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年五一长假期间,许多餐饮业的营业额出现了惨烈的下滑。据公开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的餐饮企业整体销售额同比降低了约30%左右,其中西安、武汉、成都等地的餐饮企业销售额下跌幅度更是达到50%以上。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受天气因素影响,五一黄金周期间出行人数锐减,人流量大幅下降导致餐厅客流量锐减。据气象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此次五一长假期间,全国多地都遭遇了雨雪天气,这样的天气会对餐饮业的客流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三里屯商业圈中,由于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人流量明显减少,摊位经营者的收入大幅缩水。
其次,五一期间餐饮业的竞争异常激烈。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今年的五一节假日,不仅各大景区的门票价格创下新高,更是一些餐饮企业看重的黄金时段。为抢占客源,诸多餐饮企业纷纷推出了各种促销活动。例如,北京市朝阳区SOHO商圈中的餐厅多采取打折、满减等方式吸引顾客,而很多品牌店则以送券、返券等方式回馈会员。
除此之外,餐饮企业的服务质量也是导致营业额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此次五一期间,不少餐饮企业因服务态度不佳、餐品质量不过关而遭到消费者投诉,进而影响了其营业额。例如,在上海某商业街上的一家火锅店中,由于店员服务态度欠佳,导致消费者不满意,遭到投诉;类似情况还发生在广州、深圳、北京等地。
最后,由于疫情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宅在家中用餐,这导致线上餐饮销售愈加火爆。而随着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互联网订餐,从而使得餐厅营业额大量下滑。据多家外卖平台的数据显示,2023年五一期间,外卖订单数量同比增长了40%以上。例如,在北京市海淀区的某汉堡品牌店中,五一期间,线上订单量较去年同期上涨了70%;而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的一家老字号糕点店也通过外卖渠道获得了不少销售额。
综上所述,2023年五一期间餐饮企业销售额下滑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气因素导致人流量减少,促销导致市场竞争加剧,服务质量不达标导致顾客投诉,线上外卖等新模式的兴起。餐饮企业需要在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的同时,重视服务质量,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以及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才能更好地抵御市场风险,实
< class="pgc-img">>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隆汇5月21日|据红餐网,餐饮业有句老话叫“神仙难过三四月”,3、4月是传统淡季,但今年的3、4月似乎更加难熬,再加上传统旺季的“五一”假期“不旺”,不少餐饮店都出现了营收下滑,一些撑不下去的餐饮人只能闭店离场。
< class="pgc-img">>从大数据的角度看,对比去年,今年1-5月,新入局的餐饮企业更少,但倒下的却更多了。据企查查,今年1月1日-5月16日,全国注吊销餐饮企业数为72.3万家,去年1-5月这一数据为67.7万家,相当于今年5月刚过半,就比去年多倒下了4.6万家餐企。
即便是连锁品牌,日子也不并一定好过。回顾今年1-4月,已经有不少餐饮品牌“倒下”,其中不乏知名品牌。
比如曾经年入8亿的明星品牌熊猫不走蛋糕,在今年突然倒下,社交媒体上出现大量员工讨薪;一度在全国开出200多家门店的伏小桃,今年大规模关店,总门店数已不足30家;九毛九、奈雪分别“砍”掉旗下子品牌那未大叔是大厨和台盖……
来源:格隆汇,红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