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的叶先生反映,2021年6月份,他请了港湾装饰来装修房子,很多细节一再整改、返工,装修已经逾期两个多月了,到现在还在折腾。
叶先生:“尺寸量错,包括这些全是锯短了,原来在这个位置,里面所有的板材全部经过修复,之前的孔洞还有没修复完的,修补好拿过来安装的,因为天气热胀冷缩,油漆开始开裂了。”
叶先生的房子在湖州博雅府小区。他介绍,厨房里的柜子已经多次返工,板材上的孔洞,目前装修公司还只是简单地用纸贴上,柜子面板上的油漆,有的地方已经开裂了。
叶先生:“门槛石发暗,无光泽,跟其它的门槛石完全不一样 (本来应该是怎么样)本来应该是表面有光泽,光滑,但是它摸上去就是,黯淡无光,粗糙的。”
叶先生接着走进卫生间,他认为在一些隐蔽工程和小细节上,对方很不讲究。
叶先生:“卫生间的浴室柜,放东西的,这个板子后面,被他开了一个孔埋电线,全是走电线的,比较不美观,我要求店家给我换一个同等颜色的板子在这边覆盖,他们同意免费更换,装修公司总经理说,直接拿现场废弃的板给我进行覆盖处理。”
叶先生一眼又看到马桶,更生气了,说对方一开始答应给自己最新款的。
叶先生:“等到回过头来,又跟我说,这个新款停产了,那作为一个新款,怎么可能马上停产呢,他说给我换一个同等的新款过来,结果我们发现这个马桶,是2019年1月1号,这么一个日期。”
叶先生介绍,后来,对方给他更换了2021年生产的马桶。叶先生又请记者到一间卧室感受一下,上面铺设的复合地板踩上去觉得有点空,跟地面贴得不紧实。
叶先生介绍,这已经是对方整改之后的结果了。
叶先生:“(他们没有找平吗)找平只是水泥涂了一下(这个已经是整改过了是吧)对 已经是整改过了(那怎么踩着还是有点空)对,包括那边全都是空掉的,完全下陷下去的。”
叶先生在新房里转了一圈,每经过一处,都忍不住吐槽。装修合同上,施工方写的是港湾装饰,装修方式是包工、包部分材料,工期为120天,计划竣工日期是2021年10月16号,目前已经逾期了两个多月。
叶先生带记者赶到湖州华苑路上的港湾装饰,他说这里是对方的湖州总店。
湖州港湾家居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前台:“我们这里不是总店,每一个店都是有自己的负责人,没有哪一个店是总的负责人,跟我说没用,好吧。”
叶先生:“态度就是这么一个态度, 当时合同是在这里签的,他们店是在湖州织里分店。”
记者注意到,合同封面和内容里,装修公司都是港湾装饰,但是合同最后一页敲的章是吴兴织里铭家装饰设计工作室。
湖州吴兴织里铭家装饰设计工作室 孙老板:“(你好,我是1818黄金眼的记者)你好,你好(你们统一都是叫港湾是吧)哎(但是为什么你敲的那个章,叫什么‘铭家’)这个是总公司授权给我们的呀(哦,港湾是你们连锁的牌子是吧)对,品牌的(签合同是在湖州这个店签的咯)签约那天晚上,是在湖州店签约的。”
孙老板介绍,他加盟了港湾装饰,自己在织里的店离叶先生的新房比较近,就揽下了这个工程。
湖州吴兴织里铭家装饰设计工作室 孙老板:“情况是这样子的,那个柜子确实是出了点问题,他们衣柜店尺寸量错了,马桶是已经弄好了呀,供应商他们那边都是跟厂家大批量拿货的,也不存在说什么过期什么的。”
至于叶先生反映的,目前柜子、门槛石、地板空鼓等问题,孙老板承诺会继续整改到叶先生满意为止,至于逾期问题,合同已经规定,每逾期一天,支付50块钱违约金。叶先生觉得这个赔偿太少,孙老板表示会跟叶先生进行协商。
声尚在外,狗不理已退守至传说开始的地方。
“做老品牌,不做老企业”,这是狗不理官网上挂出的一句口号。作为有着16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狗不理曾经走出天津,多地布局。几年后的如今,时过境迁。进入2021年,京城最后一家狗不理闭店,而在此前一年,黯然离场已上演多次。
4月初,新京报贝壳财经走访时看到,位于天津商业中心的狗不理总店内消费者依然络绎不绝,多为外地来此尝鲜的中老年游客。一公里外,“商务型”身份加持的狗不理和平路店,因疫情落得冷清,仍不乏888元/例的高价菜。
店里展示着过往辉煌,“经过多年改革创新,狗不理直营店由改制时的2家发展至目前的30多家”。不过,自去年陆续收回各地80多家加盟店后,狗不理直营店盛况也已不复往昔,营业门店仅为10家。如今,狗不理天津之外已无门店。
4月15日,针对闭店风波以及未来战略等相关问题,贝壳财经记者试图采访狗不理集团,截至发稿并未获得回应。
狗不理的退与守
天津山东路滨江道商圈,狗不理总店隐身于一座商场大楼背后。店面仿古式装修,两座石狮子立于门前。此地是天津繁华商业中心区,坐拥天津站、瓷房子、古文化街、意式风情区等游客密集景点,位于此处的狗不理是许多游客会选择的打卡地。
4月一个正午,总店二楼大厅剩余空桌已不多,带有各地口音的食客,大多奔着“中华老字号”尝鲜。根据狗不理官网,这家店是新中国成立后狗不理的传统老店,为“国家特级酒店”。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山东路店客人基本上都是游客,客流量一直都比较大。
“味道还可以”,“尝尝就行了。”探店过程中,顾客对狗不理包子评价不一。记者在点评APP搜索狗不理包子,大部分店铺的总评分未超过4分。
狗不理包子的价格因馅料的不同而有所区分。传统猪肉1笼(8只)标价46元,传统三鲜包48元,什锦素包48元。牛肉包、对虾青韭包、全蟹包、蟹肉包等,单只包子的价格在16-18元。
尽管已撤出京城,在天津大本营,狗不理的老字号“气派”仍在。
大约一公里外的狗不理和平路店,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一楼设置了狗不理文化展示区,半环绕式的酒店每一层都有不同大小的包厢,部分还能满足办婚宴需求。该店铺主打商务型,高价菜品更多。其中,一道“鸿运纳财”价格达到888元/例。不过,记者注意到,作为狗不理的主打特色,几款包子却被贴上了“停售”标签。
“现在包子(品种)不像以前那么全了,疫情之后包子馅的品种没有那么多。”一位包厢工作人员介绍,疫情后店内生意大不如前,客流量明显缩减。
菜单精简之外,服务人员数量也已缩水。此前一层楼服务人员有十几人,疫情后“现在整个店也只有十几人。”在员工看来,疫情主要冲击了比较大的店,原本规模较小、主要为天津本地顾客服务的店铺影响不大。
以包子名称作为集团名称的狗不理集团,其餐饮版图旗下并非只有包子。记者几日走访中了解到,天津水上北路的高端餐饮品牌“中华炖品”、和平区的“117花园别墅”、“三六三杭州菜水上北路店”均为狗不理集团的餐饮连锁品牌。这些餐饮店分别被归类为粤菜、上海本帮菜、浙菜。
今年3月,位于北京前门大栅栏的狗不理门店大门紧锁并贴出“店内装修”告示,门店招牌也已摘下。在去年狗不理王府井店因差评风波被取消加盟资格后,前门狗不理停业,也意味着狗不理品牌正式退出北京。狗不理方面向新京报记者确认,目前狗不理在天津以外已无门店。至于未来是否继续缩减线下门店,暂无法透露。
狗不理品牌1858年始创,早期运营“狗不理”品牌的天津狗不理包子饮食公司为全民所有制企业。
2005年2月28日,天津同仁堂以1.06亿元的竞买价拍卖取得了天津狗不理包子饮食(集团)公司的全部国有产权及其对子公司所持股权,占比82.17%。此后,天津狗不理包子饮食公司经过产权制度改革、股份制改革,成为狗不理集团。
十几年时间,狗不理戴着“国民老字号”的光环迅速扩张,而后又经历了一番战略调整。
2005年成功改制后,狗不理的一项重要策略便是坚持直营为主。根据狗不理发布的声明,狗不理集团截至2020年9月已陆续收回各地加盟期满的80多家加盟店,其中北京原有12家,收回11家,当时仅存王府井一家加盟店。
与此同时,狗不理直营店规模也在缩减。今年3月,狗不理旗下位于天津武清的餐饮连锁店因经营不达预期被关闭并注销。截至4月初,狗不理曾经“直营门店三十多家”的盛况不复存在,官网上介绍的直营门店仅为10家。
今年1月狗不理集团官网上发布的一篇文章显示,实际控制人张彦森意识到堂食正在逐渐走下坡路。其表示,“每年我们都在减少门店的数量,相比盲目追求店面数量,狗不理更看重线上的发展。”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狗不理退出北京背后是整体品质无法匹配消费者的要求,“它的整个性价比是缺失的,场景也是老化的,现在基本上不能够去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大品牌、有服务体系、有客户黏性的需求。”
朱丹蓬表示,狗不理在天津属于城市名片的一部分,有一定的刚需型,但品牌生存关键还在于要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
卖咖啡、保健品,38家子公司一度14家亏损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狗不理集团旗下的控股、参股子公司有32家,其中为正常存续状态的只剩18家,包括门店已经停业的“前门狗不理快餐(北京)有限公司”。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涵盖香港子公司和海外子公司,狗不理集团此前旗下子公司或孙公司总数曾经达到38家。根据天津同仁堂更新到2018年的招股书,2017年度,这些公司中14家为亏损状态,包括天津狗不理集团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天津狗不理集团房屋租赁有限公司、狗不理商贸(北京)有限公司、天津水上北道狗不理大酒楼有限公司、天津狗不理津龙炖品大酒楼有限公司、天津民泰大酒楼有限公司等。
其中,天津民泰大酒楼亏损近300万元、狗不理先锋大酒楼亏损近500万元。同样已经注销的狗不理和平里(北京)亏损23万元。
“放不下身段”是不少人对狗不理的评价。当前,收缩门店,布局速冻食品和线上销售渠道的狗不理,正成为当下“中华老字号”的写照。
记者近日走访时,临近下午五点,天津狗不理速冻产品工厂工人已经下班,一天喧嚣后回归安静。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目前该工厂属于“减半生产状态”。
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狗不理食品),正是生产狗不理速冻产品的公司,2015年成功挂牌新三板。目前“减半生产”并不是特例。早在狗不理食品2015年发布的公开转让说明书中就表示,公司生产的冻面食礼包类产品定位于春节期间的节日礼品消费市场,占整体销售额20%左右,但在非春节期间,公司基本不生产和销售上述产品。
对于狗不理而言,旗下餐饮门店是狗不理速冻产品的重要销售渠道。贝壳财经记者在天津狗不理山东路店、狗不理和平路店走访时,店内均设有专门的狗不理速冻产品或礼盒展示台,销售狗不理速冻包子以及其他特色小吃。
天津同仁堂招股书显示,2017年度,狗不理食品的利润就占狗不理集团总利润的37%。其中狗不理集团净利润为5425.53万元,狗不理食品的净利润为2029万元。
狗不理食品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度,狗不理食品的净利润分别为2068万元、2424万元。
尽管如此,2020年4月,狗不理食品公告称,“根据业务发展及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的需求,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要以及当前实际经营状况,经董事会审慎考虑拟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终止挂牌。”
次月,狗不理食品正式退出新三板,这也意味着狗不理集团的上市梦更加遥远。
为了吸引顾客,狗不理推出不同团购套餐,以此化解一直以来的高端化定位。进入2021年,发展线上外卖业务,或许仍然受限于包子价格,销量并不高。贝壳财经记者4月10日在美团外卖上看到,狗不理和平店、狗不理意式风情街店、狗不理山东路总店的月销售额均未超过70单。
记者走访中看到,狗不理大力推广宴席、套餐等招揽生意。狗不理多家门店都打出广告:狗不理承接婚宴、寿宴、生日宴、宝宝宴、升学宴、朋友聚会。
今年1月,狗不理集团2020年度工作总结会议上,总经理张彦明总结称,“2020年餐饮连锁在堂食客流受限的情况下,短板突显:线上外卖和当下的形势不相适应,会员体系不健全,互动跟不上;在餐饮连锁遇到困难的情况下,食品公司业绩规模不够突出。新的一年,我们将加快节奏用好数字化,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目前,出海也是狗不理的一个战略方向。贝壳财经记者搜索看到,通过海外收购,狗不理开始涉足咖啡、保健品领域。
据公司官网介绍,2015年,“狗不理”成功获得澳大利亚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高乐雅”在中国的永久使用权;2016年,“狗不理”收购澳大利亚保健品老字号Blooms;2017年,“狗不理”收购澳大利亚生物科技公司BJP。
“高乐雅”官网介绍,旗下的咖啡门店较多位于天津,还有部分门店位于上海、成都、武汉。“GBI为老字号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国际事业部”。目前该品牌还拥有加盟模式经营。
4月10日,贝壳财经记者在淘宝全球购等平台找到狗不理集团旗下保健品品牌“Blooms”相应产品,该品牌目前在国内电商平台均未开设海外旗舰店,主要是代购模式进入国内。
2018年以来狗不理还多次增加对海外投资。2018年12月、2020年5月,天津市发改委先后许可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赴澳大利亚新建澳洲ProbioticsAustraliaPtyLtd的项目 、同意对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澳大利亚ProbioticsAustraliaPtyLtd增资项目予以备案。
近期,狗不理频繁晒出成绩单:2020年6月,狗不理集团透露,“2019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超10亿元”。今年1月透露,“2020年,狗不理的线上销售额占到了总收入的四分之一,比2019年翻了一番”。
两个月后官宣,“2021年1月至2月应收同比增幅38%,2021年春节期间同比增幅46%”。
在狗不理的宣传中,常常看到一个愿景:“做世界上知名的中国百年品牌”。对于正值阵痛期的狗不理来说,实现这个目标或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云琦 编辑 王进雨 吉喆 校对 赵琳
来源:新京报
| 商业街探案
疫情让餐饮门店的日子不好过:
海底捞在1月26日宣布停止门店营业后,有机构预计,海底捞2020年营收或损失50亿,而海底捞在高度分散的火锅s市场仅占到2.2%的市场份额,艾媒咨询曾在2019年发布过一份报告,指出火锅在中国餐饮市场中占比份额最多,并稳步增长,有望在2020年突破7000亿,可想而知,火锅门店停业,空出了多大一块儿市场。
于是就有创业者瞄准了火锅外卖连锁。商业街探案的一位读者孙先生留言表达了他的思考和困惑:想趁着疫情期加盟一家火锅外卖连锁,因为他觉得需求很旺盛,而且非常时期,心仪品牌的加盟政策比较优惠,算抄底,但有位搞餐饮的朋友却劝他,火锅外卖在疫情期做起来的难度很高,而且就算火了,疫情结束后,95%的消费者都会回到门店的怀抱。
“短命生意,不要做。”这位朋友说。
昙花一现的火锅外卖创业潮
专营火锅外卖不是新事物。
在2011年6月就有一家卧底火锅成立,其主打的就是线上配送,创始人邱星星认为:在所有的外卖中,火锅是唯一既能保持温度又能保证美味的品类。
卧底火锅的经营数据因为年代久远而缺失,但值得注意的是,从2015年开始,外卖平台的风口真正到来——美团在2014年完成了460亿交易额,创始人王兴在当时提出2015年是o2o决战年,但卧底火锅似乎没抓住补贴大战的机会,把外卖发展壮大,倒是在16年于北京潮地工体开设线下店,其店店面面积有1000多平米,206个座位,以o2o的概念拿到A轮融资,此后再无融资消息。
今天,在大众点评定位卧底火锅的诞生地北京,已经搜索不到该店,并且也无法在美团外卖中搜索到该店。
另外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董火锅主打“掌上一小时速达火锅外卖”,定位在年轻白领,号称“懒人经济”,创始人董国斌也高度看好火锅外卖,认为聚焦外卖的火锅品牌利润空间比传统火锅品牌至少提高了20%,遗憾的是,在其成立地北京,大众点评仅两家店铺在营业中,美团外卖无法找到该店。
事实上,业界公认的火锅外卖创业元年在2015年,除卧底火锅和董火锅外,大批火锅外卖创业者入局,但有数据统计,在2016年,其中90%的品牌倒掉了。
同年入局的淘汰郎创始人赵子坤认为,这些火锅外卖品牌死掉的原因是客群定位出现了偏差,他们模仿海底捞做大锅、家庭消费,导致客单价普遍较高,却忽视了这部分群体只是海底捞堂食的延伸,不代表大众市场。
外卖火锅
馐馐小火锅的创始人马永杰则认为,本来外卖火锅的基数就小,这些创业者的运营还不专业,活不下去是必然的。不过,目前只能在大众点评上查到8家馐馐邻家外送小火锅,都在山东境内。
按照淘汰郎的说法,他们是大浪淘沙后,成功活下来的品牌。
赵子坤认为,火锅是特殊品类,要点很多单品,比如海底捞,点完三、四百元的客单价,一两个人吃不了,人多了以后又不方便,只有小火锅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所以,淘汰郎打出了99元外卖小火锅模式。
同时,淘汰郎自建加工厂,由工厂直接供给成品到店,每个城市设置5-15个门店,每个门店不做堂食,相当于前置仓,覆盖范围为5公里。在17年7月,淘汰郎拿到A轮融资,同时从自营模式转为加盟模式,到2019年3月,覆盖全国230座城市,近400家门店,累计销售额突破4.4亿元,但再无融资消息。
加盟活下的品牌?不合算
因为火锅外卖的特性,加盟存活下来的火锅外卖品牌似乎不是个好主意。
商业街探案在年前了解到,淘汰郎的加盟费是6.98万元,另外需要付保证金1万,品牌管理费9800元一年一店,合同有效期在3年。
对于加盟的商户,淘汰郎会提供开业前的选址服务,营养装修和培训,开店后会提供产品研发、市场营销方案、门店运营管理和外卖平台运营等服务。他们同时还给咨询者提供了盈亏分析:
(淘汰郎盈亏分析)
以一线城市为例,只要能满足客单价210元,每日客单量25单,每月客单量750单,那么一个月的交易额会在157500元,然后扣除食材成本63000元,配送成本15750元,房租12000元,人工15000元,平台佣金及活动补贴2325元、水电杂费1500元,一个月的利润将达到26625元。
但从事餐饮多年的郝振(化名)告诉商业街探案:“你要付出的资金远远高于他给你看到的价格。”
他分析:“房租即便算12000元,一般正常情况下压二付三,光是房租就要先投入5到6万。此外,人工15000元是完全没有计算吃住的价格,也别以为不做堂食就不用装修了,他们开始不会告诉你,但交了加盟费后就要往里砸钱了,装修费用大概也要3万,最后前期投入到可能会在25万左右。”
郝振同时认为,淘汰郎给出的盈收前景,即月售750单,客单价210元的目标很难达成,要持续盈利很难。数据显示,即便拥有客单价低、扩张成本低(加盟)两个“优势”,淘汰郎的体量也没盖过海底捞的外卖业务——从美团外卖可见,其在上海虹口区有两家店,一家是上海1店,1月月售在151单,一家是虹口店,月售350单。而海底捞在同样区域内,两家门店外送在1月分别是306单和227单(截止于发稿时数据)。
另外一家存活下来的火锅外卖品牌锅sir(2016年10月18日成立)销售额也不稳定,上海美团可查一共有9家锅Sir,9家店的月销数量很不稳定,一家10月开店的锅Sir(上海店)至12月底,月订单订单数只有16单。另外一家锅Sir(金桥店)月销售却高达578单。造成这种现象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金桥属于上海郊区,周围没有大型火锅品牌做竞争对手,而其上海店却位于上海静安区东宝兴路,属于内环城市,竞争力巨大。
而针对疫情期火锅外卖的需求,火锅外卖品牌还要和各大传统火锅、商超火锅外卖做竞争:
大龙燚通过旗下“包煮婆火锅菜”品牌,与盒马鲜生及外卖平台合作,在19年年掘金外卖市场。2019年6月中旬,小龙坎初次试水外卖代运营。
盒马在2019年10月17日,就在全国20多个城市的盒马门店和App将推出火锅外卖业务,带动了家乐福等超市进入火锅外卖赛道,疫情期,调料、底料几乎都在各大商场卖到断货。
也是在疫情期,重庆的周先生一家点了人生中第一次火锅外卖,结果非常失望,因为付出了300元,却没吃到什么东西,周先生吐槽:“如果不是疫情,我根本就不可能点火锅外卖这种东西,我花这么多钱点个火锅外卖,还只有这么几口。而如果有下一次,我一定自己买火锅底料自己煮,几块钱买几根黄瓜,我们一家人吃它不香吗?”
值得一提的是,周先生点的“火锅外卖”是重庆一家知名的火锅店,由此可见,连老火锅店的外卖都让周先生有了“自己去超市采购来吃”的想法,想临时杀入做外卖火锅专营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