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作为王者荣耀顶尖的职业联赛,一直以来都收获着大量粉丝与观众的瞩目,而一个战队除了选手以外,还要配备分析师、教练等人员。而战队教练的实力,除了以前的职业选手转型教练的之外,一直是未解之谜,比如顶尖战队的教练到底是什么段位的,能力水平如何?
< class="pgc-img">>林教练作为明星教练,想必很多KPL观众已经不陌生了,轮番执教过DYG、ES,到如今的QG,论BP理解也都是一线教练的水平,游戏技术应该差不了哪去。可最近Fly就用几场SOLO赛,帮助广大网友探究出了林教练的技术到底如何,这几场林教练确实能看出来,游戏技术有待提高。
< class="pgc-img">>林教练简单粗暴老亚瑟
俩人制定规则是fly输了给全队买奶茶,林教练输了是欠一杯奶茶。林教练与Fly的SOLO第一局,Fly用的是花木兰,而林教练使用了没什么操作难度,机制比较简单的亚瑟,但很可惜无论是对位换血,还是对兵线的理解,都被Fly压制得很惨,像一个黄金被王者虐。
< class="pgc-img">>在第一局输掉之后,林教练也是快速从脑海中寻找自己可以击败Fly的英雄,毕竟岁数大了,而且不是职业选手,操作水平不如队员是很正常的事情。于是林教练决定与Fly单挑孙尚香,这可能也是林教练在王者荣耀平常自己玩的时候,比较有自信的英雄,可结局也是不出意外。
< class="pgc-img">>Fly仍旧是全面压制林教练,在绝对的技术领先的情况下,是不存在英雄打不过的情况,前期换血,林教练的平A流畅性就有问题,导致后续操作被Fly的血量领先限制,最终被Fly一技能接精准二技能带走,林教练最终也是输得心服口服,至于林教练什么游戏水平,这两局SOLO赛反应的也很彻底。
< class="pgc-img">>选手与教练的不同
林教练的游戏水平大概在星耀左右,能够看出还是有一些游戏理解的,但是操作确实瑕疵比较多,面对Fly这种顶尖操作型选手来说,被完全压制也很正常。但教练与选手不一样,侧重点不是技术,而是阵容理解,BP理解,所以教练的技术水平线的不那么重要了。
< class="pgc-img">>个人观点:这次Fly与林教练的两局SOLO,证明了KPL顶尖教练的游戏水平不一定要特别出色,很多教练的技术可能还不如十几岁的孩子。但毕竟坐在教练的位置,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需要负责的是比赛的BP与选手的能力开发,游戏段位与技术可能并不需要有多高。
诚对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对你温柔以待!各位友友好,很高兴在头条的世界里认识大家,我是【甜甜的西瓜最解渴】:一个专注个人成长、职场精进、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的奋斗者;一个擅长演讲、辩论,喜欢数学、读书的学习者。炎炎夏日,希望能给你们带来一丝甜美与清凉。
在此也十分感谢各位友友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是你们的鼓励,一直让我坚持到现在,请大家继续多多关注我,谢谢。
转眼又到了周五,合肥经历了短暂的降温模式之后,又开启了“烧烤模式”,不过好在接近周末,可以在家待着看看书,带带娃,逛逛,今天朋友圈被茶颜悦色南京门店开业的一则消息刷爆了:8月18日,茶颜悦色南京门店开业,排队潮上演。黄牛再起,一杯代购价高达200-300元。
——我看后久久不能平静,又看看了微信钱包已连续多日维持在8.9元,这一杯200-300元的“天价”奶茶,看来不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品尝的[石化] 我这个人比较【抠门】,还是喜欢喝免费的白开水,看来要想喝上这一杯天价奶茶,我还需要在头条多发文章多赚钱才行[笑]
今天我们分享的主题是:
不要让自己被身边的人与事所影响,
更不要沉迷于安逸和享受,从此止步不前。
生活顺利时,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比以前更加积极进取、奋发作为。
要将眼光放长远,找到行动的内驱力,去不断提升自己。
自律的初期是痛苦的,但当你把它内化成一种本能的习惯后,
就会享受到它所带来的快乐和价值感。
于繁华中守住自律,也就守住了人生的航向。
< class="pgc-img">>【一、8月19日安徽疫情信息速报】
(一)2022年8月18日0-24时,安徽省报告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二)8月18日0-24时,新增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例(阜阳市太和县)。
(三)截至8月18日24时,安徽省尚在医学观察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四)今日起,合肥开展新一轮的区域核酸检测,时间安排: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经开区、新站区,安排在8月19日;包河区、高新区,安排在8月20日。此轮核酸核酸采样时间为6:00-10:00、17:00-21:00,午间时段休息。
——安徽的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我们一起努力,攻坚克难,从自我做起防御疫情,一定可以战胜疫情!疫情战胜,祖国统一,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加油]
【二、合肥天气预报你我知】
(一)山东四川广西等地出现强对流天气
8月19日05时至08时,黑龙江中部和东部、辽宁东部、山东北部、四川盆地西部、云南南部、广西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短时强降水天气,小时雨量20-40毫米,局地达50毫米以上;另外,山东中部等地的局地出现雷暴大风。
(二)山东安徽江苏广东等地将有强对流天气
预计8月19日14时至20日08时,山东、河南东部和西南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四川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中南部、广西南部和西部、广东中南部、海南岛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短时强降水天气,小时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达70毫米以上;另外,山东东南部、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湖北北部、福建东南部、广东中部等地的局地将有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
(三)合肥市气象台2022年8月19日06时发布全市高温警报和天气预报:今天白天到夜里:晴天到多云。偏南风3级。今天最高气温:39℃。明晨最低气温:29℃。预计:20号,多云到晴天,有分散性雷阵雨。
——请各位出行的朋友们注意防暑降温,注意出行安全,预祝大家周五工作快乐!
< class="pgc-img">>【三、近期热点解析——是“噱头”还是“实力”?200元一杯的奶茶谁在买?】
8月18日,茶颜悦色南京门店开业,排队潮再次上演。“排得越前面,买到的机率就越大”。开业不到2小时,不止线下人满为患,网上的热度也一路攀升。有关“南京茶颜悦色”“南京茶颜悦色门外排长龙”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我的朋友圈里面也是被这则消息刷屏。
< class="pgc-img">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class="pgc-img">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针对这一现象,我想说一下我的看法:
(一)茶颜悦色是湖南长沙茶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以茶饮和甜品为主打。从百度百科上查阅到:
2021年11月10日,长沙奶茶之王茶颜悦色宣布临时关闭七八十家门店。12月17号,员工爆料工作11小时,月薪到手不足3000,引发茶颜悦色“内部口水战”!创始人致歉:对不住8000位伙伴,被辞员工大部分已正常上班。
2022年4月2日,长沙网红品牌茶颜悦色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将进入新市场—重庆,品牌已签约重庆来福士广场、龙湖时代天街、龙湖北城天街、万象城四家主流商场。
2022年6月15日,茶颜悦色发文称,“又一座城市定了下来,8月,我们要去南京。”这也是继走出湖南,走入武汉、重庆后,茶颜悦色进入的第三个湖南省外市场。
2022年8月18日上午9点,南京首家茶颜悦色正式开业。一个月后,南京还将新增3家茶颜悦色店。
(二)因为工作的需要,我会经常去全国各省出差,湖南也在我出差的范围内。去年10月,跟随集团公司领导一起去湖南出差,出差期间看到满大街的茶颜悦色,我还和同事开玩笑说本地的品牌还是有优势的,你看【茶颜悦色】,作为长沙本土品牌,开了一家有一家,比【茶百道】、【沪上阿姨】、【蜜雪冰城】布局多多了。
既来之,则尝之。
我也有幸品尝到一杯【茶颜悦色】,说实话,也许是因为区域差异化的原因,我觉得很普通,喝起来和平常的奶茶没有什么区别。同事打趣道:这不就是普通的奶茶嘛?没啥特别的啊?我笑到:你这就俗了!喝的不是奶茶,喝的是“文化”!
回到合肥后,随之就爆发出茶颜悦色宣布临时关闭七八十家门店的消息,接着又有员工爆料工作11小时,月薪到手不足3000,引发茶颜悦色“内部口水战”!看到这些消息后,我和同事还在议论茶颜悦色是不是内部出了什么问题?
(三)后来因为工作忙,就没关注这个品牌了。今天突然被“南京茶颜悦色门外排长龙”的消息刷屏,再看一下价格——我滴乖乖,200-300元一杯,而且还要靠“代购”和“抢”?!现在的社会怎么了?这哪是买奶茶啊,这简直就是烧钱啊?! (不好意思,请原谅我,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我承认我现在是连奶茶都买不起了[流泪])
(四)看了网上的消息称:【茶颜悦色】确实遇到了问题,除了将门店版图进一步拓宽,茶颜悦色还在延伸经营范围。8月10日,茶颜悦色推出独立咖啡品牌“鸳央咖啡”,整体上延续茶颜悦色的“国风”特色,以“西咖中做”的方式,打造栀香绿茶、乌龙茶等作为茶底的咖啡。“茶颜悦色进入咖啡赛道,是寻求一种多元布局的状态,面对疫情等不确定性,可以有机会走得更稳健。咖啡赛道已经变得越来越拥挤,的确是需要大胆创新才有机会。
——【热点小结】客观来说,【茶颜悦色】想走高端的品牌路线无可厚非,我也相信你们内部已经做过市场调研和客户群体分析,市场营销学的“4P”理论你们肯定比我更专业。但是4P中的Price(价格)被你们定的太高了,200-300元一杯的奶茶,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前市面上所有奶茶的最高定价,也大大超出了普通消费群体的消费范畴。你们可以把文化的元素融入到奶茶中,但你们要注意:文化是应该被弘扬和传播的,但文化不是用来被炒作和赚钱的! 我们老百姓花钱只不过想喝一杯普通的奶茶而已,并不想被你强制捆绑上文化的高额消费。消费者排7-8个小时才能买上一杯“天价”的奶茶,这本身就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这种现象,是不可持续的。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理智型消费,花200-300元买一杯普通的奶茶,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不情愿的。
【四、周五寄语】
不要让自己被身边的人与事所影响,更不要沉迷于安逸和享受,从此止步不前。生活顺利时,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比以前更加积极进取、奋发作为。要将眼光放长远,找到行动的内驱力,去不断提升自己。自律的初期是痛苦的,但当你把它内化成一种本能的习惯后,就会享受到它所带来的快乐和价值感。于繁华中守住自律,也就守住了人生的航向。
共勉,早安!
请大家关注我,我是【甜甜的西瓜最解渴】:
一个专注个人成长、职场精进、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的奋斗者;
一个擅长演讲、辩论,喜欢数学、读书的学习者。
这个夏天,期待与你在头条相遇!###合肥头条##打卡挑战局##分享你的今日感悟#
< class="pgc-img">>是“噱头”还是“实力”?200元一杯的奶茶谁在买?如果换做你,你愿意花200-300元买一杯奶茶吗?
各位友友,你们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们的意见。
——谢谢你们的阅读![作揖][玫瑰]
说的不就是我吗?
“超市购物300元,购物袋两毛嫌贵不买”“18元奶茶说喝就喝,15元一个月的视频会员账号求了30个人借”“一千块鞋子抢购下单,袜子10元3双无所谓”……
有人说,这样的消费心理不健康。吓得我赶紧去做了个检查,还好,一切正常。
在我看来,这些被点名的消费现象,看着奇葩,其实理性、科学。买自己喜欢的、对自己有用的,花几千块毫不含糊;对自己不喜欢的、没用的,花一分都觉得是割肉。显然,没毛病。
我楼下有个大超市,在APP上买的话,只要满79元就可以免配送费和包装费,如果是线下买,就需要购买包装袋了——我经常忘了自带购物袋。我很快养成了线上买的习惯,哪怕精挑细选凑半天,也要凑满79元。省下的,不仅是袋子的钱,还有时间成本和逛超市的劳累。把这部分时间和精力用来干别的,很香。
当然,前提得是用得着的东西。
我和女友也会因为楼下超市的青菜或猪肉涨价了而不买,跑去旁边商场的餐厅,吃一顿一百多乃至几百块的饭。
乍看之下,青菜和猪肉再贵,做一顿饭也不至于花一百多。但问题是,那顿饭的价值固定,你什么时候去吃、吃多少顿都不算亏,但今天我多花几元钱买了菜,明天它降价了,就是亏了。
两个人一顿好几百的大餐,想吃也就吃了。点外卖时,却不惜动用自己捉襟见肘的数学能力,把能用的代金券、满减优惠、红包都用上。这是我和女友的日常。
一样普通的必需品,既然它本可以更便宜,为什么不选择优惠的那种呢?一件小众的必需品,既然长在自己的审美点上,也没超出承受能力,为啥不拿下呢?
我们早已过了那个温饱万事足的时代,要学会为自己的正当需求埋单,也要学会为怎么买更划算而“斤斤计较”。
相对我的“大手大脚”,我妈是勤俭了一辈子的人。她总会瞅便宜买一些打折的水果和零食,当时觉得自己赚了,但是放在家里经常吃不完,最后坏掉再扔了。看似会过日子,但最终没能完成消费的闭环,而是把商品本身的价值让给了垃圾桶,这才是对人类劳动成果的浪费啊。
归根结底,我们有限的财富,应该用来提升自己、满足自己,而不是“花”给别人看,满足某种世俗观念。所以,我不赞同对年轻人一些“奇葩”消费行为的批评,但我也不认可消费主义对年轻人的侵蚀,不主张明显超出自己能力的超前消费、过度消费。这是两回事,不矛盾。
说来说去,一些年轻人,之所以有时出手阔绰得吓人,有时精打细算得雷人,还是因为自己的经济实力暂时无法实现内心的“上层建筑”,比如大城市的房子。在日常消费中多点取悦自己,是对现实遗憾的一种弥补。
还有一些人,背负着每月上万元的按揭。他们既要攒钱养家、供房,又不想骤然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只能在坚持“该花的必须花”时,又“能省的尽量省”。
不瞒你说,我目前的小理想就是,在点外卖的时候,不受满减和商家优惠券互斥的困扰。你以为这个很容易吗?其实挺难的。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