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三季度,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万亿元,增长12.2%
农村电商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核心阅读
完善基层物流基础设施,创新农货销售模式,开展电商技能培训……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商在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等方面成效显著。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万亿元,增长12.2%。
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务,能够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助农增收。今年以来,我国农村电商呈现增长势头,在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优质优价,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等方面成效显著,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澎湃新动能。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万亿元,增长12.2%。
补短板,建网络
电商进农村,农货卖全国
“嘟——”一辆客车停靠在四川省仪陇县凤仪乡的电商营运服务中心门口,司机吴忠走进分拣中心,把自己负责配送的包裹一一装入袋中。很快,青烟、石门、镜屏3个村的包裹被挨个送到村民手中。“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后,平均每天要送三四十个包裹。”吴忠说。
凤仪乡的电商营运服务中心,占地约2000平方米,交通便捷。“整合乡里的7家快递站点,农村客运车配送到村到户。”中心负责人王朝敏介绍,整合后快递公司成本降低,寄件费用也降低了40%左右。
除了担任服务中心负责人,王朝敏自己还有一个家庭农场。目前,农场共带动附近110户村民参与,今年以来帮助销售农产品数十万元,户均增收三四千元。“足不出户,‘土货’出山进城,电商发展给大家带来了红利。”王朝敏说。
这是我国加快补齐农村物流设施和服务短板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已累计建成990个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27.8万个村级快递服务站点,全国95%的建制村实现快递服务覆盖。瞄准农产品电商上行的难点痛点,2020年以来,组织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截至目前,累计支持建设7.5万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新增库容1800万吨以上。支持350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
在云南省永仁县,小包裹推动大发展。总投资1657万元,永仁县积极构建“县级电商中心+乡镇电商服务站+农户”产销一体农村电商流通模式。“水果成熟后不再担心销售难,好果子卖上了好价钱。”永兴傣族乡灰坝村党总支书记尹世宝说。
随着物流基础不断夯实,农村电商蓬勃发展。据介绍,商务部会同财政部等部门共同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累计支持1489个县建设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截至2022年底,建设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超280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5.9万个,农村网商达1750.3万家,同比增长8.5%。
新零售,新农业
探索新业态,提升价值链
果熟飘香,安徽省砀山县葛集镇窦集村的果园里,来自江苏丰县的水果商李猛正穿梭在梨树间,忙着挑选品质上乘的酥梨。
“从5月开始,就跟乡亲们陆续签订油桃、黄桃、酥梨等砀山水果的统一收购合同,采摘后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两三天就能到达消费者手中。”李猛说。据介绍,2022年,砀山县酥梨产量达91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110.35亿元。李猛在电商平台上注册网店,砀山酥梨、油桃成了“网红”,年销10万单。
电商平台主动到农产品源头建基地、订合约,通过产地直采等模式赋能农产品产业链,已成为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在陕西省周至县楼观镇北寨村,猕猴桃枝蔓郁郁葱葱,一颗颗果实挂满枝头。经过分拣、装箱、发货,当地果农刘金牛种植的猕猴桃,从产地直发到消费者手中,最快一天内就能到达。
“果子生产也依靠新技术。”西安恒远祥猕猴桃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恒说,过去用肉眼挑选大小、进行质检,现在有了选果机,能根据不同的果形自动分类,还能挑选出有虫洞的果子,确保农产品品质。
农产品电商,不是简单把农产品搬到网上,关键是要推动产业链升级。通过订单式农业、基地直采,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锻造生鲜农产品新型供应链,提升物流配送效率,推动新农业与新零售结合,凸显出优质农产品的竞争力。
据介绍,农货销售模式不断创新迭代,直播带货模式已成为农产品上行的重要抓手。许多农民通过微信或直播销售自家农产品,一大批农产品“网红”涌现,农产品购买转化率提升明显。除此之外,“电商+旅游+采摘”新模式也正在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多地结合自身农产品产业特点和地域特色,探索农耕体验、休闲度假、研学旅行等农旅融合新业态,有效提升农产品价值链。
学技能,促创业
培育新农人,助力新产业
“培训5天专门学直播和拍短视频,学到不少新知识。”前不久,河南郑州郑东新区杨桥办事处电子商务培训班开班,村民鲁小平第一时间报了名。课堂上,培训老师采取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手把手教乡亲们通过手机直播带货。培训结束后,还组织学员统一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提升农民数字素养,助推产业更好发展。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持续推进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组织各地举办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活动,结合农产品网络营销等主题,助力农民提升农产品电商销售技能。截至今年10月底,累计培训群众超过2亿人次。
加强电商人才培育。2018年至2022年,农业农村部连续5年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专题培训班,共培训电商骨干人才2500余人,助力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向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院校毕业生等返乡入乡群体,组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2022年,开展数字化应用、电商直播等技能培训,涉及20万人次。
政策给力,农村电商已成为农村创业的大舞台。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一大批新农人推动农产品外销,为农村电商发展注入活力。泊头镇陈家村的新农人陈朋朋也是电商创业者中的一员。借助家乡沾化冬枣的“金字招牌”,陈朋朋注册电商公司。“2022年,我们电商卖的农产品有冬枣、玉米、花生、甜橙等30多个品种,走货30万单,销售额达1000万元。今年预计走货比去年增长50%,货值也将增长50%。”陈朋朋说。
据介绍,近年来,在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委的积极推动下,农村创业蓬勃发展。从2012年到2022年底,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达到1220万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超过15%,且大部分从事农村电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户就业增收,有效助力乡村振兴。(记者 常钦)
来源:人民日报
始终认为,伊朗的饮食是很难用“美”字去形容的。烹饪方式单一、食材有限、口感不丰富…… “吐槽”伊朗饮食太过容易。然而,3000多年的历史、亚欧之交的位置、干旱的环境都为伊朗饮食带来了独特的个性。这更像是一场舌尖上的冒险,味觉在千年时光与万里丝路上穿梭,到最后,我已经无法用好吃或者难吃来简单地做评价,但我可以说,饮食已成为理解伊朗的一条重要途径。
斋月求生
因为在斋月抵达,我在伊朗的觅食体验实在称不上美好。大多数餐厅都歇业了,一整个白天几乎无饭可吃。但从仍在营业的寥寥几家小餐馆里,我得以窥见伊朗最普通、最常见的饮食。
馕
我站在40多度高温的街道上拢了拢头巾,烈日的灼烤令我有点眩晕。伊斯法罕的街道上几乎不见行人,店铺都在斋月歇业了,只有一家除外:躲在阴影里的店主守着一袋整齐叠放的饼。
拉文什 本文图均由Luna 摄
拉文什(lavash)是一种未发酵的薄饼,用水和面粉制成,制作方式按纪录片《风味人间》的描述“像印刷报纸一样”。事实上,我觉得它的口感也很像咀嚼旧报纸,干、韧、无味。但它是包括伊朗在内的中东地区,以及周边的高加索、中亚地区的日常主食之一。拉文什最长可保质6个月,想象古波斯的商人,带着驼队穿越亚欧大陆的雪山、戈壁与沙漠,这种便携又饱腹的饼确实是极好的选择。
伊朗的饼有很多种类,“馕”这个词即源于波斯语。发酵面饼随着丝路贸易传播,在各地形成了不同的形态,比如伊朗的石子烤馕(sangak)和陕西的石子馍就颇有些相似。
Kebab
日暮的宣礼声响起,宣告禁止饮食的白日结束,晚餐的时间到来。不过即便是夜间,大不里士开门的餐厅不多,菜单上的选择更少,以kebab为主。这种肉类料理大多采用烧烤作为烹饪手段,是中东最广泛流行的主菜之一,搭配米饭或者馕吃。
我的 Kebab
然而端上来的食物吓了我一跳:一根黄色的棍子摆在盘子中间,旁边各有半个黑乎乎的烤番茄,点缀着两条绿色辣椒。那根黄棍子就是我的烤鸡肉,干巴巴的又柴又硬。至于番茄,我不忍心吃。这顿晚餐似乎在嘲笑被斋月烈日烤了一整天的我。
羊脑汤
也许是在斋月营业的餐厅太少,我在伊朗的一个月从没吃到传闻中鲜嫩多汁的波斯烤肉,斋月求生最重要的食物反而是卖相狰狞的羊脑汤。
热烘烘的德黑兰夜风将一阵香气吹到了我面前,顺着香味,我在一条僻静的小街找到了这家小店。羊头正在汤煲里炖煮,空洞的眼眶直视着食客,但乳白色的汤汁咕嘟嘟冒着泡,令饱受饥饿与kebab摧残的我无法抗拒。
羊肉汤
羊汤浓郁,带着一点香料的辛与甜,恰好中和了羊肉的腥膻味。我很快就喝尽一碗,再满足地吃光了羊肉。后来,我才发现这个吃法是不对的。第二次去的时候老板示范了正确的当地就餐方式:先加入盐、柠檬汁和肉桂粉调味,再把馕掰碎了扔进汤里——有点像西安的羊肉泡馍,显然是千百年来东西方交流的成果。
波斯人家
直到住进传统酒店,吃到当地人的家常菜,我的舌尖冒险之旅才算进入一段稍感愉悦的时期。伊朗的饮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地的物产,各地的家常菜更能体现不同地区的不同口味,波斯人的热情也会给食物增色不少。
Dizi
卡尚、设拉子和亚兹德有很多传统大宅都改成了酒店,延续着古老的待客之道。这些大宅通常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古老优美的房子围绕着庭院,廊前种着葱郁的石榴树,庭院中间有一池清水,偶尔有风吹过的时候带来徐徐清凉。
山谷之中的设拉子气温比其他沙漠边缘的城市低一些,我们这些客人躺靠在庭院树阴里铺设的榻上,享用着红茶、椰枣、咸酸奶和dizi。
Dizi
Dizi是一种炖菜,名字来自盛放炖菜的陶罐,在伊朗很常见。鹰嘴豆、土豆、番茄和羊肉一起炖煮,直到它们都变得软烂。吃之前要先用一个杵把这些食材全都捣碎,然后用勺子或者馕饼舀出碎泥吃掉。忽略掉捣碎这个略有点恶心的过程的话,我把它当做土豆炖羊肉来吃,肉质鲜美、入口即化,堪称伊朗最好吃的主菜。
鹰嘴豆泥
在波斯古都的遗址波斯波利斯附近,我第一次走进当地人家。四周都是荒漠,整个村子几乎都是就地取材,用黄土搭建而成。男主人在门口迎接我们走进他的小庭院,阴凉怡人的屋子里已经铺好了鲜艳柔软的地毯,女主人微笑着在毯子中央摆好午餐。
鹰嘴豆泥和鹰嘴豆汤
主食当然还是拉文什,主菜则是鹰嘴豆泥和鹰嘴豆汤。鹰嘴豆原产中东,元朝时由波斯传入中国,常出现在在中药方子里。中东国家包括伊朗在内则一直将鹰嘴豆作为食材,豆泥搭配着橄榄油、薄荷叶,口感清新绵密;豆汤里加了胡椒、洋葱、酸奶油,在物产贫瘠的荒漠里是补充营养的好方法。
饭后主人家送上了红茶,在温热的水汽中,男主人敲着手鼓唱起了歌,歌词虽听不懂,但乐声欢快、韵味悠扬。那个瞬间,我像是加入了一千多年前的商队,来自远方的旅人经过漫长跋涉,终于来到了梦想中的波斯首都。
骆驼肉
伊朗人,或者按他们更喜欢的说法“波斯人”,自古就是亚欧大陆上的出色商人。他们的驼队穿越沙漠戈壁、沟通东西,因此在沙漠边缘的亚兹德,骆驼肉也是很流行的食物。
在这座用黄土砖建造的古老城市里,有一家以“丝绸之路”为名的传统酒店便提供烤和炖两种烹饪方式的骆驼肉。骆驼的肉质稍有些粗糙,即便是炖肉也达不到羊肉那种软烂程度,但肉香更纯粹、质朴,没有腥膻味,很能满足肉食爱好者。
一点酸甜
在伊朗旅行的最后几天,斋月的结束让所有城市都恢复了令人惊叹的活力,原本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变得熙攘热闹,巴扎里的店铺纷纷开张营业,馥郁的香料与香甜的干果摆得满满当当,我也迎来了饮食最丰美的一段时光。
巴扎里的干果
藏红花和小檗
德黑兰的艳阳照耀下,巴扎外的一条长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人们站在高温下,热切地交谈着,队伍一直从街道延伸到一栋小楼的二楼。我凑过去张望了几眼,二楼是家热闹的餐厅,挤满了欢快的食客,充盈着香甜的食物气息。和伊朗人一样几乎饿了一整个月的我,也立刻加入了排队等待——那时候我都还不知道要吃的是什么呢。
Zereshk Polo Morg
一个小时之后,我吃到了餐厅供应的唯一一种食物:Zereshk Polo Morgh。卖相极好,切成方块的橙红色米饭外焦里嫩,上面散落着红宝石色的小檗和鲜绿色的开心果仁,还配有一只很大的鸡腿。
我吃了一口,米饭外层香脆、内里柔软,入口酸极了,但回味又有隐隐的甜,在炎热的夏日倒是很开胃,难怪那么多人排队。米饭的橙红色来自伊朗特产藏红花,再加入小檗,它的酸味和咸鲜味的鸡腿搭配,让整道菜的味道变得很有趣。
这是我在伊朗吃过的口感层次最丰富的一顿饭,但旅伴却被酸倒了牙。
车厘子
车辆载着我们离开加兹温,朝着色彩斑斓的厄尔布尔士山脉行进。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了一些,原本荒芜的山谷里开始出现绿色的林子。路边的伊朗人守着成箱的艳红车厘子,等待着城市里的收购者到来。
车厘子
说到中东的水果,被提到的往往是甜蜜的椰枣和无花果,它们被制成干果大量出口,闻名世界。但别忘了伊朗也是车厘子的原产地之一,从大不里士到加兹温的山谷中漫山遍野都是樱桃树,成熟的红色车厘子挂在浓绿的枝头,堪称炎夏最宜人的风景。
因为是原产地,伊朗的车厘子极其便宜。品质最好的车厘子大小跟一元硬币直径相当,果实饱满圆润,咬一口唇齿间立刻溢满酸甜汁液,售价合人民币不过6块钱一斤。想想国内的车厘子的高昂价格,突然降临的“车厘子自由”让我和旅伴欣喜不已,简直恨不得把一生的车厘子配额都在这吃完。
冰淇淋
旅途开始之前,我就期待着能在伊朗过上天天吃冰淇淋的日子。作为藏红花和开心果的产地,这两种口味的冰淇淋都在伊朗颇为流行。因此斋月结束之后,我立刻冲进了在加兹温看见的第一家冰饮店。
店主带着年轻的儿子在营业,见到我便绽放出波斯人一贯的热情笑容。语言不通,店主索性打开冰柜让我自选。一股冷气冲出来,喷了我满脸,神志都清明了几分。我挑了其他客人都在吃的黄白相间冰淇淋,少年仔细地把简陋的小盒子拿出来摆上桌,递过来塑料小勺。白色部分是奶味,黄色部分是开心果味,侧边还沾着细密的开心果碎。
开心果冰淇淋
这种绿色的小干果起源于两伊地区,伊朗是最早人工种植开心果的国家和如今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冰淇淋的滋味并不浓郁,口感略有韧性,绵密的奶味之中带着开心果的清甜,一口下去,像是在沙漠正午的烈日下发现一抹清泉——我的伊朗饮食冒险之旅终于圆满了。
日,知名演员沙溢的儿子因为帅气呆萌的外表、鬼马精灵的性格受到很多网友的喜爱。有眼尖的网友发现安吉神似韩国人气偶像宋仲基,更是引来大批迷妹追捧。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受爸爸沙溢的影响,有着“偶像气质”的安吉却不甘心安静地当个偶像派,他丰富多变的表情俨然一副中国版小“憨豆”既视感,令人感叹“下半年的表情包被你承包了”。
作为一个移动的“表情包印刷器”,安吉不仅会嘟着小嘴,把脸皱成一个小包子;会揪着眉毛,转动着眼睛表达对老爸的“嫌弃”;还会伸着脖子完全不顾及形象地哈哈大笑,眼睛眯成两条缝儿,他夸张的表情和丰富的肢体动作,所有听到的人都会忍不住跟着他一起笑,简直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开心果,每一帧笑靥都是感染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