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互联网的核心精神概括为免费和共享,免费模式也越来越盛行,毕竟很多大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借助这种模式将市值推向了遥不可及的高度。
回到餐饮行业,餐饮行业的典型特点是高频低消费用户基数大,比互联网产品更适合用免费模式来做营销。下边是我结合小餐饮的实操经验总结的11种玩转餐饮营销的方法:
1. 免费体验模式
现在很多行业都在做免费体验,免费退换等服务,大概只有餐饮行业还一直在奉行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古老理念。很多准备开店的老板对自己的产品信心满满,却发愁怎么找到顾客。其实免费就是最好的宣传,如果对自己的产品有足够信心,你还怕顾客下次不会再来吗,目前有很多餐厅开业做霸王餐,着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2. 核心产品免费,其他内容收费
这个模式其实目前有很多做火锅和串串的都在用,也就是所谓的锅底免费,菜品收费。还有很多卖炒菜米饭的,打着米饭管饱的旗号,其实也是核心产品免费,菜品收费。这种模式会给人一种占便宜的感觉,如果用好了就能起到促进生意的作用。
< class="pgc-img">>3. 核心产品收费,附加产品免费
这个是和上边的模式恰好相反的,核心产品把钱收了,附加的产品都是免费的。比如说很多做鸡公煲或者焖锅的餐饮店,买一锅肉会送一些蔬菜,吃完肉可以涮菜。再比如很多餐饮店会打套餐概念,买主食送小菜或者送饮品。这种附加产品免费的模式还是为了给人营造一种很实惠,占了便宜的感觉。
4.核心产品收费,其他赠品免费
经常有药店搞这样的活动:买药送鸡蛋,买药送大米 ……其实餐饮老板也可以在增值服务上下功夫。比如说消费满多少送杯子,送雨伞,或者送店里的一些珍贵的食材等,这样顾客每次使用印着你店里logo的杯子时,就会对你的印象更加深一点。
还可以做会员送赠品,比如说冲会员送电话卡,冲会员送电影票等等。
< class="pgc-img">>5. 核心产品收费,增值服务免费
在增值服务这块最典型的就是海底捞了。他的火锅是要你花钱买的,但是等候时他给你提供的美甲等增值服务是免费的,等餐时给你提供的小吃零食是免费的,就餐过程中给你提供的一些额外的体贴服务也都是免费的。通过免费的增值服务来让顾客感觉到物超所值,从而提升店面的口碑以及顾客的复购率。
6. 用别人的产品提供免费服务
比如一些做烧烤的,可以和一些啤酒厂家通过独家合作的方式拿到一些低价甚至免费的啤酒,就可以拿这些啤酒来给做免费或者买一赠一的活动。再比如和一些共享充电宝厂商合作,为到店顾客提供免费的充电宝体验活动。再比如可以和做按摩椅的厂家谈合作,在店里设置免费体验区,可以为在店里等餐的顾客提供免费按摩的体验服务。
< class="pgc-img">>7. 在特定的条件可享受免费
比如在店里每天抽取幸运座位,坐到指定位置的顾客可享受免单或者免费赠品的优惠
再比如每天制定一个幸运单号,点到这个单号的顾客也可享受免单或者免费赠品的优惠。
再比如每天前多少名顾客可享受相应的优惠。
8. 在特定的时间可享受免费
比如在每天指定的时间段就餐可以享受优惠或折扣。
顾客生日当天就餐可享受免费或优惠。
特定的节日也可以对相应的人群搞相应的优惠活动,比如六一当天三人同行儿童免费,教师节老师免费等等。
< class="pgc-img">>9. 参与特定的玩法可享受优惠
比如开业当天在店里玩游戏,摇筛子或者猜拳,赢得可以免费或者优惠。
比如让顾客拍照发朋友圈,可享受特点优惠或免费。
比如让顾客在点评上写评论,可以给相应的优惠或免费赠品。
比如顾客拍视频发抖音,可以享受优惠或者免费赠品。
10. 尝试包月免费活动
小餐饮店的在开业前期为了增加客流量,锁定回头客,可以尝试包月免费服务。顾客只要缴纳一定的会员费用就可以享受一个月内的不限次消费。
< class="pgc-img">>11. 将顾客发展成股东
顾客只要缴纳一定金额,就可以成为店内股东,不仅在消费时可以享受股东专有的折扣,如果介绍朋友过来吃饭还可以拿到相应的销售提成,月底还可以享受利润分红。
对于餐饮营销,你还有什么高招?欢迎在评论里讨论。
>饮门店地址选好了,加上好的门面,良好的出品,似乎离盈利只有一步之遥了,这很关键的一步是客流量。
< class="pgc-img">>没有客流量,再好的餐饮门店也做不起来,那么要如何获得和提升客流量呢?
一、提供增值服务
有些门店所在的位置不错,门前的人流量很大,短板是进店率低,结果是守着金山没饭吃。就需要通过增值服务来拉人流进店,形成客流。
增值服务可以是主动邀请顾客到店、提供免费茶水、免费小游戏体验等等,这样成本低廉的增值服务是能够吸引到流量进店的。
二、用性价比高的套餐引流
顾客都有贪便宜的心理,一个单品促销很难吸引到顾客,通过组合套餐低价的形式,引流效果十分明显。
某酸菜鱼店客单价在30元左右,为了吸引顾客做了一份19.9元的引流套餐,很多顾客冲着这个套餐去的,成为了店里的老顾客。
三、进群后到店消费打九折
引流的最有效方式是折扣,在门店外把人流加到社群中去,群里的人到店消费都打九折,或者更低的折扣。
这些进群的用户,如果到店消费都是增量,把这个玩法跑通了,餐饮门店其实也不缺客流量了。
四、门头醒目的标识
人靠衣装店靠门头,在餐饮品牌知名度还没有起来的时候,一个醒目的能够吸晴的门头十分重要。
比如麦当劳大大的黄色M标志,顾客在很远的地方就看到了。如果你们是吃小龙虾的,做一个大号的小龙虾卡通造型放在门头上,一下子抓住别人的视线,从而实现引流到店。
这四种引流方法学会了,餐饮门店客流量就不是大问题了。
<>< class="pgc-img">>着节节攀高的房租、工资,不少餐饮老板陷入焦虑,吃饭也不香了,睡觉也不沉了,一口气也爬不了五楼了——要涨价吗?涨了,客户流失怎么办?不涨,自己亏钱做慈善?
涨还是不涨?怎么涨?
首先,我们来看看涨价这件事,大品牌是怎么做的。
星巴克去年在中国市场全面涨价,平均单价上调一元,但根据财报数据显示,整体客单价上涨4%,交易单数下降了1%,销售额同期增长了3%。
麦当劳在美国去年推出了9美元的高价套餐,同店销售额增加了2.3%。
总结两大品牌的涨价规律无非是从增加顾客关怀去入手。
加强对核心顾客群体的维护成本,在涨价的同时用更多附加值的东西去安抚老顾客,增加了许多涨价后的配套服务。星巴克推出了咖啡融合冰淇淋的新品,限时尝鲜价,麦当劳则更加注重食材品质,同时也推出了1美元超值套餐来做引流。
作为餐厅,涨价最怕的是客群流失,然而流失顾客往往与三个因素有关,价格敏感度,涨价比例,增值服务。价格敏感度相同的两家餐厅,涨价比例越高,客群流失越大,增值服务做的越好,流失顾客越少。总而言之,想要涨价,你就得有对的起这个价格的配套服务。
在涨价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了解你的客户群体,了解他们对价格的心理预期,顾客粘性如何,周围有没有同品类的竞对等。
然后就要考虑升级配套服务,大餐厅可以提升装修,增加用用餐体验。小餐厅可以从赠送等位小吃,更换餐具等来实现。
做好准备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对我们的菜品进行涨价。
1、别动引流款
2017年,内参君曾经仔细分析过郑州海底捞的涨价套路。这家店从锅底到菜品,几乎全线上涨,最高单品涨了16元。
他们所用的招数,是参考“PI值”和“价格弹性系数” 。
PI值即千人购买率,反映了菜品人气。PI高,说明人气高,带流量,一涨就会被用户发现。因此PI高的招牌虾滑、肥牛等就涨了2元,而PI低的猪脑花则涨了12元。
价格弹性系数,越低则越是刚需。 比如系数很低的蔬菜,就算涨价了,客人也会出于习惯点一份。
< class="pgc-img">>小杨生煎也用了这种手法,去年的涨价中,牛肉汤从9元涨到了10元,大虾生煎从18元涨到了20元,而高 PI 的基础款小杨生煎,则保持8块不变。
但这并不绝对,在其它品类中,通过对流量菜本身的升级,也能达到涨价效果 。
比如老乡鸡的招牌菜——肥西老母鸡鸡汤,从14元一路涨到20元,餐厅的“底气”是——烹饪用水从普通水换为了农夫山泉天然水。菜品升级了,涨价也就变得容易了。
2、 推新品
2008年面粉价格全面上涨,重庆一家远近闻名的馒头店随即决定保持原有商品价格不变:增加豆沙馒头、杂粮馒头、糍粑块等价值感高的新品,通过更新菜单来实现涨价的目的。
依靠衍生品,这家店至今仍然屹立不倒,延续着他的传说。
同样,麦当劳、肯德基去年在保持基础菜单之外,推出了星厨系列、小龙虾汉堡等历史最高价新品。外婆家则连续十几年保留了3块钱麻婆豆腐,把单店千万级的流水,托付给了其它高利润新品。
3、增加套餐,捆绑销售
套餐已经成了快餐店的标配。
汉堡王、麦当劳、西少爷等品牌,通过把利润高低不同的产品打包销售,降低了单品价格,却保持住了利润。
主打驴肉火烧的倔驴帮,在招牌火烧之外,推出了四款驴火套餐,将客单价从单点的十几元,提高到25元左右。
位于北京的汤师傅热干面,也计划在今年推出多款30~40块的套餐,“套餐对于顾客和商家来说,是双赢的选择 ”,店长张汉鼎告诉内参君。
呷哺呷哺早在2014年,便推出了团购29.9元的单人套餐,随后这几年不断升级套餐内容,采用更好品质的肉类、蔬菜等,目前套餐均价已经达到了50元左右,涵盖了锅底、调料、肉品、拼盘四种,单店的客单价则达到了70元左右。
当然,呷哺的涨价带有一定转型色彩,它从2017年起,正在试图从快餐火锅转向轻正餐。
< class="pgc-img">>总结
涨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有的时候涨价并不是为提升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构建品牌知名度,涨价牵一发而动全身,餐厅必须有配套的升级打法,让顾客体会到“涨价”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价值,从而降低对价格的敏感度。
温馨提示:更多外卖运营技巧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外卖运营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