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上班把公司的 iPad 当游戏机?iOS 9.3 将推出 MDM 让老板掌控公司所有 iPad
如果公司需要用到 iPad 的话,因为无法锁定功能的关系所以时常看到有人用特殊的保护套把 Home 键盖住以限制使用者跳出 App,以后不用这麽辛苦了,因为未来 Apple 将可能在 iOS 9.1 推出行动装置管理功能(Mobile Device Management)让企业用户自由调整介面布局或者封锁特定应用程式或功能,让 iOS 装置只能在特定工作下使用以提高生产力。
由于目前 iOS 装置并不能封锁使用者使用 Home 键离开 App,以餐厅为例,不少餐厅会在 iPad 外加装一层保护壳以避免 Home 键或电源键被客人误按,对店家来说不但得额外付出成本,美观上也未必能兼顾。而除了餐厅之外还有更多公司内部利用 iPad 进行内部作业同步、沟通与客服,在功能不受限的状况下将可能产生许多琐碎问题。
特质iPad保护壳,遮住所有按键避免误按。
此外,多台 iPad 装置存在的管理问题若採用 MDM 就能让企业便于大量管理与控制,若员工调职时亦能远端直接调整 iPad 内的应用程式、功能以赋予相关执掌与权责。MDM 功能不仅应用于企业,过去曾经报导过可让学校的 iPad 被多人使用的特色也属于 MDM 的范畴(报导)。
根据报导,iOS 9.3 预计在 3 月 21 日 Apple 发表 iPhone 5E 或 Pro 后发布。
>Pad给人的第一印象那就是平板电脑,由苹果公司研发的平板电脑。苹果公司将其iPad定位于苹果手机和苹果电脑之间的电子产品。布局上与iPhone一样,并且可以上网收发电子邮件,播放视屏和游戏等。由于屏幕上比手机更大,携带上更加优于电脑,功能上方便工作和娱乐,所以一经推出便火爆全球。成功将上网笔记本的市场份额给拿下。对于日常中iPad的用处无非就是看看视频,听听歌,玩玩游戏。其实也不尽然, iPad还是有很多我们日常所不知道的功能?下面编者就罗列下iPad的妙用到底有哪些?它到底又都存在于哪些行业之中?
医疗行业中的iPad
iPad可以改变患者接受诊断的方式,甚至跟踪调查病情的进展。例如,在对帕金森氏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医生可以利用iPad来监视病情进展和震颤程度,而患者不必亲自到医生办公室来;医生不用根据主观性的书面原则来进行诊断,而是利用iPad的动感灵敏度来获得一个可测量的数值范围。iPad还有望成为患者控制疾病、使用药物和进行医疗记录的集中窗口,这些可以通过电子病历跟医生、药房甚至付款单位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屏幕的交互性可以更好的展示医生所想要的结果, iPad完全可以在医疗行业中大显身手。
军事战争中的iPad
近日英国《每日邮报》披露了一组照片,照片内容是叙利亚反动派战斗的照片,为何这张照片最为引人关注呢?原因就在于一名叙反对派正在拿着iPad进行“瞄准”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及其不搭调的配置呢?
军事专家的解释是iPad作为量角器兼火控计算机。因为迫击炮大多出自反对派的山寨兵工厂,缺乏正规的瞄准镜和射击测量用具。反对派不得已才用上了这看似“高科技”的瞄准设施。这些其实在美国人的眼里只是小儿科,美军部队早已配备iPad进而替代早就笨重的装备。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飞行员们开始使用平板电脑iPad来进行导航工作。
这一测试早就已开展实施,美国海军陆战队将逐步用平板电脑取代传统的航图。在使用了iPad后,不仅在重量体积上有质的改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教育行业中的iPad
南京21所中小学试点“电子书包”这一引进iPad进课堂的方法引起过社会关于教育的大讨论。南京中学首先使用iPad进行教学。教学方式则是每节课控制在20—25分钟,其他时间还是采用传统的上课方式。并陆续把数学、语文、英语、生物、科技等科目纳入该项目中。虽然虽然上网已经设置权限,但是依然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对于孩子学习不利。作为学生电子作业的‘当堂检测’功能,写完即刻直接提交给老师,客观题正确与否由系统自动反馈,主观题由老师手动批改,快、直观、有针对性。iPad的使用为老师教学提供了方便,iPad的使用正在引发课堂教学发生质的变化。虽然有反对声,但这依然无法阻止iPad在教育行业中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餐厅中的iPad
在餐馆中大显身手,只需动动指尖,就可以快速方便地查看酒水餐点菜单。不用再反反复复地翻来翻去,还可以按照价格或口味分类搜索浏览,想怎么看就怎么看。在美国著名快餐连锁店AuBonPain的220家分店中有6家正在使用这种点餐设备,并且数量正在增加。纽约的4Food汉堡亭已经有8家配备了这种设备,并计划把数量增加到30家。这一变化正在将新的点菜方式进行革新,iPad功不可没。
iPad的用处已远非我们日常中所娱乐的电子设备,而更多的是加入到了生活的点滴之间。iPad日后将会是什么样的趋势,这或许连苹果公司自己都不能给出最合理的解释,只要它的存在,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便捷,就证明他存在的意义。在生活中你们是否发现iPad已经步入了课堂和餐厅呢?科技正在改变生活,不知未来几年iPad又将会进入哪些行业呢?期待iPad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最专业的智能家电行业资讯报道,最新科技领域专属性媒体,从不跟随别人。只求突破自己—搜索公众号“智电网”关注智电网微信,新鲜酷炫科技资讯即时掌握。
6氪获悉,我们曾报道过的创立于芝加哥的亚洲精品菜订餐平台「Chowbus」,近期完成 400 万美金的新一轮融资,由 Greycroft、FJ labs 领投,HPA、Fika Ventures 跟投。Greycroft 曾投资奢侈品电商 Farfetch、支付转账软件 Venmo 等,FJ labs 曾投资出行软件 Uber 等。
目前 Chowbus 的订餐业务已经由芝加哥扩展到了波士顿、纽约、费城、伊利诺伊香槟共 5 个城市,团队整体人数超 30 人,每个城市会有 1-2 名 manager 负责当地业务。平台的合作餐馆数量上升到 460 多家,合作的送餐司机超 200 人。在平台优化上,Chowbus 新增了送餐路线规划、预估餐厅完成时间等,从而让司机可以按时到达、提高送餐效率。
目前平台注册用户近 7W,30% 为美国用户,每个客户平均一个月订餐 4.2 次,客单价约 30 美金。在推广上主要以口碑相传为主,年流水过亿元。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业务的扩张,除了触达更多城市外,未来 Chowbus 将会帮助餐厅用 ipad 替代纸质菜单,突出 Chowbus 精选的推荐菜,并将餐厅的点餐系统与 Chowbus 的订餐 APP 打通。
创始人温林鑫告诉36氪,在美国,许多亚洲人开的餐厅不懂如何做 branding,菜单很混乱无美感,而对餐厅来说,他们乐于接受这种数字化的帮助。此外,在美国,新 APP 的下载成本很高,如果不是必须,用户很难去下载,所以他们想要用堂吃菜单作为一个切入口。
以下为36氪在2018年5月的报道原文:
36氪获悉,创立于芝加哥的亚洲精品菜订餐平台「Chowbus」近期完成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数个美国科技公司CEO,其中包括前Grubhub(美国知名订餐平台)的co-founder。
不同于国内外卖平台用户评价丰富,美国头部的外卖平台几乎都缺少用户评价,特别是一些新开业的或者规模较小的亚洲餐厅。因此对于用户来说,很难依据评价去选择餐厅,一般只会选择自己吃过的餐厅避免“踩雷”,但很容易吃腻。对于这些餐厅来说,Grubhub这种外卖平台是几乎无法带给他们收益的。另外,美国的人力成本一直较高,外送费加上小费一般在8-10美元,这一点就让很多在美华人难以接受。「Chowbus」创始人温林鑫正是发现了这些痛点,决定要做一个“低配送费用、精选亚洲餐”的订餐平台。
「Chowbus」成立于2015年,APP于2016年3月正式上线。现阶段业务主要在芝加哥和波士顿两个城市。作为订餐平台,目前连接了芝加哥50多家以及波士顿20多家亚洲餐馆,这些餐馆大多是在Grubhub等大型订餐平台无法受到关注的夫妻店。另外,「Chowbus」独特地提供两种订餐模式,用户可以在APP上自行选择。第一种是Shuttle模式,通过送餐车将食品配送到离用户最近的固定取餐点,用户需要自行下楼取餐。第二种是Door-to-Door模式,也就是我们通常的外卖送上门的模式。
Shuttle模式的配送费仅需一美元,站点取餐的方式充分提升了配送员的送餐效率,平均一小时可以送30单,因此即使每单一美元也可以保证配送员的收入。Door-to-Door模式配送费平均在4-5美元,并且可以9.99美元包月,以及25美元以上免费配送,由「Chowbus」补贴司机。
除了配送方式和价格不同外,在菜单呈现上也有所不同。Shuttle模式下,「Chowbus」每天只在各个片区上线10-15道定制菜帮助用户解决“选择困难症”,以盖浇饭等简餐为主,价格在7-9美元,主要面向上班族和有课的学生党。而选择Door-to-Door模式则可以得到一套随机菜单,包括炒菜、主食和甜品等,如果不合心意则可以进入选择餐厅的界面,自行选择餐厅提供的菜品。这些菜品也是经过「Chowbus」团队线下试吃后的精选菜品。
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选择菜品原料与口味进行精准搜索。举例来说,今天你想吃“辣的牛肉”,就可以直接选择“牛肉”和“辣”来匹配到相应菜品,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你的时间成本。另外,「Chowbus」上所有的菜品图片都是团队精心拍摄的,菜品也统一进行精致包装,提升用户体验。
目前「Chowbus」用户量达4w+,其中30%为美国用户。每个用户平均一个月订餐4.3次,平均订单额30美元,首月留存率达80%。收入主要来自餐厅的分成,一般为菜价的20%-35%。
整体来看,「Chowbus」的商业模式似乎很难形成进入壁垒。对此温林鑫表示,「Chowbus」的优势在于定位准确以及在产品研发上的丰富经验。留学生中不乏想到做这件事情的人,但是大多数都找错了方向,使用微信端面向留学生群体,市场空间小。而「Chowbus」从一开始就是要切入美国本地人市场的,APP从上线就是英文版。亚洲菜虽然深受欢迎,但大多数美国人对这些亚洲小店并不熟悉。「Chowbus」可以有效解决,美国消费者获取亚洲餐馆信息途径缺失的问题。另外,团队的CTO张肃羽拥有超过十年的APP开发经验,可以保证产品的有效迭代。
此轮融资主要用于拓展美国用户的数量以及产品的研发。未来「Chowbus」将会上线个性化推荐功能,基于用户过往的订餐选择,利用大数据分析后,每日推荐不同菜品。同时,除了口碑相传外,未来也会投入线上广告等渠道,不断拓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