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由此可见火锅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眼下寒冷的冬天已经来临,我们若是能隔三岔五的和家人、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火锅,喝着清爽的小酒,这小日子简直太令人羡慕啦!
< class="pgc-img">>不过,中国人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因地域不同、风土人情不同,火锅江湖可谓是千锅百味,基本上在每个省都能找到一种专属于当地特色的火锅。那到底哪些省份的火锅最好吃呢?今天娟子就把排名前top5的火锅罗列下来,看看有没有你爱吃的。
< class="pgc-img">>Top1、重庆火锅
说到火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重庆了。重庆市作为“中国火锅之都“,因麻辣鲜香的口味俘获了一大批食客的芳心。而且,据官方统计,每年光是外地来重庆旅游的食客,吃火锅就能吃掉将近10000000桌。
< class="pgc-img">>除此之外,重庆火锅还有个标志性的特点,那就是九宫格火锅。当重油重辣的火锅底料遇上爽脆的毛肚、鲜嫩牛血旺等,裹着麻油,一口吃进嘴里辣得够爽,麻得过瘾,令人回味。至于蘸水嘛,重庆人只认油碟,其他种种蘸料根本入不了他们的法眼。
Top2、四川火锅
很多人觉得,重庆火锅和四川火锅是一回事?其实,不是的。虽然两个地区的火锅都以麻辣鲜香为主,但不同的是重庆火锅偏麻辣,而四川火锅更注重于香辣。
< class="pgc-img">>四川的火锅底料以菜籽油为主,它的油脂较少,所以在制作锅底时会加入大量的香料来提鲜增香。而且味碟方面也会比重庆火锅更丰富,如麻油、耗油、芝麻、香菜、葱花、芝麻酱等都是他们搭配蘸料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Top3、北京铜锅涮羊肉
老北京人除了爱喝豆汁外,对于羊肉火锅也十分钟爱。因北京火锅底不放油也不放底料,只有简单的葱姜来调味,所以能更好地凸显出羊肉的鲜美。吃的时候将片薄肉大的羊肉,以及新鲜的羊脑等食材往铜锅里一放,轻轻搅拌几秒肉就熟了,一口下肚那叫一个鲜嫩、滋补呀。
< class="pgc-img">>虽然说,老北京人对火锅底料要求不高,但对蘸料也是很有讲究的。像韭菜花、豆腐乳都是必备的,当然喜欢吃辣的再放一点辣椒油进去,那滋味也别具一番特色。
Top4、云南野生菌火锅
说起云南,那就不得不提云南的菌菇了。当地菌菇多以野生菌为主,种类多到数不胜数,除了常见的做菜,炖汤外,当地人还喜欢用它来做火锅吃,那滋味可鲜了。
< class="pgc-img">>云南的野生菌火锅没有传统火锅那么辛辣油腻,选用多种野生菌为底料再加入土鸡煮制而成。食用时需等到菌菇充分煮熟时再吃,若外地人不会辨别的话,就耐着性子多等几分钟。煮好的菌菇汤底鲜嫩爽口,鸡肉紧致爽滑,是专属于云南本地的珍贵美味。
Top5、贵州牛鳖汤火锅
牛鳖汤火锅又叫做“牛粪“火锅,是贵州当地不可多得的经典美食。其实,”牛粪“并非真的是牛粪,而是将牛肚子中还未完全消化的草药和青草取出后,加水熬成。烹饪好的汤底呈黄绿色,闻起来怪异,初次入口有点苦,但越吃越香,只要斗胆吃之过一次,便会难以忘却。
< class="pgc-img">>因牛鳖汤底料已经很浓郁了,所以我们在打蘸水时,无需添加过多调料,顶多加入一点盐,辣椒来调味就可以了。
总结:以上就是娟子认为全国排名前五的火锅了,有没有你喜欢的呢?毕竟众口难调嘛,若你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和娟子一起讨论哦!
2019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餐饮收入42716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山东人最能“吃”,餐饮收入达3995亿元。广东、江苏、河北位列其后,餐饮收入均突破3000亿元。
餐饮收入排行
山东第一广东第二
在中国各省区市餐饮收入排行榜中,2018年,山东省以3995亿元餐饮规模,成为中国餐饮第一大省,同比增长10.9%。传统“美食大省”广东位列第二,餐饮收入达3884.6亿元。江苏、河北居第三、四名,分别达3430.5亿元、3125.6亿元,上述四省均突破3000亿元。
2019各省(区、市)餐饮收入排行(2018财年)
注:数据来源来自于各地政府发布的2018年度地方统计公报
“火锅大省”四川去年吃掉2807.4亿元,仅列第六位。北京、上海、天津分别以1101.8亿元、1099.9亿元、1020亿元排在第16、17、18名,其中上海市去年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2%,增幅排名在31个省(区、市)中垫底。
前十大省份餐饮收入合计占全国餐饮收入66%,在全国餐饮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得益于地方政府对餐饮业发展的高度重视,这些省市区的餐饮品牌和人才均取得了明显发展。
从各省(区、市)所拥有的餐饮品牌数量来看,广东省位居榜首,其次是上海和北京。结合门店数和品牌数目分析,广东、上海地区拥有较高的品牌打造能力和影响能力。
火锅品类增长迅猛
绿色餐厅认知不足
报告显示,在调查的企业中有47.89%的企业拥有中央厨房,其中拥有1个中央厨房的企业占比80.88%,拥有2个中央厨房的企业占比14.71%,拥有3个中央厨房的企业占比2.94%,拥有4个及以上中央厨房的企业占比1.47%。
拥有中央厨房企业的中央厨房数量分析图
从排名来看,在市场的重新洗牌下,大众餐饮成为市场新的主体。正餐企业前50营业额合计超过1100亿元。火锅品类受市场需求增长及可扩张性、标准化模式,成为餐饮细分中一大品类。2018 年,火锅市场总收入达到8757 亿元,对比 2014 年涨幅超 52%。
此外,在调研中发现,餐饮行业中对于绿色餐厅的概念比较模糊,有的企业认为自家餐厅符合环保标准或者有绿色采购环节就是绿色餐厅。
有的企业认为获得了一些社会组织的认定就属于绿色餐厅。行业内对于绿色餐厅的认定尚缺乏权威认证。
来源:经济之声( ID:jjzswx)、新华网
监制:于卫亚
编辑:陈子夏、周喆
实习:张佳琪、张明明
美食不可辜负!
冬以来,全国各地气温骤降,热气腾腾的火锅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就餐的热门选择,带动各类火锅食材成为冬季里的畅销品。随着线上火锅食材品类的多元丰富、供应链效率和成本的不断优化,极具性价比的宅家“火锅自由”成为现实。
火锅消费呈现多元化趋势,清淡养生口味、有料锅底、新鲜食材等受到消费者追捧。在火锅底料的消费上,牛油火锅、清汤火锅、番茄火锅这类经典味道的底料仍是消费主流,酸汤肥牛火锅、潮汕牛肉火锅、骨汤火锅等主打清淡养生特点的火锅消费热度显著提升。同时,具备地方风味的有料火锅凭借差异化和高性价比优势火爆出圈,北方地区的羊蝎子火锅、海南地区的椰子鸡火锅等成为热销产品,华南地区的胡椒猪肚鸡火锅等品类销售金额增长十分明显。此外,相较于冷冻涮肉,适合潮汕火锅的鲜切牛肉类食材愈加受消费者青睐,口感脆弹的鲜切五花趾、口感嫩滑的黄牛肉和黄牛脖仁的销售金额增长显著。
从地域消费趋势来看,各地特色火锅持续突破地域口味限制,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所喜爱。数据显示,广东、江苏、北京、山东、四川成为火锅消费较多的省份,这些地区火锅锅底消费金额占全国四成以上。川渝特色的牛油火锅被更多的广东、江苏、北京、四川、湖北消费者所买走;广东地区的潮汕牛肉火锅被更多的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浙江消费者所买走;羊蝎子火锅最受北京消费者欢迎,广东、江苏、山东、上海消费者也贡献了较大的消费占比。
当前,火锅赛道竞争激烈,食材的口味、品质是产品出圈的根本。相关商家要紧抓消费者对口味口感、营养丰富等方面的需求变化,聚焦锅底口味、菜品类型、地域特色等多角度进行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的火锅食材。
转自/经济日报(作者曹凤娟),原标题《火锅催热冬日“暖经济”》
来源: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