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报道:
朋友们,听过华莱士吗?
不是大本钟本·华莱士,是带着一个“洋名字”的中国土品牌,华莱士快餐。我们总能看到华莱士的身影,甚至它多到让人怀疑:咋每个角落都有个华莱士啊?
< class="pgc-img">>这种错觉是合理的。因为截至2020年6月,华莱士在全国开出12224家门店!比肯德基和麦当劳加起来的门店还多。
< class="pgc-img">>(全国的麦当劳门店分布)
< class="pgc-img">>(全国的肯德基门店分布)
< class="pgc-img">>(全国的华莱士门店分布)
从地图上很直观地看到,虽然华莱士的分布区域没有肯德基和麦当劳广(比如在较偏远的地区,华莱士基本都没有开设门店),但是在沿海及二三线城市,华莱士之密集程度可以叫密恐患者犯病。
这里有一个华莱士的扩张小秘密,那就是肯德基和麦当劳不肯下沉的城镇和村落,华莱士可不见外,马上驻扎。虽然说无论是质量把控、口味创新、口碑、服务上,华莱士肯定没办法比得上肯德基麦当劳。但是不要紧,华莱士便宜啊!它简直就是价格杀手,人称“快餐界的瑞幸”。
好吃是没那么好吃,可能有时候还吃点啥出来。但是价格很多时候只有肯德基麦当劳的一半,几块钱一个汉堡,要什么自行车呢?
< class="pgc-img">>(华莱士的套餐,很明显山寨了肯德基)
< class="pgc-img">>一个鸡腿堡8块钱,一个牛肉堡5块钱,一份鸡米花5块钱。低廉的价格以及与肯德基麦当劳相似的口味,迅速侵占了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市场。
从2018年底,华莱士的门店就破万了在《中国餐饮报告2018》中,华莱士的订单总量位居第一,曾经的王者麦当劳、肯德基退居其后。随之而来的营收额,也是相当乐观,2019年华莱士营业收入达到了25.50亿元。在2015-2019年,华莱士营收迅速增长,其中2016年度同比增幅达到71.82%。
华莱士用了17年,靠着山寨和低价站在了中国快餐界的顶端。虽然我们总说名创优品山寨来山寨去,但是不好意思,论山寨鼻祖,还是我大华莱士。
上世纪90年代,肯德基麦当劳在中国的一线城市遍地生花,而刚好下海经商的华怀庆极具商业头脑,不跟肯德基麦当劳在一线城市争,转而在三四线城市下沉。模仿了洋快餐的产品和经营模式,创立了华莱士,迅速抢占地、县级市场。
这样看来,华莱士简直是餐饮界的拼多多。便宜,但确实质量一般般。
来源:线上采编,如涉及版权问题或者寻求报道,请及时联系欧界传媒网
o2ojie.com!
欧界生活|美好生活消费分享社区
材源于网络
3分熟看上去血呲呼啦的牛排你可能吃过,那0.1分熟的鸡腿呢?
前两天,江苏连云港某位女士,在机(非)缘(常)巧(不)合(幸)之下,尝到了这款炸鸡(蹿稀版)。
恕我直言,这位女士点的可能不是炸鸡,是蜜汁奥尔良口味鸡腿刺身。
《舌尖上的中国》诚不欺我,高端的食材,果然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法。
这一新闻的出现,也成功为华莱士“蹿稀套餐”加冕。
华莱士:“最近有谣言说“吃了华莱士就会变成喷射战士”,在这里我澄清一下,这不是谣言。”
01喷射战士的传说
至于什么是喷射战士,这个典故源自于一款同名的动作射击类游戏。
玩家可以通过手中的枪械,喷出五彩斑斓的墨汁攻击对方。
那“银瓶乍破水浆迸”“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画面,像极了上蹿下泻的你我他。
当华莱士的全鸡汉堡成为“蹿稀套餐”的代名词后,“吃华莱士”已经跟“勇士”划上了等号。
只要你点了全鸡汉堡,你就拿到了“喷射战士变身器”。
曾有人对此表示质疑,结果在凌晨四点,卫生间的马桶上多出了一尊会呼吸的雕塑。那种拉到虚脱的感觉,给人带来一种哲学意味的通透。
你以为这只是个例?不!
吃华莱士不一定会蹿稀,但一定会有人因为吃华莱士蹿稀。
你永远能看到网友们在马桶上分享自己的故事,绘声绘色,引人入胜,仿佛还带着“朴次打次”的伴奏和味道。
“既然泻药是苦的,为什么不吃香喷喷的华莱士呢?”
如果我是华莱士市场部,一定会掏出今年一半的广告费用,雇杀手远程狙击写出这句话的原创作者,夺笋啊!
更损的是,还有人因为好奇到底是哪一块出了问题,专门对华莱士“蹿稀套餐”进行了测评。
总结出哪几种产品,能够让你“排出毒素,一身轻松”(建议华莱士掏出另一半广告费把这人给狙了)
明明是一次浅尝辄止的挑战,却让这位仁兄玩成了科学实验,我愿称他为“喷射战神”。
这动辄要吃泻药的操作,也让我不禁感叹:
如果说重庆火锅,带动了重庆肛肠医院技术的发展,那华莱士,则为泻立停冲击纳斯达克的献上了“一腚之力”。
所以,同样是炸鸡汉堡为主的洋快餐,为什么蹿稀的总是华莱士呢?
开篇的“鸡腿刺身”和“喷射战士的传说”,都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问题的缘由:品控不达标,卫生情况堪忧。
可最有趣的就是,虽然华莱士的“蹿稀套餐”远近闻名,但在某种程度上,肯德基加上麦当劳,都打不过一个华莱士。
02快餐之王的崛起
截止至2019年,华莱士门店数量达到了12000+,远超肯德基和麦当劳加起来的门店数量。
(华莱士中国门店分布图)
为什么一个本土的西式快餐品牌,能在短短19年的时间,在诸多同竞争对手中杀出重围,完成逆袭,从一个小镇炸鸡店,成长为本土最大的餐饮连锁巨头?
其实纵观目前市场上那些给人留下“平价”形象的品牌,拼多多、蜜雪冰城、正新鸡排、娇兰佳人……都把“下沉”“平价”“供应链”三板斧运用得如火纯青。
第一斧:把洋快餐的价格打下来
2000年,华莱士的创始人华董两兄弟,在福州师大餐厅开出了自己的第一家华莱士炸鸡店。
那时候的华莱士也跟其他本土品牌一样,盲目且头铁,在产品定价、门店装潢方面全盘模仿麦当劳,两层楼的结构,配置儿童乐园。
由于产品和价格和麦当劳几乎完全重合,又缺乏“洋品牌”的加持,一年多下来,华莱士的生意半死不活。
痛定思痛的华莱士决定“师夷长技以制夷”,在研究了一番麦当劳、肯德基的发家史后,华董两兄弟一致决定:要把洋快餐的价格给打下来!
自此,华莱士开始推行“平价战略”,回归到快餐的本质:“便宜”“便利”
华莱士究竟有多平价呢,“特价123”套餐了解一下:
简单来说就是,可乐1元,鸡腿2元,汉堡3元,只需6元,你就能拥有一份汉堡套餐。
这还只是华莱士的一招,逢7买一送一、会员日单品6折、各地不同的周二汉堡5元一个、周六9元两个鸡翅、周日10元三个汉堡……这些五花八门的优惠方式才是完整的一套“平价组合拳”。
华莱士“平价战略”,本质上是一种换维定位,准确来说,是换维定位中的“降维”,即跟随头部品牌开创的市场,从低端侧翼切入。
这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定位方式,也是一种很适合初创品牌快速立足的方式。
降维定位,既可以利用好巨头们开拓的市场高歌猛进,又可以避开巨头们的锋芒,避免被他们碾压,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在巨头的荫蔽下,躲过一些风险。
麦当劳开创了洋式快餐品类,肯德基紧随其后成为中国最大的洋式快餐,而华莱士跟随二者开创的趋势,将“低配麦当劳”这一标签贴在了自己身上,借着西式快餐在全国市场快速扩张的东风,在本土西式快餐品牌的厮杀中幸存下来。
第二斧:农村包围城市
如果说“平价战略”让华莱士找到了在巨头林立的快餐界立足的根本,那“下沉市场”则是华莱士能够异军突起的原动力。
20世纪90年代,肯德基、麦当劳开始进入中国的一线城市,西式的口味和新潮的装潢吸引了无数消费者。
与此同时,国内也掀起了一阵跟洋快餐正面刚的热潮,“舍得一身剐,敢把麦肯拉下马”的口号此起彼伏。
华莱士也是其中一员,不过华莱士比较机智的一点在于,他利用了肯德基、麦当劳还在一线城市攻城略地,还没向二三线城市扩张的时间差,迂回前进,抢占地、县级市场。
- 在战略上,华莱士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错位竞争路线,主攻弱竞争和无竞争的三线及以下城市;
- 在选址上,华莱士主动避开租金昂贵的核心商圈和一级路段,选择入驻租金较低的二级路段和社区;
- 在规模上,主打小面积的门店,几个员工便能将一家门店成功运转起来。
- 在经营上,门店采取统一采购、统一设计、统一流程。
当其他品牌都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华莱士凭借着“下沉市场”厚重的基本盘,在巨头云集的西式简快餐赛道中脱颖而出,逐步构建出了属于自己的快餐王国。
第三斧:产业链就是任督二脉
随着“平价战略”+“下沉市场”的模式日渐成熟,华莱士开始了扩张的征程。
华莱士抛弃了一般连锁品牌采用的“加盟模式”,走上了一条“门店众筹、员工合伙、直营管理”的合作连锁商业模式。
一言概之就是,员工和外部工作者可以通过众筹的方式,获取一定的股份,与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
公司提供技术、原料、物流、品牌等支持,通过直营管理确保经营标准的统一,配合门店众筹,优势互补,实现双向持股的深层次合伙。
这样的商业模式有三点好处:
一是解决了餐饮业最亟需的资金问题。
二是减少了加盟店存活率低,品控不一的问题。
三是保证了门店规模和经营的标准化,便于快速复制与扩张。
正是靠着这样的模式,华莱士实现了2005年5周年庆时立下的目标-“奋斗10年百城万店”。
当门店到达10000+这种体量级,华莱士已经完全不再靠薄利多销的全鸡汉堡挣钱了,如何依托上万家门店及投资平台,将聚拢的海量资源进行产业链整合,才是华莱士核心竞争力所在。
从门店的装修家具,厨房设备,到食材配料,餐具饮品,12000+家门店加起来的采购量,让华莱士对供应商拥有超强的议价能力,从而也确保了终端门店的市场竞争力。
诸如华莱士,蜜雪冰城,正新鸡排这些连锁品牌,能够成长到现在这种体量,最硬的手段无非就是整合起来的产业链,谁的供应链更强大,谁的效率就更高,谁就更有资本在市场上杀个来回。
“平价战略”+“下沉市场”+“整合供应链”,华莱士凭借着这三板斧,劈开了国内西式快餐的壁垒,成为了成千上万小镇青年的集体记忆。
记得头条哥第一次吃炸鸡,就是和同学在华莱士点了一份全鸡+可乐,至于那天有没有蹿稀,我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几个人抢着吃一只鸡的快乐。
希望华莱士能做好品控,注意号门店卫生,早日和“蹿稀套餐”“喷射战士”彻底划清界限。
毕竟,肯德基和麦当劳的配送费,太高了!!!
今日互动
你们吃华莱士蹿稀吗?
吉尔说:不要错过任何一场危机。
回看疫情三年,有些品牌黯然退场,有些品牌却成为品类黑马。我们为退场的餐饮人同情、惋惜,我们也为那些优秀者叫好。
比如华莱士、米村拌饭、半天妖烤鱼、虎丫炒鸡、费大厨、炊烟小炒黄牛肉、南城香等品牌,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这些品牌为何能成为黑马?我们梳理发现了比赚钱更具价值的事情,更益于后来者。
1、华莱士找到了中餐的生产方式
华莱士不加盟,却在疫情期间新开了8000+门店,门店数量突破2万+。而很多餐饮人都苦不堪言。
为何不加盟的华莱士却像脱缰野马一样,纵情奔腾呢?
凭的就是华莱士的合伙人模式。即是以“门店众筹、员工合伙、直营管理”为核心的“合作连锁模式”,这种模式现在已经有一个专有的名称——福建模式。
这种模式也是华莱士经过前期碰壁才摸索总结出来的。它兼容了直营和加盟优点,又最大程度上约束了人性的弱点和加盟的BUG。因此,道哥认为,“华莱士的合伙人模式是中餐最了不起的生产方式,没有之一。”
这个价值,放眼到全世界来看,含金量更高。
道哥曾经在多个分享中说:美国有福特流水线,日本学习创新之后有了丰田生产方式,未来中国也将有自己的生产方式。从目前的餐饮发展趋势来说,中餐最出色的生产方式就是华莱士的合伙人模式。
2、华莱士合伙人模式具有可复制性
既然是生产方式,就必须具有可复制性。那么华莱士合伙人模式可以被其他品牌印证吗?答案当然是确定的。
比如半天妖和米村拌饭,都是用合伙人模式实现了超常规发展。
半天妖的创始人耿元善,是华莱士早期的合伙人之一,是和华莱士的创始人华怀庆、华怀余兄弟一起打江山的,深谙华莱士的发展之道。
因此,耿元善采用合伙人模式,通过门店众筹的方式,将股份给员工、高管或外部的资源合作者,用5年时间就把半天妖做到1000家的,尤其是疫情这几年也能逆势新增600家。
——总部高管团队投20%,负责供应链、物流、培训、研发;
——中层运营团队投30%,其中店长最少投8%,其余是城市经理、门店督导等;
——后端开发团队投20%,负责门店选址,商品研发等;
——剩余30%,由普通员工、供应商、服务商众筹投资,还有剩余的再由公司兜底。
小武聊股权创始人耿小武说,这种模式的好处不言而喻,大家一起挣钱,为了共同的事业不仅仅是全力以赴,甚至全命以赴。这就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不仅降低了公司的资金压力和风险,也彻底把团队变成了公司的创业者,而不是打工者。
3、合伙人模式=直营的品质+加盟的效率
再来看米村拌饭。米村拌饭虽然不是华莱士的嫡系,也把合伙人模式玩得666的。跟华莱士、半天妖一样,米村拌饭也不开放加盟,而是以城市合伙人占股20%模式走直营路线。
根据米村拌饭官网信息,下阶段它的重点战略城市仍以北京、天津、黑龙江、辽宁和山东为主,店面大小在90㎡-180㎡之间,合伙人投资占股20%。
这种合伙人直营门店,等于要按照品牌升级后的超级性价比模型去做,这样既能保证快餐店不走样,好统一化管理,同时还能将品牌和供应链牢牢把握在公司手里。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清晰地总结出餐饮连锁化发展的进阶路径:直营—加盟—合伙人模式。并且,直营是加盟的初级阶段;加盟模型成熟之后,才能通过合伙人实现共同富裕。
下次我们来说说虎丫炒鸡、费大厨、炊烟小炒黄牛肉,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