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当你知道自己吃的外卖,可能是半年前就做好的速食餐包时,会是什么感受?
近日,媒体曝光,在外卖平台上,不少商家售卖的并不是现做的菜品,而是通过网络渠道购买的速食菜肴包。
商家一般只需要通过微波炉或热水浸泡的方式加热菜肴包,就可以直接打包送到你的手上。
< class="pgc-img">网上售卖的料理包,号称“不用厨师也能开餐厅”。图片来源:某电商平台网站截图
>知情人爆料:一锅大米撑起一家店
据知情人向中新网记者透露,“我知道有一家小店,每月差不多卖出3000来份外卖,可是员工只有2人,现做的话,是无论如何都忙不过来的。”
“他们每天要做的就是蒸一大锅米饭,烫点绿叶蔬菜,然后搭配在热好的速成菜肴里面,这样一份外卖就能很快出炉,不费什么劲儿。”
这些速成菜肴几乎都是从各大电商平台购买来的,并非顾客所以为的“现炒”。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家常菜半成品”, 蚝油牛柳、糖醋排骨、鱼香肉丝、鱼香茄子等半成品料理包应有尽有。
这些产品的保质期大部分为1年。记者发现,有的产品生产日期显示是2018年4月1日,这意味着还没卖出去就过去几个月了,而到消费者嘴里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 class="pgc-img">有的快餐包最早是2月份生产的。图片来源:电商平台截图
>数据说话:利润率或超300%
商家为什么用这样的产品做外卖呢?
某外卖平台上一位商家透露,菜肴包制作流程简单,对店内设施、人员技术要求不高,制作一道菜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等一下子就缩小了不少。
据他透露,一般像盖饭、卤肉饭、烤肉饭等种类的外卖,几乎都是网上购买的菜肴包,而他的店里,只有木桶饭是现炒的。
用菜肴包做餐,省时省力,可想而知,前面提到的2人每月卖出3000份外卖,每人每天做出50份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当然,利润也是可观的。
以淘宝上出售的一款“盖浇饭方便速成快餐料理包”为例,包括梅菜扣肉、卤肉、巴西烤肉等10款口味的料理包售价49.8元,平均下来一份不足5元。
可在一些外卖平台,一份梅菜扣肉或卤肉盖浇饭售价基本在20元左右。按此计算,外卖商家做复热外卖的毛利润可达300%。
平台回应:外卖出现前就存在这种做法
面对商家使用复热速食餐包销售的行为,外卖平台是什么态度呢?
美团外卖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从现行法律法规看,并没有禁止餐饮服务提供者对预包装冷藏冷冻膳食进行复热的规定。在遵守法律法规、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美团外卖允许餐饮商户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生产、售卖。”
饿了么表示:“食品安全法并未对这个有限制和禁止,外卖平台对商户的管理是在法律框架内。商户这种做法在外卖出现之前就存在。”
< class="pgc-img">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滴滴外卖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对此并没有权力进行强制限制,但会积极查验其餐品安全性和完整性。平台方会按照要求公开餐品的制作主要原材料,至于是否公示告知该餐品是否属于复热餐品,需要商家和相关部门的明确授权。
商家说:我们跟飞机餐一样
一部分商家表示,自己用菜肴包制作餐品,和飞机餐如出一辙,“在飞机上吃饭的时候,空姐也没告诉你这是菜肴包啊!”
< class="pgc-img">资料图:空乘人员将餐品送上飞机 钟欣 摄
>在一些商家看来,他们只是追随行业的做法。但在“追随行业”时,商家的做法却又“双标”了。
据了解,飞机餐的菜肴包是为了保证飞机安全飞行,根据2017年1月颁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航空食品卫生规范》规定,航空配餐冷链热食,从热加工完毕至送入成品冷库,再到上飞机供给旅客食用的最长时限不超过4天。
对比之下,外卖菜肴包的保质期则动辄180天、300天。
< class="pgc-img">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能否接受? 网友吵翻了
有消费者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完全不能接受,点外卖就是为了吃现做的,否则还不如自己做呢。”
甚至有部分网友认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菜肴包属于复热食品,说轻点就是剩饭剩菜,说重点就是方便食品,本质上跟方便面没什么区别。
也有网友对记者说:“可以接受,只要不影响口感和营养就行了,因为即便去外卖店里吃饭,也不排除会吃到复热食品,根本无法监督和鉴别。”
还有网友表示:“还可以这样操作呀,以后自己买一堆速成快餐料理包,比外卖还便宜”、“感觉就是另一种方便面,挺方便的”。
< class="pgc-img">网友对这样的快餐包反应不一。图片来源:电商平台截图
>专家说法: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对记者表示,复热的饭菜在口感等方面肯定和现做的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消费者在外卖平台上下订单,通常理解饭菜是现做的。
赵占领说,商家应当标注出饭菜是现做的还是复热的,因为国家有相关规定,消费者购买产品,有了解产品规格、性能、型号等权利。商家不标注出来还拿复热的饭菜出售,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来源:中国新闻网
>餐饮行业的传统认知中,大厨与宽敞厨房似乎是不可或缺的标配。
然而,焱麻记却以其独特的“小轻快稳”小店模型,彻底颠覆了这一传统观念,仅凭20-30平米的空间,无厨房设计,颠覆行业趋势。
小店模型:“小轻快稳”引领未来趋势
投入小,轻装上阵:在租金高、人工成本不断攀升的当下,选择了一条低投入、高效益的道路。单店投入仅需10万元+,大大减轻了创业者的资金压力,让更多人有机会实现餐饮梦想。
运营轻,化繁为简:不同于传统餐饮店的复杂运营,两人即可开店。标准化、流程化的操作模式,让即便是餐饮小白也能快速上手,享受经营的乐趣。
< class="pgc-img">>回本快,盈利无忧:凭借高效的运营模式与强大的产品吸引力,实现快速回本。标准化流程确保了每月稳定的收益,多数店铺能在6个月内收回投资,为创业者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
生意稳,市场需求旺盛:选择快餐这一刚需主食作为主打产品,精准定位市场,凭借其独特的口味与广泛的受众基础,确保了店铺的持续稳定经营。复购率高,顾客粘性强,为店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源。
强大供应链,支撑标准化流程
深知供应链对于餐饮品牌的重要性,因此自建了酱料供应链体系,搭配酱料只需简单操作即可完成出餐,既提高了效率,又保证了产品的统一性与高品质。
< class="pgc-img">>产品力为王,注重研发创新
之所以能够被誉为鸡公煲界的黑马,离不开其强大的产品力。招牌鸡公煲深受顾客喜爱,复购率极高。同时,还拥有一支专业的产品研发团队,持续不断地推出新品,每次上新都能引发市场热潮,为店铺带来显著的业绩增长。
全方位支持,助力创业成功
除了上述优势外,还为加盟商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从成熟的经营模式1V1复制,到保姆式的开店运营扶持;从专业团队的全程陪跑,到原材料渠道的稳定供应,致力于打造一个无忧的创业平台,让每一位加盟者都能轻松上手,快速实现盈利。
< class="pgc-img">>综上所述,焱麻记以其独特的“小轻快稳”小店模型、强大的供应链支撑、卓越的产品力以及全方位的支持服务,成功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脱颖而出。
如果你也怀揣着餐饮创业的梦想,不妨从成功经验中汲取灵感,开启你的创业之旅!
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14日电(吴涛 姚露)叫外卖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当你知道自己吃的外卖,可能是半年前就做好的速食餐包时,会是什么感受?
近日,媒体曝光,在外卖平台上,不少商家售卖的并不是现做的菜品,而是通过网络渠道购买的速食菜肴包。
商家一般只需要通过微波炉或热水浸泡的方式加热菜肴包,就可以直接打包送到你的手上。
网上售卖的料理包,号称“不用厨师也能开餐厅”。图片来源:某电商平台网站截图
知情人爆料:一锅大米撑起一家店
据知情人向中新网记者透露,“我知道有一家小店,每月差不多卖出3000来份外卖,可是员工只有2人,现做的话,是无论如何都忙不过来的。”
“他们每天要做的就是蒸一大锅米饭,烫点绿叶蔬菜,然后搭配在热好的速成菜肴里面,这样一份外卖就能很快出炉,不费什么劲儿。”
这些速成菜肴几乎都是从各大电商平台购买来的,并非顾客所以为的“现炒”。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家常菜半成品”, 蚝油牛柳、糖醋排骨、鱼香肉丝、鱼香茄子等半成品料理包应有尽有。
这些产品的保质期大部分为1年。记者发现,有的产品生产日期显示是2018年4月1日,这意味着还没卖出去就过去几个月了,而到消费者嘴里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有的快餐包最早是2月份生产的。图片来源:电商平台截图
数据说话:利润率或超300%
商家为什么用这样的产品做外卖呢?
某外卖平台上一位商家透露,菜肴包制作流程简单,对店内设施、人员技术要求不高,制作一道菜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等一下子就缩小了不少。
据他透露,一般像盖饭、卤肉饭、烤肉饭等种类的外卖,几乎都是网上购买的菜肴包,而他的店里,只有木桶饭是现炒的。
用菜肴包做餐,省时省力,可想而知,前面提到的2人每月卖出3000份外卖,每人每天做出50份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当然,利润也是可观的。
以淘宝上出售的一款“盖浇饭方便速成快餐料理包”为例,包括梅菜扣肉、卤肉、巴西烤肉等10款口味的料理包售价49.8元,平均下来一份不足5元。
可在一些外卖平台,一份梅菜扣肉或卤肉盖浇饭售价基本在20元左右。按此计算,外卖商家做复热外卖的毛利润可达300%。
平台回应:外卖出现前就存在这种做法
面对商家使用复热速食餐包销售的行为,外卖平台是什么态度呢?
美团外卖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从现行法律法规看,并没有禁止餐饮服务提供者对预包装冷藏冷冻膳食进行复热的规定。在遵守法律法规、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美团外卖允许餐饮商户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生产、售卖。”
饿了么表示:“食品安全法并未对这个有限制和禁止,外卖平台对商户的管理是在法律框架内。商户这种做法在外卖出现之前就存在。”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滴滴外卖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对此并没有权力进行强制限制,但会积极查验其餐品安全性和完整性。平台方会按照要求公开餐品的制作主要原材料,至于是否公示告知该餐品是否属于复热餐品,需要商家和相关部门的明确授权。
商家说:我们跟飞机餐一样
一部分商家表示,自己用菜肴包制作餐品,和飞机餐如出一辙,“在飞机上吃饭的时候,空姐也没告诉你这是菜肴包啊!”
资料图:空乘人员将餐品送上飞机 钟欣 摄
在一些商家看来,他们只是追随行业的做法。但在“追随行业”时,商家的做法却又“双标”了。
据了解,飞机餐的菜肴包是为了保证飞机安全飞行,根据2017年1月颁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航空食品卫生规范》规定,航空配餐冷链热食,从热加工完毕至送入成品冷库,再到上飞机供给旅客食用的最长时限不超过4天。
对比之下,外卖菜肴包的保质期则动辄180天、300天。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能否接受? 网友吵翻了
有消费者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完全不能接受,点外卖就是为了吃现做的,否则还不如自己做呢。”
甚至有部分网友认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菜肴包属于复热食品,说轻点就是剩饭剩菜,说重点就是方便食品,本质上跟方便面没什么区别。
也有网友对记者说:“可以接受,只要不影响口感和营养就行了,因为即便去外卖店里吃饭,也不排除会吃到复热食品,根本无法监督和鉴别。”
还有网友表示:“还可以这样操作呀,以后自己买一堆速成快餐料理包,比外卖还便宜”、“感觉就是另一种方便面,挺方便的”。
网友对这样的快餐包反应不一。图片来源:电商平台截图
专家说法: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对记者表示,复热的饭菜在口感等方面肯定和现做的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消费者在外卖平台上下订单,通常理解饭菜是现做的。
赵占领说,商家应当标注出饭菜是现做的还是复热的,因为国家有相关规定,消费者购买产品,有了解产品规格、性能、型号等权利。商家不标注出来还拿复热的饭菜出售,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