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上旬举行的2022年多彩贵州春季赏花行暨“多彩贵州美如画”金海雪山布依族山歌大赛启动仪式上,花海民宿文创集市展示的蜡染刺绣、户外露营装备、民族服饰风筝各类民宿文创产品,吸引了游客关注目光。
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民宿+文创+美食等民宿文创产品及业态,已成为贵州山地民宿新生力量,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民宿文创商品助力乡村振兴
在花海民宿文创集市上,黎平肇兴侗房民宿、兴义如是山房民宿、雷山西江云景秀度假民宿、贵阳远山有云民宿等,展示了民族服饰风筝、非遗手工制品、织绣染、刺绣蜡染银饰、手工包等各具特色的民宿文创商品。
在民族服饰风筝展台,记者看到风筝画上了一件件独具特色的苗族、布依族服饰,手绘的蝴蝶纹、鸟纹、鱼纹、龙纹、花草纹等图案非常漂亮精致。
“民族服饰风筝灵感来源于博物馆展示民族服饰的T型架构与风筝造型的相似性。”民族服饰风筝创作团队负责人龙沁洁表示,以天空来展示民族服饰,就是要让人们在放飞这套风筝时,传播和欣赏民族服饰艺术与文化。
民宿开发文创产品,为游客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和独有的消费体验场景,丰富了游客的体验感,还成为带动村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探索。
兴义万峰林榕宿民宿主理人苏荣梅通过收购老绣片,拜师学习蜡染、扎染技术等,将贵州少数民族元素搬进室内空间,让游客参与体验。
黎平肇兴侗房民宿展示的非遗刺绣五虎临门礼盒、刺绣手工包、手机壳、钥匙扣、民族娃娃、抱枕等民宿文创产品,充满侗族文化元素,吸引游客纷纷抢购和定购。
肇兴侗房民宿主理人杨光倩介绍,“我是从江生态文化社省级非遗工坊的创始人。让绣娘带领游客学习传统的手工技艺,感受侗族文化艺术,体验传统技能的特色魅力,解决了当地数十位绣娘就业。”
贵州旅游协会乡村旅游与民宿发展分会秘书长彭雅表示,虽然贵州民宿文创产品起步晚,但却以个性化、特色化和明显的文化属性等特点赢得了市场,日渐成为推动民宿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民宿美食助推农特产品销售
“人的味觉记忆特别强。为寻味美食奔赴一座城市、一所村落的人比比皆是。”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会长张晓军说,“民宿餐饮正好是宣传当地美食文化的重要窗口,民宿美食是特色食材、烹饪技术和民宿主人的文化表达。文创商品赋予了民宿‘内在美’,文创美食则是留住客人的‘加分项’”。
许多入住过黎平肇兴侗房民宿的客人,最念念不忘的是那一锅地道的侗家酸汤鱼。杨光倩请来当地颇有名气的厨师潘付文,把侗家酸汤鱼做成了招牌菜,让游客在民宿里就能吃上地道美食。这道侗家酸汤鱼在日前举行的首届全国民宿职业技能(美食烹饪)大赛贵州赛区决赛中荣获贵州民宿名菜二等奖,而潘付文也荣获“贵州民宿名厨”称号。
安顺市平坝区宏锦园主厨黄泓睿依托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平坝灰鹅,精心研制开发特色本土菜品,进行灰鹅系列美食产品生产、包装和销售,带动产业发展,让当地村民增收致富,也为农特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凭借“平坝灰鹅”特色本土菜品,在日前举行的首届全国民宿职业技能(美食烹饪)大赛贵州赛区决赛中,安顺市平坝区宏锦园和黄泓睿一举拿下“贵州民宿名菜”“贵州民宿特色食材”“贵州民宿名厨”荣誉称号,为灰鹅产业赢得了又一次发展机遇。
张晓军认为,未来民宿产业发展,需要主理人把民宿生活与贵州山地文化、民族文化、乡村振兴融合起来,通过丰富民宿的餐饮文化、打造民宿美食品牌,把贵州优质的食材和农特产品推广销售出去。
“民宿+”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在当天的民宿文创集市上,雷山西江云景秀度假民宿摊位前挤满了游客,300多杯雷公山银球奶茶很快销售一空。
“我们以雷山颇负盛名的银球茶和贵州老红糖为原料,综合茶的清香和红糖的甜香开发出让年轻游客喜爱的奶茶产品。下一步,我们将研发推出更多带有地方特色食材的饮品。”雷山西江云景秀度假民宿主理人王秀说。
民宿文创集市的火爆,凸显“民宿+”美好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民宿文创产品呈现出了‘贵州让你心动’的美好品质。民宿+文创+美食等产品及业态的发展,为贵州民宿产业走好品质化、特色化、精品化的发展之路提供了实践经验,将进一步激发旅游消费潜力,助力乡村振兴。民宿产业是贵州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产品形态之一。全省4500余家民宿客栈不断提质升级,以精品经营、高端经营为特色的贵州‘山地民宿’品牌初显,‘民宿+’已成为贵州山地民宿的新生力量。”
省文化和旅游厅下一步将推动“民宿+”产品及业态的发展布局,推动民宿文创集市品牌化、市场化、常规化,并将其纳入全省重大旅游活动平台,作为“旅游产业化”产品推陈出新、更新迭代的具体举措之一,进一步探索乡村旅游创新业态,加速“万峰林民宿”等品牌打造,在农文旅融合上创造新的典范。(赵林)
来源: 贵州日报
日晚,“家·圆”留榕台青围炉守岁话新年暨华优汇创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围炉晚宴在福州举行。 吕明 摄
7日晚,“家·圆”留榕台青围炉守岁话新年暨华优汇创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围炉晚宴在福州举行。 吕明 摄
(新春见闻)“家·圆”留榕台湾青年围炉守岁话新年
中新网福州2月7日(郑江洛)写春联、写福字、包水饺、围炉吃火锅……7日晚,“家·圆”留榕台青围炉守岁话新年暨华优汇创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围炉晚宴在福州举行。
“今天来了很多台湾朋友,我准备了我妈妈从台湾带的药汤包做药炖排骨。”台湾青年陈燕亭在后厨忙碌着,她说,准备这一份台湾特色美食,希望可以大家一起感受在台湾的“儿时回忆”。
陈燕亭介绍说,这是在台湾很常见的街边小吃,用猪肋排加上药包,红枣、枸杞,“十二点多炖煮到现在”。
2018年入驻基地的跆拳道馆创始人陈燕亭今年是第一年留在福州过年,“感觉也蛮新奇的,感受一下福州这边的过年气氛。”
目前,陈燕亭在福州开设了两家道馆,对于新年,她期待能够再招募一位台湾教练,共同扩张在福州事业的版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事业做起来。
几名台湾青年正在包水饺。 吕明 摄
正和其他几名台湾青年一起包水饺、跆拳道馆另一名合伙人、台湾青年张雅雯表示,今天这么热闹的气氛缓解了她的思乡之情。张雅雯说,今年准备和家人视频拜年,还和福州当地的学生的家长相约春节一起出游鼓山、福道等地。“福州的家长都很热情,春节期间我行程都已经安排的满满当当。”
“感觉在福州过年和在台湾没有很大的差别,尤其和闽南一带很接近。”今年1月刚入驻闽台家园台湾青年创新创业的奶茶店合伙人王成物告诉记者,为了春节的相聚,在台湾我们过年也会忙前忙后,这次好多小年轻提前很久准备了这么多美食,有各类蔬菜、鱼、肉、福州肉燕等等。
记者在现场看到,各类美食齐整的摆在桌上,约二十名左右的台湾青年围炉在吃火锅,欢声笑语一片。
王成物说,今年打算留在福州和基地的台胞一起过年,还约好了初一去闽侯吃烤全羊,也打算线上和台湾的亲友问候。
王成物在福建呆了近二十年,此前,他在厦门开了近十年的奶茶店。这家奶茶店是台湾引进的品牌,“与基地的合作,希望能将自己的技术配合上基地的行销宣传,我有信心产品做好。”
王成物正在准备围炉煮火锅的食材。 吕明 摄
福州阳光学院台籍教师马彦彬说,在食材的准备、彼此祝福、写春联的过程中,我感觉很温暖,“年味很浓,有小时候过年的感觉。”
这次是马彦彬第二次在大陆过年,去年由于疫情,他是在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过年。他很期待今年可以在舒缓的、快乐的气氛中在大陆过新年,“希望和家人在福州感受浓浓的年味,同时利用假期,打算在福州附近走一走、看一看。”(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源:福州日报
每人50元,打工挣钱,解决15天的吃住行问题
浙江30名大学生来榕“生存挑战”
50元能做什么?和好友看一场电影,在餐厅和朋友吃个简餐,还是馋嘴时选购几包零食?
昨日上午9点,来自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的30名大学生坐火车抵达福州,在接下来的15天里,他们每人要靠着50元,在陌生的城市找工作挣钱,解决吃、住、行问题。3天内找不到工作的学生,将由带队老师“遣送”回家。
这不,昨天刚到集合地,这30人便全员出动,寻找“生机”。
每人50元
3天内要找到工作
参加这项名为“就业体检”活动的30人,是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大一大二的学生。昨日上午11点,由6名老师带队,30名实践队员正式入住福建师范大学仓山校区宿舍,这也是接下来15天他们住宿的地方。行李一放,他们便开始在榕城四处寻找能够日结工资的兼职工作。
“我们要求每人只能有50元启动资金,不准私自携带钱财和食物,同时每天需交付房租15元,3天内若找不到工作赚钱,将被带队老师‘遣送’回家。”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团委书记杨秋告诉记者,本次活动预告消息发出后,一共有500余人报名,经过面试、笔试、体能测试等考核后,最终选出现在的30名成员。由于“就业体检”对体能要求较高,所以来榕前每个成员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强化训练。
“组织这种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社会、积累经验,并从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带队老师陈韬说,往年参加活动的学生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带动着一届又一届的学弟学妹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找到工作前努力省钱
昨日中午,实践队第一小组组长余涵妮带领几名队员,在福建师大仓山校区学生街开始沿街找工作,奶茶店、火锅店、服装店、教育机构……他们在各个门店进进出出,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地被拒绝。这些门店或因职员已满,或因他们兼职时间过短,让实践队员们屡屡碰壁,但他们没有放弃。
第二小组则分头行动,其中4人打算骑车前往闽侯。原来,为了完成挑战,他们在来福州前已投了简历并收到面试通知,于是这4人一起前往闽侯正荣财富中心面试。
从仓山到闽侯,距离可不近,但为了省下1元的公交车钱,4人购买共享单车套餐,中午时分顶着烈日骑行。因为不熟悉路,他们走了不少弯路,骑行近两小时还没到目的地。后来,在浦上大桥时,队伍中有两名女生实在骑不动了,只好决定拦“顺风车”。“很温暖的是,一位驾车经过的叔叔停车了,免费送我们到目的地。他真的很好!”小组队员徐明浩说。
记者了解到,这群学生平均年龄不到19岁,平日里聚个餐或许就要上百元。只靠着50元,要撑15天,他们也觉得压力挺大的。记者看到,许多实践队员的衣服被汗水浸透,而急需补充水分的他们,即使口渴也忍着,只为了省钱。
实践队员杨菲告诉记者,50元除去每天15元的房租,没剩下多少,在找到工作前,他们打算买馒头填饱肚子。
“目前找到的最便宜的,是只需4角钱的米饭和免费的汤。”实践队员朱智博说,为了节省资金,他们必须最大地发挥出每一分钱的用处,把钱花在刀刃上。
实践首日10人找到工作
昨天,是“就业体检”的第一天。截止昨晚8时,记者了解到,实践队共有10名学生找到了兼职工作。
“早上下火车的时候很兴奋,感觉一切都会很顺利,但实际找工作真的好累。”杨菲说,好在福州人民很热情,好多好心人帮助他们。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学工部主任童必勋介绍,“就业体检”活动通过短期工的形式,检验大学生就业健康值。活动开展10年来,除了福州,他们的足迹还到过宁波、温州、武汉、济南、苏州、长沙、北京、上海。每次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员15天的劳动所得若有剩余,都以公益的形式捐给社会上需要帮助的群体。
童必勋说,这一次选择福州,是因为福州是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相信在这个城市“挑战生存”,能给学生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对于学生们能否完成任务,他很有信心:“在历史上,学校的此类活动未有人遣返回去。”
陈丹 全怡月
特朗普证实美国正在升级核武器!详细现场视频,尽在“中国网”抖音(78787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