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是赢销参谋,每天写营销分享创业和营销~
这两年大家应该都有看到,被抖音带火的茶饮品牌不下十个,而各大餐饮品牌、网红、明星也是纷纷投身饮品行业,想分一杯羹!
< class="pgc-img">>记得答案奶茶火的那会,有一次我去看了一下他们官网,当天就立马有人与我联系,问我是否要加盟?
每个礼拜都会给我打电话,直到有一次,我说:答案奶茶现在都不火了哦!那客服就说:是啊,那给您推荐另一个最近火的吧!
前段时间,曾经购买一杯要排队5小时的鹿角巷被曝关门了,数据统计:在全国500多家鹿角巷里,只有11家是真的,真正的假货干死真品!
来看看他们的LOGO都长这样子了,感觉像是连连看,谁还分得清楚~
< class="pgc-img">>很多人可能想不明白:一杯售价十几二十几的饮品成本只有几块钱,如此高的利润为何会亏本倒闭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既然大家都知道那么赚钱,大家都去开,最后要卖给谁?
据统计,在2018年的时候,全国就有41万家饮品店,然而从2017年开始,饮品店关店的数量是开店数量的1.3倍!
在网上随时都可以看到各种品牌的加盟广告:租1间10平的小店,投资不到10万元,1-2人即可开店...全是这样的广告!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这些品牌的套路基本相似:把魏淑芬包装成蔡徐坤,打造成网红,招商加盟,告诉你自带流量,不信你去网上搜,不怕,我已做好SEO。低投入高回报,最快三个月回本,开起来才发现,呵呵...据统计,存活率只有18.8%!
告诉你是品牌授权自带流量、门店帮装修拎包当老板、机器全给你技术教给你、开店前信心满满雄赳赳,开店后门可罗雀灰溜溜...有人测算,只有11%的纯利润!
< class="pgc-img">>做生意最忌讳的就是:看别人做什么赚钱,就觉得自己去做也能赚钱!最后就是交了学费,又交智商税!
我是赢销参谋,每天写文章分享创业和营销,关注我~
>者:远方青木(YFqingmu)
很多人积累了一点财富之后,都不满足于将钱放在银行,都在打听怎么投资,最好是一年能赚一倍那种。
有没有这样的好生意呢?还真有。
马克思曾经说过,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这句话已经过时了,现在的中国,年利润100%的生意,比比皆是,而且还是合法的!
1
前几天,和亲戚聊天,我大姨和我说她退休后想开一个餐厅。
我大惊失色,问她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她说,餐厅赚钱快啊,我做菜又好吃,投资又不大,做这个肯定赚钱。
开餐厅的确很赚钱,我大姨做菜的手艺确实也很棒,餐厅的投资确实也不大,但是开餐厅,真的未必赚钱。
不少人创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餐饮业,因为餐饮业的入行门槛相当低,看起来谁都可以干,而且非常暴利。
而投身于这一行的创业者,总觉得自己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比如自己有个秘方、能挖来几个厨师、懂选址、具备丰富的餐饮工作经历、有特色食材资源等。
他们认为自己凭这些,就能开好一家餐馆了,很快就能做大做强,然后冲出亚洲。
真是想太多,餐饮业的确很暴利,餐饮业的平均年利润,是100%,非常惊人,但是这个钱,不是那么好赚的。
你震惊了,我的钱存银行,一年才4%收益,投个P2P才8%,餐饮业的利润居然是100%,这钱怎么就不好赚了,风险再大都值得啊,还能比P2P更大?
还真被你猜对了,投资餐饮业,风险比P2P要大多了。 作者:远方青木(YFqingmu)
2
1989年,俏江南创始人张兰扔下8岁的汪小菲到加拿大打黑工,洗盘子擦桌子什么都干,白手起家,这种暗无天日的黑工生活,她干了三年。
1992年,张兰带着打黑工赚的2万美元,回国创业,在北京开了一家“阿兰餐厅”,发财了。
1995年,赚了大钱的张兰,在亚运村开了一家“百鸟园花园鱼翅海鲜大酒楼”,到1997年,这个酒楼的日营业额达到了50万元,年营业额近2亿人民币。
做过餐饮,知道餐饮业毛利率的,都知道这个营业额带来的利润有多恐怖,那才是1997年。
日进斗金的张兰,把这个大酒楼给卖了,创办了“俏江南”,立志做出自己的品牌。
2007年,俏江南年营收达到10亿元。
2008年,俏江南成为奥运会唯一指定中餐馆。
2009年,张兰荣登胡润餐饮富豪榜第三名。
2010年11月,张兰之子汪小菲和大S在北京订婚。
俏江南,想当餐饮界的LV。
< class="pgc-img">>开个餐厅而已,张兰怎么就赚到了数十亿身家呢,这就要从餐饮业的暴利说起了。
普通的餐厅,平均回本周期大概是15~18个月左右,如果你和别人说你想开一个新餐厅,预估2年才能回本,让别人投钱入股,那是没有人会搭理你的。
因为在你做投资预估时,一个狂吹牛的阶段,都只敢把回本周期吹成24个月,比市场平均值还低,别人要真投了钱,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而海底捞,把回本周期做到了6~12个月,平均值大概是10个月左右。
回本周期10个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今天投资100万,从钱到账那一天开始算,连装修、开业、培训员工的时间都算上,扣除食材成本、员工工资、租金、税费后,平均一个月可以给你赚10万块,熬10个月不死,你就赚回了初始本金,后面的利润,就是无风险躺着数钱了。
大厨不是你,大堂经理不是你,服务员也不是你,你只需要投资100万,每个月付完他们工资和一切成本,还可以净赚10万到手。
爽不爽,月入10万的金领生活,正在对你招手。
而你需要投资的金额,仅仅只够在北京买一个厨房,还不速来。作者:远方青木(YFqingmu)
< class="pgc-img">>哪怕你做不到海底捞那种程度,搞个餐饮业的平均值,15个月左右回本也行,只需要我投资150万,一个月也可以净赚10万,从此过上衣食无忧的资本家生活,狠狠的剥削那些大厨和服务员。
你想得美哦,100多万而已,你以为凭大厨的工资就攒不出来?
就算不开大店,花二三十万开个小店也是没问题的,他自己为啥不会去开店?
是他傻,还是你觉得他傻?
投资创业期间,到底是老板剥削员工,还是员工剥削老板,那真得看情况,不好说的。
还记得那个巅峰时年纳税上亿,雇佣20几万员工,气吞万里如虎的俏江南么。
因经营不善,张兰的俏江南后来被债权人给强制卖掉了。
3
按投资回报周期12个月来算,年利润是100%,投资1个亿,只要按这种利润率稳定赚10年,你就有1024亿。
如果你能稳定赚20年,你就会拥有1024乘以1024个亿,这数额太大,我不敢算。
为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巨无霸餐饮集团,因为无数网红餐厅,前赴后继的关门了,俏江南不是第一个,小肥羊也不是最后一个。
海底捞火锅厉害吧,回本周期短的吓人,按理说这样的公司不说统一中国餐饮界,至少得统一中国火锅届吧。
但实际上,中国的火锅市场极度分散,冠军海底捞,仅占据总市场份额的2.2%。
< class="pgc-img">>同时,海底捞还是全球中式餐饮市场份额第一名,占中式餐饮总份额的0.2%。
为什么海底捞利润率这么高,居然只有这么一点市场份额,它不会扩张么?
因为海底捞发展的时间短啊,以前的餐饮第一名可不是海底捞,而是俏江南。
海底捞什么时候会倒我不知道,但是它早晚会倒,因为它如果能再维持这种速度发展10年以上,整个地球都是它的了。
中国至今没有一个餐饮龙头,能活10年之久。作者:远方青木(YFqingmu)
4
一个餐厅,最核心的就是菜品,这些菜品都是厨师做出来的,按理说,厨师应该是餐厅的核心竞争力。
依这个逻辑,厨师开餐厅,胜率应该是非常高的。
很多厨师,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大厨工资本来就高,攒几十万轻轻松松,回老家开个小餐馆自己当老板,多爽。
餐饮界有个定律,10个厨师开餐厅,9个会倒闭。
不开餐厅的人,永远不知道开店有多难,绝对不是把菜做好就万事大吉的。选址、装修、消防、营销,每一个门槛都能弄死一批新老板。
最难的,还是带团队,管理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学问,正是因为他真的很难。作者:远方青木(YFqingmu)
餐馆招募的普通员工,老板不盯着,完全没有积极主动性,怎么偷工减料怎么来,提高工资、提高分红、承诺股权,这些手段完全无法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什么都想要,但是什么都干不好。
高薪如果一定能养廉,治天下就太简单了。我随便拉一个微信员工,用30亿的年薪激励他,他也变不成张小龙。
很多餐厅老板,就是死在管理不善上,最后一核算,开个餐馆赚的钱,扣掉本钱后还不够自己工资。
开个餐馆,冒着赔本的风险,操最多的心,最后一算账,自己的收入还没员工的高,这样的餐馆,当然只有倒闭一条路,老板出去打工赚钱。
其实能收回本金的餐馆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出现了很多“三月死”的饭店,意思就是开张三个月,生意不好,只能关门,至于本钱,当然就打水漂了。
大家的小区周围,都一定出现过这种餐厅,你在开业大酬宾的时候光顾一次,过几个月刚想第二次尝尝,发现已经倒闭了。。。
三个月就血本无归的生意,风险当然比P2P大。
干餐饮,至少要开满一年多才能回本,但你冒那么大风险,只是为了回本么?
开餐厅想真正赚到钱,至少要存活3年以上,中间不能有任何差错,这很难。99%的新人都做不到。
刘强东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开的就是一家小饭馆,最后亏了20多万,90年代的20多万。
绝大部分人干餐饮,都死的很惨,新餐馆像流水一样的出现,又像流水一样的倒闭。
5
奶茶店,是餐饮界中的一个异类,这个新兴起的网红产业,曾经遍地黄金。
当年,奶茶店是不折不扣的暴利行业,回本周期曾经短到惊人的3个月。
传统珍珠奶茶的毛利率,达到90%以上,而即便是用水果鲜奶这种上等原料制作出来的新一代奶茶,毛利率也有70%以上。
< class="pgc-img">>开个火锅店动辄500~1000平米,而开个奶茶店只要5~20平米就可以了,投资那么低,利润那么高,营业额还不小,回本周期岂能不快。
当年开奶茶店,确实是谁开谁赚钱,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
在利润的驱使下,大量的奶茶店,像韭菜一样长起来了,奶茶店的回本周期急速攀升,直到让人无法忍受。
2017年,是奶茶店盛极而衰的转折点,这一年,全国奶茶店开了9.6万家,倒闭7.8万家,存活率仅仅18.8%。
< class="pgc-img">>图片来自《2018-2019中国奶茶行业品牌感知与消费群画像分析报告》
那几年好多大学生辞职创业,首选就是奶茶店,后面的下场,就是全赔。。。
奶茶这玩意门槛太低了,谁都可以干,没有任何行政门槛,资金门槛也低的吓人。
既然门槛那么低,那就要问一下了,凭什么你发财呢?你长的很像王思聪么?
到了2017年,单纯的开奶茶店已经赚不到钱了,只会亏钱,能赚到钱的奶茶店,都有一个特征,就是创新出了新式爆款品种。
凭这个爆款饮品吸引了流量,才能赚到大钱,最典型的,就是喜茶、奈雪の茶、答案茶等。
但是奶茶配方太容易模仿了,抄袭简直不要太简单,所以短暂的火爆过后,虽然这些创造出爆款的茶饮还能靠品牌效应继续赚钱,但是明显越来越难。
奶茶界的规矩,一个爆款茶饮,最多6~12个月的生命周期,然后就会泛滥,最终逐步被消费者淘汰。
如果不能每年推出一个爆款,哪怕是喜茶这样的茶饮,也会迅速凋零。
鹿角巷曾是一家爆火的网红奶茶,最火时店门口放了个牌子:排队预计等5个小时。
但在开店不到15个月后,它在深圳的第一家门店就关门倒闭了。
在2018年,答案茶也曾火爆全网,一年之内加盟店高达500家,覆盖全国27省份。 作者:远方青木(YFqingmu)
< class="pgc-img">>2019年,答案茶直接凉凉,现在你在中国再也见不到这个奶茶店了,它也成为了奶茶加盟的典型反面教材。
6
在奶茶市场搏杀白热化之后,面对越来越难赚钱的现状,一些人动起了歪脑筋。
做爆款茶饮太难,做品牌效应也太难,直接卖奶茶赚不到钱,怎么办呢?
奶茶业曾经短暂存在过的真实暴利,给了他们钻空子的机会。
宣传奶茶创业,宣传奶茶暴利,灌输无脑发财的思想。
只需要交几万加盟费,就可以获得总部的一系列扶持,什么扶持都有,你要啥给啥,反正送佛送到家,总部免费培训你成为一名奶茶老板。
具体条款我就不列了,打开百度,一堆奶茶店加盟的广告,随手截一个给大家感受一下,这条件优惠的,我看了都心动。
< class="pgc-img">>只要交了加盟费,你的财富由此起航。
既然真那么暴利,为啥不自己干,这么好的项目,银行为什么不贷款给他自己做?
等你真交了加盟费,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除了房租是你自己交之外,装修由总部统一负责,当然,钱需要你出,设备总部统一配备,钱是你出,原材料也要用总部的,钱还是你出。
美其名曰保姆式培养,实质是在骗你手中的钱,开这个奶茶店,你赚不赚钱不重要,开业之前,总部就已经把钱给赚饱了。
当你开1个月的奶茶店之后,你就会深深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愚昧,贪婪蒙蔽了你的眼睛,让你看不到这个世界的险恶。
你不想玩了,想退钱,想回去好好上班,当个打工仔。
想得美,交出去的钱还想拿回去,门都没有。
投资有风险难道不懂么?人家可是聘请了专业法务的,打官司你的胜率就是零。
奶茶加盟店,已经被普遍认为是骗局,甚至出现了“奶茶传销”这一词汇,直接把奶茶加盟和传销骗局相提并论。
如果你现在还幻想开一家奶茶店当老板,从此走上财富自由之路,我建议你先喝杯冰镇奶茶冷静一下。
7
现在有很多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故意灌输成功学毒鸡汤,夸大创业的成果,隐藏创业的难度,拿成功的个例当成普遍现象,导致无数的人误入歧途。
而餐饮业,正是重灾区,因为这个行业,暴利和暴亏同时存在,最容易产生暴富神话和成功很容易的幻觉。
< class="pgc-img">>开一家餐馆的刺激程度,不亚于去澳门赌场。
而高风险高收益,其实是个伪命题,高风险未必一定带来高收益。
人才干这事,只有高收益,而韭菜干这事,只有高风险。
创业,重点是创这个字,你必须跳出现有的维度,从更高的维度实现降维打击,你才可能创业成功。
你的眼光,至少要领先别人四五步,如果你做的东西,几年前就有人在干了,那不叫创业,叫做生意。
什么叫做生意呢,做生意就是不领先,只跟随,不享受风口红利,纯粹和你拼质量,拼成本,吃苦耐劳,质量优异,是做生意成功的唯一办法。
这个也很难,其实难度丝毫不亚于创业,成功的原因只有一个,死亡的原因千奇百怪。
99%以上的餐馆,活不过3年以上,所以整个餐饮行业的平均回本周期,才被压制在了15~18个月以内。
死亡率这么高的前提下,只有这么暴利,才会有人敢参与。
一个行业如果看起来很暴利,而你又不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它的人,那就请你一定要注意了,里面一定有陷阱。
创业是一个注定只有少数人能成功的事情,和一系列的条件都有关,你有一个条件出现了短板,就只有死路一条。
现在蛊惑创业的毒鸡汤铺天盖地,我揭露一些潜在风险你们也未必信。
不过不管你信不信,听我一句劝,你创业可以,一定记住最多只用自己积蓄的一半去创业,哪怕看起来这个项目再诱人,也不要把身家性命全部砸进去。
尤其是在创业艰难的时候,绝对不要投入剩下的保命钱,不要认为挺过这关就好了,创业的难关一个接一个,根本没有尽头,永远都有下一关等着你,一旦哪一关你没熬过去,所有投入就全部打了水漂。
一旦你的积蓄耗光,你就会想到借贷,想到信用卡,想到抵押房产。
如果你这么做了,那么后果大概率就是妻离子散。
而如果你只用一半的积蓄去创业,那么哪怕失败,至少你还可以保持正常的生活。
我不知道你和你的亲朋好友,有多少人曾经被朋友圈无处不在的创业毒鸡汤给洗脑,从而蠢蠢欲动。
希望看完我这篇文章之后,能够让你们稍微清醒一下,做足市场调研,有了充分把握再考虑创业的事情,因为这注定是九死一生的买卖。
人总是误会自己的擅长和不擅长,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里,因为只看到些皮毛,就觉得很简单,自己完全可以。而在自己非常擅长的领域里,因为看到了更深处的困难和瓶颈,所以做事反而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我一贯主张创业最多用一半积蓄这个铁的原则,希望你们也是如此。这样能在最不利情况出现时,让你们少损失很多钱,有一个重整旗鼓再出发的机会。
珍爱生命,拒绝朋友圈的那些创业毒鸡汤。
作者:远方青木(YFqingmu)
回复关键词:【香港】【房地产】【股票】 【知识】【投资】【 教育】【养老】【华为】,你将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身边的经济政治学,你身边的知识分享平台。每晚24:00,不见不散。
润从来都和风险并存,有踏实耕耘的心态,做好承受失败的准备,那也许才会成为活下来的10%里的一份子。
无相财经出品
前段时间,已有60岁高龄的国民品牌大白兔联合奶茶店搞起了快闪店。快闪顾名思义就是到点就撤,限量销售、网红风格,再加上情怀贩卖,像炸弹一样“炸翻了”小年轻们。
当天,大白兔奶茶店门口5小时的长队从三楼排到一楼,直接排出了商场。
< class="pgc-img">>还有妈妈拗不过孩子的要求,不得不从黄牛手中花480元买了一杯大白兔奶茶。
< class="pgc-img">>看着红火的奶茶生意,很多人在寻思站到这个风口下。
但实际上,奶茶行业步步有坑,想赚钱,可没那么容易。
01
千亿奶茶生意
对城市小资们来说,奶茶一杯仅仅十几二十块,就能获得不亚于买包的快感。
早些年,商业触觉灵敏的明星们纷纷下场开起奶茶店。像早年的水木年华奶茶店,有一家分店就开在大学后门,不少小女生排队要签名附带买奶茶,挤得一条街人车拥堵。之后,羽泉也试水古风奶茶店,今年奇葩说掌门人马东也跨界玩起了奶茶。
< class="pgc-img">>奶茶大火,火到连千岁古迹也开始做起奶茶生意,北有故宫的“三千佳丽奶茶”,南有南京鸡鸣寺的“鸡鸣赐茶 ”。
< class="pgc-img">>《美团外卖奶茶真香消费报告》显示,去年美团外卖奶茶订单量突破 2.1 亿单,远超咖啡品类,18 年平台上茶饮商户数量比 17 年翻了 3 倍,奶茶店遍地开花。
2017年,全国各类综合饮品店(包括奶茶、果汁店)销售额达472元,同比增长14.29%,2019年将达到600亿左右。而新中式茶饮的潜在市场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
02
奶茶店赚钱,却不容易
的确,奶茶曾经是个躺着赚钱的暴利行业。
早期从台湾地区传入冲粉奶茶,由于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一经引进,便开始野蛮生长。几块钱就能煮一大锅,一杯能卖上2-3元,毛利奇高。国人每人每年度饮茶消费也由90年代初的0.5公斤,攀升到了1994年的1.2公斤。
< class="pgc-img">>2004年成立的地下铁奶茶代表着手摇奶茶兴起,2011年店铺数量便已经超过了1000家,年收入超过了3亿元。2010年后,以喜茶、奈雪为代表的新式现萃茶席卷整个奶茶行业。
< class="pgc-img">>看着火爆的奶茶生意,但你要开家店,赚到钱却十分困难。
拿一个开放加盟的奶茶品牌来说。据其官网公布的资料,申请加盟自递交申请书开始到开业最快需要6个月,初期准备资料需40万,不含门店租金和人工费。
< class="pgc-img">>以上海为例,核心地段的租金不低于2万,较偏一点的地方不低于1万。
< class="pgc-img">>店员工资按每月4~6千算。
< class="pgc-img">>如果算上门店租金价格适中地段每月1万5,招聘4个店员每人每月5000工资,第一年就得至少投入42万元,加上加盟费40万,开个店需要近80万费用。
这个品牌宣称,在省会城市直辖市一年净利润能达到29万多元。
就算年净利30万,至少要两年多才能回本……
也许你会说,如果不加盟,自创品牌0加盟费,就会减少不少成本。但自创品牌风险更大,人家一换季,就有总部研发的新品,你菜单上还是那几款老货;对奶茶品牌而言更重要的是影响力,小年轻们喝的是潮流而不是奶茶,这不是靠模仿网红风格就能成功突围的。
现实中,有点文青网红范儿的小本创业者们确实很青睐奶茶店。2016年开始,奶茶行业就呈高位态势扩张,2017年全国奶茶果汁门店达10万家,截止到2018年第三季度末,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数量达到41万之多,一年增长了74%。
< class="pgc-img">>以上海日月光商场和田子坊组成的商圈为例,在方圆1公里的区域内竟然集中了超过60家茶饮店。奶茶店是高危创业类目,抛去赚钱,连生存都是个问题,有些地方存活率只有10%左右。
58同城输入“奶茶店转让”一天差不多新发布的有100家,毫不夸张地说每天新开100家奶茶店的同时,就有100家店倒闭。
随意打开一个社交软件,你会看到各类小本创业者的血泪史……
< class="pgc-img">>03
钱都让品牌商赚走了
加盟开店真金白银砸下去,品牌商当然乐开花。
除了高昂加盟费,品牌商更有一套收割术等着创业者。
奶茶店的原料成本确实很低,在批发网站上一搜奶茶店果糖、奶精,20多块一大桶。
但加盟后却发现总部配送的原料并不便宜,毛利最多只有50%,其实他们不知道,品牌商那边的原料毛利却能达到80%。
奶茶品牌公司多数都严禁加盟商私下进货,被发现就要罚款扣押金,垄断式的供应链就给了品牌商牟取暴利的机会,同一家原料批发拿货,贴上品牌专供标签摇身一变就比市价多了两三倍。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这种暴利以至于连一个奶茶加盟培训师都看不下了:“有学员在课堂上把批发网站果糖价格给我看,当时我尴尬得脸都绿了,我知道公司会赚材料费没想到这么贵,公司两桶果糖就得1000,网站上一桶才160。”
奶茶设备更是如此,不仅高价供货,为了营造开店低成本假象,故意在必购列表之外列出一部分自购设备,但当店真正开起来,这些所谓“自购”也都变成了“必购”,成本远远超过预期。且设备运转之后,如遇机器故障,总部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寄送维修,只有等真的修不好之后,才给你换新的。一来一去又是好几天的时间,奶茶店设备都是没有替换的专用设备,如果怕耽误生意,就只能自掏腰包修理了,设备保障成了一句空话。
< class="pgc-img">>瞅准创业者想快速致富发财的愿望,一些人还动起歪脑筋,花三五百块钱注册个奶茶品牌。
顶着亏损,开四五家店,然后雇人排队营造火爆的假象。等打出名声后,就靠加盟费大赚一笔。加盟费算5万,忽悠到20个人来就纯入100万,那可比开奶茶店来钱快多了。
甚至还有惯犯,专门开快招公司。市场上茶饮品牌有火爆的苗头,快招公司闻风而动,迅速进行商标抢注或者“仿注”,用这个品牌开设山寨网站全国招商。比如“鹿角巷”就被疯狂山寨,据中国商标网数据,与“鹿角巷”有关的商标共有418件,而其中创始人邱茂庭名下只有86件。
< class="pgc-img">>这些快招公司就以收加盟费为目的,收完就变脸,任由加盟商自生自灭。这些公司往往拥有价位不等的各种品牌,这一品牌玩坏就转下一个……
04
结语
奶茶火爆,但开店不易。前段时间,明星黄晓明退出奶茶店“沏沏堂”。这家在2016年成立,不到3年的公司,全国范围内只有10家门店,完全没有打开局面。尽管头顶黄晓明的光环,但奶茶店的浑水还是不好蹚。
< class="pgc-img">>创业者们被行业红火的假象吸引,看着大品牌红火,想着吃不着肉至少也能分一杯羹。但更多的时候,因为缺乏经验,不得不喝下了品牌商的迷魂汤,跳下了陷阱。
利润从来都是和风险并存,有踏实耕耘的心态,做好承受失败的准备,也许才会成为活下来的10%里的一份子。
正解局,一个有见识、有深度、有诚意的时势财经大号。在这里,穿透信息的迷雾,在这里,发现真实的中国。局长是各种报告爱好者,收集了上千份各行业报告,关注正解局回复关键词“行业”,可获得多行业最新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