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属于餐饮行业,厨师是餐饮行业的从业人员,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业。从职业特征来说,厨师是一个技术行业,靠手艺找工作晋升;从行业特征来说,厨师是一个服务行业,需要服务于广大食客。所以说,厨师既是服务业也是技术行业。
对于现在厨师在别人眼里都是高薪职业,你们是怎么看待的?厨师这个行业也应该是我们普通人都可以去换位思考的。
虽然现在人们对厨师的认识已经从“脸红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上升到高薪职业,但是厨师这个行业无论如何都应该是我们普通人都可以去换位思考的。
至于这个行业,其实跟360行中其他的行业是一样的!你可以在这个行业里面术业有专攻,做到星级厨师,但是也必须要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走完那段修炼的路!
所以,我们不管在哪个岗位和职业上的人,如果我们没有捷径可以走,那就在自己的岗位上,术业专攻,直到成功吧!
>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 广州报道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我国要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内需、促消费是经济加快复苏和持续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而餐饮业依然是稳就业、促消费、惠民生不可缺少的重要产业。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遭遇疫情重创的餐饮行业重新恢复活力。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21712亿元,同比增长48.6%;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4945亿元,同比增长56.3%。
岁末将至,餐饮行业即将迎来今年最后一轮的客流量高峰,餐饮行业招聘求职需求也日益旺盛。
近日,58同城招聘研究院发布的餐饮行业就业大数据显示,2021年11月,北京餐饮企业招聘、求职需求最旺盛,南京、杭州招聘需求上升;重庆、成都等地求职需求明显增长。从岗位上看,服务员、送餐员招聘求职需求尤为旺盛。此外,众多职位中,送餐员平均招聘月薪最高,为10216元。
餐饮从业者趋向年轻化
说起餐饮行业,很多人已经形成了刻板印象,认为餐饮业是又苦又累又不体面的工作,人才和年轻人都不愿涉足这一行业,导致餐饮行业面临人才短缺、员工中年化的危机。但近年来,餐饮行业逐步转型升级,从原先的满足口腹之欲转变为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餐饮业的消费者和从业者都逐渐年轻化。
以2021年11月数据为参考,95后和00后从业者占比分别为22.42%、24.15%,合计几乎占据餐饮行业整体从业者的“半壁江山”,足见餐饮行业从业者的年轻化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餐饮行业从业者受教育水平仍不高。数据显示,11月全国餐饮行业求职者中,教育水平在初中及以下的占比33.27%,高中学历占比23.32%,中专/技校的占比为21.87%。技能人才是餐饮行业的主力军,但行业高水平技能人才较为短缺,未来仍需通过发展职业教育、社会培训机构、专业技能竞赛等渠道继续发力。
从城市来看,2021年11月,北京餐饮企业招聘和求职活跃度均位居全国榜首。北京餐饮行业发展规模和速度“领跑”全国,且当地餐饮企业坚持数字化转型,并以线上线下融合为发展方向,为求职者提供了较多就业机会。
此外,南京、杭州在招聘端表现较突出,南京招聘需求同比增长7.58%;而杭州环比增幅25.03%,居全国首位。南京、杭州不少连锁餐饮企业已经走出本土面向全国,作为美食发源地,南京、杭州对餐饮人才具有较高的渴求度。
从求职端来看,重庆、成都、上海、南宁、长沙、西安、武汉均同比增长,其中重庆同比增幅最大,为23.97%。重庆是国内知名的美食之都、更是多家历史悠久的老字号美食所在地,餐饮业发达,因此对于求职者来说更具吸引力。
送餐员平均月薪10216元
在现代服务业兴起、餐饮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成趋势之下,餐饮行业服务员、送餐员等岗位成为“热门”。数据显示,2021年11月,服务员、送餐员在餐饮行业招聘端活跃度中霸榜前二。除此之外,进入TOP10的岗位还有学徒、后厨、传菜员、厨师/厨师长、配菜/打荷、洗碗工、迎宾/接待、餐饮管理。
从求职端来看,服务员、送餐员活跃度同样位居前二位,由此可见服务员与送餐员作为两个渠道上主要的服务性岗位,招就行情火热。除此之外,厨师/厨师长、后厨、学徒、配菜/打荷、洗碗工、传菜员、面点师、餐饮管理也进入前十,与招聘端前十名单极为匹配,可以看出招聘需求量的上升带动了相应岗位求职活跃度的提高。
送餐员求职人数同比增长22.47%,在所有餐饮岗位中增幅最大。可见在夜间经济、“奶茶经济”等驱动下,送餐员可以配送的商品不断丰富,消费者点单频次上升,在就业便利性与薪资的双重诱惑下,求职者对送餐员岗位的关注度明显上升。
如今,餐饮行业已不再是低薪行业,以送餐员为例,餐饮行业中送餐员岗位由于工作时间不固定,对体力要求较高,收入与派送量成正比,因而在多劳多得的工作模式下,该岗位的平均招聘薪酬最高。数据显示,2021年11月,送餐员平均招聘薪酬为10216元。
此外,厨师/厨师长、配菜/打荷、传菜员、学徒平均招聘月薪均超过8000元。环比上,洗碗工招聘薪资环比增幅最大,增长了16.47%,达7874元。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class="pgc-img">>现实的餐饮经营管理中,我发现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多的餐饮老板一人可以身兼多职,但是呢一旦在本职工作上犯错,对餐厅就是致命影响,那么作为餐饮小老板,本职工作应该是什么?
确定方向
经常会有很多的餐饮小老板咨询我,我经常说:火车跑得快,全凭把头带,餐饮老板就好比是火车头,那么一旦确定了方向,其他队友就直奔而去,最后是否能满载而归,则取决于方向是否对头,其责任主要在火车头身上了对不对?
餐饮小老板就相当于一列火车的火车头,餐厅往哪个方向发展,是依靠单店来赚卖菜的钱?还是依靠加盟连锁来赚商业的钱?是依靠直营做品牌?还是通过加盟做规模?是做区域性特色美食?还是做全国普适性的产品?是夯实基本功的慢慢做?还是不管不顾的快速往前冲?这都是老板必须做的选择。
虽然老板不一定能一次性就找对方向,但老板越早找对方向,整个团队走弯路的概率就越小,反之,如果老板从最开始就犯了方向性错误,那么团队前期所有的努力,其实都是在做无用功,这不仅是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的损失,更会带来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风险,所以,确定方向是老板的第一个本职工作。
< class="pgc-img">>选好团队
为了朝既定的方向努力,需要什么样的合作伙伴?作为老板,至少需要考虑两个人群:其一是自己的股东与合作伙伴,对于餐饮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就是按照“有用”原则,基于餐饮三要素,去找到弥补自身能力短板的合作伙伴,当然,如果认为自己一个人也能搞定所有事情,也行,只是最好想明白背后的风险和困难。
其二,是餐厅的中层管理人员,主要是前厅的店长和后厨的负责人,如果这两个人本来就是合作伙伴,那当然是最好,但如果合作伙伴不能胜任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那老板就需要在餐厅经营中,找到餐厅的中层管理人员,这将大大的提升餐厅的成功概率。
现实中,很多餐厅老板总是一人身兼多职,有些是觉得自己一个人能搞定所有事情(夫妻档),也有些是想找合作伙伴和管理人员,但不知道到哪儿去找,或者总感觉找不到合适的合作者,这些可以是现实困难,但是不能成为理由,作为餐厅老板,最好提前明白:餐厅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依靠团队的力量,这是必经之路。
< class="pgc-img">>制定规则
所谓规则,其实就是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也可以理解为企业的管理方法,这是国内餐饮企业目前最糟糕的地方,别说是刚创业的小餐厅,就算是市面上很多知名餐饮连锁品牌,这方面都很糟糕,甚至可以完全用不合格来形容,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内目前的加盟很多都不合格。
为什么?因为加盟连锁,最主要的不是输出品牌那几个字,也不是输出味道和调味品,而是要为分店输出一套品牌的运营方法,也就是“规则”,这些规则,并不是指表面的加盟连锁管理方法,是每个连锁企业都可以拿出一套来,甚至拿出厚厚的一套管理手册。
这里所谓的规则,更多的是指单店的运营方法,只有真正搞懂一个餐厅如何正常运转,进而形成方法论,然后再用几个门店来验证它的有效性,把其中的偶然性去掉,最后将单店运营方法,随着品牌名字和产品等一起输出,才能形成品牌的整体优势。
现实中,绝大多数连锁品牌,都只具有前两者,也就是方向很明确,团队也很强大,但作为第三者的门店运营规则普遍欠缺,这也是国内的加盟连锁总是容易出问题的重要原因,而像海底捞和西贝这些餐厅,他们只做直营而放弃加盟连锁,其背后的原因,估计也是因为没有找到一个真正有效而可控的门店运营规则。
< class="pgc-img">>我认为,上述这三个方面,应该是很多餐饮老板的本职工作,平时每天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都应该反复追问自己对这三个问题是否想清楚,只有把这三个工作弄明白了,再去做其他工作才有意义和价值,也才会少走弯路,可以相对更快的跨过养客期,早点享受到餐厅盈利的喜悦。
而现实的残酷在于,很多老板从开业前就身陷各种琐碎的小事中,一会儿到厨房帮忙,跑出去买菜,一会儿到前厅救急,帮着收餐厨垃圾等,一天下来累得话都不想说,回家倒下就睡,长此以往下来,自己累个半死不说,发现店里的问题反而还越来越多了,为什么?
其根源就是忽略了老板的本职工作,跑去干其他事情了,有的老板开业不到一个月就改变了曾经的方向,也有的老板开业几个月了都抱怨说找不到合适的员工,然后一副自己已经尽全力的姿态,但实际上,全都是自欺欺人,他们完全没搞懂自己作为老板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 class="pgc-img">>需要强调:我这里不是反对餐饮老板去做事,更不是要求老板一上来就翘个二郎腿在店里当大爷,而是想强调,作为老板必须首先搞懂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啥,在搞懂本职工作基础上,你为店里付出再多都可以,只要体力足够好,付出越多越好,但是,如果忽略本职工作,其他方面付出越多,结果越糟糕。
只有搞懂了本职工作,并且意识到本职工作对于整个创业的重要性,老板才能真正懂得如何分配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也才愿意花高于同行的钱去找能干人来做一些事情,以把自己从琐碎小事中解放出来,比如直接以高于市场价的工资去找更能干的员工,就可以解放你很多精力,去思考更重要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