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山西新闻网
供应链企业如何助力连锁餐饮品牌发展,构筑规模优势?3月27日,在“2024中国餐饮产业峰会”上,华鼎冷链科技CEO王君就供应链建设、连锁化发展趋势等问题,作出解读和预判。
本文为华鼎冷链CEO王君在“2024中国餐饮产业峰会”上的演讲实录,红餐网整编发布。
六年前,我从互联网行业转到了餐饮供应链领域。在互联网行业,我一直从事O2O方面的工作。在过去十几、二十年里见证了中国餐饮、中国O2O,以及餐饮供应链的发展。
所以,今天在此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题就是《成就万店连锁品牌的供应链航母》。
△华鼎冷链CEO王君
中国餐饮市场规模会突破10万亿 连锁化率将超50%
官方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2023年,中国餐饮行业规模达到了5.28亿,连锁化率突破20%,创下了历史新高。而很多互联网公司的数据则显示,中国餐饮的连锁化率其实已经接近25%。
我们也大胆预测,在未来十年,整个中国餐饮市场规模预计会突破10万亿,且连锁化率会突破50%。
今天,欧美发达国家的餐饮连锁化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50%。可能大家会说,这是因为西餐的标准化程度很高。但我们能看到,日本的连锁化率同样也是超过50%。
可以说,在过去5—8年时间里,带领中国连锁化率快速提升的至关重要因素是线上流量。线上流量带动了连锁化率快速提升,同时又带动了整个产业增长以及产业变化,也就是今天大家所看到的整个餐饮TO B端供应链产业的迭代升级。
在线上流量爆发的年代,连锁餐饮品牌在线上获取流量的权重以及获取流量的能力变得更强。同时,得益于连锁化率的提升,餐饮行业又能招揽到更多将线上流量用得更好的人才,能更大程度地获取到线上流量带来的红利。
在这个过程当中,整个餐饮上下游产业端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从上游的产业制造,到中游的供应链服务机构以及前端专业服务于餐饮品牌的服务机构,包括咨询公司、设计公司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一切的完善和发展都必将促使餐饮连锁化率快速提升。
再加上过去几年国家大力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大众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也促使餐饮连锁化率能稳步持续提升。
基于以上种种,未来整个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肯定还会持续增长,突破10万亿甚至更高。
另外,中国的万店时代已经来临,未来会有更多万店崛起。目前在餐饮业也已出现了七个万店品牌。
华鼎冷链通过分析这七个万店连锁品牌,也从中找到了成就万店品牌的底层逻辑:超级单品+门店模型+数字化+供应链。而这当中,数字化和供应链又是更为关键的两个方面。
解决“数字化+供应链”的底层需求,华鼎为餐企提供全链条的供应链服务
为了解决连锁餐饮对“数字化+供应链”的底层需求,华鼎一开始就确立了自己的定位,即为客户提供高效率、数字化、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包括仓配一体化,信息化大数据、一体化服务、定存管理、食安品控,包括供应链金融以及未来的食材研发、工业化解决方案等等服务。
现在很多连锁餐饮品牌已经将整个全链条的供应链服务交给了华鼎,什么叫供应链服务的全链条?以夸父炸串为例,它们需要向上游供应商下采购订单,就会涉及定存管理,这就包括到底要下多少订单?多长时间下一次订单?库存定多少?现在他们把定存管理这个活交给了华鼎。
截至目前,华鼎冷链已经服务夸父炸串两年,每天都会有1500-1600家夸父门店在华鼎冷链下订单。可以这么说,在供应链计划、定存管理这件事情上,华鼎有底气可以帮客户管好库存,而事实也证明,经由华鼎管理库存后,帮助企业大大降低了库存成本。
帮客户做好定存管理,向工厂下发采购订单后,下一步就是工厂交付和运输。目前,大部分上游工厂都找社会车辆进行运输,尤其是针对冷链产品的运输。很多上游工厂的老板表示,如果工厂发货量在500以下,尤其是只有100---200件的情况下,运输的过程就会很痛苦。
第一点在于找车不容易,淡季还好说,旺季经常找不到车,需要加价。另外,连锁品牌对于交货标准和食品安全都有很高的要求,社会零散车辆到客户的仓库温度不达标就会被拒收。因此,华鼎接手了产品出厂到入仓的这一段干线运输。华鼎前端有足够的干线基础货量,可以把这个成本降到最低。2023年全年,华鼎冷链帮客户履约送达了价值100亿的产品。
另外,华鼎还为所有连锁餐饮品牌的门店,提供了一整套食安管控体系。从工厂提货验收,到门店端的交付,华鼎能帮助品牌提供全链条的可视化的管控。另一方面,我们还建立了专业的品控团队,帮品牌从源头去收集相应的资质证照,上传到我们信息化系统,分门别类对应到品牌相应的门店,让门店能在遇到市场管理局检查的时候,通过小程序就能提供相关的资质证明。
最后,华鼎还自研了一整套SaaS系统,帮客户门店做订单预测,让整个供应链高效率运转。
赋能连锁餐企增效降本,助力更多品牌成就万店梦想
如今,华鼎冷链早已不仅仅是一家冷链仓配公司。基于现有业务,我们也在不断规划,希望未来能够帮助企业做更多事情。
目前,华鼎在全国有超40万平米的高标立体仓,18个省级仓配中心,日处理订单吞吐量达到80万件以上,全国的干线网络2890条,累计服务终端超过20万家门店。2024年底,我们的整个仓配网络,会在这个基础上至少增加6——8个省级仓配中心,目前的仓配网络已经可以覆盖全国除西藏和台湾地区之外的各个省市。
未来,我们的仓配网络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加密。未来3—5年,到我们的省级仓配中心大概率会增加到50—60个,实现中国境内绝大部分区域的省级仓配中心的覆盖半径在50—150公里内。
不断加密就意味着我们前端订单履约时效还会不断提升,让我们服务的品牌门店,在订单履约时效上有更好地感受。同时,未来华鼎整个的仓网规划会分三级,全国会建5—6个RDC。整合中心会让整个环节的履约效率达到最高。
很多熟悉华鼎的朋友都知道,华鼎有句Slogan:发县乡冷链找华鼎。我们预计今年10月,这个Slogan会升级改为,发冷链就找华鼎。过去,下沉市场是华鼎的优势,未来华鼎依然会加大下沉市场的覆盖优势。为此,华鼎会在全国持续增加落地配的网点,让下沉市场的订单履约时效更高。同时,华鼎还会持续在一二线城市布局,在北京、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建立城市内的前置仓和省级仓配中心,在一线和一线以上的城市实现日配,甚至一日两配。
△图片来源:华鼎冷链官方微博
另外,华鼎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除了基础的仓网建设,也离不开线上化和数据化的布局和SaaS系统的建设。从2019年至今,华鼎累计在整个信息化的投入超过3个亿,整个信息化团队全部是自研自建,截至目前,华鼎的信息化团队超过150人。未来,华鼎会继续加大在整个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为客户提供高效率的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
运输方面,华鼎自身也有足够基础量的省级仓配中心,前端各个门店的配网,我们叫共配。华鼎的共配网络中,前端月活门店数接近5万,同时又有大量的从工厂到RDC,以及RDC到CDC的干线,在这种情况下,华鼎申请了网络货运平台牌照,使用网络货运平台的工具系统来优化自己的干线以及城配、共配网络,以此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更好地让利给客户。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也对运力资源进行了更合理地利用。以武汉为例,华鼎在武汉的仓配中心覆盖整个湖北全境。华鼎每天都有几十辆,甚至一百多,两百台车从武汉中心发出,配完最后一个网点,返回仓库提货的过程中,实际上大部分都是空车。所以,我们就利用城配车辆的返程,完成了其他工厂的供应商的提货。这样既提升了运力利用率,又帮客户解决了从工厂到仓的问题,让整个运输体系形成闭环,也可以将空余的运力对外开放。
最后,就是供应链金融。在完成了物流、信息流以及商流信息后,企业就差资金流。从2023年春节前到现在,华鼎已经对接了六七家银行,银行看完华鼎整个信息化以及业务流程后都给出了肯定。因为华鼎帮银行解决了一直想解决但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产业供应链金融,而不是过去贸易模型的供应链金融。
未来在供应链金融方面,华鼎也会推出以下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存货质押,也就是当工厂将产品交给华鼎那一刻,就已经明确产品是要流到下游哪些门店、哪些终端,下游消耗完产品会需要多长时间。针对这样的计划,银行可以先按一定比例给到工厂资金,从而帮助工厂获取流动资金,扩大经营规模。
第二种叫配资代采,主要面向品牌端,也有工厂端。比如说某些特殊原料是季节性囤积的,那银行可以给到这些原料或产品融资授信,从而缓解客户在贸易采购环节的资金需求,可分批或一次性付款或物质置换提货,降低运营成本。
第三种则是银行授信,未来,跟华鼎合作的品牌方,它下游的终端积累一段时间产生的数据都会被记录,银行就可以根据这个真实的供应链交易数来为合作企业提供授信。
基于上述这些硬件、软件方面的实力,我们相信,在未来1—3年,华鼎服务的品牌里,一定会诞生更多万店品牌。
华鼎想提供给大家的是一个完全平台式、开放化的供应链一体化的服务,帮更多优秀的餐饮品牌在产品端、在冷链模型上做得更好。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连锁餐饮企业通过专业的数字化、供应链服务扎根于中国,冲刺万店。
声明:该文章系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商情报网讯:连锁餐饮是餐饮的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指餐饮企业通过连锁经营和特许经营的方式品牌拓展。连锁餐饮是餐饮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一个必然的产物,是特色餐饮的一种发展模式。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餐饮消费成为拉动全年消费需求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几年的发展显示,排名靠前的餐饮企业大多都是连锁经营。我国餐饮企业开始重视品牌优势的塑造,注重企业规模的扩大,注重利用连锁经营和特许经营的方式进行扩张,市场的需求中体现出科学饮食的时尚中国大型餐饮连锁经营尤其是直营连锁业务发展势头强劲,快餐、送餐外卖、火锅连锁店、团体供餐发展迅速,连锁经营已经成为许多地区餐饮业的主导经营模式。
一、市场规模
中国连锁餐饮的市场规模近几年不断扩大,连锁化率不断上升。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连锁餐饮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4021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72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2%,预期将于2022年进一步增加至的8418亿元。
< class="pgc-img">>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二、驱动因素
1、政策鼓励
政府各项利好政策和法规(如鼓励开设连锁餐厅和简化连锁餐厅注册流程)的出台和实施有助于规范和推动连锁餐厅模式的扩张。因此,发展和渗透连锁餐厅模式是餐饮市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
2、增长潜力
中国餐饮市场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增长潜力巨大。2020年,中国餐厅总数约为1010万家,常中43万家为连锁餐厅,占中国餐厅总数的4.2%。同年,中国连锁餐饮市场产生的商品交易总额占中国餐饮市场产生的商品交易总额的15.0%,远低于美国(61.0%)和日本(53.0%)分别取得的同期比率。因此,与美国和日本相比,中国连锁餐饮市场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3、连锁餐厅优势
连锁餐厅模式的主要优势为标准化,核心范畴包括采购、加工、存储和物流方面的标准化。通过采用连锁餐厅模式,可更有效率地实现标准化和控制所提供服务和食品的质量,并难保有效管理合规事宜。抗风险的可持续性将会因采用连锁餐厅模式而有所改善,主要原因是该模式可提高对供应键的控制程度,并使总部和旗下各连锁餐厅得以综合发展。此外,质量控制和创新能力的改善可提高产品附加值。此外,待实施连锁餐厅模式后,受惠于所采纳的现代管理模式和新技术,市场竞争力将会提高。
京报讯(记者于桂桂)8月5日,新京报记者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获悉,《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发布,2021年餐饮市场规模达4.7万亿元,已恢复至2019年水平。
报告显示,中国餐饮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2.9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4.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0.1%。2020年受疫情影响,餐饮市场规模下滑15.4%至4.0万亿元。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国民消费热情被点燃,2021年餐饮市场规模已恢复至4.7万亿元,同比增长18.6%。
受益于年轻人的线上消费倾向,中国外卖行业不断快速增长。据美团数据显示,中国餐饮行业线上订单量自2020年实现V形回弹,2021年持续保持稳定的恢复性增长。此外,2021年餐饮相关企业注册数量保持净增长。根据企查查数据,2021年1月至11月餐饮企业注册数量达到了301.3万家,同比增长24.9%。同期注销、吊销85万家,同比下降1.7%,实际净增注册企业216.3万家。报告指出,这些数据说明餐饮行业对创业者依然存在吸引力,行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编辑 王琳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