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海一样的湖》成网红歌曲,超好听的草原新歌,朋友圈转发刷屏了!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4
核心提示:海一样的湖》词曲:孙义勇首唱:周芷诺从远古延续着万年的长路猛犸象草原就在故乡的深处先人留给我们多情的达赉湖闪亮在天空下像

海一样的湖》

词曲:孙义勇

首唱:周芷诺

从远古延续着万年的长路

猛犸象草原就在故乡的深处

先人留给我们多情的达赉湖

闪亮在天空下像一颗美珍珠

我用心聆听着千年的典故

马兰花盛开遍布家乡的版图

先辈传给我们不老的精气神

捧出百年矿山数不尽的黑宝石

啊 扎赉诺尔 海一样的湖

你是大自然和时光恩赐的礼物

啊 扎赉诺尔人 多么幸福

迎来送往着每一天日落日出

做个幸福的扎赉诺尔人

看不够爱不完海一样的湖

《海一样的湖》制作团队

制作人:孙义勇

编曲:王松阳

吉他:刘 麟

马头琴/呼麦:蒙和达来

弦乐:爱乐乐团

录音:李掌声

混音:黄 煦

录音棚:北京悦声无限

音乐制作:北京勇者善歌文化

统筹:刘松涛

宣传:马承刚

监制:高闻何

出品:中共扎赉诺尔区委员会/扎赉诺尔区人民政府

周芷诺,著名青年歌手,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农民工爱心大使,中巴友好使者,一带一路“丝路青年”使者,北京让爱飞翔残疾人艺术团爱心大使,山东首届齐鲁文化之星,德州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CCTV《星光大道》年度优秀选手和评委,举办过四场个人专场音乐会。参演世界首部非遗传承残健融合舞剧《流动的敦煌》并演唱主题曲。在中国音乐金钟奖等声乐大赛中获奖,多次参与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天天把歌唱》等各大综艺节目和联欢晚会录制。代表作品:《唱给妈妈的歌》《好客山东等你来》《狼牙山颂》《人民万岁》《人民不会忘记》《美哉朝阳门》《生活在和平里》《秀美家乡大平原》《奶奶》《繁花似锦》等。

孙义勇,山东青岛人,词作家,全能音乐人,北京勇者善歌文化传媒总监,原中华全总文工团歌词创作员,荣获中国广播影视政府奖之中国原创歌曲十大金曲奖、“五个一”工程奖、CCTV军旅歌曲音乐电视大赛金奖、全国青年歌词邀请赛第一名、《流行歌曲》全国词曲大赛歌词创作一等奖、中国乐坛卓越词作家人物奖、金麒麟奖中国乐坛杰出贡献奖等多项全国大奖,当选第四届进京创业十大青年获北京市户口奖励,北京奥运会火炬手,中央民族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海淀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山东鱼台文联名誉主席,亚洲流行音乐协会副主席。曾任百事音乐风云榜终评评委、中国唱片金蝶奖评委、中国星全国流行歌曲大赛评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TP排行榜年度评委、CCTV星光大道评委等,著有歌词集《我在他乡》《爱世界》,被载入《中国当代歌词史》《中国音乐家辞典》,1991年开始作词至今共创作近千首,和付林、孟庆云、卞留念、张宏光、董兴东、肖白、捞仔、周笛、郭亮、张亚东、浮克、冯晓泉、苑飞雪、智树春等作曲家和音乐人有过成功合作。代表作品有韩磊、任真、查汗《为内蒙古喝彩》(内蒙古自治区60年大庆主题歌)、高明骏/单待《非常战士》(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收藏)、韦唯《让世界成为和平村》(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毛阿敏《美好》、白雪《离开你并非我愿意》、苏红《老朋友》《老大哥》、单待《中华颂》等。并担任过谭晶、祖海、郭蓉、谢雨欣、沙宝亮、汤子星等著名歌手的经理人,为中国流行音乐和原创歌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王松阳,青年作曲、编曲、音乐制作人、音视频设计工程师,2010年加入国家一级作曲家著名音乐人孟可音乐制作团队,并积极参与各类国家大型活动、晚会、歌舞剧、实景演出、影视剧的创作制作!2002年至2010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某部队服役,担任军人艺术团作曲、编曲、先后参加部队各种大型演出演习的作曲、编曲、录音、音响工程设计及现场音响师百余场次,分别荣立三等功一次,嘉奖多次,获二炮音乐制作奖二次、舞美奖二次。协助老师孟可、刘欢老师为电视剧《甄嬛传》《琅邪榜》《搜索》《杨善洲》《父母爱情》《钟馗伏魔·雪妖魔灵》等影视剧制作音乐并负责其音乐工程;实景演出和舞台剧音乐作曲编曲有旅游传奇秀《天地长白》、南宁歌舞剧《百鸟衣》、西宁舞剧《唐蕃古道》、内蒙古舞剧《明安图》、传奇秀《丝路神话》。担任反法西斯抗战胜利70周年晚会分场作曲和编曲、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式作曲编曲。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晚会并担任作曲、编曲;第二十四届金鸡百花奖颁奖典礼开幕式编曲;《爱暖人间·圆梦中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型公益主题演唱会担任音乐总监及音乐编曲;为北京燕京国际啤酒节开幕式作曲并制作!

刘麟,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国家一级演奏员,活跃在中国流行音乐舞台上的著名吉他演奏家,见证和推动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并把中国音乐介绍到世界各地,是当今最资深的音乐人之一!

孟和达来(艺名蒙根),曾获得第十一届“新盖中盖杯”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职业组)个人单项决赛民族唱法优秀歌手奖,第十二届、第十四届全国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北京赛区通俗唱法银奖。创作了《根》、《游子拜年》、《阿妈的目光》、《阿爸的爱是默默的思念》等原创作品,与蒙古族著名词作者 乌纳钦合作的《阿爸的爱是默默的思念》获得了201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全国蒙古歌曲作品比赛”银奖。多次应邀赴美国、日本、意大利、爱尔兰、德国、比利时、梵蒂冈、新加坡,俄罗斯,立陶宛(港台地区)…等国家参加演出和文化交流活动,2008年代表中国少数民族基金会在联合国总部参加“联合国之春文化节”。中央电视台以及全国个地区电视台录制过音乐节目。大型真人秀节目“全能星战” 著名歌星孙楠的助阵嘉宾,著名歌唱家王宏伟国家大剧院音乐会特约嘉宾,“2015我是歌手巅峰音乐会”著名歌星韩磊助阵嘉宾,庞龙、多亮、雷佳、凤凰传奇音乐会演出嘉宾。 2017年张艺谋导演的作品《对话·寓言2047》观念演出第一期,现在正在《对话·寓言 2047》第二期全国巡演!

黄煦,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录音师混音师、音乐制作人、作曲家、中国流行音乐学会会员,北京广西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2000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作曲家之一,北京视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词曲作品:《微情》、《为什么》、《影子》、《遇见》、《爱的暖阳》、《孔圣春秋》、《好兄弟》、《梦乡缘》、《这些年》、《中国美业好声音》、《福气歌》、《幸福》、《感动》、《因为有你》、《索维之歌》、《最美的我们》、《给欢乐加油》、《女神之光》等,《再见军旗》2000年全国歌曲创作征集评选荣获二等奖,并入编《中国金曲大集锦》 ,《苗妹子的红绣球》在第八届歌曲创作评选荣获三等奖等!录制的歌曲多次在《星光大道》《民歌中国》《乡村大世界》《激情广场》等演出参与获奖的专辑:文章《如果·你知道》最佳音效奖,李函曦《飞天》最佳音效奖,《印度琵琶》最佳销售奖,奥运格日乐《花湖草原》 最佳艺术奖!录制的电影电视剧:张纪中《新西游记》、《狄仁杰》、《冒牌英雄》、《被遗失的爱》《黄大年》、《我的儿子是奇葩》、《浪漫天降》 、《画心师》等!录制过的歌剧舞剧有:彭丽媛担任艺术指导的歌剧《白毛女》,中国歌剧舞剧院精品舞剧《孔子》、情景歌舞《四季情韵》、《一路风情嘉年华》《紫气祥云》《五洲风情》《赵氏孤儿》《宝莲灯》现代民族歌剧《林徽因》,中央芭蕾舞团《沂蒙颂》、《白蛇传》、芭蕾舞剧《鹤魂》《舞姬》,北方昆剧院《牡丹亭》《西厢记》、 《琵琶记》、音乐剧《月光宝盒》等!制作过歌曲和晚会:中央党校校歌《学习中国之歌》、央视《胜利之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革命歌曲30首》,中央电视台2017国庆晚会!

扎赉诺尔简介

扎赉诺尔是2013年获批的内蒙古自治区第102个旗县区。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背依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南濒呼伦湖,北邻俄罗斯、西望蒙古国。扎赉诺尔因北方第一大淡水湖—呼伦湖(达赉湖)而得名,由蒙古语“达赉诺尔”音转而来,意为“海一样的湖”。辖区总面积31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15万,有17个民族。下辖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21个社区,一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扎赉诺尔就有古人类活动,创造了著名的“扎赉诺尔文化”。扎赉诺尔是一座缘矿而建、依煤而兴的工矿城市,煤炭开采始于1902年,百余年的开采历程形成了扎赉诺尔独有的“百年矿山文明”。1984年,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发现了我国第一座较为完整的猛犸象化石,随后,又连续发掘了2座,其中一座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骨骼最大、最为完整的猛犸象化石,在世界上也是罕见,故扎赉诺尔又素有“猛犸故乡、草原煤城”的美誉。

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出大力实施“开放兴区、工业富区、文化强区、旅游名区”发展战略,坚定“两基地、两示范、一家园”(能源开发转化基地,进出口资源加工制造基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示范区,守望相助美丽幸福家园)发展目标,加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全面开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扎赉诺尔新局面。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文图/本报记者 王利平 巴图乌力吉

科尔沁,沃野千里,清风裹着自由,使人时刻有扬鞭策马,驰聘草原的冲动。在这片孕育了无数英雄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勇敢、热情朴实的科尔沁人。

阿拉善,苍茫大漠,戈壁荒滩,胡杨婆娑,让人不由生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正是这片广袤而贫瘠的土地,孕育了坚韧刚毅、豁达乐观的阿拉善人。

以前,我们天各一方、道阻且长……

如今,乌兰牧骑的队员们伴着悠扬的驼铃,跨越2000公里,从毡包走来,从沙漠走来,来到了草原,来到了我们身边……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乌兰牧骑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探索新时期乌兰牧骑事业发展方向及其定位,加强区域间文化交流互鉴,全区范围内陆续开展了“不忘初心、扎根草原——全区乌兰牧骑交流演出”活动,活动中全区30支乌兰牧骑结为交流对象,进行交流互访演出。6月13日,“不忘初心、扎根草原——全区乌兰牧骑交流演出”活动走进科左后旗,额济纳旗与科左后旗乌兰牧骑携手在巴胡塔镇南巴嘎查村文化广场举行了交流演出。

已是六月中旬,农民大多锄完了农田里的草,赋闲在家。知道乌兰牧骑来南巴嘎查演出,附近十里八村的乡亲都兴奋得有点坐不住了。当日上午10点,巴胡塔镇南巴嘎查雨雾蒙蒙,天气预报提示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都有雨,演出场地是露天广场,这让乌兰牧骑队员们为当天的演出担忧不已。也不知老天听到了谁的祈祷,总之天公作美,雨停了,天放晴了。

上午11点,额济纳旗与科左后旗乌兰牧骑队员共同走村入户,为当地群众送去精彩节目。今年66岁的金鱼老人是乌日都巴嘎布拉格嘎查建档立卡贫困户,因脑出血后遗症已卧床8年,哪儿也去不了。

“阿妈,您好,您身体怎么样?”

“您去过阿拉善吗?听说过额济纳旗吗?”

“我们那里地广人稀,您的家乡人多热闹,真是个好地方。”

“知道您不方便走动,我们乌兰牧骑来到家里给您唱歌跳舞。”

额济纳旗与科左后旗乌兰牧骑队员边与老人聊家常,边给老人表演节目。独具特色的土尔扈特民歌与舞蹈、耳熟能详的科尔沁民歌让老太太喜笑颜开。

“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看乌兰牧骑,他们来村里我肯定去,后来我得了脑血栓,腿脚不方便就不去了,8年前我摔了一下又变成脑出血,这回彻底走不了路了,整整15年,我没看过亲爱的乌兰牧骑表演,今天我非常高兴,谢谢孩子们能过来。”金鱼老人开心地说。

与金鱼老人一同观看节目的老人叫敖敦格日乐,是科左后旗哈伦呼都嘎嘎查的村民。听说乌兰牧骑要来南巴嘎查,她三天前就来到这里等候,她说乌兰牧骑之于她们这一代人,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老党员陶格敦巴乙拉家热闹非凡。听说乌兰牧骑队员们要在家里给他们表演节目,陶格敦巴乙拉一家人赶紧叫上左邻右舍。院子里围坐着听声而来的乡亲们,碧空中丝丝云彩在乌兰牧骑的歌声和悠扬的马头琴声中颤栗着飞行……

表演完毕已是中午,正好赶上饭点,陶格敦巴乙拉一家盛情邀请乌兰牧骑队员在他家吃午饭。顿时,院子里的热闹转移到了厨房,乌兰牧骑队员与老乡一同准备午饭,她洗菜、她掌勺,他端碗筷、他上菜……不一会一桌饭菜就做好了。

“孩子们别客气,当自己家,多吃点啊。”饭桌上陶格敦巴乙拉热情地招呼着。

下午两点半,南巴嘎查村文化广场熙熙攘攘,从方圆百里赶过来的乡亲们身着盛装,人手一个国旗,有序地坐在观众席上等待演出。许是夏天的缘故,人们的服装五颜六色,与国旗的红、乌兰牧骑的红融合在一起,叫人莫名感动。

演出在科左后旗乌兰牧骑呈献的歌伴舞《最美家园》中拉开了序幕,男生独唱《苍天般的阿拉善》、男声合唱《相聚草原》、马头琴齐奏《万马奔腾》、舞蹈《萨吾尔登艾丽》、快板《扫黑除恶》、歌舞《永远的乌兰牧骑》等多个精彩的节目纷纷呈现,展现了两地乌兰牧骑的独特魅力,演出现场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同时,科技、文化、法制、农牧业等部门开展宣传辅导服务活动,发放妇女维权、农牧技术、扫黑除恶等宣传册。

演出在快闪《我和我的祖国》中落幕,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开头领唱,现场观众全部自觉起立,挥舞手中的国旗。共同歌唱祖国时,那一张张淳朴的脸庞,露出深深的自豪和幸福。

“这对我们来说是文化的交流,队伍的交流,更是演员的交流,对我们的队伍建设也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我们也非常高兴来到科尔沁,感受到科尔沁文化深厚的底蕴。这次我们也带来了阿拉善特色和额济纳特色,还有土尔扈特的特色,接下来两地乌兰牧骑将利用四天时间,深入科左后旗农村牧区、社区、学校等开展六场以上联合演出,也期待科左后旗乌兰牧骑带着乌力格尔、说唱、四胡等到阿拉善额济纳开展交流演出。”额济纳旗乌兰牧骑队长达楞太说。

1957年,第一支乌兰牧骑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60多年来,乌兰牧骑已经成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如今,乌兰牧骑的旗帜仍然飘扬在草原上,乌兰牧骑人“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的优良传统正在成为内蒙古各项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今天,是乌兰牧骑将大家凝聚在一起。戈壁与草原,遥距数千里,我们的乌兰牧骑跋山涉水,一路高歌,将“红色的情怀”“红色的旗帜”送到千家万户,告诉广大群众我们拥有同一片“红”……

021年“国家的孩子”再次相聚。图片来源:达茂旗委宣传部

穿过半个世纪,跨越荏苒时光的是党的深切关怀,跨越几千公里高山大川的是深深的牵挂,跨越蒙汉民族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跨越母亲和孩子的是无私的爱……

上世纪60年代初,新中国遭遇了严重自然灾害,全国粮食供应严重短缺,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几十个孤儿院里,大批的孤儿面临粮食不足的威胁。国家决定把上海的数千名孤儿送到内蒙古牧民家里抚养。就这样,先后有三千多名南方孤儿分批送到了内蒙古,被大爱无疆的牧民养父母收养,牧民们亲切地称这些孩子为“国家的孩子”,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精心抚养。其中,被包头市达茂草原牧民收养的孩子有四十二个。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些“国家的孩子”在草原阿爸阿妈的哺育下,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在不同的岗位奉献青春热血,书写了各自的精彩人生,目前大多已进入花甲之年。“草原的路有多长,母亲的恩德就有多长”,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批“国家的孩子”始终深深扎根草原,用实际行动回报着这片土地和人民,谱写出了民族团结的华美赞歌。

1966年乌云与父母亲的合照。图片来源:达茂旗委宣传部

微微发白的短发,略微佝偻的身材,用麻利的手法剪着山羊绒,虽然已年过花甲,但依然声音洪亮,精神抖擞,看上去,俨然就是一个标准的牧民的女主人。

今年62岁的乌云,1963年秋,随着“三千孤儿入内蒙”,她从上海来到达茂草原。被草原阿爸孟克敖其尔和额吉央金斯仁收养的时候,大约3周岁。乌云回忆起初见父母的第一印象时,依然自豪地炫耀说:“当时我爸妈那可是去乌兰察布从十几个小孩子里选的我”。日近黄昏,乌云放眼眺望着这片绵延起伏的草原,这片养育她长大的热土,六十余年的时光记忆着草原上发生的一切。

乌云父亲留下的手工制作的碗柜。图片来源:达茂旗委宣传部

解放初,今天的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是达茂牧民世代居住的牧点。牧民们祖祖辈辈祭祀的敖包就坐落于巴音宝格达山的主峰上。从1953年开始,为了响应国家“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号召,达茂旗的牧民迁移了敖包,献出了圣山,开发了白云鄂博矿区,以无私的奉献精神支援了包钢建设。后来随着白云鄂博矿区的日渐发展壮大,矿区附近的牧民陆续搬离了草原。1971年,为了支持白云鄂博矿区扩建,乌云一家含泪告别了几代人放牧的草场。当时,已经11岁的乌云清晰地记得搬家时的每一个场景。乌云转述着父亲孟克敖其尔的原话:“国家给我们送来这么好的孩子,我们理应感谢党和国家,为了国家建设,我们愿意奉献。”乌云指着房前远处的山坡说,父亲当年放羊时曾用白色的石头摆出了“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的造型,“要是现在还在的话那该多好啊!”她凝视山头,仿佛看到了父亲正在摆石头造型的背影。时隔多年,乌云回忆起父母双亲时,依然无法抑制住激动的心情,她用颤抖的声音讲述着:“那时候的孩子很少有零食、有好看的衣服,而我不一样,应有尽有,父母给我买花生米和栗子,一次就两三斤,给我洒在毡子上,我就躺在毡子上吃,别人没穿过的羊羔皮袄,我穿了两件,别人没穿过的皮鞋马靴,我都有,别人吃不上的西瓜,我一到秋天就能吃两颗。”六旬老人仿佛又回到孩童时代,不禁潸然泪下:“父母真的是特别好的人,要文化有文化,要才华有才华,即便在当今社会那也是佼佼者。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学会我母亲的本领,没能继承父亲的才学。”无忧无虑的乌云在草原上一天天长大,之后顺理成章地恋爱结婚,三个孩子陆续出生。岁月如梭,世事无常,前些年父母相继离世。转眼间,乌云也已经白发鬓鬓。

六年前,她找到了“组织”,当年和她一样从南方来到草原的孤儿们,通过微信群重新建立起了联系。他们在群里会偶尔聊聊天,时间长了相约在一起吃个饭。他们的微信群有一个温馨的名字“草原兄弟姐妹在内蒙”。六十多年的相守,让乌云的血脉灵魂都融入了这里,她说:“我永远离不开这里。”前些年有人邀请她参加上海寻亲游,但是她拒绝了。她想得最多的是把孩子们教育培养好,把父母留下的这片草原经营好,有生之年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乌云积极响应号召向武汉捐赠300元,日常生活中,热心肠的她经常帮助左邻右舍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乌云的女儿嘎布日其其格说:“母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周恩来总理和乌兰夫主席的话,我们这一家子就不可能有,没有那么多淳朴善良的草原阿爸和额吉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嘎布日其其格深受母亲的影响,一心想着用实际行动回报党和国家,感恩生养的草原和草原上的人们。2009年,刚上大一就被学校推荐入党,2018年,嘎布日其其格放弃了在城里的就业机会,回到牧区进入嘎查委员会担任嘎查委员,朴实热情、乐于奉献的性格让她很快赢得了牧民们的认可,先后被评为全旗优秀共青团干部、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等。去年嘎查“两委”换届中,嘎布日其其格几乎以全票再次当选为巴音花嘎查支部委员、嘎查委员会委员。

乌云说:“在党的关怀下,我们这些曾经的上海孤儿都得到了国家惠民好政策的帮扶,如今个个都是儿孙满堂,安详欢乐,在草原上过上了天堂般的好日子。”

苏布达与儿子哈斯毕力格在达茂草原上演唱《牧民歌唱共产党》。图片来源:达茂旗委宣传部

和乌云一样的“国家的孩子”,据了解,目前在达茂旗的有39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6岁,最小的59岁。

苏布达,1963年生人,草原阿爸额吉起名为苏布达,汉语意为“珍珠”,8个月时候就来到达茂旗的她,被父母像掌上明珠一样呵护长大。苏布达回忆起父母的时候,眼睛里总会闪烁着泪光。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可是她想要的东西,母亲总会想办法给她,从不会亏待她。苏布达的母亲是达茂人,父亲来自锡林郭勒盟,而她出生在上海,父亲总说,一家人能遇到,这就是缘分。

辽阔的草场上,站在蓝天下的苏布达一脸的阳光,竟不觉自己已经57岁的年纪。出生在南方的苏布达,在达茂旗都荣敖包格日乐敖都嘎查生活了半个世纪的她,早已和大草原、放牛牧羊深深联系在了一起,蒙古族文化也早已深深融入血液中。她在达茂旗牧区成长、成家,养儿育女,在大草原上深深扎下了根。

热爱唱歌跳舞的苏布达,2008年9月份加入了蒙古族老年文艺队,将爱好与工作结合在了一起。现任蒙古族老年文艺队支部书记兼队长的她时常组织队友们一起活动,他们将蒙古族文化融入生活,大家一起唱蒙古族民歌、跳蒙古族舞蹈;她还会带着大家自编自演,将蒙古族文化编排成牧民喜闻乐见的作品,满足了牧民的文化需求的同时,也让蒙古族传统文化不断传承。

敖登高娃(左二)初来草原。图片来源:达茂旗委宣传部

和苏布达一样热爱歌唱的敖登高娃,是查干哈达苏木的牧民,1963年生,1岁时被接到查干哈达苏木,老额吉都伦加甫用温暖的双手迎接了她。往后日子里,都伦加甫给她讲好听的故事,领她看草原上的花花草草,感受草原上大自然的气息,童年幸福而美好。

敖登高娃全家福。图片来源:达茂旗委宣传部

敖登高娃八岁时,老阿爸教会了她骑马。敖登高娃回忆起,到了夏天,老阿爸总是领着她去放小羊羔,草原上绿油油的,一眼望去成群的牛羊马驼,看着这宁静安详的景象,她经常幻想着、梦想着有一天可以上学读书、可以上班、当个画家、歌唱家……后来,她如愿以偿地上了马背学校,考试时,老阿爸会骑着毛驴把她送到考场,当时老阿爸已经是72岁高龄,家里没有劳动力,敖登高娃就帮着老阿爸干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敖登高娃在这片草原上放牧结婚生子,一干就是一辈子。如今敖登高娃四个女儿均已成家,两个女儿放牧,两个女儿在机关事业单位上班。其中,四女儿孟根图娅2012年大学本科毕业后考上了大学生村官,2014年入党,2015年考上公务员。三女儿阿拉腾图雅2020年成为一名嘎查委员,是名入党积极分子。敖登高娃时常鼓励女儿们求学成才、努力上进,回报草原上的父老乡亲,回报祖国。采访接近尾声时,敖登高娃主动说想要献一首歌:“我最爱的母亲啊……”饱含深情的歌声,仿佛每一句歌词里都承载着对党和草原额吉的感恩。

从黄浦江畔到北国边陲,六十年来,“国家的孩子”在内蒙古广袤草原上落地生根,在草原母亲温暖的怀抱中被呵护着长大成人,一则则鲜活生动的故事,都是一篇篇民族团结的赞歌。(达茂旗委宣传部 王军 乌伊汉 秦文秀)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