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日报全媒体 向菊梅
反季滑雪、喝着奶茶看欧洲杯、夜晚点西瓜外卖……多家大型互联网企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夏天,重庆这些消费很“热”。
7月12日,飞猪联合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冬季运动管理中心、重庆沙坪坝区滑雪协会以及融创文旅发布2021反季滑雪新趋势。数据显示,今年夏天,反季滑雪意外爆红,并且气温越高反季滑雪预订量增长越猛。其中,重庆反季滑雪趋势最为显著,预订量同比上涨超550%,领跑全国。
< class="pgc-img">>飞猪平台数据发现,南方人更青睐反季滑雪。热门客源地前十城市中,南方城市占据九席,各大知名火炉城市均在其中。重庆、成都和杭州位列反季滑雪热门客源地前三。
重庆沙坪坝区滑雪协会秘书长封先樵表示,夏季冰雪旅游呈现“北冰南展、东扩西进”态势。全国室内滑雪场全面开花、单板滑雪加速引爆等成为全季节滑雪火爆的原因。同时,滑雪人群越来越年轻化,暑期亲子游和少年儿童夏令营也非常火爆。由此,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开始驶入快车道,室内滑雪场的全面爆发将改变整个滑雪市场的格局。
融创文旅集团冰雪中心总经理伊力介绍,今夏滑雪市场异常火爆,6月重庆的滑雪票预订量环比上月增长5成左右。以重庆融创雪世界为例,夏季滑雪票预订量甚至反超冬季。夏季滑雪客群与传统冬季客群不同的是省外游客占比大幅提升,毕业游、暑期亲子游需求得到集中释放。
记者了解到,除了反季滑雪,喝着奶茶看欧洲杯、夜晚点西瓜外卖也成了今夏消费新方式。
近日,饿了么发布数据显示,欧洲杯带火夜宵外卖,自欧洲杯6月12日开幕以来,重庆零点后外卖单量居全国城市第十。其中,奶茶、小龙虾和烧烤等热门美食订单增长均在1倍及以上。同比去年,欧洲杯以来凌晨奶茶订单量增长2倍。可见奶茶正在替代传统能量饮料和酒饮,成为更多年轻人熬夜看球的第一伴侣。
同时,饿了么数据还显示,自饿了么“阳光果切”活动上线以来,重庆的果切日均订单量暴涨12倍。而且受欧洲杯赛事影响,西瓜成为夜间水果热销品。
记者连日走访多个商圈、写字楼和居民区了解到,西瓜、荔枝、杨梅、李子是当季的畅销水果,其中卖得最多的“水果之王”依旧是西瓜。
“切好的水果销量最高,一个是方便,还有一个是价格便宜。”南岸区回龙湾的一家水果店工作人员介绍称,很多年轻人买水果都选择果切,“一次性可以吃好几种水果,而且不担心浪费的问题。如果是朋友来吃夜宵、看欧洲杯,不用洗、不用剥,直接就能吃。”
据悉,目前饿了么平台上,重庆销量较高的果切店有木之精水果店、仙果乐、园果缘、果林水果、橙光果屋等。
全幸福每一家
关注安全每一刻
安
全
漫
画
南桥镇社区安全服务中心
联手
uncle's tea(大叔制茶)、青春果缘等商铺
推出了有趣又涨知识的
联名款猫咪漫画
给前来购物的市民送上小惊喜
是不是忍不住想Rua一把胖嘟嘟的猫咪
来跟着二次元猫咪畅游漫画世界吧!
扫码注册获得的满减券可在青春果缘南港店、南亭店、卓越店、南桥路店、万隆店、阳光店、育秀店、江海店、众旺苑店使用!
安全随行
这期漫画是南桥镇社区安全服务中心推出的第一期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漫画,之后还会联合镇域内的更多商铺推出多期安全漫画。这些生动可爱的漫画形象和商铺推出的趣味活动不仅增加了市民参与度、互动性,进一步增强大家的消防安全意识,也使市民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更多的消防安全知识,让安全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东在线7月23日讯(记者 孙宗顺 摄影 李刚 薛云鹏)莱阳是驰名中外的梨乡,莱阳梨产品及文化丰富多样,堪称“千面”。但莱阳梨加工企业多面临“上无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下无独立运营渠道”的问题。眼下,为打破产业困局,一场以品质为基础、科研为支撑、市场为导向的莱阳梨产业升级革命呼之欲出。22日,由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烟台市农业农村局主办,胶东在线网站承办的“2020烟台市首批‘菜篮子’示范基地(企业)暨烟台县域农产品品牌全国媒体‘云’推介”活动走进莱阳市昌荣食品有限公司,揭开好膏如何回归自然本真的秘密。
转型:50万元研发莱阳梨羹 填补莱阳梨深加工市场空白
对于莱阳梨加工行业来讲,莱阳市昌荣食品有限公司还是一个“新人”,但闯劲十足。该公司董事长宋昌荣介绍,作为土生土长的梨乡人,本着想让消费者全年都能吃到莱阳梨的初心,公司于2013年从传统食品行业转型至莱阳梨深加工行业,坚持“用品质说话”的理念,一路走来,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市场。
“当时投入50万元搞莱阳梨羹研发,产品研发出来后,我带着产品跑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找人品尝提意见,他们质疑,问我‘没有防腐剂、添加剂,产品能行吗?’我回答他们,产品零添加、无色素、无香料,保质期可达一年。等他们尝了以后都说还可以,更坚定了我做良心产品的信念。虽然现在企业规模还不大,但我们一定要先做强产品才行,用质量说话。”宋昌荣说。
在公司总经理石伟看来,“非遗传承,品质昌荣”一直是我们的经营理念。转型初期便能得到消费者认可的秘诀,便是坚持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公司沿用古法熬制同时,还运用独创的“VS”生产技术,在国内梨加工行业首次使用低温闪蒸技术进行熬制、浓缩;做到了不加水、不加糖,20斤莱阳梨熬制出一斤莱阳梨膏,最大程度地保留莱阳梨的天然营养,回归自然本真。
发展:两度“忽视”东阿阿胶邀约 终获高端合作
宋昌荣介绍,企业发展过程中还出现过小插曲,东阿阿胶曾两度致电表达合作意向,他却误以为是骗子直接“忽视”。“我当时就想,我们规模不算大,东阿阿胶怎么会找我们谈合作?当时我们也没有那个底气。”直到东阿阿胶第三次致电,并现场洽谈后,双方才算达成合作。
凭借严苛的质量管理和独创的“VS”技术,成功与东阿阿胶合作并开发出了高端阿胶慈梨膏、阿胶八宝膏、阿胶七珍膏系列食药同源精品膏方,年加工出货量近1200万元,真正实现了“西有东阿阿胶,东有莱阳梨膏”。“食药同源产品一直采用古法熬制,熬制是一个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物料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一个过程;食材与药材要熬制一整天,熬制的药汁静置后,次日取食药材的上清液,经过一天的慢火熬制,低温负压真空浓缩以后,三至四天才能成膏。我们的设备能有效过滤掉十几万道尔顿分子,灭菌的过程最大程度保留了食材跟药材的营养及风味,因此,我们公司的膏方产品澄清透亮,能够挂旗,口感有食材和药材的本真味道,符合人们的健康需求。”石伟说。
2019年,该公司投资400余万元,对厂房车间进行升级改造,引入流水生产线,提升加工能力。2019年,企业收购莱阳梨近3000吨,年加工莱阳梨及莱阳梨膏能力达到500万吨。同时,企业每年对桑葚的需求达到200—300吨、山楂近600吨、大姜近百吨,拉动了周边县市区相关农业产业的发展。
创变:启动“莱阳梨科技赋能健康升级”项目
目前,该公司已成为集基地种植、原料仓储、科技研发、生产加工、市场销售、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专业型莱阳梨深加工龙头企业,与青岛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深度合作关系,做精、做专莱阳梨深加工产业和文化。
公司还作为第一起草单位,制定了莱阳市唯一一个团体标准——“莱阳梨膏”团体标准;开发并生产的“昌荣果缘”牌莱阳慈梨膏、莱阳梨羹,不含任何添加剂,而且填补了市场空白,食药同源系列莱阳梨膏、山楂膏、桑葚膏、酸枣膏、阿胶姜枣膏等精品膏方,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同时,作为储备产品,公司正在研发的无糖山楂膏、莱阳梨护肝新品等正有条不紊推进中。
作为莱阳梨产业和文化商会第一任会长、莱阳梨膏熬制技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宋昌荣带领公司和商会谋划莱阳梨产业更深远发展规划。2020年启动了“莱阳梨科技赋能,健康升级”项目,利用中草药提取活性肽对莱阳区域近80亩古梨树进行品质改良。“我们要在确保无农残的基础上,增加莱阳梨的营养成分,像微分子多肽、SOD抗氧因子、总黄酮、蛋白质等。试点成功后,将加大莱阳梨果品改良面积,对改良的莱阳梨进行回购,扩大生产规模,进行系列功能饮品开发,最大限度的从源头保证莱阳梨原料的安全,提升莱阳梨品质的同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也是宋昌荣会长对家乡的情怀。”该公司总经理石伟说。
宋昌荣表示,商会将进一步促进莱阳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围绕标准化生产、搭建产业链合作平台推动品牌建设、发挥基地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三产融合、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等举措,将莱阳梨由产品做成品牌,由品牌做成产业链,用产业链造福消费者和农民,让莱阳梨迸发无限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