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海报新闻】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海报新闻记者 王笑寅 上海报道
普通画作拍照变身“数字藏品”、平台交易每次固定涨幅、年化收益高达200%以上,然而一旦投入真金白银,最终换回的却只有账户里无法兑现的画作照片和抵用券——3月29日,海报新闻记者从上海警方获悉,近期上海警方成功锁定并打掉一个以投资“数字藏品”为幌子进行集资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林某等犯罪嫌疑人11名,查实涉案金额达4000余万元。
卖出一幅“藏品”必须立即买入同等价位的另一幅
2023年7月,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接到市民王先生报案,称自己在一家名为“聚艺齐”的交易平台投资“数字藏品”,半年时间里陆续投入40余万元,账面价值已超过80万元却无法兑现,怀疑被骗。
王先生告诉民警,这个平台是朋友推荐的,平台承诺交易的每一幅“数字藏品”画作每天都有3%的固定涨幅,除去2.4%需作为手续费支付给平台,剩余的0.6%就是获利,相当于投资10000元,次日即可收回10060元,年化利率高达216%。
于是,王先生便通过朋友介绍的“团队长”在平台上注册成为会员,当天就以5000元的价格拍下了一幅《猛虎下山》,次日便成功以5150元的价格抛售,除去手续费获利30元。
虽然金额不大,但收益率可观,王先生遂逐步加大投入、频繁交易以期扩大受益,半年时间陆续投入40余万元,累计“盈利”近40万元。
然而,就在王先生想取出本金和盈利之时,才发现按照平台规则,每卖出一幅“藏品”必须立即买入同等价位的另一幅,投资和收益根本无法兑现。
打着“数字藏品”幌子的新型集资诈骗
“数字藏品”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目前在国内仅限于个人收藏、欣赏和展示,不可转让或者售卖。
该平台以“数字藏品”为投资标的进行买卖交易,本身就是一个骗局。虹口分局在经侦总队的指导下,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
综合调查显示,这家名为“聚艺齐”的平台未取得相关资质,以承诺固定收益的形式公开宣传,吸收不特定社会公众投入资金,实际上就是打着投资“数字藏品”幌子、以固定涨幅为诱饵骗取钱财的一种新型集资诈骗。
2023年9月起,以林某为首的犯罪团伙陆续被警方抓获。经供述,平台上的画作大部分是林某以200至300元不等的价格从美术学校老师、学生手中购入,由团伙成员翻拍成照片后即变身“数字藏品”,以2000至3000不等的底价挂上平台拍卖。
犯罪团伙中的“团队长”则通过微信群、朋友圈以及口口相传的形式,不断吸引新用户登陆平台、参与拍卖。为了营造“藏品”供不应求的假象,团伙成员自行注册了许多小号参与拍卖,每天10时开拍就“抢画”,确保每幅画每天都易手,以此加深客户对每日3%固定涨幅的信任,诱使用户加大投资。
此外,诈骗团伙还在客户中设置了VIP门槛,只要向“团队长”购买一定金额的“50元平台抵用券”,就可以成为VIP,享受每天提前拍画、增加持有画作额度等特殊待遇。
王先生告诉民警,“抵用券”可以从“团队长”手中等值购买,也会在“拆画”过程中大量获得。而所谓“拆画”,就是当一幅画在平台中升值到30000元上限后,平台就会以各种理由从用户手中强制回收,置换给用户1至2幅新画,差价就用“抵用券”补足。这看似公平的回收,其实是将用户的收益逐步置换成“平台抵用券”。
由于用户之间交易的钱款并不进入平台,为了防止用户将手中画作兑现出局,诈骗团伙还强制要求每位用户卖出一幅画后必须立即买进一幅同价位的画,且手续费支付必须使用抵用券。最终,用户账户中就会出现囤积数十幅画和成百上千张“50元平台抵用券”的情况。一旦有客户要求兑现,诈骗团伙则将廉价的画作寄出,而抵用券则无法兑现。
由此可见,诈骗团伙不仅通过收取手续费、售卖“抵用券”非法获利,而且每幅画首拍价格与成本之间的差价也是其非法所得主要来源。据统计,该团伙收取的手续费累计高达1700万元。
目前,林某等11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集资诈骗罪已被虹口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17日电 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息,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对外从事外卖订餐和跑腿代购平台“饿了么”(包括互联网网站,网址:www.ele.me,以及移动应用APP“饿了么”),被上海市普陀区工商管理局处以行政处罚。处罚事由为“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处罚结果为罚款人民币50万元,决定文书号为沪市监普处〔2021〕072020000477号,处罚单位为上海市普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class="pgc-img">来源: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上海市普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根据用户举报,饿了么外卖平台在其APP首页上展示了“1折囤券”的宣传,但是专区推广的商家和代金券,价格并不是1折。针对举报的情况,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举报内容进行了调查。经调查发现,在“饿了么”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上,存在所述活动的宣传,其宣称的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这一情况。当用户点击后,活动专区内容页内的抵用券明示价格和折扣促销幅度,但展示的抵用券并非全部符合1折优惠,与宣称的折扣促销幅度不一致。对此,上海市普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做出了行政处罚的决定。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该公司目前已有多条行政处罚信息,处罚事由包括违反《电子商务法》规定、未经登记机关核准登记颁发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等。(中新经纬APP)
<>中一超市出口处有人发神奇的抵用券,一刮就中奖但须补差价】在汉中华润万家超市出口处,有一位女子拿着一沓蓝色的抵用券,向从超市购物出来的顾客发放该券,并说免费送礼品!
今天中午,安女士从超市购物出来,一女子就给她发了一张券,告诉她可以免费领礼品,将她带到超市收银台对面一家名为“卡柏妮”的专柜进行刮奖。安女士“幸运”的刮中了“2000元抵用”。柜台内一女子告诉她,此券可以在她们专柜购买饰品,冲抵2000元现金,但仅限在她们专柜购买金镶玉饰品时使用。在该专柜看到,这些饰品的标价,从最低的2399元到4000多元不等。如果要购买这些饰品,需从标明的价格中减去这张券上的抵用金额,再补差价,按照这张券的抵用金额,最少也要支付399元,价格越高的饰品,所补的差价则越多。
安女士问有没有低于2000以下的饰品?柜台内女子表示没有,并指着将柜台上一堆被刮过的券说,抽中“大奖”的不多,这些券都是没中奖的。在这些券刮奖出,都印着“谢谢惠顾”字样。安女士最终没有购买该饰品。
超市每天有大量的顾客进进出出,这个看似很捡便宜的事儿也请大家自辨真假。这个发抵用券已经有好长时间了。购买价值几千元的金银首饰,请大家到正规的金店去购买,不要盲目的相信这种天上掉馅饼捡便宜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