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小巷上我们总能看到很多奶茶店,而且生意都还不错。
尤其是一些网红奶茶店,排队的人简直都要排到法国去了~
据说,想要买到一杯网红奶茶,排2个小时的队是很正常的事,有时还需要排3~4小时。
可谓是真“喝茶5分钟,排队2小时”。
不过话说,喝了这么多年奶茶,你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吗?
估计大多数人只知道稀里糊涂地喝,根本不知道自己喝进去的是啥玩意儿~
今天小编就来一一揭秘!来看看你在喝奶茶时都喝了些什么。
奶茶中普遍含有咖啡因
此前,上海市营养食品质检站曾对51款奶茶饮品进行了抽样检测。
结果发现,抽检的51款奶茶中均含有咖啡因,每杯奶茶中平均含量达到270mg!
很多人对奶茶中含有咖啡因表示震惊,但其实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
先思考一下,奶茶是什么做的呢?
奶+茶
既然奶茶中含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含有咖啡因了。
因为茶中不光有我们熟知的茶多酚,还含有咖啡因。喝茶可以提神醒脑,就是咖啡因在起作用。
有些奶茶用的是茶叶或茶包,有些奶茶用的是速溶茶粉。
但不管哪一种,只要用了茶,就会有咖啡因。
所以如果你大晚上睡不着....
为什么要把咖啡因单独拎出来说呢?
这是因为咖啡因摄取多了对身体有不利影响。
营养专家指出,健康成人单次摄入咖啡因含量最好不超过200mg。孕妇和儿童更要避免摄入,否则会引起焦虑、心悸、睡眠紊乱等症状。
小贴士:
怎么发现食物是否有咖啡因?
很简单,看配料表呀。比如买奶茶,有茶就有咖啡因。
多数奶茶里,不是真奶,而是...
跟老婆饼里没有老婆一样,市面上的大多数奶茶是没有奶的,而是奶精。
奶茶配料栏里所写的固体的植脂末、咖啡伴侣、液体的奶油球、植脂奶,其实都是它,只是换了个叫法。
奶精虽然不是奶,却有浓浓的奶味 。
其外观和制作工艺有点像奶粉,但是成分却与奶粉相去甚远。
它主要是用糖、油为主要原料,还有一些食品添加剂。可以赋予饮品一种丝滑的奶感,且改善其冲调性。
虽说奶精并不是什么有毒添加物,但是如果把握不好量,对身体健康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过量食用奶精不仅存在高糖、高油、高热量等营养问题;
其所含有的反式脂肪酸还会增加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发病风险;
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并对中枢神经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摄入反式脂肪酸的量不超过2克。
而据上海市营养食品质检站检测的51款奶茶中,有4款奶茶(某姨奶茶,某旺卡奶茶)存在反式脂肪酸含量超标的现象,有一款甚至达到6.2克/杯!
小贴士:
怎么看奶茶里有没有真奶?
也是看配料表,配料排名越靠前,说明含量越多。
比如某款奶茶的配料表清晰地写着:植脂末(奶精)、白砂糖、速溶茶粉、脱脂奶粉、食品添加剂等。
说明这款奶茶中,植脂末(也就是奶精)是老大,而不是奶。
奶茶里没用奶,奶盖里总是真奶吧?
很多奶茶商家在宣传自己的奶茶产品时,会特别强调奶盖的制作,说是用纯正鲜奶调制而成。
然而事实是,很多奶盖的主要是由奶盖粉制作而成,而奶盖粉的主要成分也是奶精。
不仅如此,奶盖的热量还很高。
一份在网上流传的奶盖制作配方显示:奶盖粉800克、鲜牛奶800毫升、淡奶油400毫升。800克的奶盖粉,约可做30杯奶茶。
以此估算,单是一杯奶茶的奶盖,就含500千卡左右的能量。
如此高能量,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人都不适合经常饮用。
喝一杯奶茶,一天的糖要超标
大多数奶茶还有个问题,就是糖太多。
尽管某些奶茶宣称自己是无糖奶茶,但是经过检测还是含有糖分。
无论是速溶奶茶,还是杯装瓶装奶茶,含糖量几乎都在 10% 以上。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规定:“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据检测,奶茶店里的杯装奶茶含糖量在每杯11克~62克之间。
而速溶奶茶含糖量就更高了,小小一杯奶茶(64克)的糖(碳水化合物)含量是44 克。
所以,这类“奶茶”还是少喝为妙,否则长胖指日可待。
奶茶中的珍珠和椰果又是什么?
买奶茶时,店员经常会问要不要加珍珠或者椰果,这珍珠和椰果又是什么做的?
前面说了奶茶中没有奶,不会连椰果都不是椰肉做的吧?
说对了,奶茶中不止没有奶和珍珠,就连椰果也不是真椰肉。
珍珠奶茶使用的“珍珠”,是用地瓜粉(不是红薯粉哦)或者木薯粉做的。
至于椰果,则是用椰子水或者椰子汁,加入醋酸属细菌,经发酵而成的一种凝胶食品。
从营养角度来看,椰果对人体成分的合成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相反,椰果吃得过多可能会占据胃肠容量,干扰正常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尤其是矿物质,如铁、锌、钙等),还可能因肠道的耐受能力有限而造成腹泻。
>家好!我是爱收集美食配方的厨师小波!
如果你有美食配方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请私信给我!我们一起学习成长![握手][握手][握手]
<>方对餐饮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核心机密,也是安身立命之本。然而近日在淘宝等网购平台上,你只需要花区区2块钱,就能买到几家网红奶茶的配方,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对于这样的行为,任何一个餐饮人都不能坐视不管、听之任之。
< class="pgc-img">>近日,有网友反映称,在网购平台上有人售卖奶茶配方,包括喜茶、CoCo、皇茶、茶颜悦色等多个品牌。店家宣称网售奶茶配方系内部资料,不仅包括文字版奶茶制作方法,还附有视频以及员工手册等。
消息一经曝光,便迅速登上了热搜榜。截至发稿时,微博话题#网红奶茶配方被公开售卖#的讨论量达到了4.4万,阅读量则达到了4.9亿。
1 花2块钱就能买到网红奶茶店的配方
据多家媒体报道,在网购平台上以关键词“奶茶配方”进行搜索,发现了不少号称是网红品牌茶饮配方的商品,其中出售最多的是一点点、喜茶、CoCo、鹿角巷、奈雪的茶等,售价从2元到300元不等。
一个月销量在1900多笔的商品,其详情页描述称“内部配方、包教包会、高清视频、永久更新”,30多个品牌配方,电子版打包价仅售58元,电子版+一对一指导售价88元,纸质版+电子版+一对一指导128元。配图为各大奶茶品牌的网红款饮品。
商家表示,本配方为奶茶品牌原版内部文件,无需加盟无需高额费用,58元就可开奶茶店。“市面上最便宜的奶茶店加盟费也要2.8万元,贵的加盟费高达几十万元,我们可以帮你节约至少5万元开店费用。”此外,付款后即可加入500人的行业交流群,不仅有13年从业经验老师一对一指导,还能向同行请教经验。
北京青年报记者随机从两家店购买了配方资料,其中包括配方资料、员工手册和培训手册等。有一些手册和配方等显示为纸质版拍照或是扫描形式,另有一些配方则是电子版形式,疑似为拍照后外流出去。此外,购买的资料中还有一些视频操作步骤等。
其中一家知名品牌的“配方手册”上注明是机密资料,还写有“公司内部文件禁止外传”,里面包含水果茶、奶茶等多种饮品的所需原料以及操作步骤等,配方步骤和另外一份相同。但是对于另一品牌的多款饮品,资料则各不相同。
< class="pgc-img">>配方资料卖给谁?店家称,除了有人想要自己在家做一杯冷饮外,还有一部分是开奶茶店的商家,想在口味和品种上靠近“网红”奶茶。
在商品评价中,记者看到,不少买家晒出了资料照片或用此配方制作的奶茶成品图。大多买家是买来自己做着喝,也有不少人买来开奶茶店用。但有买家称:“就一张纸有用,其他都是废的。”还有买家表示:“视频和电子版对不上,并且只有配方,不知道具体食材怎么破?”
2 公开售卖的配方,是真是假?
无一例外地,每个售卖配方的店家都宣称自家出售的是“原版”配方。其中一家称,配方都是正宗的,比例精确到克,来源则是“内部渠道来的”;该店家还称,现在市面上很多家卖配方的都是从他这里倒卖出去的,“有的就是在我这里购买的资料然后拿出去卖,没有任何售后服务”。
还有的卖家表示,其出售的配方是经过专业人士多次尝试后得出的最合理做法,“口感和店里的一样,会列出普通人能买到的配方名称”。
不过,对于配方来源,有店家表示:“只需追求味道就行了,只管学习就行,不用管其他的。”更多的卖家则是三缄其口,不愿多说。
< class="pgc-img">>对此,有媒体记者联系了多家品牌奶茶店相关人士。
奈雪的茶公关总监王依对央视财经表示:“在原料的品控上,我们有自己严格的采购标准,还有自己的果园和茶园。奈雪的茶全部为直营门店,没有加盟,更没有配方授权,网上流传售卖的所谓的‘原版配方’都是假冒的。”
一家总部在广州的奶茶店招商部工作人员称,公司不会在网上售卖配方资料,“网售的配方都是假的”。工作人员称,加盟商交纳一定费用加盟后,公司会给加盟商提供制作设备以及配方,并不需要再购买。
然而,也有茶饮品牌的工作人员透露,网售的这些配方资料,不排除是内部员工泄露的。一家上海的奶茶品牌工作人员也表示,公司正在进行调查,不排除是部分加盟商员工泄露。
某茶饮门店工作人员:你一般去奶茶店(工作),都会(把配方)给到你。
央视财经记者:它不会让你签保密协议吗?
某茶饮门店工作人员:不会,主要你得学,你得上班,得什么都会做。没有材料,但是会口头教你,那他说了你记下来就可以了。一般大一点的店会把操作流程写下来,会贴到台面上让你看。
3 配方泄露,餐饮企业该怎么防范?
这并不是网红奶茶品牌第一次被曝“配方泄露”。去年8月,就有媒体调查发现,淘宝上多家店铺售卖喜茶配方,价格从5.8元到1980元不等,部分商家甚至额外赠送CoCo都可、鹿角巷等奶茶店配方及教学视频。
而配方泄密也并不是网红奶茶品牌的“专属”。2017年5月,贵阳警方破获了一起涉案金额超千万的配方泄密案件,遭此横祸的是老干妈,事主则是老干妈离职人员贾某。2003—2015年4月,贾某历任老干妈公司质量部技术员,工程师等职,掌握老干妈公司专有技术、生产工艺等核心机密信息。2015年11月,贾某以假名做掩护在本地另一家食品加工企业任职,从事质量技术管理相关的工作。
< class="pgc-img">>一般来说,包括配方在内的餐企商业机密泄露的途径有:(1)在职或离职员工泄密;(2)同行恶意窃取;(3)餐饮老板在无意中泄露;(4)供应商或者加盟商泄露。
为了维护企业的商业价值,餐饮企业非常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自身的商业机密,如餐饮法务官所说,具体有10招:
第一招 :建立保密制度——明确商业秘密的具体内容、等级、标识;限定接触范围;提出保密要求;保密制度的公示(上墙张贴);员工签收。
第二招 :签订保密合同/条款——明确商业秘密的具体内容;提出保密要求及期限;针对四类对象要分别签订:公司员工、上下游客户、合作伙伴、第三方服务机构。
第三招 :员工保密培训——包括入职培训、定期培训、专项培训;培训签到及培训记录、培训资料一并保存。
第四招 :加贴保密标识——在保密文件封面标注保密等级、保密期限;在涉密场所标明无关人员禁入标识。
第五招 :监控措施——涉密场所、区域视频监控。
第六招 :涉密人员竞业及兼职限制——明确禁止涉密员工对外兼职、签订竞业禁止协议、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
第七招 :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对涉密员工公开发表文章、企业参加展览、会展等公开内容进行审查。
第八招 :离职审查及保密承诺——审查员工在职期间掌握的保密资料是否全部归还及离职的去向,并再次签订保密承诺书。
第九招 :外来人员及商务洽谈保密——尽量不提供商业秘密信息和参观保密区域,涉及保密内容的事先提出保密要求、签订保密承诺,确需参观保密区域的禁止摄影摄像。
第十招 :成本列支——商业秘密相关的研发成本、收集整理成本列支,成本列支在本质上不属于直接的保密措施,但有助于在商业秘密纠纷中证明企业商业秘密的来源及损失。
< class="pgc-img">>?结语
网上公开售卖网红奶茶的配方,对于卖家来说,如果配方是真的,则涉嫌侵权相关品牌;如果配方是假的,则涉嫌欺诈消费者。
对于买家来说,如果配方是真的,则同样涉嫌违法,哪怕你并没有被追责;如果配方是假的,则只能说买家“人傻钱多”,喜欢交智商税。更何况奶茶店的工作人员说得很清楚了:“做奶茶核心还是食材,即使有配方也没有用。”
对于品牌方来说,如果配方真的泄露了,那就:一、积极维权;二、加强监管。
坚决抵制任何泄露商业机密的行为!
(本文部分内容源自央视财经、北京青年报、餐饮法务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