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些闹不懂了,店家不得主动提供餐具,是不是以后点外卖都要备注要餐具呢?”
近日,《河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全文公布,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在该《办法》第十九条中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调羹等餐具。
这让不少经常点外卖的上班族有些困惑,难道以后点外卖还要备注要餐具吗?
记者走访时,一次性餐具已成为外卖打包“标配”
2月9日上午,为了解餐饮店外卖的一次性餐具情况,记者暗访了郑州市多家餐饮店,发现大多数餐饮店的一次性餐具已经成为外卖打包的“标配”,甚至一些堂食顾客也会要求提供一次性餐具使用。
在郑州市西大街某餐饮店内,记者看到,每当该店内的外卖订单提示声响起后,店老板就会熟练地打包外卖,并将一次性餐具放入打包袋内。不时前来取餐的外卖小哥中,有的也会问询店老板,有没有放入餐具。
在郑州市商城路某餐饮店,也是同样的情况,负责打包外卖的店员,将一份份外卖放入打包带后,还会一一检查,看看袋子里有没有放入餐具。其间,还有堂食顾客前来索要一次性餐具使用。
在这些餐饮店中,其外卖提供的一次性餐具,多是套装包装,里边有一双筷子,一个汤勺,以及一两张纸巾;少部分是带塑料袋单独一次性筷子的。
一餐饮店老板告诉记者,对于他们来说,如果不提供外卖餐具的话,他们也能节省经营成本,但是最后的结果往往是顾客差评不断。差评多了,平台还要处罚。“要换成我是顾客,点了外卖没有餐具,我也会打差评的。”
“不得主动”,是为鼓励市民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通过网络查询,在2020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十六条中,也有相似规定,“餐饮经营者、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和旅馆经营单位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勺子、洗漱用品等。”
同时,在该《条例》第六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餐饮经营者、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或者旅馆经营单位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用品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再次违反规定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那么,如果违反《办法》第十九条,是否会被处罚?其设定的目的又是何意?
2月9日下午,记者致电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了解到,《办法》是一个规范性文件。至于违反是否有处罚,要看《办法》中有没有对应法律责任,或者处罚规定。
在《办法》全文的法律责任中,记者没有看到有对应违反《办法》第十九条的明确处罚。
另外,该委一相关工作人员称,他个人听到的说法是,该设定的本意可能是鼓励市民尽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此外,一餐饮店老板还希望提醒广大点餐顾客,点外卖结算时,一定要选择餐具,这样顾客既能有餐具使用,他们也能不主动了。
记者 李帅
来源: 大河报
/见习记者罗晨曦
中国江西网讯 今年9月,《南昌市低碳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条例》指出,餐饮经营者应当提供可循环使用的筷子,若违反规定,将由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500元以上5000以下罚款。12月13日,记者采访发现,南昌仍有部分餐馆只提供一次性筷子,可多数监管部门均表示对此《条例》不知情。
现象
小餐馆一次性筷子“泛滥成灾”
12月12日上午9时许,记者走进了绳金塔街上一家餐馆,里面几张桌子靠墙摆放,每张桌子上都有一个纸盒子,均装有一次性筷子,筷子上套着薄薄的塑料袋,并不结实,有的也出现了一丝破损。前来店内吃早餐的市民络绎不绝,纸盒里的筷子被一双双抽了出来,用餐后又被丢弃在地上或垃圾桶内。当问及是否提供消毒筷时,该店负责人则摇了摇头。
除了快餐店外,在大学周边的小吃摊也是使用一次性餐具的高发地。在南昌航空大学北门的一家流动烧烤店中,每到晚上前来吃烧烤的学生人来人往,使用的筷子均为一次性餐具。当记者问到是否有可循环筷子时,该店负责人则表示,店内只提供一次性餐具。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一次性筷子的包装没有任何文字说明和标识,也没有生产日期和厂家名称。而与纸巾或碗碟打包在一起的一次性筷子大多标识齐全。目前,一般大中型餐饮店主要提供的均为消毒碗筷。
“我们店里从来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使用消毒筷不仅卫生也能重复使用。”中山路一家餐饮店老板告诉记者。
探因
一次性筷子成本低 使用便捷
“我们店内的一次性筷子都是通过正规途径购买,干净卫生。”前进路上一家餐饮店负责人解释道,此前店内曾使用过消毒筷,但清洗起来耗时费力,店内又是小本经营,水费、电费都是开销。另外,店内提供早中晚三餐食品,每天前来打包的市民很多,所以干脆就全部使用一次性筷子了。
在某高校附近的烧烤摊老板也告诉记者,他们没有一个固定店面,流动性很大,不可能携带消毒柜、洗碗机等电器,顾客前来消费无论是在摊上吃还是打包带走,使用一次性筷子最为便捷。“一次性筷子价格也比较低廉,成本也不是很高。”该老板透露。记者在不少电商网站上看到,一次性筷子的价格十分便宜,500双装仅需17元,如果是那种与其他餐具包在一起的高端套装的则要贵些,价格为150套63元。
另外,还有不少餐馆服务人员表示,很多顾客认为消毒筷经过反复使用和清洗,不太卫生,反而选择一次性筷子更好,所以店里同时提供两种筷子,以供顾客选择。
疑问
市场监管部门对《条例》不知情?
南昌市是全国第一批低碳试点城市。为鼓励支持低碳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提供法律支撑。今年9月1日,南昌市《低碳发展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条例》第五十七条指出,餐饮等服务企业,应当采用节能、节水、节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技术、设备和设施,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餐饮经营者应当提供可循环使用筷子。鼓励餐饮经营者在包间和大厅使用消毒碗柜。违反规定,餐饮经营者不提供可循环使用筷子,由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500元以上5000以下罚款。
当日,记者分别致电西湖区、东湖区、青山湖区和红谷滩新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但他们均称对《条例》不知情。
西湖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餐饮保障科科长方志勇称,他们没有接到上级下发的文件,目前也没有相关处罚案例。不过他们已派遣人员对市场进行清查,到时会将情况进行回复。
随后,记者又致电红谷滩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食化所,一名周姓工作人员表示,没听说这《条例》,她只是一般工作人员,还需向领导说明情况后才能回复。
东湖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执法大队主任刘微告诉记者,他们没有接到过该文件,不好回答有关问题。
而青山湖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执法大队一名魏姓工作人员称,对于《条例》这一块,她很少涉及,需向领导请示。
说法
加大监管力度 需要多方努力
南昌航空大学环化学院教授涂新满说,南昌市下发的低碳条例很好,但是要落到实处,还需要多方努力做好工作。比如,卫生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最大限度地提升餐具消毒标准等。
涂新满表示,有些一次性筷子的生产厂家为了让筷子上的颜色看上去洁白、干净,会用硫黄进行熏蒸或双氧水漂白,这样的筷子流入餐饮市场,对人体健康有极大的危害。另外,目前筷子的种类分为木筷和竹筷,如果原材料是木头,那么就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涂新满认为,一次性筷子的成本较为低廉,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对于一些小本经营的餐饮店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相反,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对消毒筷的清洗、卫生等环节存疑,担心用了消毒筷子会出现健康问题。
涂新满建议,第一,市民需加强环节保护意识,让他们知道一次性筷子给环境带来的严重影响;第二,政府要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提高餐饮店的卫生条件,让消费者解除对消毒筷的心理障碍。(江南都市 报)
潇湘晨报报道,走进长沙雨花亭一家餐厅吃饭,市民王光发现,餐桌上的筷子很有特色,“筷柄筷头分离,竹木筷头可更换。”1月17日,这家餐厅执行总经理说,每天300余人就餐,三分之一的顾客会选择使用这种“个人专属筷”,理由是环保卫生,但其他顾客吐槽称,“每双收取1块钱,有点贵”。
顾客:一次性筷头收费贵
17日中午,记者来到韶山中路雨花亭,找到了这家餐厅。走进餐厅,餐桌上摆放的餐具中就有“个人专属筷”。打开白色纸包装,筷子由筷柄和筷头两部分组成。
合金材质的筷柄长13公分,筷头长5公分,材质为竹木。筷柄前端镶有不锈钢环,环内螺旋用来固定筷头。包装上注明使用方法:筷头插入并旋转。相对于普通的一次性筷子,这种接头筷手感重些,拿在手上也比较上档次。
筷柄筷头分离,一次性筷头可更换,不少顾客第一次使用后都觉得很新奇。“筷头干净卫生,筷柄可循环利用比较环保。”顾客林斌说,因没法看到餐厅消毒过程,消毒筷并不一定干净卫生,“筷柄筷头分开包装,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些”。
17日中午,有两位老人在该餐厅摆寿宴,宾客却没有使用“个人专属筷”。寿星陈爹爹事先算了笔账,“每双加收1块钱,12桌宾客就要多出120元。”老人认为贵了,他觉得用餐厅提供的消毒筷一样。随后,记者走访餐厅其他散客,有顾客认为没必要,也有顾客吐槽称,“有点贵”。
餐厅:个人专属筷更卫生
“筷柄由厂家免费提供,筷头每双成本价7毛。”餐厅执行总经理陶广说,推“个人专属筷”是为顾客的健康着想,每双收取1块钱也是基于成本考虑,“餐厅绝对不会强制使用,顾客坚持不要的话,我们也有消过毒的合金筷子供顾客选择。”
去年10月,30岁的陶广创业开餐馆,年轻的他推崇时尚,餐厅也以时尚为主题。去年11月中旬,“个人专属筷”的湖南总代理商上门推销,陶广看中了筷子的特色和环保安全,月底便在餐厅全面推广使用。
陶广说,餐厅原来使用合金筷子,“一双成本价5块钱,一个月损耗三十多双。”现在推广“个人专属筷”,三分之一的顾客会选择使用,一个月会用掉3000余双,“每双筷头收取1块钱,又少了笔筷子损耗费,相当于我还赚了点。”
陶广说,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筷子一般分为大白筷、竹筷、木筷和合金筷。前三种材质筷子如果超期使用,含水量特别高,很容易变质发霉。而合金筷子虽然亮度好、光滑、美观和不易折断,但因其导热性好,容易烫伤口、舌等敏感处。
“数月使用接头筷发现,这种一次性的竹木筷头更环保安全。”陶广说,作为餐厅管理者,最重要的是让顾客能够放心、安全地就餐,“个人专属筷”将会越来越普及。
[市场]
长沙三家餐厅月用2万双
17日下午5点多,记者致电“个人专属筷”湖南总代理商罗梁友。他说,环保接头筷于2014年10月进入长沙,经过一个月的策划推广,于11月底在雨花亭这家餐厅首推,因形式新奇、时尚,使用环保安全,消费者乐于接受并选择使用。
罗梁友说,环保接头筷的定位是中高档餐厅,根据竹木材质的密度高低划分为两档,价格为0.7元和1.2元。除此之外,还有一款火锅专用筷子,筷头长达8公分,同样分为两档,价格相应上涨1毛。
“目前长沙共有三家餐厅使用,一个月用掉2万余双。”罗梁友说,“个人专属筷”在成都、上海和深圳等地市场开发速度较快,而湖南的市场潜力也很大。对于顾客反映的价格高问题,罗梁友表示,后期将根据市场进行合理调价,争取在湖南全面推广使用。
(责编:吴正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