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情商相应,如今,不少教育界人士开始关注青少年“财商”的培养。尤其是土生土长在上海这个具有浓郁商业气息的国际大都市,如何培育学生们具有一定的商业素养?
在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拓展课堂上的一系列课程,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人民广场的一家人气茶餐厅,据说中午拿号排队、晚上才能吃到饭。类似的网红奶茶、点心店可不少。”面向高一学生,由澄衷高级中学周围老师开设的课程《生活中的会计学》,今天正好讲到“费用”的概念。如何让学生了解会计学里的“费用”,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学生们有“代入感”,做一个奶茶店的店主,预想一下开一家奶茶店可能产生的费用。于是,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成了好几组,四五名学生围在一起讨论,就像一个创业的团队……
今天下午,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项目校展示活动在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举行。
坐落于北外滩澄衷高级中学创办于1900年,是沪上国人创办的第一所班级授课制学校。当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建设,而学校所在的虹口区,也正在紧抓机遇、紧密对接上海产业地图。北外滩作为上海市金融和现代航运服务功能的双重承载区,也为这所高中的特色创建和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的区域资源。结合上海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中,学校积极探索改革发展之路,创建“现代商业素养培育”特色普通高中。
在校方看来,财经素养是现代商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内外的教学联动,提升学生的现代商业素养,可以提高其未来生活的幸福指数。故此,澄衷高级中学把“传承中创新”作为基本的办学思路,构建起了“横向连结,纵向分层”的特色课程体系,从学科课程、拓展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角度,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记者获悉,学校目前已开设了《生活中的经济学》、《生活中的管理学》、《诚信》等一批课程供所有学生必修;同时推出《我是小小操盘手》、《个人理财》、《大数据浅析》、《挫折与成长》、《学生公司》等课程供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选修。
在《生活中的经济学》的课堂上,来自澄衷高级中学政治教研组的周园臻老师,则把话题引到了一个有趣的经济学问题上:很多人似乎认为,商业世界充满“尔虞我诈”,那么,善意的人真的在商业世界里更难生存吗?与其“说教”,不如让学生亲自体验、用实验验证一下结果。
于是,学生们正在老师的引导下做一个有趣的经济学实验:两两比赛,每人在每一轮中,通过举牌的方式,在“合作”或“背叛”中做出任意选择。根据比赛标准,双双都选“合作”则各得3分;双方都选“背叛”各得1分;若一方合作;一方背叛,则选背叛的得3分,选合作的-1分。
最后谁的得分最高?学生们通过实验,对“善意的人更容易生存”的结论产生了内心的认同。
“经济学的知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而应该是有趣的、有用的。”周园臻的课堂上不仅充满了欢声笑语,更重要的是,他帮助了更多高中生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教会学生用正确理性的方法分析、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澄衷高级中学的办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为“能服务于未来社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高中生,成为现代商业素养突出的,重责任、讲诚信、有性灵、能创新、善自律、会合作的澄衷人”。
目前,学校还定期举办商业嘉年华、“双导师”制生涯规划、澄衷讲坛、读《叶澄衷画传》、观演校史剧《天下之利》等活动,并在特色课程实施中采取学分制管理的方式,引入“学分银行”概念以激发学生探究潜能。
据悉,澄衷高级中学已形成包括《生活中的经济学》等14门优质特色课程,且这些课程已在上海市名校慕课平台上线,成为市级共享课程。此外,该校还有多篇体现现代商业素养培育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的论文和案例,在专业教育期刊上发表。学校的课题成果《特色普通高中课程建设探索》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过去4年的办学实践表明,在澄衷高级中学,不仅学生的现代商业素养已有不同程度提升,学生及家长对学校特色创建的认同度、满意度也随之提高。
作者:樊丽萍 图:樊丽萍编辑:李晨琰责任编辑:唐闻佳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美食家杰斯3O1
编辑|美食家杰斯3O1
< class="pgc-img">>在上海静安区一条不太起眼的街道上,有一家奶茶店格外引人注目。这家店的门面上醒目地写着"娃哈哈"三个大字,成为这条街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作为一家奶茶连锁品牌在上海地区的唯一一家直营店,它正在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几何时,这家店就像普通的奶茶店一样,默默无闻地运营着。店主老刘对此颇有些无奈和自嘲,"那几年确实是非常困难的时期,每个月的亏损都让人头疼不已。有时甚至想过是否要关门歇业了。"尽管如此,老刘仍旧坚持着,希望有一天能够扭转乾坤。
< class="pgc-img">>机会来临的速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自从去年底娃哈哈推出了自家的奶茶产品线以来,这个几十年来一直专注于植物饮料的品牌瞬间就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作为娃哈哈奶茶在上海地区的唯一实体店铺,这家静安区的小店顿时成了焦点所在。
"以前一天的营业额可能才几百块钱,现在好多了,有时一天能卖几千杯奶茶。"老刘说,现在的日子红红火火,热闹非凡。不仅本地顾客慕名而来,就连外地游客也是络绎不绝。大家对于这个久负盛名的国民品牌的奶茶产品都抱有极大的好奇心。
< class="pgc-img">>娃哈哈奶茶的出现,无疑让这家曾几近陷入困境的小店重新焕发了生机。老刘感慨道:"就像是重新活了一次一样。"店里的工作人员个个兴高采烈,迎接着人潮涌入的繁忙景象。就连店门口排起了长队也显得那么和和气气,顾客们个个满怀期待,渴望一睹这款新奇产品的真容。
不过,对于外界的种种猜疑,老刘并不在意。"娃哈哈作为一个几代人都喜爱的品牌,其产品的品质是有目共睹的。我相信消费者自有分辨的能力,他们不会被那些捕风捉影的流言蛊惑。"他对自家经营的产品独具信心。
< class="pgc-img">>总的来说,这家小小的娃哈哈奶茶店正在经历着一个全新的转折点。从业数年的沉沦低谷,到如今的焕发新生,这家店无疑是上海地区娃哈哈奶茶热潮的最佳注脚。而它的故事,也必将随着这股热潮而被更多人所熟知。
< class="pgc-img">>这个举措无疑是娃哈哈破局的一个重要尝试。尽管外界存在一些质疑的声音,但是从那家静安区小店的营业情况来看,消费者对于娃哈哈奶茶的接受程度是非常高的。这家小店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从濒临倒闭到扭亏为盈,从昏暗无光到熙熙攘攘,这种反差无疑让人深有感触。
< class="pgc-img">>品牌创新固然重要,但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娃哈哈几十年来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所以当它推出新产品时,人们自然而然会给予期待和支持。这一点,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可以说,这家静安区小店之所以能够凤凰涅槃,与娃哈哈这个品牌本身的积淀是分不开的。
< class="pgc-img">>总的来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传统品牌在顺应时代潮流、创新发展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企业自身还是消费者,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品牌与消费者才能建立起良性的互动,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牟取非法利益,杜某伙同夏某、刘某、王某等6人对外以著名奶茶、餐饮品牌加盟代理商名义招揽客户,通过网络途径投放广告并以黄牛身份假扮客户引流,虚构与品牌关系,夸大门店利润,共计骗取180余名被害人加盟费1000余万元。近日,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以涉嫌合同诈骗罪对杜某等6人提起公诉。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 class="pgc-img">>考察加盟店铺时被人搭讪
2021年7月2日,一名李姓男子向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报案,称自己在加盟奶茶店时被骗。原来,2021年4月,小李为谋生计选择加盟奶茶店。他前往上海市某知名奶茶店考察时,在店内被人搭讪,搭讪的夏姓男子掏出名片,称其是该奶茶店的加盟代理商,提供加盟有关的服务业务、设备原料等。因就在加盟奶茶店内,小李没有怀疑,跟随其到名片上所标注的上海某公司。
来到该公司后,夏某向小李介绍了公司经营人杜某,并带小李到样板间参观。“我们公司名下拥有多家知名奶茶店、快餐店的加盟权限,均为品牌官方授权,可以提供从开店到经营的一系列配套服务。”夏某介绍道。
小李本就中意自己正在考察的那家知名奶茶店,见配套完善,遂签订合作协议书,当场缴纳5万余元加盟费后开始接受公司安排的培训课程。
培训期间,小李在与其他加盟商聊天时发现不对劲:几乎所有人都是在考察店铺时被该公司人员搭讪,随后到公司签了合同。这一招商模式令小李起了疑心,但很快有几名加盟商说:“虽然了解奶茶店的渠道有些奇怪,但这几家店真是生意好啊,想来这里加盟的人可多了,只要开了店,家家都排队,很快就能赚回本钱。”对此,小李疑心更重,总觉得这里有猫腻。在培训后半段,小李了解到设备和原料的价格后,发现远远高于市场价,更坚定了该公司有问题的想法,最终决定报警。
为创业开启加盟骗局
警方经查证发现,杜某等6人有重大作案嫌疑。今年3月23日,杜某、刘某、陈某、于某被抓获归案。当日,王某自行投案自首。4月14日,夏某也在其住所被警方抓获。
案件移送青浦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后,承办检察官审阅大量公司记录的客户信息表、每月收支记录表、银行流水、犯罪嫌疑人相关个人银行流水和微信流水等材料,查实杜某等人于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在未取得特许经营许可的情况下招募多人担任招商运营人员,以公司名义通过在自媒体、网站投放广告的方式线上推广,同时招募部分员工在线下充当黄牛,忽悠加盟开店;随后虚构公司背景实力和开业店铺规模,谎称所加盟的品牌与知名品牌属于同一集团或关联品牌,吸引加盟商前来签约开设奶茶店、亲子餐厅、烤鱼馆等店铺。
而实际上,杜某等人仅在加盟商开店前提供培训、选址等前期基本服务,等加盟商开店后便终止服务,从而骗取加盟费、代理费等款项。
经对杜某等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检察官得知这起犯罪的开端竟是源于一场创业。设计专业毕业的杜某与弟弟在上海工作,结婚生女后,杜某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2020年1月,弟弟与朋友建立了一家公司,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关闭,杜某便接管了公司,成为实际运营人及总经理。
杜某选择以知名奶茶店为经营噱头,在未取得品牌授权的情况下开始招募员工、划分不同岗位。起先公司根本招不到加盟商,员工工资、房租支出压力巨大,杜某甚至想过放弃经营这家公司。某一天,杜某的员工王某在电梯里偶然遇见来考察其他奶茶店的客户,随即将其带到自己公司,这名顾客在实地考察后竟当即签下合同。这令杜某等人茅塞顿开,于是便开始了用黄牛搭讪招揽生意的想法。
杜某的团队很快干得如火如荼,加盟商源源不断。他们在开始时提供一系列开店前期培训、原材料提供等服务,但所谓的原材料也只是将从网上购买的普通商品加价数倍后卖给不知就里的加盟商,而在客户店铺正式开业后,他们往往会选择用拉黑、删除客户联系方式来逃避追责。
在证据面前主犯认罪认罚
“我不认为这是犯法,我不清楚相关法律法规。”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始终在检察官面前否认自己的罪行。6名嫌疑人均是“85后”,检察官希望年轻人能迷途知返,便一遍遍释法说理:“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就是要求开展特许经营的企业需要有成熟的经营模式,你们公司有成熟的经营模式吗?”有的犯罪嫌疑人经思索老实回答说“没有”。
然而,主犯杜某却辩称:“我并不懂财务,流水的打理都是由其他员工负责的。”检察官指出:“你是公司的实际经营人,所有流水账目、合同均需要得到你的首肯,你要为此承担责任。”杜某见状又声称:“我从未在公司开展的三个品牌加盟中获利,不仅如此,我还投了很多钱用于公司日常开销,大部分的获利都是被陈某、夏某和他们手下的黄牛赚去了。”承办检察官摆事实讲证据,将所查获的公司流水、骗取的180余名被害人1015万元加盟费收支情况逐一列明。其中,夏某、陈某、王某涉及犯罪金额642万余元。杜某、夏某起主要作用,系主犯,伙同其余数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假宣传等方式,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行为已触犯刑法。
看到摆在自己面前的证据,杜某停止抵赖,最终认罪认罚。在对6名涉案人员依法提起公诉后,检察官持续追踪推进追赃挽损工作。同时,办案检察官摸排梳理受害者遭受诈骗致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等情形,为其申请了司法救助。
来源:检察日报·法治新闻版
作者:王擅文
漫画:姚雯
编辑: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