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33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孙雨
跨年之夜
一场“2024,我们干杯”
彰显仪式感和情绪满足感
跨年夜晚11点钟,走在春熙路上,火锅锅底浓厚的辣香味儿扑面而来,周边都是亲友欢聚的欢声笑语。这条街上不缺火锅店,也不缺排队的火锅店。其中,有一家火锅店格外热闹,店中人影攒动,热闹非凡。
这家店是冯校长老火锅。巨大的门头招牌和超级朴素的市井风,返璞归真,独具烟火气息,让它在众多火锅店里脱颖而出。
冯校长老火锅门店里,一场《2024我们干杯》的跨年活动正在进行,人们沉浸在举起酒瓶、狂欢氛围里,准备迎接新一年。
内参君看到,在店里、街头免费给大家送酒杯上刻有冯校长老火锅品牌名字的啤酒,大家一起等待零点时刻举杯庆祝、合影拍照、共同迎接2024年。
有顾客调侃称,“这门头不想看见都不行,以后走夜路回家都不用打灯了。”一位外地游客称“两次来他家打卡,排了5小时还是没吃上,不过今天这场活动倒是被我赶上了,总算没白来。”
在品牌创始人冯明强看来,“一场营销活动的成功,在于后期的传播力量,传播则是来自顾客内心真正喜欢且主动表达分享的点,也许就是朗朗上口的一句话,这句话里带上了你的品牌名字,所有参与的人们重复做传播,这才是最高级的营销,所以我们这场活动更希望的是顾客自主二次传播为品牌做曝光。
因为,年轻人吃火锅,不只是一种餐饮选择,还是人们社交、调理情绪的重要方式,人们对餐饮的需求,已经从功能价值的吃饱,转为情绪需求的满足甚至于表达需求的满足。
再加上,火锅本就是社交聚餐氛围的品类,冯校长老火锅用一年多时间,在成都乃至全国打出品牌实力和口碑的快速传播,有其成都首店的位置和流量优势,吸引人们进店排队打卡,甚至从早上一直排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品牌持续稳定出圈,在于顾客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在于大家的口口相传和在社交平台的好评不断,让冯校长老火锅成为2023年成都火锅排队王。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月1日,冯校长老火锅成都太古里店、深圳总店、长春红旗街店的单日营业额均突破10万,其中成都太古里店当天线上排队达918号。
1年新增7.2万家
内卷赛道从不缺火锅新玩家
年轻的冯校长老火锅,凭什么出圈儿?
冯校长老火锅,诞生在2022年口罩特殊时期。2023年年初,品牌创始人冯明强立下决心——“我想挑战用20万,在太古里开一家比对面都好吃的火锅店”。
于是,2023年3月份,冯校长老火锅太古里首店正式开出。单日最高排队量达1300多号,接待量315桌,翻台率达15轮次,200㎡门店,20张桌子,单店曾创造月营收300万。
提到品牌初衷,冯明强表示想要做成都老火锅的旗帜标杆,但前提是要有回归餐饮本质的初心。在聊天中,能够强烈感受到他对成都老火锅、正宗锅底、口味口感的坚持和执着。
只是,在千亿规模的火锅市场里,从来不缺火锅新势力品牌,他们凭实力、产品、还是花式营销、商业模式出圈儿,尤其是以冯校长老火锅为代表的川渝火锅新玩家层出不穷。
企查查平台显示,近一年“在业、存续”的火锅新注册企业超7.2万家。抖音生活服务《2023火锅品类数据报告》显示,川渝地区仍是火锅界霸主地位,重庆、成都分别占据订单量最高城市的TOP1和TOP2。
同样,大赛道里也不缺火锅老牌,火锅在冬季迎来消费黄金期,门店排队猛增,客流量明显增加。公开报道数据显示,11月6日至11月12日,海底捞门店接待人次同比前一周增长超40万;呷哺呷哺在11月的总体业绩,同比2022年同期增长超1倍。
但市场大,竞争也更大,内卷、同质化...…都在寻求差异化。
作为新势力火锅品牌,冯校长老火锅是如何成都火锅排队王的?走进这家品牌,我们发现了背后的一些秘密。
第一,回归火锅本质,还原成都老火锅本真味道;坚持产品导向,用产品做复购。
“经过口罩时代,我觉得务实理性回归餐饮本质才是最重要的。”冯明强说道。“现在的火锅市场,需要迫切回到火锅餐饮本身该有的样子,而不是花里胡哨,不要用太多附加流量产品覆盖火锅最本质的样子和产品食材新鲜感,而是要做口味突破和产品力创新,所以我们团队用9个月时间研发了这款最适合本地人的锅底味型,做成都本地人更爱吃的回归本质和烟火气的品牌。”
在菜单上能看到,一共有红锅、鸳鸯番茄、鸳鸯菌汤三种锅底。一口铁锅,上等牛油质地醇厚,经典的三斤牛油一斤料,煮开后有一股浓郁的牛油香气,红锅是感受成都老火锅风味的最佳选择。大众点评顾客的好评中,大部分表露出对锅底、菜品口味和口感的喜欢,终究是得到了人们在口感和味觉上的共鸣,打动顾客为品牌买单和复购的依然是产品力。
“餐饮完全用流量思维做品牌的时代正在过去,大部分火锅品牌重视曝光、打卡、颜值和流量,却忘记做餐饮的本质是用好产品做复购和流量。因为打卡是一次性,复购才是终身。”冯明强说。目前冯校长老火锅整体门店的复购率达到40%左右。
冯校长老火锅坚持以季度为产品上新周期,曾用一道创新猎奇的“烧椒菊花残”菜品,在全网传播量超一亿次;招牌菜系里还有耙系列如大坨耙牛肉、卤香耙鸡爪等富有特色的吃法,卤制入味,在锅底加持下,丰富口感;野菜糍粑则是一道别出心裁的菜,糍粑外涂抹着红糖酱,内里混合着新鲜野菜,色彩搭配和口感都格外出众。用一桌经典的新鲜食材,锁住食客味蕾。
“产品首先要做到不踩雷,每一道菜的新鲜度和口感度最佳,在此基础上做菜品摆盘或搭配来提升颜值和差异化,或是有营销点的样子,最后把所有菜品放在一桌上,去看整张桌子的菜品呈现是否能出圈,带动顾客主动拍照打卡和传播,满足人的眼睛和胃都要吃饱。”冯明强解释。
第二,区别于其他重装修,冯校长去繁存真,保留传统火锅的烟火气
要说冯校长老火锅最引人瞩目的还得是巨大无比的门头招牌,和颇具烟火气、社交氛围的场景,轻装饰、轻装修,裸露的墙壁上张贴着新奇的大字标语,视觉上颇有冲击力和记忆点。同时,门店里也别有一番浓厚的社区氛围,靠近居民区附近,熟悉的周围环境,和复古的用餐氛围,给人一种亲切感,覆盖更广泛群体,实现场景多样化,满足家庭聚餐、朋友小聚、情侣约会等等。
对于年轻人来说,消费体验感上既能满足吃饱吃好,有不乏有情绪价值的满足。在冯明强看来,火锅市场的教育足够高也足够普及,所以冯校长老火锅的消费群体定位是被市场教育过的火锅爱好者,尤其是4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更愿意体验和聚餐吃火锅,能够接受人均100元左右吃一顿火锅,毕竟去吃火锅是要体验功能、情绪甚至表达上的需求满足。
第三,自建流量池,玩转社交平台赋能品牌爆发
冯校长老火锅迅速出圈,离不开前期对品牌力的积累,在B端、C端市场打造创始人个人IP形象;中期阶段,随着短视频、内容等各类社交平台飞速发展,冯校长老火锅旗下的自有孵化账号,全平台粉丝超百万,全网超10亿次曝光,引来各路网红博主进店打卡,通过精通运营社交平台, 做适当合理得投放。
而在冯明强看来,他所打造的老板个人IP形象,核心在于给所有合作伙伴传递强烈的信心。“我想让他们知道,创始人与品牌是深度绑定且密不可分的。”
内卷赛道,火锅模式越变越小
正餐火锅如何扳回一局?
未来一年,冯校长老火锅或将迎来爆发的阶段。
目前,品牌在成都开出三家直营店,在深圳、北京、青岛、武汉等多个城市陆续落地新店,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深圳的260㎡门店做到了单日10万营业额,东北辽阳的300㎡单店月营业额做到80万左右,最高能够做到100万。
同时,逐渐跑通了一二三四线城市的门店模型。比如一二线城市选择A类商圈,线上线下做巨量曝光,让年轻人看到和喜欢你;三线城市则主要考虑餐饮集中区,因为三线市场更讲究用餐的集中性,但在门店展示面上有更高的要求,必须是十米以上的门头展示,达到视觉影响。
冯明强还提到,2024年的签约计划是300家店的目标。但是,物以稀为贵,随着门店数量增加,冯校长老火锅将怎样保证每个门店的生意持续火爆?又如何与其他火锅同行做竞争?
针对开店速度,他强调,虽然目标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但不是盲目扩张。比如在同一个城市开店,需要合理规划区域性布局,把人口密度调查清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每个门店覆盖一定的群体规模。据他反馈,针对不同城市的门店,锅底和菜品体系将100%延续成都门店,锅底味型保持不变,但菜品上会增加5%到8%的当地人喜欢的新品。
此外,面对人们更注重高性价比的用餐需求,以及再度走红的旋转小火锅、一人食小火锅模式,有人预测这或许给正餐火锅带来一定冲击。但是在冯明强看来,高性价比不代表纯粹便宜,而是超出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预期,用产品品质、服务、体验给顾客带来的额外价值。
“火锅是轻社交或社交消费餐饮,只要价格带定位和顾客画像准确,你的目标人群自然会进店消费。比如他花100元却享受到哪怕110元的菜品质感和服务,就是高性价比;相反你的人均60元,却只有50元的体验价值,在顾客心理就没有性价比。”他表示。
始于成都,沸腾全国,冯校长老火锅的愿景是“让每一位食客都吃到本地人更爱吃的火锅,做四川火锅的烟火名片,让世界感受成都烟火。”
期待这个年轻的成都火锅品牌,能坚守餐饮初心,为消费者们带去更正宗高品质的火锅。
锅界蜜雪冰城7年开店上万家。
一年狂卖70亿,7年开店上万家,这火锅界的"蜜雪冰城"真要卷死海底捞们么?现在的火锅真的越来越让人高攀不起了,吃个海底捞随随便便就人均一两百,就连曾经的平价火锅之王呷哺呷哺现在都要人均60多,就这还3年亏了8个亿。
可人家锅圈食汇号称"人均不到50元"就能在家舒舒服服吃火锅,这还是往奢侈里吃。网上有不少博主分享用锅圈食汇人均30吃到爽的攻略,而且因为人家投资方里有茅台,你甚至能在锅圈食汇抢购平价的飞天茅台,一边吃火锅一边喝茅台,即使喊李白他也愿意来。
< class="pgc-img">>颠覆传统的全新模式远低于火锅店的价格,再加上扎根社区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让锅圈食汇直接封神。不仅吸纳了2240万忠实会员,扩张速度更是惊人。2023年10月11日锅圈食汇的门店数量达到10025家,同样是破万店正新鸡排用了17年,蜜雪冰城用了13年,而锅圈食汇只用了7年。
< class="pgc-img">>20多天后锅圈食汇成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当日收盘时的总市值大约164亿港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回家吃饭"第一股,热度直逼火锅界的大哥海底捞。
问题来了,一个卖火锅食材的凭什么这么牛?火锅界的"蜜雪冰城"路子到底有多野?表面上锅圈食汇是一家火锅食材公司,其实它成功的秘诀跟老乡蜜雪冰城一样是供应链管理。创始人杨明超是位餐饮老炮,创立的"小板凳"火锅曾风靡一时。
< class="pgc-img">>2015年1月杨明超成立了河南锅圈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主要向火锅店供应食材。后来他灵光一闪,直接把产品卖给用户岂不是更有搞头?于是在2017年开张了第一家锅圈食汇零售店。凭借着十八年以上的餐饮经验,杨明超率领团队大力整合供应链资源,迅速囊括了几百种火锅食材。
< class="pgc-img">>为了把价格压到极致还专门收购了3家食品工厂,四五块的川粉、七八块的蔬菜、十几块的乌鸡卷、二十左右的肥牛和羊肉,各种套餐更是便宜到没朋友,许多双人餐才60元上下,这点钱去外面吃火锅一个人都不够,更重要的是与看不见的外卖比起来吃起来实在太放心。
一番操作下来锅圈食汇"好吃方便还不贵"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无数用户心中的火锅食材"一哥"。他们的扩张方式更是别具一格,竟然选择不收加盟费还进行创业扶持,甚至搞了个企业大学,一看就和那些赚加盟费的厂商不一样,三年时间便开了1400多家店。
< class="pgc-img">>疫情来临后在家吃火锅越来越流行,锅圈食汇也迎来泼天的富贵。从2020年2月开始锅圈食汇狂飙猛进,短短九个月的时间开了3000多家店,平均每天开店12.2家。锅圈食汇惊人的发展速度震惊了所有资本。2021年3月锅圈食汇第五轮融资,一下子获得了3亿美元的巨款,后来连茅台基金都跑来投资。
< class="pgc-img">>然而当上大哥后锅圈食汇才发现什么叫高处不胜寒。虽然锅圈食汇成了火锅食材一哥,但其实并没有什么太深的护城河,商业模式非常容易模仿,所以它成功后查特熊、懒熊火锅等大批竞品应运而生。在一众同行的紧追下,现在锅圈食汇的市场份额也只是稍微领先,老大的位置并不稳固。
< class="pgc-img">>随着疫情结束海底捞等线下火锅店也迅速卷土重来,"回家吃火锅的诱惑"越来越难,锅圈食汇也迎来了严峻挑战。事实上锅圈食汇虽然没有加盟门槛,但开一家锅圈食汇成本并不低,光是70-100平米的店面租金就是不小的数目,再加上装修费、设备费、食材费等,开一家店大约需要30万。在这个竞争白热化的时代招兄弟很难,让兄弟们吃上肉更难。
期看点:
1、呷哺呷哺发布盈利预警,净亏损近3亿
2、2021全国小火锅品牌TOP10出炉
3、当下小火锅赛道的三大特点审视
第 1073 期
文 | 张冬 亚飞
前两天,呷哺呷哺发布盈利预警,预计2021年全年亏损2.75亿~2.95亿元,主要原因是去年一年关闭了约230家门店以及部分门店业绩下滑。
但尽管如此,呷哺呷哺仍然宣布,2022年要整合各事业部会员系统为集团会员系统,以达到引流作用,与此同时,还计划新开约156家门店。
▲ 呷哺呷哺盈利预警
亏成这样还要开店,可见,创始人贺光启依然坚定看好小火锅赛道,看好呷哺呷哺。因此,从去年到今年,他一直在做两件事:刮骨疗毒,开疆拓土。
当然,有人会说贺光启骑虎难下,除了看好别无选择,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小火锅赛道到底怎么样?
2021全国小火锅品牌TOP10出炉
呷哺呷哺一览众山小
火锅餐见数据研究院综合美团、大众点评、抖音话题、百度搜索等数据,根据门店数、曝光/搜索量、口碑分、好评率等多个维度,计算出了相关品牌的餐见指数,进而评选出2021年全国小火锅品牌TOP10。
▲ 排名依据餐见指数
从榜单可见,呷哺呷哺依然是小火锅赛道龙头,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曝光度,都远超其他小火锅品牌。
相比于川渝火锅赛道一超多强的格局,呷哺呷哺在小火锅赛道没有对手,这也难怪贺光启要逆势开店。
但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小火锅赛道远未饱和,其他玩家依然有大把的机会。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上榜品牌,以小见大,重新审视被人忽视的小火锅赛道。
当下小火锅赛道呈现三大特点
小火锅的分类比较多,像一人食小火锅、旋转小火锅、自助小火锅等。小火锅的店面一般都不大,200平以内的居多,多为半自助取餐模式,员工不多,模式易复制,人效坪效都不错。
< class="pgc-img">>▲ 小火锅品牌相关信息
从上榜品牌来看,目前的小火锅赛道有以下三个特点:
1
呷哺一家独大,但其他品牌仍有广阔空间
呷哺呷哺坐拥840家门店,一家独大,广布全国。但呷哺呷哺的门店有61.3%都集中在京津冀地区,其他地区相对较少,留给其他小火锅品牌的市场空间依然很大。
▲ 呷哺呷哺
其他品牌有足够的空间施展拳脚,比如聚焦河南安阳和河北邯郸等地的吾蜀巷子,已有90多家门店,迈入中型规模行列;
聚焦辽宁、山东、河南的爱尚旋转小火锅,虽只有30多家门店,但也活得自在,好评率高达91.73%,深受顾客喜爱。
此外,坐拥110多家门店的轩于鲜旋转小火锅,在江苏、上海、安徽等地跑马圈地,其中仅苏州就有40余家,但因线上曝光量较少,未能挤进小火锅前十之列。
不过这也恰恰说明,留给小火锅品牌们的市场依然广阔。
2
多在北方和江浙沪,各线级城市分布均匀
从上榜品牌可见,北方地区如东北、黄河以北和江浙沪地区是小火锅的重镇,而广东、西南地区的小火锅则相对较少。
另外,小火锅门店在各线城市的分布也比较均匀。
有专攻一二线城市的品牌,如苏小北,达到80.68%,像小辉哥则全是在一二线;也有专攻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品牌,如吾蜀巷子,达到90.92%。由此足见大众对小火锅无分别的接受程度。
▲ 苏小北
3
小火锅高端意识苏醒,前途有待观察
在大众认知中,“客单价低”、“食材品种多”几乎是小火锅的代名词,尤其在北方,很多小火锅的客单价都在20~40元左右,因为北方消费者对小火锅的需求是“刚需多于享受”。
但随着消费者精致化、悦己意识的苏醒,一些小火锅品牌开始走上高端化路线,尤其是在江浙沪等地。
比如江浙地区的魔法帽酱料和牛肉小火锅,主打和牛肉,客单价约81元,明显高于其他品牌。
▲ 魔法帽小火锅
上海的小辉哥火锅,主打港式火锅产品,如花胶鸡汤底、牛肉粒、基围虾等,客单价更是高达123元。
▲ 小辉哥火锅
任何一个火锅品类,可以做高端,也可以做低端,主要是“得体现出价值感”,因为只有顾客觉得“值”,才会复购。
去年,呷哺呷哺老大贺光启面对媒体发言时就提到了这一点,大众对呷哺的认知是实惠、性价比高的小火锅,而价格一路上涨,就背离了初衷,也损失了大批顾客。
当然,这牵涉到品牌定位问题,如果品牌一开始就定位高端小火锅,也没问题,就看接下来怎么走了。毕竟,于餐饮而言,复购才是企业生存的前提。
高端小火锅未来如何,有待观察。
写在最后
呷哺的盈利预警为其拉响了警报,也为小火锅带来了很多启示。
市场认知、客单价、城市分布、消费习惯,品牌定位等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在内,开店、复制都很简单,难的是活下去、活得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