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的风
刮到了餐饮界
7月23日,#太二酸菜鱼客单价跌至7年前# 冲上微博热搜,起因是太二所属的九毛九集团发布了业绩报告,太二最新的人均消费水平为69元,这个数字与2017年的持平。
不止太二酸菜鱼
商场常见的它们都便宜了
根据九毛九发布的业绩预告,太二酸菜鱼、怂火锅、九毛九西北菜三大品牌的第二季度同店日均销售额,同比去年分别下滑18.1%、36.6%、12.6%。而从人均消费来看,上述三大品牌第二季度分别较第一季度下降4元、12元、2元。
九毛九在公告中指出,人均消费下降是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公司调整菜单结构及菜品价格以及增加推广活动所致。此外,位于低线城市的太二餐厅比例提升(这与集团抢占更大市场份额的扩张战略一致),也导致太二的顾客人均消费下降。
太二酸菜鱼广州一门店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王帆 摄
此外
近三个月以来
陈记顺和、和府捞面、
呷哺呷哺等知名品牌
也有降价动作
陈记顺和
就在7月20日,连锁潮汕火锅品牌陈记顺和也宣布大规模降价,“(价格)回到10年前,重回28元鲜牛肉时代”。据悉,陈记顺和广州区域门店所有产品价格全线下调,一盘牛肉类产品降价4-10元,现售价基本为28元,蔬菜类产品则降价约4元。
和府捞面
同样在6月,原本作为中高端面馆品牌代表的和府捞面再次宣布降价,多款产品价格下调,会员价的降幅在27%-32%,非会员价的降幅在17.14%-22.86%。针对降价,和府捞面表示,其主要“通过集采优势,成功下调价格”,同时保证“只降价不降质”。
曾经的“书房养生面”定位已被“养生食材 健康不贵”代替
呷哺呷哺
5月,连锁小火锅呷哺呷哺也宣布降价,单人套餐价格最高下调8元,整体价格降低幅度在10%上下。针对调价原因,呷哺呷哺相关负责人曾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称,“当前,为顺应消费降级以及消费回归理性的市场趋势,呷哺呷哺以提供更高 ‘质价比’的产品和更加符合大众期待的套餐价格吸引消费,带动业绩持续增长。”
降价“自救”有用吗?
原本希望“以价换量”
借助降价促进营业额
但实际真的能达到效果吗?
陈记顺和品牌创始人陈晓申透露,降价对利润率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较小,而宣布降价以来,陈记顺和门店目前客流量一天环比一天约有10%的上涨。
而从九毛九集团的发布的业绩报告来看,在降价的同时,旗下多个品牌的翻台率却不升反降。太二酸菜鱼从第一季度的3.9降至第二季度的3.6,怂火锅从3.0降至2.8,九毛九西北菜从3.0降至2.6。
据南都湾财社,九毛九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主力品牌均出现降价,九毛九集团并不计划一味降低售价。“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餐饮市场面临激烈的价格战,但我们认为片面追求低价的竞争不可持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会改变,绝对的低价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将专注于提升产品品质,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定价,让顾客不仅吃得好、体验好,还能感受到物超所值。”
专家:这是一个洗牌的过程
针对多品牌降价,广东省餐饮协会秘书长程钢认为,餐饮企业降价不一定就是市场竞争或者消费降级等单一原因造成的。程钢表示,餐饮是纯粹市场化的行业,企业调价是自主适应市场变化的正常行为。降价只是调价的一种,并且,个别产品的降价原因也不尽相同:如原料成本降低、运营水平提升、阶段性营销、划归引流产品组别、战略调整等等。升价的菜品也同样是存在的。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餐饮企业在价格上的调整符合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也符合了这个消费端对于高性价比的诉求,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头部企业整体的利润率在下降。这也是一个洗牌的过程,餐饮消费的红利还是客观存在的,我长期还是看好餐饮行业。”
性价比的时代已经来了?
网友:挺好的
有网友表示
这种竞相降价的趋势
对自己的钱包很友好
也有网友精辟总结
“十年前炫耀的是买了包买了表,
现在炫耀的是抢到了一分钱的霸王餐”
有不少网友认为
“2024年可能会迎来一个性价比的时代”
消费者追求的是有竞争力的产品
而不是品牌本身
@各位街坊,你怎么看?
你有感受到
常光顾的某个品牌降价了吗?
来源: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蓝鲸新闻、每日经济新闻、中国城市报、网友评论
责编:李佳妮
编辑:徐安妮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绮曼
7月9日,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2024年上半年广州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第一太平戴维斯广州董事总经理暨华南区副董事长刘蔚海表示,2024年转眼已经过半,广州房地产市场在新政策的驱动下展现出了新的活力,新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激发城市发展潜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升级。
“上半年,在全市经济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广州房地产市场表现仍不乏亮点。随着企业积极进行办公租赁整合调整,写字楼净吸纳量回升,空置率下降。本地消费市场增速‘虽降但稳’,助力零售市场空置率在合理区间温和波动。”发布会上,第一太平戴维斯华南区市场研究部负责人谢靖宇表示。
写字楼市场空置率由升转降
《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广州甲级写字楼物业市场传统核心商务区共迎来两个新项目入市,且均于第一季度交付,合计带来12.7万平方米供应面积。第二季度以来,无新项目交付,供应入市节奏暂缓。截至第二季度末,传统核心商务区总存量仍为707.3万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整体而言,市场租赁扩张情绪仍保持谨慎,以“降本增效”为导向的租赁活动占市场主导。
第二季度,随着数宗第一季度乃至更早季度在谈交易的相继落实,市场单季净吸纳量回升至3.9万平方米,约为上季的4.9倍。得益于此,加之供应入市的暂缓,存量项目实现小幅去化,全市平均空置率也继上季环比上升后再度环比回调0.5个百分点,于季末录得18.5%。
在当前的租户方市场下,降租仍是业主保持竞争力的主要策略。第二季度,租金指数延续下行趋势,环比下降1.4%、同比下降5.1%,平均租金录得人民币每平方米每月140.2元。
《报告》指出,下半年,租户租赁情绪预计将延续谨慎。中短期内,“压减预算,控制成本”预计将持续成为办公租约谈判中的重要议题。鉴于此,写字楼物业资产表现预计仍将整体承压。
上半年餐饮业态仍为需求主导
《报告》提到,2024年前五月,广州消费市场扩张速度较去年放缓,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人民币4,727.10亿元,同比增长2.0%,增幅同比下降7.2个百分点,但仍居一线城市之首。
2024年上半年,全市无购物中心开业,但因第二季度科学城商业广场停业升级调改,广州全市总存量回调至744.4万平方米。
第一季度,因存量项目小幅调改,多个项目入驻表现有所提升,但自第二季度以来,部分品牌因经营压力加剧撤店,加之个别项目因局部调改致少量铺位短暂空置。第二季度,净吸纳量由正转负,全市平均空置率亦随之环比微升0.1个百分点,至12.7%。
从业态看,上半年,餐饮业态仍为需求主导,逾半数新店皆源自餐饮品牌。此外,得益于第一季度核心商圈优质项目的升级调改,时尚、配饰及化妆品业态录得多个新店开业,而随着第二季度调改进程的放缓,上述两业态新增需求占比环比下滑11个百分点。
上半年,鉴于消费市场增速放缓、零售商情绪普遍偏谨慎,业主谨慎调租以稳项目表现,大部分存量项目租金水平与去年下半年相若,但由于个别项目小幅降租,全市租金指数环比微降0.1%,平均租金录得人民币每平方米每月624.1元。
《报告》指出,第三季度,预计无新购物中心入市,预计全市总存量预计维持在744.4万平方米。从长远来看,得益于数个知名业主/零售运营商于荔湾、番禺等子市场的布局,未来市场将陆续迎来优质中高端购物中心开业,这有望赋能市场的升级及品牌渗透度的提升。但短期而言,在消费市场扩张阶段性趋缓的背景下,零售商扩店速度放缓及项目运营瓶颈等问题对存量项目的入驻及租金表现的影响或将凸显。
编辑:邬嘉宏
来源:金羊网
30多度的盛夏里,因为疫情的反复,广州餐饮业再次受到冲击。部分区停止堂食,只允许外卖,全市餐饮门店再次加强防疫管控。
受到疫情的再次冲击,广州餐饮业现状如何呢?广州餐饮人又是如何应对的?
< class="pgc-img">>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周沫。
由广州荔湾区一茶餐厅引发的“早茶传播链”又延长了。
2021年5月31日17时30分,广州市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广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情况。最新消息显示,又发现阳性病例11例。
< class="pgc-img">>至此,“早茶传播链”已致29人感染,涉及区域包括广州、佛山、茂名三地。其中,广州荔湾区海龙街、白鹤洞街、中南街、东漖街、冲口街由低风险地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荔湾、越秀、海珠、天河等区域的市民在政府的响应号召下,连夜排队完成核酸检测;广州荔湾五街道居民在政府的指导下有限外出;多地区中小学暂停线下教学……
与此同时,随着传播链的蔓延,羊城又掀起了新一轮的防疫防控浪潮。
疫情反扑,餐饮业首当其冲。广州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白云区、番禺区等多地餐饮场所禁止堂食。
有餐饮人表示,这次疫情的反扑,或许会让广州餐饮再次进入“冰河时代”。
目前,广州餐饮市场情况如何?红餐网(ID:hongcan18)记者第一时间进行了走访。
< class="pgc-img">>△广州荔湾区街景
红餐网摄于2021年5月31日12时
< class="pgc-img">>堂食关停、客流量暴跌……
广州餐饮再次遭到疫情暴击!
广州餐饮市场一直十分火爆,当地人爱吃是全国有名的,甚至这次疫情的传播也被称为“早茶传播链”。由此可以看出,这次疫情对广州餐饮业的影响。
事实也是如此,记者走访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在疫情的爆发中心区,还是其它低风险区域,广州各餐饮店的生意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其中荔湾区作为疫情爆发中心区,餐饮店受到的冲击最严重。
今日(5月31日)上午,红餐网(ID:hongcan18)记者明哥在一线走访过程中发现,广州荔湾区长寿东、长寿西、龙津中等老城区,无论是街边,还是商场的餐饮店都已经按照政府的防疫防控举措,全部暂停开放堂食。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部分门店虽然开放外卖、自提业务,但生意并不如意,在中午12点的午饭高峰期,在一些门店外带自提的消费者只有零星少数,前来取餐的外卖小哥也是屈指可数。
一些餐饮店老板告诉红餐网记者,自疫情爆发以来,周边的门店生意下滑明显,就连一些广州本地非常出名,平时生意非常旺的老字号、必比登餐厅,都无人问津:
比如多宝路鼎鼎大名的“丽的面家”,位于荔湾区的竹升面馆,现在店内只有几个服务员在走动,没有了往日客满为患的景象。
位于龙津东路的知名餐厅向群饭店总店同样如此。往日,向群饭店几乎天天爆满、大排长队,现在同样是门可罗雀。
< class="pgc-img">>△昔日热闹的向群饭店,如今门可罗雀
红餐网摄于2021年5月31日12时35分
除此之外,一些餐厅或许是考虑到员工安全和客流量暴跌的因素,直接选择了暂停营业。
红餐网记者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在荔湾街头,不少街边餐饮店都拉下了闸门,在大门上贴上了“暂停营业”的告示。像一些相对知名的餐厅,如平时生意不错的荣华楼、云腾砂锅粥、唐和、蚝一煲等餐厅,目前也都处于闭店状态。
< class="pgc-img">>△荔湾街头,和云腾砂锅粥一样关店的餐厅不少
红餐网摄于2021年5月31日12时40分
据一位在荔湾芳村居住的居民透露,虽然政府只发出了暂停堂食的通知,但事实上目前白鹤洞街道周边的社区餐饮店已经被勒令停业,大街上的商铺几乎都已经关停,餐厅收入彻底归零。目前,只有部分餐饮店偷偷开门做自提外卖。
除了荔湾中风险区域的餐厅客流量锐减外,受疫情波及,广州其它地区的餐饮店也同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
据广州本地媒体美食导报昨天(5月30日)报道,越秀区、海珠区的商圈、商超食肆生意都不好过。
比如海珠区富力海珠城A区负一、负二楼堂食,中午12点的午饭高等器,就餐人数较比以往有所减少,像尚烩、烧小小、鳗事鱼意等小吃餐饮店堂食人数为个位数。
12时40许,江南新地的餐厅堂食人数也有所减少,比如渔客酸菜鱼、花小梨食等小型餐饮堂食人数不足5人,而平常爆火的萨莉亚、争鲜寿司门店、大家乐堂食人数也都各不足20人。
越秀区北京路的惠福东美食花街,人流量减少了90%以上,餐厅上座率不高,平日里需要等位的大头虾上座率已经无人排队,上座率约7成,喜茶同样无人排队,银记肠粉更是暂停营业。
椰妹联合创始人张长全告诉红餐网(ID:hongcan18),在刚过去的周末,椰妹海珠万达店的生意下滑一半以上,下跌幅度非常明显。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蛙来哒创始人罗清表示,广州疫情反扑以来,蛙来哒位于广州的门店生意也受到了影响,周一到周五营收下滑大概在30%-40%之间,29-30日的周末影响更大,整体营收下降了接近60%。
江渔儿联合创始人萧大大也透露,目前江渔儿位于荔湾区的几家门店均已经处于闭店状态,而广州其它地区以及佛山南海周边的门店受影响也较大,客流量下降了35%左右。
诸锣记创始人张华丽表示,疫情开始后,锣记位于广州各门店的外卖部分因为及时作出调整,部分门店均有所提升,但是堂食生意还是有明显的变化,客流量、上座率均有所下滑,部分门店下降35%-50%,营业额同比下降了30%。
遇见小面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其广州门店营业额是从5月26日开始下降,交通枢纽门店下降最大,大约下跌30%,整体的周末营业额同比上周下降将近40%,外卖下降幅度比堂食幅度稍低。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 class="pgc-img">>疫情反扑,
广州餐饮品牌淡定应对
关停堂食,对于依赖线下流量的餐厅而言必定会受损巨大,但在交流过程中,所有的餐饮人都对政府要求全员核酸、中风险区暂停堂食甚至是停止营业的举措表示支持。
而由于有了去年的“抗疫”经验,各大餐企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做了相关的应对之策。
像椰妹、遇见小面、诸锣记、江渔儿等餐企,即便堂食生意受损,却依然应对有策,并且把防疫防控举措当做是门店的常态工作在做,肩负起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这一次,由于有个别员工居住在限制区域无法上班,我们出台了相应的应对举措,对人手进行合理调配,确保餐厅运转正常。”遇见小面联合创始人苏旭翔表示。
据了解,从2020年疫情开始,遇见小面一直有延续疫情期间的防疫措施,包括员工每日上岗前必须检测体温、扫码上岗,并且在工作期间保持佩戴口罩、定时洗手、清洁消毒等卫生习惯;每位顾客进店前都要进行体温检测、佩戴口罩和扫码,显示“绿码”且体温正常才可进店。
除此之外,为了确保食品安全,遇见小面门店员工每天都会对门店餐具进行高温清洁消毒,菜品打包都会用食品封口胶包装好。餐厅配有免洗消毒液提供给员工、顾客随时洗手,并且还会定时对餐厅消毒清洁。
“目前椰妹各餐厅都在按照商场统一部署和要求,严格按照要求对顾客测温,检查健康码和登记资料,并且积极在社区为员工预约核酸检测,让员工第一时间补全疫苗。”相比于餐厅的业绩,椰妹张长全觉得配合政府做好相关工作,把员工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比较重要。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江渔儿萧大大则透露,由于江渔儿目前多以加盟店为主,所以每一家店的防疫应对策略都有所不同。“目前江渔儿总部的主要应对策略主要体现在供应链上,在酸菜鱼的食材采购上保证合作店的供应和需求,做好加盟商的坚实后盾。”
而红餐网在走访各区的餐饮市场的时候发现,虽然各大商超客流量有所下降,但是各餐饮品牌门店的防疫工作都在有序进行,并且线上外卖十分火爆。很明显,有了去年疫情的应对经验,广州餐饮企业的表现明显显得淡定许多。
< class="pgc-img">>有备应战,
广州餐饮市场将很快恢复
“相比去年疫情的突袭,作为门店的负责人,心态上比之前更加沉着冷静,应对也更加从容有序,目前我们正在积极配合政府和商场做好疫情防控政策的全面落地。”蛙来哒罗清表示。
罗清告诉红餐网记者,目前蛙来哒广州各门店的主要工作重心是要做好人员的管控和物资的保证,并且减少内部人员流动,不给政府添乱。据了解,在今年5月以来,蛙来哒广州各门店基本上已经完成了疫苗的全员接种。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蛙来哒供图
诸锣记张华丽表示,“政府出台的全员核酸、暂停堂食等应对举措,都是为了更好地隔绝病毒,我相信只要企业员工上下一心,疫情防控经验足,同时防疫举措及时执行到位,一定可以渡过难关的。相比去年,我们更有信心应对这一次的疫情。相信在政府、企业的合力下,广州的餐饮市场很快就能恢复如常。”
遇见小面苏旭翔则强调,“遇见小面支持政府目前应对疫情的措施,相信在政府严格控制下,将很快排查疫情源头、控制疫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顾客的消费信心就会恢复,餐饮市场也会恢复正常运转。”
萧大大同样对广州的抗疫之战信心十足,“毕竟我们应对过很多突发医疗事件,而且政府的动作也更加清晰明了,都是有目的有效果的应对举措,最主要的因素是心里有底了。去年大家没有经验,更没有检测试剂,大家只能居家隔离,想着主动筛查。提前防范,相信短时间内疫情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江渔儿供图
从上述各大餐饮人的言论里,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广州疫情依然会有反复,但经过去年疫情大考,各大餐企对的防疫工作已经熟稔于心。
而经过了去年的那场持久战,餐饮人已经早已把防疫防控工作当做了常态工作去在做。所以,面对广州此次疫情的反扑,餐饮老板们的心态更平稳,在应对举措上也更加的科学完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此次突发的疫情,广州各大餐饮门店按照政府的相关指引,严格遵守暂停营业、暂停堂食等指示,给社会各行各业起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
无论是直接闭店不给国家添乱,还是选择坚持营业确保供应,都是餐企的一种责任和担当,值得点赞。而我们有信心,相信在政府、餐企的共同合力下,广州餐饮市场很快就能恢复如常。
广州加油!广州餐饮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