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广州市番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一则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广州本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因涉嫌生产经营标签不符合规定的食品,被处以罚款4万元。广州本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官方微博“本宫的茶”发布致歉声明,称其受处罚原因是盒装外包装的保质期标注不规范,发现问题后已第一时间全面停止销售。天眼查显示,广州本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由广州江泉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1%,而后者的最终受益人之一为中国内地组合羽泉成员胡海泉,持股44%。
处罚
因涉嫌生产经营标签不符合规定的食品
广州本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被罚4万元
8月13日,广州市番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番禺区市监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广州本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因涉嫌生产经营标签不符合规定的食品,被处以罚款4万元,并被没收违法所得与非法财物。
图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21年06月02日上午,番禺区市监局执法人员依法到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的广州本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现场该公司员工向执法人员出示“鲜泡奶茶礼盒”样品一盒,该样品最大外包装标签上标注有“本宫的小确幸、鲜泡奶茶、食品生产许可证号、生产日期:见喷码、保质期、委托方、生产商”等信息;打开最大外包装,里面有五个小包装,每个小包装标签上标注有“BEN GONG'S TEA 本宫的茶、食品生产许可证号、生产日期:见喷码、保质期、贮存条件、食用方法、委托方、生产商”等信息等。
番禺区市监局认为,由于该产品最大外包装及小包装上均未标注生产日期,当事人的行为涉嫌生产经营标签不符合规定的食品。该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广州本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被罚款4万元,没收违法所得的可确定金额。
图源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
回应
本宫的茶道歉
承认礼盒外包装保质期标注不规范
8月20日上午,广州本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在官方微博“本宫的茶”发布致歉声明称:涉事产品“奶茶礼盒”为品牌周边产品,其受处罚原因是盒装外包装的保质期标注不规范,袋装内包装原料信息不方便消费者查看,并表示产品的袋装内包装有产品信息表、生产商、保质期、生产日期等信息。
图源本宫的茶官方微博。
声明中还提到,公司在发现问题后已第一时间全面停止销售,现外包装标签信息已按照相关规定全部更正完毕,并对其他产品进行了检查,暂未发现相同的问题。
背景
本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
为知名音乐人胡海泉关联公司
广州本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2日,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徐驰。天眼查数据显示,广州本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由广州江泉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1%,认缴金额255万人民币。
图源天眼查官网。
广州江泉投资有限公司最终受益人之一为胡海泉,持股44%,出任监事一职。胡海泉为中国内地组合羽泉成员、音乐制作人、海泉基金的创始人。天眼查资料显示,2006年,胡海泉成立EQ唱片并担任公司总裁;2010年,与陈羽凡一起成立北京巨匠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13年,胡海泉成立海泉基金,目前海泉基金管理规模达30亿元,投资项目近40个。
图源天眼查官网数据。
据了解,广州本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旗下的“本宫的茶”是一个中式轻奢茶饮品牌,产品主要有在现萃的茶里加入气泡水进行瓶装售卖的气泡果茶。其经营范围包括餐饮管理、企业总部管理、企业形象策划服务等。
采写:南都记者 肖韵蕙 实习生程渝
如果您有相关线索
欢迎发送邮件到
nandujianding@qq.com
也可通过微信
搜索“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微信号:ndlab2020)
与“鉴定君”随时互动
茶,这个甜蜜的饮品,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日常必备。无论是工作间隙,还是休闲娱乐,一杯香浓的奶茶总能带来片刻的快乐。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奶茶的保质期到底是多久呢?如果你买了一杯奶茶,却没有及时喝完,隔天再喝还安全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奶茶的真相吧!
奶茶的保质期是怎么确定的?
首先,我们要明白,奶茶的保质期并不是固定的24小时。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奶茶的制作方法、原料新鲜度、保存环境等。一般来说,如果奶茶是在卫生条件下制作,且原料新鲜,那么它在未开封的情况下,放置在常温下24小时内是不会变质的1。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奶茶可以随意放置。因为奶茶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和蛋白质,这些都是细菌生长的良好培养基。如果保存环境不佳,比如温度过高或者存在污染,那么奶茶中的细菌就会迅速繁殖,导致奶茶变质。
奶茶变质的危害有哪些?
奶茶变质后,不仅会失去原有的香气和口感,还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例如,奶茶中的蛋白质变质后,会产生氨基酸和胺类物质,这些物质会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2。奶茶中的茶多酚变质后,会产生氧化物,这些氧化物会破坏人体的细胞膜,导致衰老、癌变等问题3。奶茶中的糖分变质后,会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降低人体的酸碱平衡,影响人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
如何正确保存和鉴别奶茶?
为了避免奶茶变质的危害,我们在保存和饮用奶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尽量将奶茶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 不要将奶茶与有异味的物品放在一起,以免奶茶吸收异味。
- 如果已经开封的奶茶没有喝完,一定要将盖子拧紧,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并在短时间内尽快喝完。
- 在饮用奶茶前,要仔细观察奶茶的颜色、气味、口感等,如果发现有异样,比如颜色变深、气味变酸、口感变稀等,就说明奶茶已经变质,应该立即丢弃,不要冒险饮用。
奶茶的营养价值有多高?
虽然奶茶很美味,但是它的营养价值并不高。奶茶中的茶叶和奶精都是经过加工的,其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已经大大降低。奶茶中的糖分和奶油都是高热量的,如果过量饮用,会导致肥胖、糖尿病等问题。因此,奶茶只能作为偶尔的零食,不能作为主要的饮品。如果想要喝一些健康的饮品,可以选择纯牛奶、豆浆、果汁等,这些饮品不仅口感好,还富含各种营养素,对人体有益无害。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奶茶的保质期、变质危害、保存方法和营养价值。我们知道了,不开封的奶茶在常温下放置24小时一般不会变质,但为了保证奶茶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我们还是需要注意保存方法和环境。我们也知道了,奶茶虽然好喝,但是不能经常喝,要适量控制,以免对身体造成负担。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享受奶茶带来的美味和快乐!
情来袭之后,大量线下行业都饱受冲击与损失,而新茶饮行业也不例外,那么喜茶、奈雪等头部品牌与大量腰部、尾部品牌都过得怎么样呢?本文将为大家仔细分析。
疫情下的这个冬天,对于新茶饮品牌来说非常的困难。
最近,随着餐饮企业的陆续复工,一则“奈雪的茶正考虑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的消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尽管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奈雪即将上市的传闻,尽管奈雪官方也已经数次做出了正面回应,但联想到疫情下餐饮企业普遍亟需补充流动资金的现状,这样的传言还是显得极其真实。
那么,由此引出一个疑问:等到疫情结束后,新茶饮品牌将面临怎样的市场环境?
01 头部茶饮品牌:业绩恢复明显,长期计划不变
“买个一点点外卖,跟个秒杀似的。”
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杭州的一点点门店恢复营业后,订单出现了爆炸式增长。据一个杭州妹子的说法,就在她下单到付款结束的短短6分钟时间里,就积累了131杯订单。
受此影响,一点点的外卖只能限时开放!
事实上,新茶饮的火爆销售场景,早些时候微博中关于“奶茶”的热搜话题,就已经初见端倪。
比如,#我实在太想喝奶茶了#的微博话题获得了超过9000万的阅读;比如,#网红奶茶店复工排百米长队#获得了2.7亿的阅读;再比如,#疫情过后排队买奶茶的样子#、#你有几天没喝奶茶了#、#疫情后第一次喝奶茶的你#均获得了数千万的阅读。
试想,面对这样的市场热度,奶茶店岂能不火得一塌糊涂?
根据奈雪透露的消息:
“截止到2月25日,全国有近8成的门店已经恢复营业,其中10%的门店业绩恢复明显,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门店。
同样的还有喜茶。
尽管喜茶尚没有公布具体的数据,但是从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平台的订单量来看,已经有了明显恢复的迹象。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喜茶为了增加流量,不仅推出了“免费配送”的活动,而且还将配送范围最大扩展到10公里。
也就是说,随着门店重新恢复营业,再加上加码外卖业务的举措,头部茶饮品牌的业绩已经接近于恢复正常!
那么,在门店业绩明显恢复后,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怎样呢?
答案是,包括奈雪的茶在内的头部茶饮品牌都表示:疫情不会影响未来三年的计划,不会缩减长期投入。
换言之,该加快开店节奏的品牌,依旧继续保持原有的开店节奏;该加强内功修炼,优化产品、服务和供应链的品牌,也会按照原有的计划实施。
02 长尾茶饮品牌:冲击相对严重,闭店潮或将来袭
新茶饮行业有几个特点:
- 比如,严重依赖于客流量,因此门店选址不是购物中心就是街边人流量聚集处,但同时也意味着昂贵的门店租金;
- 比如,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模式,门店为此需要承担高昂的人工成本;
- 再比如,由于奶茶的原料保质期短、容易损耗,很多时候还需要提价损失。
也就是说,新茶饮是一个高度占用资金的行业!
对于大品牌来说,在疫情期间,可以凭借资金储备和银行贷款维持。但是对于中小品牌来说,这极有可能是一场噩梦。
根据咖门联合饮品行业发起的一份调查显示,在疫情对2020年的影响上,72.21%的门店最担忧的是线下人流量难以快速恢复,其次担心的是倒闭潮的和现金流瘫痪,分别占比68.58%和62.24%。
数据来源于咖门
可以说,充分暴露了长尾新茶饮品牌在抵御风险上的脆弱性!
怎么理解?
因为长期来看,等到疫情结束后,消费者“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市场需求很快会恢复正常。但是,长尾品牌极有可能受资金占用影响,难以熬过黎明的前夜。
一方面,门店租金、人力成本和产品成本始终存在,且难以寻求补偿和减免;另一方面,面对外卖平台的高佣金,新长尾茶饮品牌只能敢怒不敢言,毕竟门店需要有订单才能保证现金流。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长期来看,疫情对头部品牌的影响有限。而且,随着疫情的褪去,头部品牌强者恒强的局面会愈发凸显,而绝大多数的中小品牌则陷入困境、甚至是倒闭。
03“智能化”和“健康化”,加速新茶饮品牌的分化
谁也不能否认的是,以喜茶、奈雪为代表的头部新茶饮品牌,既是产品层面的成功,也是资本助推下的成功。
相比于依靠自有资金一家一家的开店,资本能够迅速实现门店的规模化复制!
结果就是,长尾品牌与头部品牌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尤其等到疫情后,“智能化”和“健康化”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怎么理解呢?
先说“智能化”。
在这次疫情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门店采取了“无接触订、取餐”和“无接触配送”的经营策略,通过小程序或者扫码下单的方式再配以智能取餐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接触”。
很明显,这些都需要通过科技赋能!
也就是说,传统的新茶饮消费场景将发生巨变。甚至,就连门店的茶饮师也将逐渐被机器取而代之。而这些科技的背后,既意味着更高的投入也意味着对品牌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很明显,大品牌才是受益方。
再说“健康化”。
受疫情影响,年轻消费群体会越来越将“健康”摆在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说,除了好喝之外,产品还得符合健康的特性。
如此一来,既对门店的食品安全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求品牌拥有更强的产品研发能力,推出更多的健康类产品。
而这些,中小品牌很难做到。
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一场大变局正在悄无声息的上演。
参考来源
[1] 《茶饮疫情生存报告:比想象中乐观!8成门店损失可控》,2020年2月24日,咖门
作者:林川;公众号:品牌头版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2VMznopRcjUpcPabcvxiPQ
本文由@品牌头版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