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5日,东城区崇外街道党建协调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京豫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召开,同时,该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第二届项目品牌推介会——老字号餐饮篇也同期召开,助力老字号餐饮文化不断传承,让优质餐饮服务更多辖区居民。
会上,崇外街道办事处主任李玺通报了崇外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调整情况,来自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崇文支行、国瑞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华夏典当行责任有限公司三家成员单位分别从党建工作出发,结合工作实际做了深度交流发言。
崇外街道工委书记余海民就2023年度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全面总结街道党建工作成果。
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白京涛强调,要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拓宽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平台,形成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推动城市治理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崇外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第二届项目品牌推介会——老字号餐饮篇也同期召开。这是践行党建引领区域发展的又一次新尝试,旨在助力老字号餐饮文化不断传承,将优质餐饮资源送进企业,服务更多辖区居民,并强化地区企事业单位间深度合作交流,持续发挥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以党建品牌带动企业发展、以企业发展促进区域发展。
秉承“党建统揽、党建联动”的原则,本次品牌推介会邀请到党建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北京萃华楼餐饮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及辖区两家餐饮企业代表,从老字号餐饮企业文化传承、发展脉络、菜品研发、特色餐饮服务等方面进行讲解宣传,发挥辖区老字号餐饮企业优势,为辖区企业、居民提供更多便利。出席推介会的三家老字号餐饮企业还为现场来宾带来了特色糕点,为到场的辖区企事业单位营造品尝美食、交流商讨的和谐氛围。现场多家辖区企业进行洽谈沟通,商讨深入交流合作。
萃华楼餐饮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崇文门饭店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鸦儿李记餐饮有限责任公司餐饮企业代表结合自身特色进行了项目品牌推介,在宣传老字号餐饮文化的同时,构建区域资源共享平台。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效能,不断促进成员单位间的交流协作,崇外街道工委坚持完善落实《“三项清单”工作制度》《“四个双向”工作机制》等制度,在搭建平台上做深做实,注重组织联建、工作联动、活动联办、目标联创,搭建成员单位间互联互通合作平台,截至目前,共收集资源清单46个、需求清单25个,形成项目清单10个,区域共驻共建由“虚”向“实”、由“弱”向“强”转变。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日,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发布了《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弘扬节约美德的倡议书》,沪上餐饮企业纷纷响应。记者走访豫园商圈,发现绿波廊、上海老饭店、南翔馒头店、春风松月楼、松鹤楼等老字号纷纷用个性化、多元化的创新方式践行抵制浪费的光盘精神。在绿波廊,一张全新的菜单“新鲜出炉”。服务员在点单的时候根据客人数量,对3人及3人以下的顾客进行推介。
记者看到,菜单上出现了不少双拼菜,像清炒河虾仁与清炒蟹粉,橙香千丝明虾球和羊排,鸡头米炒小豌豆与四季如意上素等,根据食客点单率高及放在一起不容易串味的菜肴组合而成,分量和价格是原先的一半,特别适合人数少但是又想多尝几个菜的顾客。而绿波廊的招牌点心原先一份三只,现在全部论只销售。一对老夫妻点了一个眉毛酥、一个葫芦酥,一人尝一个,经济又美味,还不用担心浪费。目前绿波廊已对服务员进行了培训,在点菜的环节尽量引导顾客少点菜,不够再加,避免浪费。同时还免费提供打包盒,鼓励顾客将剩菜打包回家。此外,上海老饭店推出了菜品大、小份销售,德兴馆的鲜肉月饼从10个一盒起卖减少到6个一盒。多家老字号正积极行动起来,积极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生鲜果蔬、米面粮油、消毒液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成为打赢防疫战的重要保障。1月28日,记者走访了解到,同和居、同春园、柳泉居、烤肉季、护国寺小吃起源店、鸿宾楼等京城老字号门店,开启了“便民菜站”模式,砂锅居外卖窗口的主食还提供半价优惠的服务。
老字号柳泉居门口摆出便民菜摊,方便周边居民购买。受访者供图
今天下午,记者在同春园饭店看到,餐厅推出的售卖菜摊上品种丰富,西红柿、西兰花、白菜等一应俱全。这些蔬菜都是平价销售,比附近超市便宜不少。同春园饭店经理杜涓涓介绍,自菜摊设置以来,陆续有不少周边的市民来采购。为了确保安全,售卖蔬菜的员工都佩戴了合格的防护口罩,并对设备及时、多频次消毒。同时也建议买菜消费者及时佩戴口罩。“超市距离远,人也多,店里这个菜摊买菜方便,还不容易交叉感染,真不错。”正在挑选芹菜的王大爷说。
望京聚宝源,便民菜摊出售的是清洗干净的净菜。受访者供图
除了设置便民菜摊,有些老字号企业还在外卖平台上线蔬菜,方便消费者预订。与此同时,老字号餐饮企业严格制定和执行防疫应急预案,通过配备红外测温仪、加大店内消毒频次、统一佩戴口罩等举措防控疫情。
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公司介绍,目前华天所属餐饮企业仍正常营业,针对疫情期间市民减少外出的情况,同和居、同春园、二友居、地安门马凯餐厅、庆丰包子铺等老字号餐饮企业积极研发健康菜品,推出半成品菜品、加大外卖供应、堂食外送到家等多种举措,保障疫情期间的餐饮服务供应。聚德华天也表示,开通“便民菜摊”的老字号还会持续增加。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李国君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