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ass="pgc-img">>年四战港交所,绿茶IPO再遇波折?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简煜昊,编辑:景雪。
四战港股的绿茶餐厅,又一次成了餐饮业的焦点。
近日,证监会对即将在境外发行上市的绿茶公司发出备案补充材料的公告要求,要求其补充股权架构、股东情况、股权激励、大额分红、合规经营,5方面的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在合规经营方面,证监会特别对绿茶餐厅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预制菜占比情况进行了问询。
此前,曾有业内人士指出,绿茶多次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或许会成为其上市路上的一大阻碍。如今被要求补充食品安全及预制菜占比的相关资料,会对绿茶餐厅的IPO造成影响吗?
< class="pgc-img">>绿茶IPO,
被要求说明预制菜占比情况
具体来看,在合规经营方面,证监会要求,绿茶餐厅应说明境内运营实体食品安全管理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是否存在食品安全违规被处罚情形及整改情况,是否构成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此外,证监会还要求绿茶要对食品供应链具体模式和预制菜占比进行明示。
对此,红餐网在网络和社交平台上搜索后发现,近年来,绿茶确实有牵涉到不少食品安全以及预制菜方面的舆论。
今年4月,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反馈,称绿茶餐厅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还有人称在绿茶餐厅用餐后出现了身体不适。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黑猫投诉平台截图
2023年11月,杭州上城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监督抽检显示,西藏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杭州上城分公司的大青椒噻虫胺检测值高于标准值。
再往前,2021年12月,西藏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广州白云第一分公司制售的绿茶葱香烤鸡,被检出大肠埃希氏菌不符合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另外,绿茶也曾陷入预制菜争议。2024年3月,“中国蓝新闻”记者卧底杭州绿茶餐厅后厨发现,该餐厅售卖的“佛跳墙”是预制菜。但餐厅不仅未在菜单中标注“预制菜”字样,同时也没有主动告知顾客是预制菜。
在这之后,绿茶餐厅公关经理曾回应表示,已下架被曝光的预制菜品“佛跳墙”,同时已自查自纠下架门店部分预制菜菜品。
不过,绿茶最新的招股书中提到,目前,绿茶餐厅内有一部分招牌菜是由第三方食材加工公司制备的预处理食材及烘焙产品。而公司建立的中央食材加工设施及与第三方食材加工公司的持续合作亦有助绿茶规范餐厅内的菜品制备工序及提高运营效率,以降低经营成本。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绿茶招股书截图
< class="pgc-img">>四战港交所,
翻台率已大不如前
绿茶餐厅实际源自王勤松、路研夫妇在2004年创立的绿茶国际青年旅舍。
彼时,绿茶青年旅舍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且大多是追求性价比的年轻人,所以在提供餐食方面,绿茶青年旅舍也为旅客提供了融合浙菜,而不是杭州地方菜。
在注意到来旅舍吃饭的客人反而比住宿的客人更多后,王勤松才萌生了开一家餐厅的想法。
2008年,第一家绿茶餐厅在杭州顺利开业,该餐厅延续并发扬了绿茶青年旅舍的菜品特点,同时辅以中国风的精致装修。
由于价格亲民,菜品迎合大众口味,第一家绿茶餐厅开业之后爆火。由此,绿茶餐厅也开始踏上连锁化道路。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2021年3月,绿茶集团首次在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但之后,因财务数据纰漏被港交所责令完备,又被曝出了食品安全问题,到了当年9月,绿茶招股书失效。
此后,绿茶餐厅又分别在2021年10月及2022年4月两次提交了上市申请,但均未成功。
今年6月19日,绿茶集团第四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主板挂牌上市。花旗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最新的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绿茶集团的营收分别为22.93亿元、23.75亿元和35.89亿元,其中2023年同比增长51.1%;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0.25亿元和3.03亿元。
绿茶集团将收入的连续增长归功于旗下餐厅的扩张。招股书显示,2021年末、2022年末及2023年末,绿茶集团分别拥有236家、276家、360家餐厅。2021年至2023年,绿茶净增门店数分别为56家、40家和84家,3年累计净增180家。
单看营收端的数据,似乎释放了一些积极的信号。但绿茶餐厅面临的挑战仍然不少。
高翻台率曾是绿茶引以为豪的关键指标。据了解,2014年,绿茶最高的日均翻台率当时能达到6-8次。
但如今绿茶餐厅的翻台率于巅峰期相比已有较大下滑。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其翻台率分别为3.23次/日、2.81次/日、3.30次/日。
绿茶餐厅创始人王勤松早年间接受采访时曾公开表示,绿茶餐厅人均消费不高,但各类支出成本较重。因此,别的餐厅可能是客人坐满就赚钱,但绿茶则是翻台才开始赚钱。王勤送指出,绿茶餐厅的翻台率一天4次是下限。但目前来看,绿茶餐厅翻台率仍未能回升到这一基准,这或许会对绿茶餐厅未来的增长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
< class="pgc-img">>仅占据0.7%的市场份额,
“融合菜+性价比”的优势消失?
回溯绿茶餐厅的发展,其核心竞争力主要集中在两个关键词:融合菜、性价比。
绿茶餐厅起步的时期,恰好赶上了国内餐饮行业向精细化、时尚化消费升级的阶段。而其打出的性价比、融合菜的特点,在当时算是走在了行业前面,故而能很快在市场上打出名头,并站稳立足。
但如今的餐饮业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性价比基本上已经是每一个餐饮品牌的标配。
而融合菜系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性价比融合餐厅、性价比融合品牌比以往多太多了,包括外婆家、新白鹿等主打融合菜的品牌都在加快抢占市场,竞争可谓白热化。
灼识咨询报告显示,休闲中式餐厅市场高度分散,市场参与者众多,2023年绿茶餐厅仅占据0.7%的市场份额,位于休闲中式餐厅中的第四位。
其次,绿茶餐厅的收入渠道也过于单一,目前并没有子品牌供血,而其在外卖和零售端也表现平平。
外卖早已是很多餐厅视为增收的重要渠道,但绿茶餐厅外卖业务的收入占比却从2022年的16.7%下降到了14.4%。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绿茶招股书截图
更重要的是,伴随年轻消费者口味的快速更迭,众多更具特色、更新潮的创新餐厅还在不断崛起。菜品能否持续创新,为消费者带来新鲜感,也成了绿茶餐厅正面临的尴尬问题。
红餐网注意到,在网络上,有不少评论指出,绿茶餐厅很久没有再出爆品了,且即使是新品,也大多趋向于平庸。在融合菜餐厅越来越普及的当下,顾客对于爆品的期望阈值比过往更高,如果不能推出更多的爆品来吸引消费者,那么顾客的满意度可能会持续下滑。
在招股书中,绿茶餐厅自己也提到,能否持续取得成功取决于不断推出新菜式并改良现有菜式以迎合不断变化的顾客喜好及口味。但绿茶餐厅自身也无法保证总是能有效地估计主要市场的发展方向,并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成功识别、创制及推广新菜式或经改良菜式来获得成功。
结 语
在资本市场,多次发起IPO的案例并不少,具体到餐饮业,也并非只有绿茶餐厅的案例。
比如另一中餐巨头“小菜园”,于2024年1月16日递交了招股书,但与绿茶餐厅的遭遇类似,初次递表的小菜园也未能上市。7月16日,小菜园招股书宣布失效。当日下午,小菜园再度更新招股书,递表港交所。
目前来看,餐饮市场的发展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这或许会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审核通过率。但从市场发展的长周期来看,上市绝不是企业发展的终点。未来,绿茶餐厅能否成功IPO,红餐网将持续关注。
这个看脸的时代,网红餐厅似乎已经成为了标配。真正能火遍全国的网红餐厅,却并不多见。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绿茶餐厅的故事。
< class="pgc-img">>2008年,浙江夫妇王勤松和路长梅在杭州西湖边开了一家青年旅馆,取名"绿茶"。谁曾想,这个名字竟成为日后网红餐厅的代名词。从2008年到2020年,短短13年时间,绿茶集团就开出了180家门店。最近两年,更是加速扩张,2021年净增56家,2022年净增40家,2023年更是猛增84家!三年下来,门店数直接翻了一番。
< class="pgc-img">>绿茶餐厅的火爆,并非一蹴而就。早年间,王勤松和路长梅总结出了几点经验:融合菜最能调和众口、菜品价格得亲民、用餐环境得好。这三点,成为了绿茶餐厅的金科玉律。
< class="pgc-img">>在寸土寸金的一二线城市,绿茶餐厅竟然能做到人均消费60元左右!5元一份的黄瓜、10元一份的东坡肉,简直就是平民美食的代名词。别小看这些便宜菜,它们可都是绿茶餐厅的"聚客神器"。
< class="pgc-img">>据王勤松透露,对于其他餐厅而言,可能客人坐满就赚钱,对于绿茶餐厅而言,客满之后翻台才开始赚钱。早年间,绿茶餐厅能做到4次翻台,那可是妥妥的"印钞机"。
< class="pgc-img">>随着购物中心的竞争加剧,绿茶餐厅的日子也不好过了。从2018年开始,它的翻台率就再也没上过4次。雪上加霜的是,电商的兴起导致实体商业地产的人流量减少,这无疑是给绿茶餐厅的客源带来了冲击。
< class="pgc-img">>面对困境,绿茶餐厅的同行外婆家选择了转型,调整定位和开店策略。绿茶餐厅则是坚持走老路,加大开店力度,试图通过规模效应来突围。
< class="pgc-img">>从2021年3月开始,绿茶集团就开始谋求上市,希望通过募资来支持扩张。万万没想到,这一冲刺就是4年!期间,绿茶集团先后4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屡战屡败,却也屡败屡战。
< class="pgc-img">>2021年至2023年,公司持续录得流动负债净额,主要就是因为拓店太快,现金流捉襟见肘。目前绿茶餐厅还是直营模式,单店开店成本高达240万元到370万元。想要实现"4年再造两个自己"的目标,上市募资几乎是唯一的出路。
< class="pgc-img">>说到绿茶餐厅,不得不提到它的创始人王勤松和路长梅夫妇。这对夫妻可谓是天生的生意人。王勤松从小学厨,后来做过外贸和煤炭生意,还去德国经商。这些经历,都让他对"性价比"有了深刻认识。路长梅则是从"体面"的角度来理解"性价比"。在她看来,绿茶餐厅就是要让所有人都能吃到美食,不分贵贱。
< class="pgc-img">>如今,绿茶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企业。王勤松任董事长,路长梅是非执行董事,路长梅的弟媳于丽影任副总裁,王勤松的侄子王佳伟任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这个家族,也牢牢控制着绿茶集团65.8%的股份。
< class="pgc-img">>面对新消费浪潮的冲击,绿茶餐厅还能继续高歌猛进吗?有业内人士指出,餐饮品牌的生命周期往往只有三五年。主打江浙菜和融合菜的绿茶餐厅,触达人群相对有限。相比之下,凭借供应链优势快速扩张的川菜、湘菜品牌,似乎更有优势。
< class="pgc-img">>绿茶餐厅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活下来,本身就很不容易。接下来,它能否借助资本的力量,开启新的征程。
这个悠长而美好的秋天,杭州又开出一些注重环境与空间设计的餐厅。对于喜欢拍照的美食爱好者来说,这肯定是好事儿,再也不用拍那种千篇一律的所谓“简洁ins风”了。而且坐在这样的店里吃饭,不管人均几何,“看到老板们用心、用力花钱了”,就觉得值。
新周记(朝晖国都店)
多变的风格配稳定的人均
地址:朝晖路182号国都发展大厦3楼
新周记又低调地开了新店,可能因为是在三楼,这次差不多花了11天才达到大厅客满。包厢?包厢肯定在这之前就满了,毕竟现在人均150也能安心吃的豪华包厢,很少很少。
作为一个连锁店,新周记主要在菜品上做统一,就这两年新开出来的店,会在装修上“悄悄地”做着改变。比如朝晖国都店就画风一转,看着竟有几分港式茶餐厅的味道了。店里用了大量的玻璃,甚至地面的瓷砖都带着透明感,视觉上通透了,空间上仿佛宽敞了许多。
与此同时,店里还增加了不少植物景观的装点,配合着暗色系的灯光,还以为进了早年的“情调餐厅”,有点复古。看看周围,想想不到100元的人均,顿时香了。
伴随着新店开张,总会有些新菜,这次连冷菜都很对胃口。风生水起三文鱼是借鉴了潮汕地区风生水起鱼生的做法,只不过把草鱼换成比较容易被接受的三文鱼,再就是配料方面也做了调整,花生米与榨菜使三文鱼变得随和了。
酱油香土鸡用的是很年轻的土鸡,经过酱油的腌制与烟熏处理,风味别致,鸡肉不油不柴,富有嚼劲。
砂锅浓汤钱塘江鳗的配料其实很简单,冬笋片、蘑菇片和切成薄片的江鳗。奶白色的汤味浓郁,会让人联想到杭州人很熟悉的鲫鱼汤,鲜美无比。
梅干菜焗阿拉斯加长脚蟹是以传统江南菜手法对高级食材做全新演绎,上面点缀着的绿色菜叶却不是预想中的九层塔,而是菠菜叶,如此就使得梅干菜的香味更为纯粹。
小管鲜鱿烧年糕则再次向大家证明,好吃的年糕稳如泰山,跟各种海鲜搭都不踩雷。新鲜小管软中带着弹性,年糕软中带着绵密,也是优质组合呢。
再推荐一下“农家豇豆饼”,是薄薄的脆饼里夹着糯米和豇豆干,层次丰富。
玩食间
玩味空间里的本土经典味道
地址:紫荆花路联合大厦B座二楼
这家餐厅一开,就吸引了业内人士的好奇目光,没办法,外婆家吴公子的店嘛。
店铺的设计非常有格调,虽说这种暗黑系在餐饮界并不少见,但这样一眼就望到底的暗黑系,还是能看出老板对空间处理的别样理解。
水泥与木料的结合,天花板上有一种波澜的曲线,怎么看怎么像个大写的W。通常拗这种造型的餐厅,都会强调几分私密感,可这一家吧,座位整齐地占据着餐厅的三分之二地面,瞧着像村子里吃流水席的排场;另有三分之一是完全空着的,好比是一幅画卷的刻意留白。
环境是这样的风格,菜品也从视觉上达到了统一的美感。看这个卤鸭冻,是不是比寻常卤鸭好看多了?它是将卤鸭煮烂后切块、成冻,吃的时候入口即化,咸香鲜一并崩发出来,是对怀旧菜(小时候吃过的黄豆猪蹄冻)的创新。
菜苗沙拉啫喱盏的颜值很高,外面的小盏是QQ的啫喱,沙拉也玩出花样来了。
当然也不只是好看啦,浙江菜的底蕴信手拈来。萧山萝卜干蒸钱塘江米鱼的处理方法偏粤式,倒不像杭州菜,是将米鱼肉切成薄片,顶上放一小搓萧山萝卜干。鲜嫩的江米鱼和入味的萝卜干瞬间洋气了有没有!
松叶蟹现在非常流行,大多是用肉饼或水波蛋来蒸,这边做酒糟松叶蟹,那股强烈的酒糟香赢了。
龙井茶香鸡吃着与脆皮鸡并无差别,只是有着茶叶被熏过的淡淡焦香味。表皮够脆,鸡肉够嫩。
酒酿圆子蒸蛋,隐约有台州人最爱的姜汁蒸蛋味道,这个季节吃来暖暖的。
九漱·新浙菜
藏在村子里的宝藏餐厅
地址:九溪徐村86号
九溪公交车站往里走一段,跟着导航就能找到九漱了。掩映于参天大树之间,有一点森林餐厅的意境。
听说设计师将南宋美学“搬入”空间,室内环境与周边很好地融为一体,各个角度都很出片。
有时当一个餐厅美到一定程度,大家就对他们的菜不怎么有期待了。但我要说,九漱的菜品完全值得期待,甚至可以说是这个人均水平的餐厅里极具记忆点的一家了(没错,有不少高价餐厅的菜都长得差不多)。
先看这个桂花酿熟醉湖蟹吧,用的是江南特有的桂花酿,酒香中带着馥郁的桂花香甜,出品是花了心思的,不单单看着赏心悦目,吃起来也轻松,无需动手,每一块都是那么刚刚好。
生腌大花虾是将去了筋膜的虾肉拍散后,小心堆放于柠檬片上,再淋上自制酱料。酱料中的灵魂成分是腐乳,有点出乎意料。
玫瑰盐板酱烤松叶蟹是本季最好吃的松叶蟹之一,铺在底下的葱散发出浓烈的香气。这个做法有点像葱烤鲫鱼,松叶蟹整个都朴实起来。
广受欢迎的江米鱼,来自附近的九溪菜场(老底子杭州人都喜欢赶早来那边买江鲜),主厨做了一鱼两吃。先是姜葱蒸,后有沸腾烹,口味逐渐转浓,完成了浙江菜与四川菜的友好携手。姜葱蒸尚且低调,那沸腾米鱼上来的时候就霸道了,整个包厢里都充满花椒的香气。香得我都想去打听他们的花椒是哪买的了……
金蒜白汁花胶焖脱骨江鳗可以说是简单粗暴的滋补了,大蒜炸至金黄,花胶的软糯与鳗鱼的细致,是肉眼可见的胶原蛋白。颗粒感的芹菜末,是用来解腻的。
柚子酱酥脆羊腩肉有别于以往常见的羊肉吃法,是将羊腩肉炸至表面酥脆,再蘸上自制柚子酱,每一口羊肉都与清新的柚子肉密不可分,很符合当下暖“冬”既想进个补、又不想太热的心情。
最后的最后:锦绣点心拼盘热热闹闹,开心果焦糖布丁吃了真的会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