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经营好一家餐厅,除了提供美味、健康的菜品,良好的就餐环境,优质的服务等等之外,价格是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菜价过高,利润是大,但市场难接受,没人去消费;菜价过低,毛利率难保证,去消费的顾客是多起来了,但并不赚钱啊,辛苦半天,发现收支相抵白忙了一场。有经验的餐饮老板或者大厨,在菜品推出的时候已经做好了定价。但是对于餐饮新手来说,往往是不知道该如何定价。怎么做才能保证毛利率的同时又让客人觉得可以接受?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餐饮菜品定价法则供大家参考。
< class="pgc-img">>一、 公式定价法
1.毛利定价法
1)在定价时以毛利来确定。利用下列公式,依照菜品成本计算出来。(一般餐饮店的毛利率在50%左右(低的在40%,高的达60%以上))。
2)公式:成本 ÷ 成本率=价格
成本 ÷ (1-毛利率)=价格
这里的成本包括:可变成本(食材、调料、水费、电费、燃料费)和固定成本(工资+商店房租+生活费+员工住宿费)
受市场价格的主导和约束,菜品的毛利率也会大有不同,定价就要相应发生变化。
a.理想状态下,毛利率可由自己控制:
假设A菜品成本价是12元,餐厅的食材成本为60%,毛利率为40%,
则
A菜品售价=12 ÷(1-40%)=20元
b.但如果在一定程度上,必须跟随市场趋势,不能高于市场的状态下:
假设B菜品成本价是36元,但市场约束价(大众普遍能接受价格的上线)是48元,则
B菜品成本=36/48=75%
B菜品毛利率=1 - (36/48)=25%
B菜品售价=36 ÷75%=48元 或者 B菜品售价=36 ÷(1-25%)=48元
< class="pgc-img">>2.系数定价法
1)这种定价法需要你了解同地区、同档次、同类型的餐厅菜品价格和成本。
2)公式:菜品价格=成本×定价系数
定价系数=菜品价格÷成本
例如:某菜品售价38元,经计算它的成本为15元,那么定价系数是2.5。假如另一菜品的定价为20元,则它的售价=20×2.5=50元。有了定价系数,其它的同类菜品均可以相应定出。
3. 附加定价常数法
1)就是在系数定价法基础上加上附加定价常数,这个常数是根据菜品的销售份数来获得的。
2)公式:菜品价格=原材料成本×定价系数+附加定价常数
附加定价常数是生产和销售每份菜品所发生的固定费用(如能源、工资、租金)。
附加定价常数=(能源+工资+租金)÷当期销售份数
例如:某店一个月销售菜品份数为30000份,当月的能源费50000元、工资25000元,租金75000元。那么附加定价常数是(50000+75000+25000)÷30000=5元
二、 菜品定价策略
1. 巧用数字定价法
菜品定价时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50元不如48元,100元不如98元。因为在客人心目中,钱付出了还可以找零,心情便会更愉快。价格定得巧妙,使客人产生“很实惠”的感觉,是餐馆老板值得研究的课题。
又如32和30比较当然是32大,但给顾客的感觉却不是这么绝对,30元给顾客的信息是:这个菜30多块钱,不便宜;而32元给客人的信息则是:这个菜价格适中,还不到35元。所以有的店的菜价一般没有整数。
另外定价99.8元比100元更合适,顾客更容易接受,因为没超过100元。这种定价方式在零售业比较有用,越是冲动消费,消费者看价格的反应速度越快。比如在超市里买水,一瓶卖2.98块,另一瓶卖3块,顾客肯定会直接拿2.98块的。但是在餐厅里,顾客看菜单会看很久,不是冲动消费。一道菜卖98元、99元或者100元对顾客来说是一样的。
价格数字的运用,也要注意其吉祥与否,以免招来客人的不悦。在人们的心中,“6”和“8”被视为大吉大利的数字,而“4”则被看做不吉利的数字。
对于同一道菜,例如如果其它餐馆可以买到20,自己又不能降价太多,而且降价太多被同行发现了,也会效仿这种做法,最后导致价格的恶性竞争,如果把定价设定在18.5块或者19,消费者都是以十计数的,他们看起来虽然只差了一块、一块五,但是对消费者而言就是十位数上的2改成了1,心理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2. 薄利多销定价法
每一菜品总能被列入下面几大类中的一类:高销售量、高成本;高销售量、低成本;低销售量、高成本;低销售量、低成本。研究证明高销售量、低成本是最容易赚钱的。
选择任何一种方法必须是综合考虑了客人的需求(表现为销售量)和餐馆成本、利润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成本越高、毛利应该越大;销售量越大,毛利越小这一原理定价的。
3. 高低价格分散列
在菜谱排列中,要将高低价格分散开,不要将58元的列一起,38元的列一起,如果顾客无法接受58元的价格,则排在一块的无论什么菜都不会认真去看。应将特色菜列在菜单的中间,这样点击率会高一些。
4. 亏本定价
用“亏本价”定价法对菜品定价,不是说让你把价格定得很低,而是挑选一些菜品作为特价菜,吸引顾客上门。
这种特价菜的价位,一定要足够低,让消费者一看就有购买的冲动。比如说一份烧茄子如果特价菜卖10块,那就没什么吸引力。许多快餐店都可以卖到比这个还低的价格。这样做相当于既降低了自己的利润,也没有把客人拉进门,就得不偿失了。但是如果把烧茄子卖到3块钱就不一样了,肯定有很多人会被这道菜吸引进门,只要客人再点一道其他的菜,餐厅就有利可图。
这种方式关键在于拉客进门,开餐厅人气最重要。但每天不宜多推,只推一款就够了,每天一款,保持新鲜感。其实特价菜不见得会亏多少,比如时蔬类,如果一次购买量大,采购价格还能便宜,成本会因此大大降低。所谓特价菜,意在物有所值而价格低廉,以刺激顾客消费。有的餐厅是一段时期推出一批特价菜,有的是一成不变的固定特价菜,有的是每周每天一个特价菜,还有的根据市场变化灵活推出特价菜等。
适时推出特价菜,让利给顾客,以特价菜带动其他菜式的销售,既迎合了食客的求实惠的普遍心理,又能提高营业额,是精明的促销手段。
很多推出特价菜的餐厅,客人入座后,服务员首先介绍特价菜,这就首先给顾客一个实惠的好印象,加上特价菜并没有因为特价而马虎制作,色、香、味、形、质依然保持正常水准,客人少花钱吃得又满意,这样的餐厅口碑必佳,回头客自然就会比较多。
当然,如果你的餐厅没有特色能够吸引到顾客,最好别用这种方法,留不住顾客,用了也是赔本。
< class="pgc-img">>5. 特色菜定价法
首先餐厅一定要有特色菜。客人一般不常见,有自己独特的秘方,成本不高,味道特别好。可以将特色菜的价格定高些,从而获得相对较高的利润,用来弥补有的菜品毛利率的不足,从而保证整体菜品的毛利率,但也不能太高,要让顾客能够接受,觉得经济实惠。同时运用这种方法的技巧是使用低成本的原材料做出高档次的品相,或抵挡与高档原料相结合,顾客会觉得菜品档次高价格还不算太贵。
特色菜的占比也要适当。高定价的特色菜不能没有,但也不能全都是特色菜。如果全都是特色,那就意味着没有特色。高利润产品占比维持在20%比较合适,中等利润的菜品比例可以相对大一些,占整体比例的70%比较合适,低利润菜只是为了吸引顾客,只用占到整体的10%就可以了。
6. 价值定价法
用产品、服务、环境的综合价值定价,对企业持续增长有利。比如,你找到了一种食材,因为用的人比较少,所以它的成本可能并不高,但是它的口感、味道,也就是它的价值是相当于高档食材的,那定价的时候就要用价值定价法。因为顾客是有心理预期的,如果你的东西很好,定价却定便宜了,顾客就会对你的产品产生怀疑,甚至根本不会点,因为他要吃的就是高价值的东西。
7. 高开低走定价法
如果一开始定低价,以后就很难涨价了。建议先高定价,但推广期打折优惠,让顾客感觉占便宜,以后涨价顾客也可以接受。
8. 拆零定价法
就是通过将菜品售卖的单位拆解后进行定价的一种策略,比如把大份改为中份或小份,每份价格进行拆零计算,但其实单位价格没变。这种方法会让顾客觉得便宜,还不会造成浪费,有利于提升顾客体验。就与我们能接受28元一小块的提拉米苏,但如果换做300多元一整份来卖,估计就很难卖出去是一样的道理。
9. 适应市场需求定价法
菜单订价要反映产品的价值,还应反映供求关系。档次高的餐厅,其订价可适当高些,因为该餐厅不仅满足客人对饮食的需要,还给客人一种饮食之外的舒适感。
旺季时,价格可比平、淡季略高一些,如海鲜,休渔期肯定比捕获期价格要高;位置好的餐厅比位置差的餐厅,其价格也可以略高一些。牌子老、声誉好的餐厅的价格自然比一般餐厅要高等等。但价格的制定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能力,价格不合理,订得过高,超过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或“价非所值”必然会引起客人的不满意,降低消费水平,减少消费量。
菜单订价应根据供求关系的变化而采用适当的灵活价,如优惠价、季节价、浮动价等。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有升有降,调节市场需求以增加销售,提高经济效益。
但是菜单价格过于频繁的变动,会给潜在的消费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不稳定感觉,甚至挫伤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因此,菜单订价要有相对的稳定性。这并不是说在三、五年内冻结价格,而是保证:菜单价格不宜变化太频繁,更不能随意调价;每次调价幅度不能过大,最好不超过10%;降低质量的低价出售以维持销量的方法亦是不足取的。只要保持菜点的高质量并适销对路,其价格自然能得到客人的认可和接受。
< class="pgc-img">>关于菜品定价暂时说这么多,是否让你有所收获呢?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期文章,小兰讲了一下餐饮定价的影响因素,很多朋友留言问定价方法,小兰在这里再跟大家讲一下。
餐饮行业,菜品的定价好坏直接影响店铺的盈利能力——价格高,消费者不买账,而价格低了,商家又无利可图。以下有菜品定价公式提供给各位朋友作参考。
1.成本定价法
上期文章咱们提到过,即“3倍法”定价——菜品价格等于主菜品成本乘以3倍。线上外卖平台需要除去活动支出、平台扣点,保证菜品毛利在50%以上。
2.毛利定价法
公式为:菜品价格=成本/(1-毛利率)
菜品的成本为:可变成本(食材、调料、水费、电费、燃料费)和固定成本(工资+商店房租+生活费+员工住宿费)。
例如,一份菜成本为12元,取定毛利率为40%,则菜品价格=12元/(1-40%)=20元,其中毛利是20-12=8元,或20*40%=8元。
毛利率计算法有一个缺点,就是由于经营者为每份菜都加同样量的毛利,使成本高的菜价格偏低,而成本低的菜,价格反而偏高。而且,餐厅每月可变成本是不固定的,如果按照这个公式计算,则每月菜品价格都会出现浮动,会给顾客留下不靠谱的印象。所以毛利定价公式可以简化为:
菜品价格*=主食材成本/(1-毛利率)+定价常数
那么定价常数是什么?
定价常数
定价常数=(能源+工资+租金等)/当期销售份数
例如,某店一个月销售菜品份数为30000份,当月的能源费50000元、工资25000元、租金75000元,附加定价常数=(50000+75000+25000)/30000=5元/份。
以土豆丝为例,一盘土豆丝成本2元,毛利率80%,则菜品价格=2/(1-80%)+5=15元
3.黄金分割法
这种定价法要了解同地区、同档次、同类型的餐厅菜品价格。
公式为:菜品价格=本地最低价格+(本地最高价格-本地最低价格)*0.618
< class="pgc-img">黄金分割率被广泛的应用于艺术、工业、生产中
>以土豆丝为例,本地区最高价格为18,最低价格为12,则合理定价为12+(18-12)*0.618=15.708≈16元。
这种定价法是结合当地市场行情为出发点的方法,计算比较简单,但是需要花时间做市场调研。另外,这种定价方法不涉及自身成本,所以毛利率不能保证。
总之,菜品定价是一门学问,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定好价格的,定高了,销量上不去;低了,不赚钱瞎忙。只有掌握了顾客的消费心理,恰到好处的定价才能获得顾客青睐,达到提升营业额的目的。
<>< class=" ">>价的基本方法
一、毛利定价法
1. 在定价时以毛利来确定。
菜品定价一般是根据餐饮店内部要求的毛利率,这个毛利率来自经营者的目标和经营中统计的平均水平。然后利用下列公式,依照菜品成本计算出来。一般餐饮店的毛利率在50%左右(低的在40%,高的达60%以上)。
菜品价格=成本÷(1 — 毛利率)
菜品的成本为:可变成本(食材、调料、水费、电费、燃料费)和固定成本(工资+商店房租+生活费+员工住宿费)
例如:一份菜成本是12元,取定毛利率为40% ,
则菜品价格=12元÷(1—40%)=20元,其中毛利是20-12=8元,或20×40%=8元。
用毛利定价法有顺算和倒算两种操作法。还是用火锅店的实例来说明:
顺算——一家火锅店的土豆售价是5元/份。土豆进价每斤1.50元,估计每份菜调料价为0.5元,燃料费为0.2元,合计成本为1.50+0.5+0.2==2.20元。若规定毛利率为50%,则这一斤土豆的售价为2.20÷(1-50%)=4.40元,(若收了底锅费,即调料费,那么还应将调料费减去)但事实上5元一份的土豆只有3两重,原材成本为1.50×0.3=0.45元/份,加上调料和燃料费的内部计价仅为4.40×0.3=1.32元/份,现在定价为5元/份,明显是高了,达到(5-1.32)÷5=73.60%!由此可见,火锅店的蔬菜毛利是很高的。
倒算——即先确定毛利率为50%,若定一份带鱼价为10元,则客人只能吃5元的东西(包括菜、调料和燃烧费),若调料和燃烧费共计为0.7元,则客人只吃到4.3元的带鱼。假如带鱼市场价是15元/斤,则顾客只能吃到0.3斤都不到,那么这个0.3斤带鱼装盘后显得太少,就应该加量,所以有可能晕菜类会出现一些品种的毛利不足50%的情况,这是正常的。由此可见,火锅店的荤菜毛利并不是很高。
所以对整个店来说,只能考察综合毛利。
2. 要充分了解当地同行的毛利情况。需注意的是只有同品种、同档次的店才有可比性。若无可比的,在参考其他类同店情况后,自己的定价也不要相差过大。
二、系数定价法
这种定价法要了解同地区、同档次、同类型的餐厅菜品价格和成本。
菜品价格=成本×定价系数
定价系数=菜品价格÷成本
比如:某菜品售价38元,经计算它的成本为15元,那么定价系数是2.5。
有了定价系数,其它的同类菜品均可以相应定出。
三、附加定价常数法
就是在系数定价法基础上加上附加定价常数,这个常数是根据菜品的销售份数来获得的。
菜品价格=原材料成本×定价系数+附加定价常数
附加定价常数是生产和销售每份菜品所发生的固定费用(如能源、工资、租金)。
附加定价常数=(能源+工资+租金)÷当期销售份数
例如:某店一个月销售菜品份数为30000份,当月的能源费50000元、工资25000元,租金75000元。那么附加定价常数是(50000+75000+25000)÷30000=5元
定价技巧
1.亏本定价——“特价”就为了让人心跳
有家主打海鲜的大型酒楼,基围虾星期一卖一元钱一斤,星期二卖二元一斤,星期三就卖三元一斤,以此类推。大家都知道基围虾要三十几元一斤,几元钱的价位让食客们真正看到了实惠,这样赚足人气的目的才能达到。
特价菜就是要吓人一跳。不为别的,只为拉客进门。现在食客也精明得很,假如有的店在门口立块牌子,推出“特价菜红烧鲶鱼15元一份”,客人到别家酒家一打听,比这个价还便宜,那么这个店以后就不好做了。所以要特价就要低得超出客人的想象,“傣妹”在开业初期推出小份菜只卖一两元钱,为的就是拉动人气。
2.低利润定价——比较熟悉的菜菜价不要狠宰
消费者比较熟悉的菜品,比如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这样的菜价格一定要定得低,特别是走实惠路线的中低档饭店,最好定在全市最低价,这样会给客人留下“这家餐馆的菜便宜”的第一印象。比如鱼香肉丝,一般酒店多定在不到20元/份,而如果定10元/份,那么就和路边摊位上的价格一样,但你的菜从品相、质量、分量、口味上,当然是摊位所不能比的。这样客人来到店里,吃一次就会认定你家店的菜便宜又好吃。
3.高利润定价——“特色菜品”能多赚就多赚
中低档家常菜一般利润比较低,把眼光盯在“特色菜品”上。店里的“特色菜品”是客人一般不常见的,价格要定高,比如酒店平均毛利在40%,这个菜就可以定在毛利50%,客人一般感觉不到。比如小黄鱼,成本在10多元一斤,给它定在38元,在宣传菜品文化时,突出此菜的特色和营养内容,还可以请顾客比较一下高档大酒店的价格。
将特色菜品价格定高些,从而获得相对较高的利润,用来弥补有的菜品毛利率的不足,从而保证整体菜品的毛利率。运用这种方法的技巧是使用低成本的原材料做出高档次的品相,或低档与高档原料相结合,顾客会觉得菜品档次高,价格还不是太贵。
一般说来,正常的利润定价(按照餐厅内部规定的毛利率对菜品进行定价)的菜品的比例以占整体比例的60%左右为宜,而低利润的菜占10%、高利润的菜则占20%左右比较理想。
4.定价尾数的奥妙
吉利数字作尾数
比如3、6或8。虽然3、6和8是大众喜好的所谓吉祥谐音,定价尾数用8是一种“8字效应”,但是8接近上位的整数,比如38元就使顾客有接近40元的感觉。而9明显是为了视觉上给顾客的错觉,反而弄巧成拙。
而有个别的店则偏爱7和2。
偏差感觉无整数
就餐的客人是奔着实惠来的,所以定价上就要看起来好像显得比较低。比如推出一道菜,起初定价在30元,结果不好卖,后来改成32元,反而一天能卖到30多份。原来的道理是这样:32和30当然是32大,但给顾客的感觉却不是这么绝对,30元给顾客的信息是:这个菜30多块钱,不便宜;而32元给客人的信息则是:这个菜价格适中,还不到35元。所以有的店的菜价一般没有整数。
再说说尾数7,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价格策略,比如47元,会给顾客45、46元的感觉,而如果加1元为48,就好象贵出好多,就好象50比49贵好多一样。”
高低价格分散列
另外,在菜谱排列中,要将高低价格分散开,不要将58元的列一起,38元的列一起,如果顾客无法接受58元的价格,则排在一块的无论什么菜都不会认真去看。应将特色菜列在菜单的中间,这样点击率会高一些。
5.薄利多销
对于小餐馆来说,价格是最能影响客人心理的因素。如果食客发现你的价格和大酒店差不了多少,他就会觉得不值,恐怕领教过一次就不会再来了。
出于上述食客的消费心理,餐馆在制定价格的策略时,不妨也玩一下菜单上的数字游戏。比如,邻近档次相近的餐馆某款常点的菜式定价是20元,你可以定18元;一些稍高档的菜式,如果人家是30元,你就定28元。尽管表面看来,你的单项菜式的毛利率低了,但你吸引的客人也多了,从而带动了其他菜式的消费,增加了营业额,综合毛利的总额可能就低不了多少,当营业额达到了一定高度时,总毛利甚至会增加,基本精神应该是薄利多销。又或者你在其他方面尽量节约开支,降低成本,力保菜单上的数字游戏有玩转的空间。
< class=" ">>顺便提一下,四舍五入是很多商店计价用的方法。在商品销售数量大的情况下,“四舍”和“五入”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差异。具体可参见下表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