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荷兰特约记者 于 夫】如果你乘坐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的商务舱,就会得到一份极具荷兰风味的纪念品:一个由代尔夫特蓝陶制成的荷兰传统小房子,里面装的就是金酒。这个传统始于上世纪50年代。就像白酒之于中国,伏特加之于俄罗斯,荷兰“国酒”,非金酒(Genever)莫属。
来荷兰工作后,我偶然买到一款陶制酒瓶、颇有古韵的酒,瓶上写着“阿姆斯特丹1575”,酒精度35度,没想到误打误撞买回了荷兰“国酒”——金酒。
金酒是粮食酒,原料可以选用不同的谷物,如大麦、小麦、斯佩尔特小麦、黑麦、玉米等,不同原料酿出的酒口味不同。酿造时先用麦芽浆发酵、蒸馏得到麦芽酒,这时酒精度在50度—55度之间,加入杜松子和其他草本配方再次蒸馏就得到金酒了。金酒的酒精度至少为35度。有些高档金酒还会被放到橡木桶中陈化,这种酒的口感更接近威士忌。
金酒通常分为“年轻酒”和“老酒”。这与它们的年份或在橡木桶中陈化的时间无关,而是取决于麦芽酒的含量。年轻的金酒最多含15% 麦芽酒,酒精度至少35度,口感清爽,更接近伏特加;老酒则至少含15%的麦芽酒,酒精度至少38度,口感更柔和,麦芽味更浓。年轻酒通常作为开胃酒,老酒则作为餐后消化酒。此外还有一种谷物酒(Korenwijn),它的麦芽酒含量高达50%,酒精度至少38度。
除了麦芽酒酒基以外,金酒的另一个主要成分是杜松子。它是杜松的球果,在古希腊时即被使用,先是作为药物,后来作为调味品。它能缓解胃部不适、肠胀气、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据说还在古希腊奥运会上用来改善运动员体力。每家金酒酿造厂都有自己的秘密配方,区别主要是选取的草本混合物不同。除杜松子以外,通常还会添加陈皮、香菜籽、艾草、当归、甘草等。
不是什么人掌握配方就可以生产金酒了。按照欧盟原产地保护规则,只有荷兰、比利时、法国北部两个省和德国西北部两个州生产的金酒才能用Genever这个名字。
关于杜松子酒与金酒的关系,有很多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荷兰执政官威廉三世1689年—1702年去英国当国王时把这种酒带到英国。现在杜松子酒的名气已经远大于金酒了。
英语里有个词是“Dutch courage”, 意思是“酒后之勇”,直译过来是“荷兰人的勇气”。这个词据说是这样得来的:荷兰独立战争中英荷两国士兵并肩作战,英军发现荷军异常英勇、不怕牺牲,原来秘密就在于他们冲锋陷阵前喝了金酒。其实我觉得把Genever译作金酒或琴酒欠妥,前者显得奢华,后者太秀气,能让大个子荷兰人壮胆儿的东西不如译作“劲酒”。
金酒室温下即可饮用。也有人像喝伏特加那样冷藏后饮用,再早的时候还有人像喝苦艾酒那样加糖喝。在传统的荷兰酒吧里,酒保会用“郁金香杯”给顾客上金酒(如图)。这种酒杯的外形像郁金香花一样,容量是35毫升。酒会倒得很满,靠表面张力hold住才不至于洒出来。标准的喝酒姿势是站立、双手后背、弯下腰喝第一口,最好咂出声来,然后举杯一饮而尽。
在荷兰南部和比利时北部的荷语区还流行一种金酒与啤酒混喝的方法,啤酒通常选用淡啤酒。酒客将金酒杯倒满后扔进装满啤酒的杯里,喝这种混合酒。它相当于国内的“深水炸弹”或“紧急下潜”式喝法。荷兰老炮儿喝金酒时会慢慢呷,像品鉴上好的威士忌一样。金酒酿造商介绍说,金酒兼得杜松子酒与威士忌神韵,更加耐人寻味。
艺术书架】
作者刘珊珊系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黄晓系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
中国园林的设计理法和营造实践,有着数千年的悠久传统。近代以来,这项传统艺术成为现代学术体系的一员,发展为今天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1952年,在梁思成先生支持下,汪菊渊教授和吴良镛教授联合创立造园组,成为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先声。这套“园林三书”的作者孟兆祯先生,就是造园组的第一届学生。
“孟兆祯园林三书”
孟兆祯 著 北京出版社出版
从求学时代开始,孟兆祯便沉浸于中国园林艺术之中。为了理解中国园林的精髓,他经常向学术前辈请教,反复研读《园冶》等经典著作。他对中国传统的造园技艺情有独钟,向曾承担皇家造园的“山子张”传人学习假山技法,钻研中国园林最为艰深的假山营造技艺。
经历过对中国园林多年的学习和体验之后,孟兆祯开始以现代学术的眼光,展开深入的理性思考。与此同时,在中国改革开放后飞速发展的建设大潮中,他承担了多项国家重要建设工程的设计工作。对中国传统造园技法的多年探索,使他的设计作品蕴含着浓厚的中国文化情怀,他创作出了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林泉高致”假山、中国国际园博会“盛世清音”瀑布假山等经典作品。鉴于他在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和工程实践中的卓越贡献,1999年孟兆祯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风景园林学界的大匠宗师。
2023年北京出版社推出“孟兆祯园林三书”,以《中国园林鉴赏》《中国园林理法》和《中国园林精粹》三个主题,分册结集出版。这套丛书汇聚了孟先生在园林领域的毕生所学,深入浅出,充满灼见,以晓畅的文字和生动的图解,引导读者走进一代哲匠的园林世界。
孟先生解读中国园林的独到之处,在于他拥有丰富的实地考察和设计实践经验。张爱玲评价自己研究《红楼梦》“唯一的资格是实在熟读《红楼梦》”,孟先生也是如此,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遍访全国各地的园林,不但对很多园林一去再去,结合考察完成了《山石小品艺术初探》《北海假山浅释》《北京清代宅园初探》等论著,而且深度参与了避暑山庄和北海静心斋等园林的复原复建工作,总结出传统园林的设计理法,用于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孟先生对中国园林的解读从设计师的创作视角入手,将各种园林案例谙熟于心,信手拈来,带给读者一种“内行看门道”的透彻之感。
孟兆祯绘制的传统园林水彩画
风景园林属于实践性的设计学科,孟先生提倡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做好设计。数十年来他在这三个主题方面身体力行,将经验与见解凝聚在“园林三书”中。《中国园林鉴赏》源自孟先生“行万里路”的实地考察,他精选出8座江南私家园林和4座北方帝王宫苑加以品鉴,挑选的案例并不求全,而是力求“言人所未言或人所少言”。书中讲到的每一座园林、每一处景致都经过精心取舍,进而结合他亲身的体验所得,剖析那些“令人难忘的园林空间形象和文化内涵”。《中国园林精粹》是在考察基础上的理论总结,论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演变、中国园林与传统哲理的关联等更具思想性的话题,体现出“读万卷书”的理性思考。《中国园林理法》则是孟先生综合考察、读书和实践所得,创立的一套总括中国文化精髓的园林规划设计方法。
其中《中国园林理法》的结构最为严谨,揭示了千变万化的中国园林背后,“万变不离其宗和共同遵循的设计、创作序列”。孟先生将中国园林的创作过程总结为明旨、相地、立意、布局、理微和余韵六大主要环节,再以借景作为中心环节与主要环节互相支撑,构成六边形结构,它被形象地称作“孟氏造园六边形”。
《中国园林理法》既有明晰的结构框架,又体现出中国园林特有的灵活自由。传统园林艺术讲究“有成法,无定式”,既有规则可循,又不能拘泥。因此总结出这套创作模式后孟先生特意强调,以上序列“并不是死板而一成不变的,实践中完全可以交叉甚至互换”。比如“立意”和“相地”的关系错综复杂,艺术创作讲究“意在手先”,但造园立意与用地分析密不可分,两者的先后顺序可灵活调整,不必胶着。又如“余韵”与“封定”联系在一起,造园追求余韵不绝,一座西湖从唐宋到明清,不断建设、不断完善;但一个作品“终有定局之时,不能无尽无休地变动,要稳定下来成为代表作”,避免狗尾续貂。《中国园林理法》介绍了从“明旨”到“封定”的完整设计序列;最后又以近百页的篇幅,专项讨论“掇山”,以突出山石在中国园林里的重要性。
这套“园林三书”各自独立,自成一体,同时又彼此呼应,充满有机关联。比如同是介绍造园理法,《中国园林理法》以整本书的篇幅来展开,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足以指导现实的造园实践;《中国园林精粹》则以第一篇文章中一节的篇幅来呈现,提炼出主要的原则和手法,以帮助读者欣赏和分析园林。目的不同,篇幅和写法也不同。这样就使整套丛书既可独立阅读,又能整体通览。三本书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一步步带领读者入门、登堂、入室,让读者不但能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理解中国园林之美,甚至有可能亲自设计、建造一座园林,收获更多的体验和享受。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24日 1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日,苏格兰威士忌品牌皇家布莱克拉推出全新雪莉桶系列,三款焕新佳酿将品牌调和大师斯蒂芬妮·麦克劳德(Stephanie Macleod)对雪莉桶的探索展现得淋漓尽致。
荣膺皇家认证的苏格兰威士忌
作为仅有的三个被皇家认证的苏格兰威士忌之一,皇家布莱克拉是威士忌爱好者们不可错失的选择。皇家布莱克拉酒厂始建于1812年,酒厂位于苏格兰高地奈恩(Nairn)附近的考德庄园(Cawdor Estate)——这里既是莎士比亚名作《麦克白》故事的发生地,也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皇家空军的基地之一,与英国皇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酒厂由当时年近半百的威廉姆·弗雷泽(William Fraser)上尉创办,他从军队退役后回到家乡,租下农场创办了布莱克拉威士忌。
< class="pgc-img">皇家布莱克拉酒厂
>< class="pgc-img">皇家布莱克拉酒厂
>酒厂成立初期,相关法律的制约导致威廉姆只能将威士忌通过海运和陆运送往伦敦,产品在伦敦上流社会中掀起一阵风潮。1833年,威廉姆上尉酿制的布莱克拉威士忌被奉到有“公民国王”之称的英王威廉四世驾前,英王品尝之后,被这一精心之作深深打动,便在1833年8月15日向布莱克拉酒厂颁发了第一张针对苏格兰威士忌的皇家特许令,布莱克拉也从此更名为皇家布莱克拉,声名远扬。作为英国历史上三家获得过皇家特许令的酒厂之一,皇家布莱克拉因深受威廉四世的喜爱,也被誉为“国王的威士忌”和“神圣之饮” 。
点睛之笔:雪莉桶陈酿之美
皇家布莱克拉威士忌以丰富的果香和迷人的风味所著称,而这些特性离不开调酒大师对酒液进行的雪莉桶过桶处理。雪莉酒不同的陈酿方式、强化后的酒精度、陈酿地区以及所使用的酿酒葡萄,使得最终生产出的雪莉酒风格多种多样,而对应的酒桶为我们的调和大师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国王的威士忌”首先要在初次填充波本桶、二次填充桶和再炭化桶中完成熟成,随后由调和大师精心挑选后调和在一起,完成酿制过程中点睛之笔的一步:根据对应的年份注入特定的雪莉桶。
当酒厂决定在威士忌陈年过程中使用雪莉桶时,欧洛罗索雪莉桶(Oloroso)是最常用到的一种木桶。皇家布莱克拉调和大师Stephanie MacLeod却希望能探索一下其他雪莉桶,看看它们能赋予威士忌哪些风味特质。因此,皇家布莱克拉堪称一场对雪莉桶过桶的探索:不同的雪莉酒能以哪些方式影响和塑造酒厂标志性的轻盈果香。虽然欧洛罗索雪莉桶是最常用到的一种雪莉桶,但现任皇家布莱克拉调和大师斯蒂芬妮·麦克劳德发挥她独特的天赋,也对其他的雪莉桶展开了探索,深入研究不同的雪莉桶能给酒液带来的风味特质,进一步塑造皇家布莱克拉的标志性果香。
全新雪莉桶系列
全新的雪莉桶系列融合了调和大师的奇思妙想,展现出皇家布莱克拉对雪莉桶过桶的独到探索。这一系列将品牌200多年来的传奇色彩融入到醇美佳酿之中,更是体现了品牌在行业中的专业性。 全新系列的三款产品:12年、18年、21年,分别应用欧洛罗索雪莉桶(Oloroso)、帕洛科塔多(Palo Cortado)雪莉桶和雪莉桶三剑客——佩德罗-希梅内斯(Pedro Ximenez)、帕洛·科尔塔多(Palo Cortado)和欧洛罗索(Oloroso)组成的雪莉三剑客,展现出三种不同的魅力:
< class="pgc-img">全新皇家布莱克拉雪莉桶系列
>皇家布莱克拉12年
皇家布莱克拉12年在欧洛罗索雪莉桶(Oloroso)中进行过桶处理,不仅赋予了酒液深沉的桃花心木色,更奠定了这一威士忌的风味基础。产品初闻时带有巧克力糖衣榛子和香料的味道,随之而来的是炖水果的芬芳。细细品味,欧洛罗索雪莉酒桶带来的温暖而饱满的芬芳扑面而来,极具标志性,层次丰富而诱人。坚果和烤水果的风味显著,还带有一丝烟草的香气。
荣获奖项:2021年旧金山世界烈酒竞赛双金奖、2021年英国ISC国际烈酒竞赛金奖
品鉴笔记:香气浓郁,充满活力——巧克力糖衣杏仁、多汁的蔓生果、精磨谷物、浓郁的香料——所有这一切都浸润于欧洛罗索雪莉酒的丰富特质之中。皇家布莱克拉夏日微风般明快地渐渐展开,带出成熟的桃子、黑樱桃、巧克力杏仁和焦糖的香气。美妙圆润,口感丝滑。
皇家布莱克拉18年
皇家布莱克拉18年在美国橡木桶中熟成后,酒液在被誉为“葡萄酒酿酒师之选”的帕洛科塔多(Palo Cortado)雪莉桶中过桶。这一颇具个性的雪莉酒酒桶为威士忌带来剔透的色泽及不一样的青橄榄和烟草的风味。经过反复实验,调和大师成功地通过帕洛科塔多雪莉桶赋予了这款威士忌更多的层次感,同时又保留了皇家布莱克拉本身的饱满果香和圆润口感。
荣获奖项:2021年旧金山世界烈酒竞赛双金奖、2021年世界威士忌大赏单一麦芽威士忌品类金奖、2021年英国ISC国际烈酒竞赛金奖
品鉴笔记:迷人复杂,富有内涵——丰富的辛香料、奶油香草和可可粉味伴随着饱满的果香逐渐释放。微妙的柑橘气息和柠檬和橙子味随之绽放。口感丰满有趣,每一口都无比愉悦。
皇家布莱克拉21年
由佩佩德罗-希梅内斯(Pedro Ximenez)、帕洛·科尔塔多(Palo Cortado)和欧洛罗索(Oloroso)组成的雪莉三剑客,为皇家布莱克拉21年营造出了王者光环。酒液新鲜而清爽,三款雪莉酒的风味尽锁其中,完美而和谐。酒液如同撒上了肉桂和太妃糖浆的夏日浆果般甘甜,口感柔软丝滑,让每个品鉴瞬间都精美绝伦。
荣获奖项:2021年旧金山世界烈酒竞赛双金奖、2021年世界威士忌大赏年度高地单一麦芽威士忌、2021年英国ISC国际烈酒竞赛双金奖及单一麦芽威士忌21年及以上Trophy奖
品鉴笔记:皇家风范,气度俨然——香甜柔滑,易饮绝伦,富有内涵,雪莉香和木香完美平衡,缓缓释放。好像夏日里撒上肉桂和黑砂糖的浆果一样,细品间还会发现它如天鹅绒般柔软的太妃糖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