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者心态
2017年餐饮市场风风火火,中国人常说“顺势而为”,即顺应大时代。在餐饮时代繁荣的同时,很多人都想参一脚分一杯羹。在还未理清项目未来发展趋势,急于开店而不做好准备,结果很可能会发展不顺。那么,做餐饮要有什么样的心态呢?
part 1 不要着急当老板
许多餐饮人在创业前期吃苦耐劳,看到生意稳定后就觉得可以高枕无忧,把一切都交给员工,自己则当甩手掌柜。其实,所有打工者的心态,都不如当老板做投资的本人更花心力和精力。好的盈利性餐厅,在经营过程中也会出现各式问题,只有当餐厅一切规章制度健全,把店长带出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稳健的时候。
part 2 创业不是一蹴而就
很多人出来创业,是因为在原来的公司做的不好或者不开心,负面的情绪会刺激创业者急于找到项目而孤注一掷。无创业经验,却想在餐饮市场求快求好,前期不做好市场研究,很容易走偏方向,挑选项目,得从自身情况出发,不要急于求成,创业还需审时度势,找到好的品牌项目。
part 3 看准市场,圈住粉丝
国内餐饮市场前景广阔,容量大蛋糕才好分。在民以食为天的当下,餐饮是刚需的硬诉求,选择成熟的行业,细分市场才能有利可图。在繁杂的市场环境下,不仅要顺应时代,还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学会经营自己的粉丝客户圈,才能把生意真正做宽做大。
part 4 有压力才有动力
不管是打工还是创业,都会有压力,而在创业初期,自己当老板时遇到的压力远比打工时来得多。每个餐饮人都会有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创业者有良好的心态,只有顶住压力,并化为动力才能在餐营业中打拼一番,创造自己的成绩,切勿急功近利。
现如今,餐饮连锁加盟是深受欢迎的投资项目,餐饮加盟店经营好回利快,对于开店的新手来说,白手起家的创业项目,不如直接找成熟的品牌来做,跟着专业品牌走,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 class="pgc-img">>情对餐饮业影响最直接,损失也最惨烈。餐饮人顾大局、守规矩、勇担责,认真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虽然营收几乎为零,但还在为保障员工基本工资苦撑着,不给社会添乱。餐饮人心里有光,坚信疫情总会过去,相信政府、社会、行业、企业一定会为餐饮纾困解难,开展消费促进。近日,江苏各地餐饮行业协会、商会纷纷发布行业倡议、请愿书、呼吁书,反映行业诉求。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联合全省各地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商会开展了行业调研,发布了调研报告,引起各方关注,纷纷就餐饮业纾困、促消、自救建言献策。
一
建议成立统一联动协调机构
建议成立江苏餐饮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心,实行跨部门联动、协同,统筹餐饮行业纾困解难政策,实施餐饮业消费促进,宣贯涉及餐饮产业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等,汇集各方意见向省有关部门建言献策,树立宣传餐饮行业中不同业态餐饮企业及产业链单位在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厉行节约、文明餐饮、数字餐饮、放心消费、标准建设、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三产融合、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典型案例。促进中心日常工作由办公室负责。
二
纾困解难建议
(一)减免房租
1.对承租国有企业(包括全资、控股和实际控制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屋的中高风险地区餐饮企业减免6个月租金,其他餐饮企业减免3个月租金。
2.鼓励非国有房屋和个人业主与承租企业共同协商主动减免租金或允许延长经营租期,减免餐饮企业2个月租金以上的,按免征月份数给予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二)加大财税支持
1.加快退税、减缓税
(1)加快落实餐饮业增值税存量留抵税额,简化流程,一次性全额退还;
(2)延续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建议对餐饮业纳税人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按20%加计抵减应纳税额;
(3)对经营困难的中小微餐饮企业,缓缴6个月税款,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2.减缓免缴“五险一金”
(1)对高风险地区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餐饮服务单位免征2022年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
(2)中风险地区免征6个月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
(3)其他餐饮服务单位免征3个月社保单位缴费部分;
(4)对餐饮企业灵活用工人员可申请仅缴纳工伤险;
(5)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返还比例从60%提至90%。
3.建议优惠餐饮企业收费,缓缴用电、用水、用气等费用,实行“欠费不停供”,允许企业在6个月内补缴,免收滞纳金,垃圾处理费用减半收取。
(三)加大金融保险支持
1.为餐饮企业提供贴息、低息、免押贷款支持,发放信用贷款。
2.贷款到期的,正常续贷,不抽贷、断贷、压贷,延期或展期1年,免除罚息,不因疫情因素对餐饮企业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
3.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多元化拓展餐饮企业的融资渠道。
4.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依法依约及时履行代偿责任,帮助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续保续贷。
5.对给餐饮企业减租、免租的业主提供房贷降息支持。
6.建议设立餐饮业纾困基金,由政府、行业、金融机构、餐饮企业和餐饮产业链单位共同设立。
7.建议提供保险支持,设立餐饮企业停业险,因疫情餐饮企业营业中断,保险机构提升理赔效率,政府给予保费补贴。
(四)稳岗支持
1.疫情期间,餐饮企业员工核酸检测费用,餐饮企业购买测温设备、防疫物资、消杀等,积极做好防疫措施的,给予补贴支持。
2.对开展餐饮行业工种技能服务提升、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等培训的企业给予“以训稳岗”补贴政策。
3.建议发挥省餐饮行业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作用,开展法律服务,进一步加强集体协商。
4.建议发放餐饮企业员工租房补贴,对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员工按3-5月份实际发生租金给予支持。
三
促进消费建议
1.建议省级政府部门出台餐饮业促进消费指导意见。
2.建议加大餐饮业品牌活动支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重点开展“江苏味道”促消费系列主题活动。
3.建议政府指导、支持行业协会建立江苏餐饮业预付卡公共服务平台,供餐饮企业使用,并加强监督管理。
4.建议加强数字餐饮支持力度,提升餐饮消费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餐饮管理数字化运营能力。
5.建议支持餐饮供应链平台建设,开展央厨产业化活动,支持餐饮预制菜、中央厨房产品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6.建议引导第三方平台积极履行承诺,与餐饮业相向而行,在赋能餐饮数字化运营、线上营销推广、培训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助力餐饮复苏。
7.建议支持乡土地标美食、老字号非遗美食品牌活动开展。
8.建议支持“中餐繁荣”惠侨行动,开展中餐养生论坛、全球中餐业领袖峰会、世界河豚大会、金茉莉美食盛典、淮扬菜海外推广等交流活动;支持扬州、淮安“世界美食之都”建设。
9.建议支持餐饮类专业展会,线下线上创新办展模式,重点支持江苏国际餐饮博览会、大运河文旅博览会、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等。
10.建议支持江苏风味特色菜品研发、技能提升、人才培养等工作。
11.建议对餐饮业龙头企业、成长型企业、创新型企业给予政府引导性项目基金支持。
四
企业发展建议
1.坚定发展信心。国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把坚持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餐饮业是扩大消费的主力军,餐饮消费是刚需,发展餐饮业大有可为
2.坚持绿色餐饮方向。建立绿色消费文化、绿色供应链体系,在绿色设计与装修、绿色采购与烹饪、线上线下绿色服务、绿色包装与配送、餐厨废弃物回收、绿色办公、绿色宣传等方面建设标准化体系,实现发展效益最大化,资源浪费最小化。
3.加快数字餐饮转型。餐饮营收数字化、采购数字化、财务数字化、营销数字化、运营数字化、客户数字化要全面转型,要以数据为基础,数字技术为依托,线上线下运营为关键,打破餐饮经营边界,实现数据价值化、数字产业化。
4.提升餐饮产业融合。促进餐饮产业链系统上中下游融通,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加强与产业链单位深入开展产品研发、销售,建立研发基地、研发中心、体验中心,最终要实现餐饮零售化,增强盈利深度和广度,实现从“小集成”向“大集成”转变。
5.加速餐饮品牌升级。餐饮企业不断加强品牌建设,与消费者建立深度互动,加速市场下沉,打破运营边界,全面提升抗风险能力。中式正餐企业要拓展包间与文化餐厅场景消费;星级酒店要加强与社会品牌结合;火锅企业要向特色化方向发展。
6.推进标准体系应用。充分发挥标准在引领企业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通过标准化建设降低运营成本、确保产品品质、提高服务质量,在开源节流、安全保障、供应链服务和数字化运营能力上多点发力。
7.拓展服务领域。加强社区餐饮、乡村餐饮、医疗康复餐饮、老年餐饮、婴幼儿餐饮、交通运输餐饮、民族特色餐饮、新零售餐饮等研究、细化、布局,满足社区服务和多元化、定制化、个性化消费新需求。
8.创新运营模式,推进线上线下融合。餐饮企业积极发展在线下单、无接触配送等餐饮消费新模式,增加线上营收和稳定现金流,在开源节流、安全保障、供应链服务和数字化运营能力上多点发力。
9.履行社会责任。践行文明餐桌行动,餐饮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结合餐食品类特点,提供用餐人数建议和餐食分量参考;在小份菜和套餐的开发,与提供公筷公勺、分餐制服务上不断推陈出新。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拒绝野味,合法经营。不购不烹不售不食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
江苏各地餐饮行业组织
倡议、呼吁、请愿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对餐饮业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不变,对手却一直在变!
多出去走走看看,借鉴一下好的思路,因为自从离开了学校后,就没有人会监督你的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