘴里非常过瘾。无论春夏秋冬,人都非常多,尤其是夏天,更是爆满。
5、三盛轩回民饺子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三盛轩回民饺子馆是东北地区具有民族风味的历史老店,它的民族风格和独特风味在东北地区家喻户晓,创始于1947年,老饭店原址1993年动迁。创始人谷凤周当时在大北门外进行家庭制作,由于风味独特,受百姓喜爱,饭店规模不断扩大,在小津桥地区晓有名气。招牌美食是牛肉水饺、馅饼、干炸羊肉。
6、明湖春饭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明湖春饭店创始于1919年,中华老字号餐饮店。明湖春大厨王庆棠就是当时著名京菜馆“得馨楼”名厨,吉谦皆在创办了明湖春后,相继又创办了“鹿鸣春”“洞庭春”故有三春之说,而明湖春为三春之首。明湖春名厨荟萃,烹艺绝伦,以王庆棠为首的一代名厨,精通鲁菜、京菜,尤以制汤著长,煎炒烹炸,扒靠熘焖技法高深,菜品美奂绝伦,一年四季都有代表菜肴。
7、甘露饺子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沈阳市甘露饺子馆建于1956年,至今有60多年历史。甘露饺子馆四绝菜也是甘露的特色菜,即:熘腰花、熘肝尖、煎丸子、熘黄菜。饺子的品种有三鲜馅、鸳鸯馅、青椒馅、羊肉馅、白菜馅、鱼肉馅等十余个品种和各种炒菜,以其体味地道正宗,风味独特而闻名于世。
8、沈阳鹿鸣春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沈阳鹿鸣春是沈阳久负盛名的百年老店,1929年成立,中华老字号餐饮店。鹿鸣春是辽菜的发祥地,又是辽菜的代表。建店之初,即成沈阳著名的“三春、六楼、七饭店”之首,名盖辽沈。经典菜系黄玉参烧蹄筋、金牌扣肉、拔丝糯米枣、烤羊腿、老式锅包肉、葱烧辽参。
9、沈阳馨香包子铺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沈阳馨香包子铺成立于1956年5月,是辽宁沈阳的一家快餐小吃。由国家一级面点师时玉春、于新锡两位师傅从河南开封引进,刚开始是以灌汤包闻名,馅料也只有猪肉一种,后来逐渐增加的三鲜、口蘑、海参、鸳鸯、鱼、虾等。馨香的广负盛名来源于坚持鸡汤拌馅;也来源于肉馅肥瘦3:7的严格控制。
10、老山记海城馅饼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老山记海城馅饼由毛青山于1920年在辽宁海城县城火神庙街开设。毛氏名山,取其山字,立号老山记馅饼店,其馅饼店于1939年迁到沈阳。海城馅饼温水和面,面醒而不发,煎烤之后外皮薄而嫩香,内馅鲜美,无论从色泽,口感都极为诱人。内馅种类繁多,以文火慢慢煎烤,其口感以鲜 香著称,在北方的传统美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1、勺园饭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勺园饭店始建于一九五一年沈城太原街,聚集了当时名厨专门烹制鲁菜。“勺园”本是明代富豪米万钟先生在北京建造的一座园林名称,后由光绪年末大学士之子吉格先生题为店名,取其之小巧玲珑,古朴典雅之意。以辽菜为主打,还有鲁菜,值得推荐的特色菜有东北大拉皮、小鸡炖蘑菇、辣子鸡等等,像其中的东北大拉皮,薄而透明,口感爽滑中更加细腻温厚,具有柔润嫩滑、口感筋道等特点。经典菜系锅包肉、九转大肠。
><>月22日下午,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辽宁省一季度经济数据。据了解,今年一季度辽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548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好于去年同期5.1%和去年全年5.7%两项数据,居东北三省首位。
< class="pgc-img">>今年一季度,辽宁经济运行延续了2017年以来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红”。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8.0%,较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4%,较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在农业生产方面,今年一季度,辽宁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同比增长1.4%。畜牧业总体平稳。受去年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存栏出现下降,导致猪肉产量下降10.2%;但牛羊禽肉和蛋、奶生产稳定,牛羊禽肉产量分别增长2.1%、1.7%、5.0%,蛋、奶产量分别增长3.0%和1.8%。
在工业生产方面,今年一季度,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较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1%,较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行业和主要产品增长面超过50%。在41个工业行业中,有2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达65.9%。在重点跟踪的68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36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达52.9%。
与此同时,今年一季度,辽宁省的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3%,石化工业增加值增长8.5%,冶金工业增加值增长5.9%,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3.4%。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16.4%,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6.7%。
今年一季度,辽宁的服务业运行稳中有升,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稳定增长。一季度,辽宁省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9.4%,零售业销售额增长7.6%,住宿业营业额增长3.0%,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0.4%。从邮政电信方面看,今年一季度,辽宁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9.8%,电信业务总量增长85.5%。
从金融、保险业发展情况上看,截至今年3月末,辽宁省的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长9.7%,增速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各项存款余额增长10.5%,增速同比提高6.1个百分点。今年1-2月,辽宁省的保险保费收入由去年同期的下降32.0%转变为增长10.7%,提高42.7个百分点。此外,辽宁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9.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1%,专业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8%。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今年一季度,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民间投资增长17.3%,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4.1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与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55.6%、9.8%和22.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1.9%,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8.7个百分点。新开工建设项目361个,同比增加86个,投资额增长74.4%。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建设项目54个,增加22个,投资额增长88.8%。
此外,今年一季度,辽宁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4.2亿元,同比增长5.6%。城镇零售额3182.2亿元,增长4.8%;乡村零售额472.0亿元,增长11.0%。餐饮收入455.8亿元,增长10.9%;商品零售3198.4亿元,增长4.8%。
与此同时,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类值中,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长16.8%,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增长33.0%,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增长17.8%,智能手机零售额增长21.8%,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88.8%。
另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辽宁省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757亿元,由去年同期的下降1.2%转变为增长4.9%,增速提高6.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774.8亿元,由下降4.0%转变为增长8.0%;进口总额982.2亿元,增长2.6%,增速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从出口总额看,辽宁加工贸易出口总额302.1亿元,增长23.0%;一般贸易出口总额427.9亿元,增长2.5%。机电产品出口总额363.4亿元,增长20.8%,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总额172.0亿元,增长50.9%;钢材出口总额101.1亿元,增长6.4%;农产品出口总额77.8亿元,增长2.0%。
今年一季度,辽宁财政收支稳定增长。从财政收入看,今年一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6.7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税收收入553.9亿元,增长5.8%。从财政支出看,辽宁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了1299.0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02.0亿元,增长3.8%;教育支出143.7亿元,增长10.6%;科学技术支出10.3亿元,增长40.2%;节能环保支出17.2亿元,增长8.6%。
今年一季度,辽宁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回落。从居民消费价格看,一季度,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0%,涨幅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1.1%,农村上涨0.7%。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0.9%,衣着类上涨1.6%,居住类上涨1.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6%,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9%,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1%,医疗保健类上涨2.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1%。
从生产者价格看,辽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由去年同期的上涨5.7%变化为下降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上涨1.0%,涨幅同比回落3.6个百分点。
从用电量看,今年一季度,辽宁省全社会用电量达到了60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其中,工业用电量418.9亿千瓦时,增长4.2%。从货物运输看,货物周转量2482.9亿吨公里,由去年同期的下降18.1%转变为增长5.3%。受京沈高铁朝阳、阜新线路开通以及大型油轮航次增多等有利因素影响,铁路货物周转量由去年同期下降3.1%转变为增长4.8%,水路运输货物周转量也由降转增,增长6.8%。
今年一季度,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03元,同比增长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增速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从农村看,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37元,增长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增速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总体来看,今年一季度辽宁省经济运行延续了2017年以来的良好发展态势,经济运行符合预期,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实现了良好开局。
(二三里编辑 张飞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