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神奇的树叶
>台湾茶以乌龙为主,从淡雅花香型的文山包种茶(发酵度12%-20%)到蜜韵果香型的白毫乌龙茶(也叫东方美人,发酵度60%-85%),茶叶口感十分丰富。除了海拔、制茶工艺等因素外,茶树的品种从根本上影响了茶汤的口感及香气,例如金萱茶拥有天然的奶香味,并不是因为浇灌了牛奶,而是源于树种自然的味道。
台湾种植面积较大的茶树品种主要有六类:青心乌龙、青心大冇、金萱、翠玉、四季春、红玉等。
- 青心乌龙-
青心乌龙是一个极有历史并且被广泛种植的品种,拥有“双最”之称:种植历史最久、种植面积最广,约占台湾茶树的60%~70%左右。
< class="pgc-img">青心乌龙叶子
>叶片较瘦长、约呈狭长型,叶头稍尖,叶齿较细。台湾北部与南部对青心乌龙有不同的别称,北部称“种仔”,南部称“软枝乌龙”,其实都是同一种。
知名的冻顶乌龙,阿里山、梨山的优质高山茶等大多以青心乌龙为原料制作,茶树品质优良,在台湾茶树中占据着一哥的地位。
- 青心大冇-
青心大冇(mǎo)的种植面积仅次于青心乌龙,也是台湾的老品种。可以用于制作绿茶,更是制作蜜韵熟果香的白毫乌龙茶(东方美人)的最佳树种。茶芽经过小绿叶蝉的叮咬,虽是虫害却因此形成了专属于东方美人的味道,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神奇。
< class="pgc-img">小绿叶蝉
>东方美人茶是台湾独有的名茶,其名字的由来,源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茶汤黄澄清透的色泽与醇厚甘甜的口感,令她赞不绝口,于是赐名“东方美人茶”了。
- 金萱-
又名“台茶12号”,是杂交培育出的改良品种,由台湾茶叶之父吴振铎先生以自己祖母的闺名命名。金萱树种环境适应力强,产量也高,所以种植面积也十分广泛,单亩产量高于青心乌龙和青心大冇20%-25%。
< class="pgc-img">金萱干茶
>金萱最突出的特点是生长的头几年自带天然的淡淡奶香,这种味道是其他茶种无法模仿的。
- 翠玉-
又名“台茶13号”,与金萱一样,也是由吴振铎先生以自己母亲的名字命名的。翠玉典型的特征是拥有强烈的花香,尤其春茶与秋茶各具不同的香气,春茶带有槟榔花清香,秋茶则为桂花香,十分奇特。
- 四季春-
又名“不知春”。四季春树势非常强健,萌芽期极早,采摘期极长且收成量高,一年四季都能够生产。因为产量大且售价不高,基本上都是用机器采收,但也有部份高级品是用手工采摘。
< class="pgc-img">四季春茶青
>叶片属于细长型、叶头稍圆,尾端较尖锐,叶齿较细较尖。现在种植面积在南投县名间乡居冠,用于供应台湾大部份的奶茶店基茶,而且当发酵度足够的时候,能够自然产生玉兰花系的花香。
- 红玉-
又名“台茶18号”,是世界知名红茶中极为独特的品种,曾被红茶专家誉为“台湾之香”。红玉树种主要种植在日月潭地区,用于制作日月潭红茶,它最大的特点是除了拥有天然肉桂香外,还有一股淡淡的薄荷味。
台湾种植的茶树品种,另有武夷茶、红心大冇、黄心大冇、红心乌龙、黄心乌龙、水仙、软枝红心、台茶十四号(白文)、台茶十五号(白燕)、台茶十六号(白鹤)、台茶十七号(白鹭)、淡水青心、佛手、乌枝、梅占、大湖尾、阿萨姆等品种,但种植面积较小,且不普遍。
台湾茶天然的花香、蜜香、奶香源自于其独特的茶树品种,这也是台湾茶独特的魅力所在。小编最爱的,当属阿里山地区以青心乌龙树种制作的阿里山乌龙茶,迷人的香气和甘醇的滋味,令人回味。
- 今日互动 -
哪些茶的香味曾令你印象深刻?
>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编者按:开阔新视野,分享好知识!《新知问答》是新华网客户端和知乎联合出品的知识类问答栏目,致力在互联网海量信息中发现、聚合和传播高品质原创内容。
关于奶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声音大多是奶茶不能多喝,里面含有很多添加剂和不健康的物质,喝多了对身体不好。至于究竟有什么不好,有多大的不好则一概语焉不详。
奶茶奶茶,顾名思义,一个是“奶”一个是“茶”,奶有“真奶”也有“假奶”,茶则不同,绿茶、红茶、乌龙茶……不一而足。
“真奶”是牛奶,“假奶”就是我们常说的植脂末(奶精)。先解释一下为何有“真奶”“假奶”之分,最早的奶茶当然是牛奶和茶,后来人们发现,用植脂末替代牛奶得到的奶茶和用牛奶制作的奶茶在外观和口感上很接近,甚至入口后提供了更好的感官体验,也就是口感更加顺滑,这样奶茶不需要牛奶也可以制作,其成本大幅降低,人们花同样的钱可以消费更多的奶茶,或者说花更少的钱就可以消费一杯奶茶了。
植脂末的主要成分:氢化植物油、葡萄糖浆、酪朊酸钠、硅铝酸钠。酪朊酸钠是乳化剂,硅铝酸钠是抗结剂,问题就出在氢化植物油,按照目前氢化植物油工艺,大部分的氢化植物油是部分氢化的,不是完全氢化。部分氢化油(PHOs, Partially Hydrogenated Oils)含有反式脂肪酸(Trans Fat),而无数的科学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和人类心血管病有直接正相关的联系。
那问题来了,是不是喝奶茶就会得心脏病?
过多的摄入反式脂肪酸将导致人体血液内的低密度胆固醇(LDL Cholesterol)含量升高,而这会显著提高人类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是究竟摄入多少是多呢?吃一点是不是会得心脏病呢?我们说食品安全,一直强调一句话:“万物皆有毒,关键看剂量”。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只要不多吃,它对人体健康的风险是完全可控的。为避免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带来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建议反式脂肪酸的每天供能比应低于1%,按照成人每天需要8400千焦的能量基础值来换算的话,大约相当于每天摄入量不超过2.2克的反式脂肪酸。
所以奶茶当然可以喝,主要的问题是喝多喝少的事了。当务之急是需要搞清楚,奶茶里到底有多少的反式脂肪酸,知道了这个数据,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我们把奶茶分为街头奶茶,奶茶杯和瓶装奶茶。
1.街头奶茶
1.1 如果是用牛奶做奶茶,只要知道牛奶中反式脂肪的含量即可。液态乳中反式脂肪酸约占脂肪总量的2-3%左右,参照美国农业部的数据(见下图),全脂牛奶的脂肪总量在3.3g/100g,那么牛奶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在0.06-0.1g/100G的水平。
如果一杯300ml奶茶里一半是牛奶,那么按照含量上限换算一下,300ml的牛奶做的奶茶里面含有的反式脂肪酸为0.15g。
1.2 如果是植脂末为原料制作的街头奶茶,要看具体含量。这里参考一篇论文《气相色谱法测定奶茶中的反式脂肪酸》的数据,街头奶茶300ml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在0.5g-2.7g之间,见下图TFA含量数据。
2.超市杯装冲泡奶茶
同样的数据来源显示一个奶茶杯中的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在0.012-0.518g之间,是不是觉得很低。
3.瓶装饮料奶茶
如下图营养标签显示,某瓶装饮料奶茶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为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国食品营养标签法规对反式脂肪酸含量有如下规定:当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3g/100g时,标签上可以标注为“零”,基于没有直接数据,这里就视瓶装饮料奶茶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3g/100g(实际的含量可能很低)。
4.小结
知道了上面的具体数据,我们就可以大概知道你一天可以喝多少奶茶了,当然我们还要考虑通过其他食品摄入的反式脂肪酸量,我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12年就这个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做了相当权威的评估,其结果显示北京、广州这种大城市居民反式脂肪酸供能比仅为0.34%(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平均每天摄入0.75g反式脂肪酸),远低于WHO的建议值小于1%,也就是说反式脂肪酸对我国居民总体健康风险很低。
那么如果取这个平均值来计算,2.2g (每天摄入量) -0.75g(中国人平均每天摄入0.75g反式脂肪酸)=1.45g,也就是你每日还有1.45g的反式脂肪酸摄入空间。
4.1 街头奶茶
前面已经提过了,街头奶茶分为“牛奶”和“植脂末”两种。如果是牛奶做的,你每天喝个几杯都没问题,当然前提是你喝的下(这里只考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不考虑其他的因素,比如糖的摄入以及营养比等)。但是如果你喝的是植脂末做的奶茶,如前面的数据显示这类街头奶茶300ml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在0.5g-2.7g之间,也就是说你喝一杯300ml植脂末做的街头奶茶,你的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可能就超过2.2g这个推荐上限了,更进一步,如果你每天都来这么一杯,时间一长(一年两年的),可能你血液里的低密度胆固醇含量就上来了,这会提高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当然你可以通过每年的体检对血液里胆固醇的含量进行监测)。可是,如果你偶尔来这么一杯植脂末做的奶茶,根本就没什么问题。
好了,下次你去街头奶茶店的时候,记得问奶茶妹妹她们家的奶茶是牛奶做的还是植脂末(奶精)做的。当然了,一般得到的回答是这两种都有,但是价格不一样。
4.2 杯装冲泡奶茶或是瓶装饮料奶茶
可以直接看食品外包装上的营养信息,上面标注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就是直接参考,如果反式脂肪酸含量很低的,每天来个一杯也不要紧。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杯装冲泡奶茶或是瓶装饮料奶茶里反式脂肪酸含量低,这可能归因于生产厂家所用原料更加优良且有固定、统一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厂家使用的氢化油可能全部氢化工艺加工的,其原料本身反式脂肪酸含量就很低。
如果你是奶茶狂魔,每天不来一杯你浑身难受,那你一定要喝牛奶为原料的奶茶(就街头奶茶而言)。如果你只是偶尔来一杯,英雄不问出处,买一杯然后插上吸管尽情的喝就是了。
作者:剑飞(知乎用户)
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新华网客户端和知乎的立场及观点。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新华号 新知问答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在说起奶茶,想必很多人对此的印象都会跟港台或西洋的舶来品挂钩,但其实不然,奶茶在中国早已有之,至少在清代的时候,宫里的主子们就已然是奶茶的忠实粉丝,因为满人喜食乳制品。我们看清末贵族载涛、恽宝惠的《清末贵族之生活》中就曾回忆过酪干、奶卷、乌塔及夏令之乳酪等等,因此可想而知,奶茶自然是他们情有独衷的饮品。
< class="pgc-img">>不过要想做出让皇家满意的奶茶,可不能草草了事。首先牛奶必须得新鲜,那会不比现在有在保鲜设备,所以只能现取现喝,隔天都会影响口感,要不怎么乾隆皇帝南巡时都要带着奶牛随行呢,不就是为了能喝到新鲜的奶嘛。而制作奶茶的原料则是由专门机构统一负责。一小桶奶所需原料有:“牛乳三斤半,黄茶二两,乳油二钱,青盐一两”。有了新鲜的牛奶,宫廷的配方,玉泉山的好水,一份好喝的奶茶算是做得一半了。
< class="pgc-img">>另一半就是要看熬制的水平了,清宫为了能喝到最优质的奶茶,曾经专门聘请过十一名蒙古熬茶人。这很有点现在的五星级酒店高薪聘请外国大厨的意思,当然奶茶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像炒面奶茶就是在奶茶中加入炒面而得,瓜子奶茶顾名思义是奶茶中加入瓜子仁,还有黑红茶是奶加入糊状的奶皮子调制而成,这奶皮子如今在蒙古和新疆仍然常见,而红奶茶则是用奶与一种黑红茶调出来的。在我看来,这些奶茶才是有想法、有创意的奶茶。
< class="pgc-img">>奶茶,确实是清宫中人人喜爱的饮品。但在等级森严的宫廷中,奶茶却不是想喝多少就能喝多少的。各位主子喝奶茶的数量,都有严格规定。但宫中限制供应的不光是茶叶,还有奶牛。根据《钦定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中记载:
“每日供御应用及各主位应用乳牛,取乳交上茶房、茶膳房”。
原来清宫中的奶茶都要由鲜奶制成。每头牛每天取奶两斤,交茶膳房制作奶茶。所以,各位小主们能喝多少奶茶,就要看分到多少奶牛了。据《钦定大清会典则例》记载,康熙年间:
太皇太后用乳牛二十四
皇帝、皇后共享乳牛一百
皇贵妃用乳牛七
贵妃用乳牛六
妃用乳牛五
嫔用乳牛四
贵人用乳牛二
皇子、福晋用乳牛十
< class="pgc-img">>估计那时候她们想炫富,不比金银珠宝,而是要比比自己拥有多少头奶牛了。
< class="pgc-img">>到了嘉庆朝,分配制度略有变化。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规定:御前例用乳牛六十头
皇后例用乳牛二十五头
贵妃例用乳牛四头
妃例用乳牛三头
嫔例用乳牛二头
贵人、常在等位应用乳牛于各分例内随用
皇子、皇子福晋例用乳牛八头
< class="pgc-img">>比起康熙皇帝,他的重孙子嘉庆皇帝分到的奶牛数量更多。别看皇帝待遇提高了,但后宫各位小主们分到的奶牛却减少了。康熙朝皇后与皇帝共享一百头奶牛,那皇后娘娘大致也能分到五十头。可嘉庆朝皇后却只有奶牛二十五头,足足少了一半。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皇后待遇下降,后面的各位姐妹自然也都跟着倒霉。贵妃从六头降到了四头,妃从五头降到了三头,嫔从四头降到了两头。至于贵人、常在能不能喝的上奶茶,还真就要看运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