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狗还能吃火锅吗?”
11月21日,四川成都的小刘在“女性主题火锅店”的遭遇让网友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网友评论截图。
当晚,小刘和男性朋友一起到位于成都市春熙路的火锅店用餐,辛苦排队等座一个多小时,因为没有女伴陪同,被火锅店店员拒之门外。
“排队拿号的时候就没有明确说,我排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又不让我进去,他说必须要与女的一起,如果店家说了的话,我肯定就不会排队啊。”
同时,这条店规也让小刘很费解,“我们本来就是两个男人嘛,我觉得它这个东西就是歧视我们男性。”
火锅店图。图源新京报网。
没错,这确确实实是性别歧视的经典案例。
虽然商家称这是该店的特色,经营场所也确实享有一定的经营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应是有所限制的,“不得强买强卖”这一规则适用于买卖双方。
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商家“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
商家当然可以制定规则,但规则是否合理却是另一个探讨维度。像有的网约车平台要求醉酒者必须有他人陪同,否则不提供服务,这种出于对乘客安全的考量而制定的规则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更何况这种侵犯个体合法权利的条款。
毕竟,不让单身男性吃火锅是保护了什么权利?
火锅店停业整顿。图源新京报网。
小刘的遭遇一经爆出,市场监管部门已要求商家停业整顿,同时,在以后的经营活动中不得再设置该消费条件。
其实,火锅店设置的“男性顾客只能在女性顾客陪同下才能就餐”的要求,不仅让部分男性网友认为自己受到了歧视,部分女性网友也认为这个规则“让人不舒服”。有网友质疑商家的做法是在以女性主题做噱头来消费女性,也有人认为这就是赤裸裸的性别歧视。
网友评论截图。
类似这样的主题餐厅早在2009年就出现过了。河南某地就已经打出了“女子主题火锅餐厅开业,男士无女伴不能进入”的噱头。同时,该店的服务生则是清一色的男士,负责人称,这也是该餐厅的一大特色,男士为女士服务更容易沟通。
这则事件不仅仅是性别歧视,更是把“性别隔阂”的刻板印象拿捏地死死的。男女更易沟通这一毫无科学依据的结论被堂而皇之的用作营销手段,不仅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还会加剧普通人对性别差异的认知,更不利于平等的产生。
报道截图。
说到底,这类自以为巧其实只尴尬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营销手段,还是少点微妙。沸腾君(xjb-feiteng)认为,经营者虽有经营自由,但在具体操作时,还是应当回归理性与常识,遵守基本的公序良俗,不要耍小聪明。
编辑:陈静 实习生:潘宇洁 校对:刘军
源:广州日报
进店吃饭需要带女朋友或者女性朋友,这样奇葩的规定你听说过吗?
近日,成都的刘先生就遇到了这么一件奇葩事。11月21日,四川成都,刘先生和朋友在一家火锅店排队一小时,却因没有女性陪伴被拒绝入内。
刘先生称拿号的时候服务员并没有说过必须有女性陪同,而排队一小时之后,店家却拒绝他们就餐。“如果说了的话,我肯定就不会排队啊!”
对此,店员表示“这是本店的特色”。这家火锅店明确需要在女士的邀约下,“是为女神打造的,为女孩子打造的一个店”“一群男的带一个女孩子也可以”。
最终在民警的协调下,餐厅才安排了一名女性工作人员,陪同刘先生用餐。
对于这次不愉快的就餐经历,刘先生表示很尴尬。感觉自己受到了歧视。此事随即引发网友广泛讨论,对于此事,不仅有男网友认为自己遭到了歧视:“没有女性陪同是吃不了饭了吗?”“那单身狗怎么办?”,也有女网友表示受到了“冒犯”,“女性也感觉受到了歧视,让人很不舒服”。
23日,记者从成都市锦江区合江亭市场监督管理所了解到,该商家这一规则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之规定,已要求商家停业整顿,同时,在以后的经营活动中不得再设置该消费条件。
记者于11月23日19时,到现场看到,该火锅店已经闭店,店门上贴有温馨提示:本店今内部调试,暂停营业,营业时间另行通知。
来源: 大连晚报
1月23日晚间,新京报记者获悉,因“无女伴陪同的男士不能就餐”而登上热搜的成都女神有约·火锅小馆已暂停营业。成都锦江区合江亭市场监督管理所已要求该店进行整改。此前,该店被指“性别歧视”涉嫌违法。
据媒体报道,成都锦江区合江亭市场监督管理11月23日对该火锅店进行检查,要求火锅店将“男士贵宾请在女神邀约下入馆”的告示撤除,并要求商家对这种不合理的消费条件进行整改,在以后的经营活动中也不得再设置该消费条件。11月23日19时许,该火锅店已经闭店,店门上贴出提示:本店今内部调试,暂停营业,营业时间另行通知。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当晚这家店在美团APP中的信息更新,称“停业调整,补妆去了,等我回来”。
此前,一则视频登上热搜,11月21日下午刘先生和朋友去吃火锅,排队等候了1个多小时,却因没有女伴陪同遭拒绝入内。最终,在民警的协调下餐厅安排了一名女性工作人员陪同刘先生和朋友用餐。该店经理却认为自家行为并不违法,称不存在歧视男性。“我们的火锅店的经营方针就是针对女性,我们在显眼的位置都有提醒客户,要进来消费就要尊重我们的规则。”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研究员赖阳此前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商家以“性别”筛选消费者涉嫌“性别歧视”,疑似通过炒作来获取关注。北京观道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朱金元则指出,商家的做法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平等、公平和公平交易的原则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