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
《向死而生,一名记者的住院日记》
这篇文章
刷爆朋友圈!
日记撰稿人是襄阳日报首席记者严俊杰。长期的工作压力和不规律的生活方式逐渐吞噬着他的健康,看似身强体壮,实则隐藏着巨大的身体隐患……
全文如下
11月20日下午,我住院了。
其实我没有什么不舒服。前几日,单位发了通知说体检时间要截止了。想着要在截止日前完成体检,不然就要等明年了。于是11月20日上午,我就去了体检中心。抽血、化验、X光……一切顺利。
唯独量血压的时候,护士的神情不太好。量了两次,高压过了190,低压过了135。护士说,要不你去医院办个住院吧。
同样的情景,一年前体检也出现过一次,那一次高压170。
我依然没什么感觉……
开车回家,接到高中同学电话。这个同学是中心医院医生,一年前得知我血压的时候就对我谆谆教诲,说我离死大概也就两三个步骤的距离……
同学详细问了我的血压,要求我立刻、马上、一刻不停地去医院办理住院,而且全过程千万不能慌,要一步步挪过去……
又要快,又要一步步挪,这么矛盾的要求,让我拿着电话就笑了……不过同学人在外地,语气严肃认真,我决定下午请个假,去医院看看病。
中午吃饭,我还在拿这事儿开涮,我老婆说,去看看终归是好的。
11月20日下午两点半,我到了中心医院,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女医生接待了我。
量了高血压,高压195,低压131……医生的神色不好看,让我出去坐20分钟再进来。
坐了20分钟,再进去,血压不降反升。医生下了命令:得住院!住就住呗,又没有床!这个档口,我开始联系其他医院。结果入冬了,心脑血管病人激增,好多医院都没床位。
我又反过来找医生,让她给我开药。医生说,不知道其他指标不好开药。我又联系了上午的体检中心,把电话给了医生,让他们直接交流我的各项指标。
然后事情就朝着我预想不到的情况发展下去了……血糖19.5严重超标,血脂严重超标,反正各项指标指正都不好……女医生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挂了电话转身带我换了个门诊诊疗室,问他还有没有床,得到肯定答复后,当即给我办了个住院。
这个时候,我心情还是愉悦的。想着办了住院领完药回家洗个澡第二天就可以请假打针了。下午4点多进了住院部,跟住院医生聊完。开始说让我住走廊,后来又给我转到高护病房。我说住走廊就行,我反正晚上要回家。医生说,不行,你一周都不能回去。
我问:为啥?医生说:上心电监控!
第一天就心电监控!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
下午5点半,我被五花大绑,拴在了床上。
手腕、脚脖子上着夹子,心脏部分贴了一堆管子,左手绑着血压仪,10分钟监控一次,右手打了留置针,接口处塞了两三个针头,打了好几种药物……这种状态,要躺12个小时。用泵给我打一种硝酸什么的药,结果打了不到10分钟,我感觉心慌、手脚发麻,高压从190直接降到了140,整个人昏了过去,话都说不出来。
老婆急忙跑去叫医生。我感觉一群医生护士出出进进,说了些啥,听不清楚。然后泵和药被撤了。撤了不到二十分钟,我的血压又升回到190多,我整个人舒服多了。老婆又去叫医生,医生进来一看说,还得把泵加上。于是泵又加上了。把泵药的速度降低。
护士说,这药得打一夜……
这一夜,我都没怎么睡着,满脑子都在想,我这是怎么了,我明明进医院的时候没有任何症状,任何感觉。医生说:这才可怕,你血管相当于抱了个定时炸弹。可能咳嗽一下,血管就爆了……
刚抽了14管血的样子
凌晨5点半,12个小时到。身上的监控仪器撤销。
护士过来在我胳膊处扎了一针,随即抽了我14管血……在手指头上扎了一针,测血糖,依旧居高不下,我记得是11点多。测完12小时的卧式血压,然后让我站立2个小时,再测一次立式血压。
老婆心疼我,一大早给我买了烩面上来吃。吃完两小时测血糖,高达20多……又被医生批评,说我乱吃东西……打了一上午吊针,主要是扩管、降压的……
住院前,右腿曾经有一处毛囊炎。过去毛囊炎就是个小白点,等汗毛长出来了,炎症就会消失。结果这次毛囊炎不仅没好,而且创面越来越大。已经有三个硬币大小了,明显感觉皮下有脓。开始我也没把这当回事,住院的时候也没和医生说。住院第二天,老婆跟医生说起这事。
医生大惊,说这是糖尿病足,必须要赶紧治疗。我很疑惑,不就是个毛囊炎吗!医生说,不好好治,控制不好细菌,可能会截肢。我住院第二天,旁边床上的病人做好了心脏搭桥,顺利出院。晚上也不用打药,但还要留院观察。我觉得老婆已经辛苦好几天了,就让她回家休息。
到了晚上,医生查房的时候,通知我第二天外科医生会来会诊,看我的腿部伤口;内分泌科医生会来会诊,诊治我的糖尿病。
夜里,我一个人睡在病房里,辗转难眠。
我扪心自问,一个健康小伙子何以在三天内成了病床上的“宝贝”,接连让各科专家来会诊。想来想去,想得心里烦闷不已。
大概这一年,早上起床总是会头疼,以为自己感冒了,吃了感冒药就过去了。实际上,是身体在向我呐喊。
大概这半年,晚上睡觉总是盗汗,有时候一夜要睡湿两个枕头、四个面,我以为是自己老是熬夜抵抗力下降,不知道这也是身体给我的预警。
大概这三个月,我体重不明不白降低了10斤。我以为是身体机能变好了,实际上是糖尿病早已上了身。
大概这段时间,我每天出去工作,一上午要喝5瓶矿泉水,我只以为是身体负荷变大了,没想到也是糖尿病在作祟。
医院用的血糖仪,我买了个一样的!
胰岛素笔。医生开的单子,得自费!
想到这些,我懊恼不已。
想着第二天,我一定要去站点接豆瓣儿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好好跟他聊聊天。
想着第二天,我一定要回家给豆丁讲讲故事,陪他过个愉快的傍晚。
想着等我出院,我一定把健身房的锻炼捡起来。想着等我出院,我就把奶茶戒了,把酒局戒了,把熬夜戒了,把一切不好的生活习惯都戒了。
医生的话,让我打心眼里害怕了。凌晨我给老婆发了条短信,希望她早上来医院陪我一起面对会诊。我心里盘算着,就算是判我个死刑,我也死得其所。
老婆不让吃肉,吃的都是素菜
住院第三天早上,内分泌科医生来了。要求我必须打胰岛素,控制尿酮,入院时我尿酮两个+。如果尿酮不下来,身体的脏器会接连受损,后果不堪设想。
我起初想拒绝打胰岛素,因为通过老婆严格的三餐控制,我的尿糖已经恢复到正常状态。但是医生表示,尿酮不除掉,后患无穷。先通过胰岛素治疗,后期如果血糖控制还可以,胰岛素可以停。
外科医生也来了,看了我的腿部患处,确诊是糖尿病足。好在发现及时,内服消炎药,外敷抗感染的药,控制好血糖,可以解决问题。高血压的主治医生拒绝了我回家的要求,因为我的高压控制到了160,低压仍有120。
医生说,出门有危险,拒绝我回家住。
抽血是每天的必备功课!
这天上午,一个肺水肿的老太太住进我旁边的床上。据说是在武汉治疗不下去了,转回了襄阳。
入院的时候,老太太是坐着轮椅进来的,浑身虚弱到从轮椅坐到床上这样的动作都做不了。最后在一群护士的帮助下,老太太才躺到了床上。由于长时间久坐,老太太的腿和屁股上都快有褥疮了。孝顺的女儿每隔一个小时,帮老太太侧个身,缓解下褥疮的症状。还要帮她擦药,防止继续恶化。老太太由于呼吸不畅,不能躺着睡觉,只能坐着,浑身上下插满了管子。
白天,是老太太的老伴儿在照顾。她老伴儿有心绞痛,常常因为听不到老太太说的话,急得胸口痛。女儿夜里值班,一晚上要起来好几次,给老太太喂水,侧身。我几次出门,都看到老太太的女儿躲在门外走廊里哭。人到中年百事衰,独生子女的衰,要翻倍。
我住院第四天早上,一大早,老太太忽然喘不过气来。来了一群护士医生,进进出出做准备,把老太太扶到椅子上。从她背上打个洞,把管子穿进肺里,然后用大号注射器把肺里的水吸出来。反复多次,抽出了好几管水,老太太才喘上了气。
我从来没有离一个将死之人,这么近过。生命的脆弱,让我深受震撼。
我常常想如果我晚年这样可能会要求安乐死。老太太的老伴儿好像看出了我的想法,跟我说:人没到那一步,到了那一步,求生欲让她愿意尝试一切痛苦的挽救方法……
只能吃肉味不能吃肉,于是素菜吃完了,只剩下了肉!
这一天,23号,我接受了加强CT扫描,主要检查我的肾脏。
尽管医生一再告诫我,到时候,人躺在机器里,会给我泵造影剂,到时候会有点痛。
可是我没想到,短时间、大剂量向血管里泵造影剂,会那么疼!!还好老婆陪着我,我攥着她的手,不丢。有那么一瞬间,我下身发热,一度怀疑自己小便失禁了。好在后来医生说,这只是错觉,正常现象。
下午,我换了病房,从2人间换到了6人间。再也不用看着老太太,自己也浑身难受。
住院第五天,开始上胰岛素。
早上16个单位,晚上14个单位,空腹血糖已经从19.5降到了4.1。
老婆仍然管着我一天三顿饭,见不到肉星。每天仍旧要抽很多管血,不停做化验。血项基本都回归正常,早先第一天就做了的彩超什么的陆续也出来了。
心、肺、肝等脏器功能正常,化验结果虽然比较高,但都在可控范围内。
这段时间,我的体重持续下降着,最低已经到了85公斤。至少在半年前,我的体重还是95公斤。再次化验的结果是缺钾。
医生说是饮食控制太狠了,还是要适当进补肉类。于是开了两大袋1L装的钾液,从早上9点打到凌晨1点半。老婆也迅速改变了饮食的结构,开始增加肉类摄入。
第六天,主任医生查房。对我的各项指标表示满意,要求我降低胰岛素用量。开始早上打12个单位,晚上10个单位。
开始带病坚持锻炼,每天五公里!
换了病房后,我的旁边是个50多岁的高壮狱警。
他每天给我讲各种人生哲理,跟我谈心交流人如何面对疾病积极乐观生活。
五年前他就在心脏血管处打了两个支架。这次又出现心脏不舒服,需要再打三个支架。因为第一次支架放得不好,后期排气等护理也没跟上。
手术后,他的右手曾经肿了一个多月。所以这次手术,他犹豫犹豫又犹豫。又想做,又害怕做。全然不像他教育我时的样子。整个人,怕得要死。
后来他还是克服了心理障碍,去做了手术。
手术从他的右手开了个洞,通过管子把支架送到近心端的血管,再把血管撑开。手术做了两个小时,放进了两个支架。后来医生告诉他,手术的时候发现另一根血管也被堵死了。还需要再放一根支架。但是这根支架要从大腿处开个洞,再把支架通过血管送到近心端,手术难度很大。
而且这次手术后,至少要两年后才能再做腿部送支架的手术。
我听得瞠目结舌。一方面感叹现在的医疗科技这么发达,一方面感叹人的身体器官竟然这么脆弱。
我的血压一直在好转。高压下降到了140左右,但是低压却停在了110,再也下不去了。
我有点着急,想着周末结束下周就去上班。医生说,周末出不了院,还得住至少一周。
外面风景很好!
医院里的病人来来去去,换了一拨,马上空床就被填满。
一层楼的病人里,我却一直保持着第一。整层心内三科50多名病人中,我最年轻。除了我,再也没有40岁以下的病人了……
从第七天开始,我的胳膊开始长红色的疹子。特别痒……让医生来看,也说不清是做CT加强时造影剂造成后遗症,还是打的胰岛素,或者是头孢造成的过敏。
医生又发了皮肤科的会诊。皮肤科医生来了后,初步诊断是造影剂造成的过敏。于是又开了抗过敏的两种药,每天涂好几遍……另外又加了几瓶抗过敏的吊瓶。
效果并未好转,红色的疹子开始蔓延到脖子。继而是肚皮、后背……浑身上下瘙痒难忍。但是因为是糖尿病之身,还不能随便抓,一旦抓破了皮,就可能像糖尿病足一样,形成创面,难以恢复!
老婆每天都要给我擦药,浑身上下不停抹。药干了就再抹,干了再抹,不厌其烦!
东门口的景色
医生恩准我可以在不打针的时候出去转转。
我开始和老婆牵着手,去逛逛鼓楼附近的专卖店。或者沿着东街走到东门桥,再不然在四中门口徘徊两步。再后来,可以打完针回家吃个午饭,吃个晚饭。
只是要保证,每天必须按时回去测血糖。胰岛素的量持续下降,早上10个单位,晚上8个单位。血糖指标还不错。
我开始发现生活里的一些美好,而这些是我以前所没有注意到的。
比如平日里,东街的阳光真的很好。下午的时候,很多人坐在路边的阳光里,聊着天,岁月静好。
荆州街的梧桐树高大挺拔。树叶斑驳着,竟也十分好看。
南湖广场上,放风筝的老人很多,天上的风筝飞得太高,只看得到一个小黑点。
豆瓣下了校车,往往要站在路边,看一会儿正在施工的挖掘机才肯开心回家。
把脚步放慢,生活才会让你留心那些细碎的美好。
想起一篇散文《牵着蜗牛去散步》。牵着蜗牛,才听得到风声,闻得到花香,感受得到美好。
我暗暗下决心,要留住这些美好。
开始游泳健身,因为体重大,长时间步行会伤害膝盖!
按照医生的要求,我开始积极接受治疗。
一直到住院第12天左右,过敏的症状才开始慢慢好转。
12月2号,住院第13天。所有检测指标合格,一切指标回归正常,我正式出院。拔掉留置针,走出医院大门那一刻,如释重负。
重新审视自己来时的路,知道自己为何走这一遭,我才能更好走接下来的一段路。
儿子陪我一起锻炼身体!
现在,我开始学习高血压、糖尿病的治疗知识。购买了血压计、血糖仪,自己监测血压和血糖。
我重新联系了健身房的教练,开始安排锻炼。我购买了游泳课程,开始了训练。我每天会计算每顿饭的卡路里和升糖指数,自觉规避会引起麻烦的食物。
每天早上,空腹血糖控制在5.3左右,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8.6左右。
我不再那么拼命去工作挣钱。
拥抱生活,善待身体,才有一切可能。
向死而生,不是活过来就好。
而是知道了死的可怕,才要学会如何更好地活着……
结婚时买的对戒最大号23号。如今已经大了许多!
看完文章
不少网友都发表了看法
有人读完深觉后怕
表示“自己也要做个体检”
也有人留言问候、祝福
并为严记者支招
向死而生!
经历这番“折腾”后
现在的严记者
已经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且开启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你还在过着奶茶可乐熬夜趴的日子吗?
你还在过着抽烟喝酒各种局的日子吗?
……
朋友们,醒醒吧!
任何事都可以是小事
除了你的生死
请务必重视健康,爱惜身体!
来源:楚天都市报(ctdsbgfwx)、襄阳日报客户端、健康襄阳、健康湖北、湖北日报
(来源:楚天都市报)
经记者:王紫薇
2022年年初,我们发布了新茶饮“三问”;2022年年尾,新茶饮品牌们用行动给出了它们的答案。
一问,喜茶何时上市?喜茶在2022年没有选择上市。这一年,喜茶主要的战略是,产品降价,开放加盟。
二问,奈雪如何盈利?奈雪的选择是,内部放弃大店模式,加码pro门店;外部则以投资获得新的增长曲线。年末,奈雪宣布以5.25亿元收购乐乐茶43.64%股权。
三问,茶颜悦色如何走出长沙?现状是,茶颜更坚定地走出长沙了。比起2021年的网红茶饮品牌,今年的茶颜悦色埋头赶路,颇为低调。茶颜悦色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茶颜悦色在武汉、重庆、南京三地,分别有80多家、20家、7家门店。
2022年,有品牌递交了招股书。蜜雪冰城成为行业黑马,招股书中写到的两万家加盟店、一年净利润19亿,让行业侧目。蜜雪冰城的加盟模式被喜茶学过去,也被咖啡行业借鉴:瑞幸也开始重启加盟。
2022年,有品牌厚积薄发。拥有7000多家门店的古茗创始人王云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22年,古茗的关键词是厚积薄发。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理性面对诱惑。
无论是内部迭代寻找新动能,还是外部合纵连横求增长,这一年,新茶饮品牌都或多或少转换了曾经的某些坚持。
穿越不确定,新茶饮抵达2023。
降价与下沉
2022的新茶饮的大事件,少不了一个词:降价。
今年2月,新茶饮头部品牌喜茶率先宣布降价。其全线产品告别30元,并承诺今年内不会再涨价。
奈雪选择跟进。3月17日,奈雪官宣大幅降价,并推出9-19元的“轻松系列”,承诺将每月上新至少一款20元以下产品。
20元以下,是新茶饮拥挤的“价格带”。据NCBD发布的《2020-2021中式新茶饮行业发展报告》,2021年我国新式茶饮单价20元以下市场占比超八成。这个选择,意味着喜茶奈雪都做好了下沉的准备,
除此之外,在2022年,喜茶、奈雪都放弃了一些坚持,选择了创立之初可能没有考虑过的那个选项。
喜茶开放加盟,为了加速进入下沉市场。
11月3日,喜茶方面确认这一消息:“喜茶确实正准备在非一线城市以合适的店型开展事业合伙业务。”
位于北京华熙LIVE的喜茶热麦店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王郁彪摄
原本喜茶希望通过喜小茶覆盖一二线之外的市场。2020年4月,子品牌“喜小茶”正式营业,定价区间为6-15元,集中在三四线城市。但最终,喜小茶暂停服务,喜茶亲自下场。
久谦中台的专家纪要显示,喜茶降价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扩大消费群体,并配合喜茶开2000-3000家店,进入更多城市。
喜茶目前在70多个城市运营着超800家门店,这些门店多分布在一二线城市。近一年以来,喜茶已连续进入了哈尔滨、长春、淮安、龙岩、襄阳、临沂等新城市,但与原本盘踞这些城市的奶茶品牌动辄千家的体量相比,喜茶在下沉市场的占有率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奈雪放弃了大店模式,为了更轻、更快。
2022年上半年,奈雪开出的全部87家门店,均为Pro门店。半年报中,奈雪表示未来会有现在的标准店在“租约到期或商场火其他出租方许可的前提下,陆续转化为PRO茶饮店”。
压力之一来自于租金。奈雪希望在短期内将门店层面的实际租金成本率维持在15%以內,并把租金成本的控制作为未来盈利能力提升的一个关键。
放弃之前坚持的,做出“不得不”的改变,都是在为市场的变化与机会未雨绸缪。
上市与迭代
在2022年,也有品牌选择“向前冲”。
9月22日,蜜雪冰城披露招股书,拟登陆深交所主板。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3月末,蜜雪冰城公司共有门店数量22276家,门店数量位居国内现制茶饮行业第一。
不仅如此,蜜雪冰城的财务数字让坚持直营的新茶饮品牌羡慕得“流口水”:在2019年、2020年、2021年,蜜雪冰城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66亿元、46.8亿元、103.51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5亿元、6.32亿元、19.1亿元,这三年净利率分别为17.1%、13.5%、18.45%。
此外,蜜雪冰城依靠加盟店的方式迅速渗透全国城市,跑得飞快:2019年至2021年,主品牌蜜雪冰城分别增加了2998、6088、7643家加盟店,2019年至2021年的门店年复合增长率为68.49%,2022年一季度,单季增加1772家加盟店。
海豚社创始人李成东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蜜雪冰城的加盟模式很有代表性,它的利润更好,也更能应对疫情不确定性。
小县城里的蜜雪冰城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刘雪梅 摄
加盟有助于抢占下沉市场,不仅仅是喜茶,咖啡赛道以独特模式出圈的瑞幸咖啡坐不住了。
11月,瑞幸发布2022年Q3业绩。瑞幸咖啡董事长郭谨一表示,今年12月,瑞幸咖啡将放开新一轮下沉市场联营合伙人名额。目的自然是在下沉市场抢食分羹。
蜜雪冰城上市,让市场看到了其在大环境不确定下,能扛能打能赚钱的“加盟模式”。在2023年,盘踞一二线城市新茶饮品牌或将跟进这一模式。
2022年,也让一些执着于原定战略的品牌思想发生了改变,它们在进行内部迭代,为2023年作准备。
原本执着于长沙一地的茶颜悦色,开始坚定地走出长沙,在武汉、重庆、南京开店并“定居”下来。也是这一年,茶颜悦色选择试水咖啡,旗下咖啡品牌“鸳央咖啡”于8月10日开业,目前在长沙已经有了21家门店。
茶颜悦色创始人吕良对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信心,2023年,其战略仍是稳字当头。媒体关系负责人刘巧芳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23年,茶颜还是会立足于大本营长沙。“除此之外,我们同时也会做好现有城市门店的运营,如武汉、重庆、南京。”刘巧芳说。
喜茶奈雪的降价对原本定位在10-25元区间的茶饮品牌造成了一定压力。新茶饮品牌古茗是茶饮领域的常青树,创始人王云安告诉记者,秘诀之一在于,古茗坚持把单店营业额和复购做起来,而不是在意短期营业额的增长。
王云安说,古茗在过去十年的发展中,没有“突然爆发”,而是“每年进步一点”。这一年他面临的挑战是,惯性的力量。原本让品牌成功的因素变成了未来成功的阻力。
“现在我们在发现,保持这种稳定性增长是不够的了,未来我们更懂用户,才能让我们面对挑战更从容。”王云安说。
投资与合作
除了加速开店之外,奈雪的茶2022年也把业务增长的希望放在投资上。
这与奈雪2022年为摆脱亏损有一定关系。财报显示,2021财年,2021年奈雪的茶总收入为42.96亿元人民币,经调整亏损了1.45亿元;2022年上半年,奈雪的茶收入较去年同期下滑至20.45亿元;经调整亏损了2.49亿元,而在2021年,这一同期净利润为4820万元。
3月,奈雪成立投资公司美好自有力量。并发起设立了初芽创投基金公司,目标领域为大消费、泛消费创新科技等赛道。根据企查查提供的数据,今年内,奈雪共出手6次,分布领域为供应链、新茶饮、咖啡、烘焙等。
奈雪的茶Pro店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12月,奈雪以5.25亿元收购了乐乐茶43.64%股权,这一投资也成为2022年新式茶饮最大的一笔投资。
乐乐茶主打“茶饮+软包”的新式茶饮品牌,这一点与奈雪的品牌定位类似,目前,乐乐茶共有140家门店,多数门店盘踞在华东地区。
奈雪的茶方面也表示了对乐乐茶在华东区域有较好的品牌实力和消费者认知的认可。并表示,此次投资事项也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行业竞争环境,降低奈雪的茶未来门店拓展、运营等方面的成本。
事实上,开启新茶饮VC的头号玩家是喜茶。今年2月,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和财务负责人邱咏贤共同成立投资合伙企业。
2022年,喜茶只出手了3次,集中在茶饮与咖啡:苏阁鲜茶和少数派咖啡。到12月中旬,喜茶增持苏阁鲜果茶,合计持股比例达到了70%,实现了对其控股。
投资收购作为品牌寻求增长曲线的方式,在2022年成为不少品牌的杀手锏。除此之外,新茶饮也通过与IP合作实现“小步快跑”。
比较经典的案例,就是喜茶与《梦华录》联名、奈雪与《苍兰诀》联名的新品推出。
6月,喜茶与《梦华录》联名的两款产品在全国门店同步上线,首日累计售出近30万杯,单店最高销量近1000杯;9月,奈雪的联名新品“霸气东方石榴”开售8分钟销量已达上万杯。与文化IP联名营销也成了新茶饮品牌的惯用玩法。
站在2022年年末,对新茶饮,我们再一次发问:
在投资收购、IP合作营销之后,2023年新茶饮还有哪些新增长手段?
在宣战下沉市场之后,新茶饮10-25元价格带的竞争将会如何演变?
选择加盟制的喜茶、放弃大店型的奈雪,走出长沙的茶颜悦色,再加上不再“徐徐图之”的古茗,2023年会有哪些新的发展?
新茶饮市场还会不会有新的搅局者?与咖啡赛道的竞合会如何变化?
2023,拭目以待。
每日经济新闻
玲故乡,襄阳二日游零门票攻略|||贾玲回襄阳为新片《热辣滚烫》做宣传了,以前襄阳闻名于世因为金庸和郭靖,如今要感谢贾导了。
我的襄阳二日游攻略,主打拒绝门票。
[气球R]第一天,牛肉习家池卫东机械厂603文创园
[打卡R]襄阳牛肉好有名,早上来一碗管饱体力。老字号对外地客人态度堪忧,肉味道不错,一般般。
[打卡R]习家池,值打卡,美美的古风地儿,东汉襄阳侯爷的私家花园,四季景色不同,各有千秋。
[打卡R]卫东机械厂,电影李焕英拍摄地,现在还正常运营,以前是?工厂。
[打卡R]603文创园,文艺青年打卡处,也是李焕英的取景地之一。餐饮聚集,晚上喝杯精酿,吃个。
[气球R]第二天,早餐仲宣楼小龙虾襄阳博物馆襄阳古城放孔明灯
[打卡R]豆皮应该是湖北特色,老字号吃一份,配个豆浆,完美,十元吃饱饱。
[打卡R]仲宣楼,楚天四大名楼,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为了纪念建安七子王粲而建,仲宣是他的号。后来重修。附近居民区,城墙很长很长,拍照超有感觉。
[打卡R]虽然说潜江最著名,但襄阳也有很多店做的不错。价格适中,对女生来说人均50。
[打卡R]襄阳博物馆,在襄阳古城墙里面,入口城楼就是。当然这里是临时的,最近闭馆了。
[打卡R]襄阳古城,当年郭大侠镇守的地方,如今很是繁华。城内奶茶店多,小吃店多,国泰民安的样子。买个红糖饼吃,很不错。
[打卡R]汉江放孔明灯,夜晚?一定要去江边放孔明灯祈福,还要去城墙上看江边美景。体力的话就过江去拉美步行街溜达一圈。
[清单R]温馨提示
[一R]住宿,在古城附近最好,夜晚?去江边走走很棒
[二R]习家池,影视城都有公交车,打车也不贵。附近的景点可以共享。
[三R]红糖饼真的好吃,必须亲测。
[四R]孔明灯价格3-5元不等,有位眼镜大哥很热情,帮我点燃了一盏。记得带打火机。
#去襄阳打卡# #襄阳武汉游# #去襄阳打卡# #襄阳武汉游# #襄阳又一打卡地# #来襄阳打卡一夏# #游大美襄阳# #襄阳两天一夜# #第三次来襄阳# #很亲切的襄阳# #襄阳旅游区# #聊聊襄阳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