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日,各类冷饮成为不少人消暑的“刚需”。近日,“瑞幸咖啡三分之二是冰块”等多个话题引发关注。不少网友也表示,饮品里“冰块太多”“喝两三口就没了”。那么,饮品里的冰到底要加多少?是否有统一标准?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正常冰”量占饮品三分之一
有奶茶店少冰比正常冰多
在购买饮品时,“正常冰”“少冰”似乎成了常规选项。8月11日,记者来到济南世茂广场、宽厚里进行走访。
“‘正常冰’的饮品,差不多要加一铲冰块。”阿水大杯茶世茂店一店员用手指在饮品杯上衡量了一下,“约三根手指头那么多”。蜜雪冰城宽厚里店一店员表示,“正常冰”量的体积大概占到整杯饮品的三分之一左右,“少冰”约占整杯四分之一。“不同饮品的‘正常冰’量也不一样,若是小料比较多的饮品,加的冰就少一些,但都是加到八分满左右。”茶百道一员工表示。
记者在茶百道世茂店购买了两杯大杯装的饮品,分别要求加“正常冰”与“少冰” 。但将杯中的冰块挑拣出来时发现,“正常冰”的饮品内有25块冰,“少冰”的则多达32块,“您的这两杯饮品可能不是同一位员工制作的,因此导致了偏差。”该奶茶店回复说。
同时,记者注意到,不同品牌饮品的冰块规格也有所不同。瑞幸咖啡的冰块为立方体,茶百道的冰块则呈扁平状,“公司为我们提供制冰机,制作出的冰块是统一的,每块大概在20g左右。”茶百道一员工说,“‘正常冰’一般能有个十几二十块冰。”瑞幸咖啡另一门店员工表示,无论是“扁平”冰还是“方块”冰,大小都差不多。
此外,许多人认为,冰块会“挤压”饮料的体积,觉得“加冰了以后,饮料就少了”。对此,一瑞幸咖啡门店员工表示,即使选择“去冰”,咖啡也不会变多,“咖啡是定量的,剩余部分会用配料填满,像‘生椰拿铁’,就会用椰浆把没有冰的部分补齐;‘冰美式’就会用水来补。”上述阿水大杯茶与蜜雪冰城店员同样表示,不加冰的饮品里“料不会多”“不加冰就会加水”。
有饮品“加冰”是必选项
店员:去冰影响口感
“菜单上二三十种饮品,一大半都得加冰。”8月11日,记者来到茶百道济南世茂店,打开点单小程序看到,在38款饮品中,除“茉莉奶绿”“奥利奥奶茶”等8款外,其它均没有“去冰”选项,有9产品的“正常冰”选项中还特别标注“温度不可调整”。
在瑞幸咖啡良友富临大酒店店,其微信点单小程序的菜单中,除“抹茶好喝椰”“抹茶拿铁”以外,其他产品在选择口味时均没有“去冰”选项,只有“冰”或“热”,有些默认只能做冰饮。除此之外,记者走访发现,阿水大杯茶、都可等品牌也有部分饮品没有“去冰”或是“常温”选项。
没有“去冰”选项的饮品必须要加冰吗?记者在上述茶百道门店购买饮品“青提茉莉”时,向店员提出想要去冰却遭到拒绝,问及原因,店员表示,对于“正常冰”选项中带有“温度不可调整”标注的饮品必须要加冰,不可以去冰或做成常温,“这是公司要求,去冰会对饮品的味道产生影响。”上述店员说。
阿水大杯茶一店员同样表示,有些饮品只能做成冰的,理由是“需要冰块激发水果香气”。“按照正常的流程是要加冰的。”上述瑞幸咖啡店员说,“若是需要去冰、少冰,可以在备注中注明。”
监管部门:
目前行业内没有统一标准
“正常冰”到底要加多少冰?是否有量化的标准?对此,多数店员表示“并没有规定多少克或者多少块冰”,基本都是员工“看着差不多就行”。
“对于饮品内加的‘正常冰’量,行业内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济南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复,“这属于商家的自主行为,在消费者购买饮品的过程中,关于加不加冰、加多少冰,可以直接与商家约定,如果没有约定,那么商家认为加多少就加多少。”
那么,店家有些饮品必须加冰、不能去冰的做法是否侵犯消费者权益?对此,另一工作人员表示,加冰或是制作某些饮品的必要条件,若商家提前告知某一饮品必须加冰,就不算侵犯消费者权益,“在提前被告知‘必须加冰’的前提下,消费者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力,决定自己选择购买或者不买。”上述工作人员说。
“商家释放出宣传、广告,属于对消费者发出‘要约邀请’,消费者在购买前,双方并未建立‘要约’,也就是说双方之间并没有建立起买卖关系。”山东龙奥律师事务所律师伊廷磊表示,对于不能去冰的条款,在商家进行了显著提示下,消费者对于是否购买是具有选择权的,“如果不认同商家的销售方式,消费者可以选择拒绝,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倒逼商家调整销售策略。”
辑:晴晨
天气逐渐热了,一杯放入冰块的饮料无疑能带来一丝清凉。只是,自己做的冰块放到杯子里后迅速融化、无法持久保持低温,反观奶茶店的冰块,却总能悠然地漂在杯中慢慢溶解,甚至饮料喝光了它都没化完。这种鲜明对比不禁让人好奇:自家制的冰块与奶茶店的有哪些不同呢?
饮品店用的制冰机通常都是让水自上而下地流过立起来的“冰格”隔板,既保证了流水不停,又能让水在隔板上一层层凝结。在整个过程中,机器把水均匀地喷淋在隔板上,没有空气混入水流,制作出的冰块也就不会有气泡。而且,专业的制冰机温度可以低到-46.5℃,冻出来的冰块温度也更低,短时间内更不容易融化。
有些
有些制冰机造出的方块冰和球形冰,中心温度为零下17℃。这两款冰块的质量要求较高,用来配威士忌更多,也更建议用来搭配咖啡,因为这两种饮品的口感,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且如果冰块融化得太快,会稀释饮品,从而影响口感。
根据国家标准,家用冰箱的冷冻室温度是零下18℃,想在中心温度上超越制冰机生产的冰块不是不可以,比如放在冰箱里多冻几天,给它冻成“老冰”,但想在冰块硬度上超越制冰机很难。
综上所述,自制的冰块之所以比奶茶店融化得快,主要在于水质以及制冰设备、制冰方法的差异化,要想在家中制作出像奶茶店一样耐融的冰块,我们可以尝试提升制冰设备,优化制冰过程,并在使用时注意减少冰块的暴露时间。
当然,一杯美味的冷饮不仅仅取决于冰块,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甜蜜和清凉,无论冰块融化的速度如何,它都是夏日里不可或缺的小确幸。
参考来源:光明网、新周刊、澎湃新闻、答案如下
部分图片来源:新周刊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或版权方),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近发生了件事儿,有顾客投诉某知名茶饮品牌,往奶茶里加水。
没听错?往奶茶里加水被投诉了!
做奶茶的你,听到此消息,懵了吧?糊涂了吧?奶茶里没水,那是什么鬼?
< class="pgc-img">>别急,我们先来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冲入开水泡烂了,讲个透彻!
据哈尔滨市民丁女士反映,最近在一个全国连锁的奶茶店中买了杯奶茶,说好的原料只有奶和茶,却发现店员往里面兑了水。丁女士表示,一杯奶茶16元,花钱买的是奶和茶,不是水,商家这种做法是在欺骗消费者。
然后,接到投诉的,当地《生活报》的记者就去了事发的奶茶店。
点了16元的大杯鲜奶红茶,并要求少冰、少糖。调制饮品过程中,记者看到店员确实是用煮好的红茶与鲜奶调配,并加了少量冰块,但调配好的饮品不足整杯,店员又将做好的奶茶放在水龙头下,接水至满后封盖交给他。
< class="pgc-img">>▲事件中门店图片
当询问饮品不是奶茶吗,为什么要加水时,店员表示,奶茶的奶量和茶量勾兑比例店里都有规定,如果少冰时不够,就要用水来加满至一杯,这是店里的规定。
而后记者询问如果少冰的大杯饮品就要用水凑满杯吗?店员表示,如果记者对饮品有疑问,可以退掉。最终店员将16元退还给记者,表示他们只能按规定的配比量执行。
事情到此就结束了,但作为感同深受的同行,咱们得研究研究,是顾客矫情?还是奶茶店操作不当?
< class="pgc-img">>我们先来研究下:顾客为何觉得奶茶不应该加水?
奶茶、奶茶,从字面意思理解,是用奶泡茶或者用奶煮茶!
当然,这只是字面意思,现实中无论是英式奶茶还是港式奶茶,或是台式、泰式等等奶茶,都秉承着用水煲茶、煮茶后,滤其茶渣,以茶汤与牛奶、淡奶、炼乳、奶油等乳制品搭配,做出一杯或香浓顺滑,或清爽冰凉的奶茶。
< class="pgc-img">>所以,水必然是奶茶的一部分,就算是到了英国喝上个皇家下午茶,你也得是将奶往茶汤里加,断不会有个waiter拿个炉子帮你煮奶茶。
丁女士讲的奶茶不加水,我们可以理解为理想状态中的奶煮茶、奶泡茶。当然在奶茶店中,有一种操作,的确会让人觉得自己买的奶茶有些“水”。
早期国内的奶茶的做法有两种。
一种是以大桶奶茶为主的台式奶茶,茶饮店老板需提前煮茶、滤茶渣,然后加入糖、植脂末后,放凉,放入冰柜冰镇。顾客购买时,直接从大桶中舀出来即可。冬天,则将其放在保温的炉子上,直接卖热奶茶。
< class="pgc-img">>还有一种是港式奶茶,煲好茶胆后,做热奶茶时直接将茶加到放了淡奶或炼乳的杯子中。而冰奶茶则需要提前装入瓶子里冰镇,港奶的独有称谓是“冰樽丝袜奶茶”。
这两种方式,在制作时,都无需再加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当制冰机被奶茶店广泛使用后,奶茶制作技术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 class="pgc-img">>过去的冰镇变为了加冰冷却。但问题随之而来,加冰后,冰块融化后奶茶味道会淡!勤劳而充满智慧的奶茶工作者们想到了一个好方法——浓奶。
浓奶,什么意思呢?就是将奶与茶的比例提高,加冰后,可以还原成应有的味道。但做热奶茶时,加的是水。做冰奶茶时加的是冰,但当顾客去冰或少冰后,奶茶不足,店员就补水加满。
好,现在“破案”了,这就是为什么做奶茶还会再加水的由来!
< class="pgc-img">>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去冰八分满、少冰补冰水的做法已经是老黄历了。现在已有更“高级”的做法!
这个真正的技术,不,更高级的做法从茶上就有所改变。
< class="pgc-img">>比如过去茶汤泡好后就直接倒入保温茶桶储藏,冰饮用它,热饮也用它,茶汤温度对其口感都有所影响。
但现在许多奶茶店的同款茶汤可能会被分成冰茶汤、热茶汤两种,分别用于制作冰茶饮与热茶饮。除此外,同一款茶也可能使用不同比例进行泡制,用于植脂末奶茶或鲜奶茶的制作。
这些不同比例,不同温度的茶汤使用,可不再单独补水。从店面操作上看,省略了步骤,从消费体验来看,是真的加茶加奶,而不是加水。
茶汤的变化,可以让奶茶不再加水,那么去冰、少冰后,如何做到满杯呢?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没有捷径,按照快报交流群中“大神”的说法,就是增加所有原料的用量。
除了提问冰饮外,也有人表示,那热奶茶有温、热、烫、常温之分,以前都是用加多少开水,补多少冰水来调节。现在都不让补水了,温度如何控制?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社会还在发展,科技还在进步,当蒸汽热水机被奶茶店广泛使用后,奶茶制作技术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 class="pgc-img">>以前用蒸汽机加热,靠手感觉,靠插入温度计衡量,现在的蒸汽机有了自带温度显示的功能,想加热几度就几度。
届时,我们常用的热饮温度表述法可能就变成了这样。
热饮温度选择:
37℃ 约等于你的体温
45℃ 喝起来不烫嘴,暖丝丝的
55℃ 暖心、暖胃像恋人的拥抱
65℃ 等于免费领了一个暖宝宝
科技改变生活,这话来形容现在的温度表示法挺形象吧!这就是,高科技在手,温度随你说出口!
啰啰嗦嗦一大堆,最后我们正经一下,总结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
无论是蒸汽机的多段温度设置,还是冰茶、热茶的应用,实则都是行业根据门店操作或消费者需求进行的改变与研发。
管理也好、研发也罢,秉承的仍是“以人为本”,奶茶亦不例外。
当消费者在抱怨奶茶里怎么会加水时,我们是对其言辞予以反驳,还是透过表象看本质,探索他们真实的需求,再进行优化,都取决于店方是站在谁的立场看问题。加盟商、店员、消费者还是老板自己?
大品牌们的经验真的不能被颠覆吗?
茶汤现萃、冰茶汤的运用,或许就是对大连锁茶饮品牌们成功经验上的“不足”之处的修复,而这些修复恰到好处的填补消费者体验上的“缺陷”。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风景,有时可以看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