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讯(记者王子扬)3月26日,“店家称188元一杯奶茶亏本卖”登上热搜,起因是浙江杭州一家奶茶店推出188元一杯的奶茶。该门店主理人称一杯奶茶卖到188元,茶叶的成本在200元左右,现在他们是亏本经营。
据了解,该门店张贴的价格表显示,其奶茶产品“红颜旧”“枞茗天下”售价分别为168元/杯和188元/杯。除了这两款价格颇高的产品,也有其他20多元一杯的奶茶可供选择。据店主介绍,好的奶茶拼的是茶底,这两款奶茶的茶底以武夷山的岩茶老枞水仙为原料,茶叶价格在3万元至5万元每斤。
有网友质疑,“既然茶叶这么贵,你能保证泡的茶叶只泡这一杯奶茶吗?”还有网友说,“好的茶叶很贵是真的,但你拿这么好的茶叶做奶茶,就有点焚琴煮鹤了吧,越好的茶叶越应该用简单的手法还原本味。”
该热搜下设立的投票显示,投票问题为“你能接受多少钱的奶茶”,选项包括15元以下、16元到25元、25元以上。截至3月26日下午4时24分,已有1726位网友投票。结果显示,选择“25元以上”的网友有36名,选择“16元到25元”的网友有369名,选择“15元以下”的网友有1321名。
天眼查显示,涉事奶茶店为杭州兰诵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1月,法定代表人为景曦,注册资本10万元,经营范围含餐饮管理,茶具销售,艺术品代理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杭州井速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景曦分别持股51%、49%。知识产权信息显示,该公司已申请注册“兰诵”“LANMEMORY”等多个商标。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柳宝庆
源:中国经济网
一杯奶茶15元,起送价却要20元,你会为了凑够外卖起送价而多点一份食物吗?
近日,广东省消委会对餐饮外卖平台和商家进行调查发现,部分商家仍存在起送价过高、设置“单点不送”等涉嫌诱导超量点餐的问题。对此,广东省消委会提醒消费者,若发现餐饮外卖平台或外卖商家存在相关违法行为,可进行监督举报。
这一调查结果再次引发外卖起送门槛与商品单价不匹配的讨论。从经营角度来讲,外卖设置起送价具有一定合理性。因为外卖商家需要考虑原料、包装、人工等经营成本,如果订单金额过小,收入不能覆盖单笔订单的成本支出,会导致入不敷出。然而,若起送价远高于店内单件商品或招牌商品的平均价格,也会迫使消费者为了成功下单而多点商品或者搭配自己原本不需要的商品来凑够起送价,造成浪费。
过高的起送价有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的嫌疑。这不仅不符合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也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反食品浪费法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餐饮外卖平台应当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此外,不合理的起送要求也不适应新兴消费需求。
数据显示,“90后”“00后”群体一人用餐比例超过65%,“一人食”成为年轻群体主要就餐方式。如今,越来越多线下餐饮门店开通了外卖服务,大部分消费者会选择品尝店内招牌产品,若单人份商品的价格不能达到外卖起送门槛,一部分客源就会流失。
在迎合“一人食”“小份菜”需求带来的市场变化方面,不少商超和线上购物平台已开始进行有益探索。在叮咚买菜、盒马等APP中,有多款“一人食”产品上架,销量可观。这些在菜品分量上有所调整的做法值得推广,但是从整个交易过程来看,降低起送价才能让物美价廉的“一人份”美食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商家要结合店内商品的单价,将外卖起送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此来吸引更多消费者下单,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今年6月份,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发挥网络餐饮平台引领带动作用 有效防范外卖食品浪费的指导意见》要求,网络餐饮平台要科学设置起送价格、满减促销规则,根据商户经营规模、餐品档次、订餐距离的不同,引导平台内商户合理设置餐品起送价格。
各外卖平台与商家应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引导下积极落实《指导意见》,逐渐降低起送价,使其与店内产品单价相匹配,推广“单点可送”,给予消费者更大的选择权,共同营造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推动外卖行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 李和风
面新闻记者 | 卢奕贝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在瑞幸咖啡与库迪咖啡的激烈价格战下,茶饮品牌似乎也在跟进单杯9.9元的促销方式。
奈雪的茶(以下简称“奈雪”)近日在上海市场推出了一款名为“霸气9.9元月卡”的优惠卡,即每天可以9.9元价格购买早餐、纯茶、鲜果茶等单份产品,号称“一单回本”。类似的优惠促销也在其他茶饮品牌中出现,比如CoCo都可也在8月针对会员推出每日指定饮品9.9元。
不同于针对某款新品或门店开业等的限定优惠,这类渗透到每日的活动更接近瑞幸与库迪。在这两个咖啡品牌的公众号里,充斥着“本周9.9元”“领8.8元券”等字眼,每一条推文都在强力告知消费者实现常态化9.9元购买咖啡的可能。
不过目前看来,茶饮品牌们仍处于试水阶段,并且都对9.9元活动进行了不少限制。比如想要购买奈雪的“霸气9.9元月卡”,需要先选择所在城市附近的门店后添加企业微信购买。而奈雪和CoCo都可的指定饮品也并非覆盖所有产品线,更多是本来就相对低价的产品。
在如今的消费环境下,低价策略无疑是行之有效的。
奈雪方面告诉界面新闻,近两年9-19元已是该品牌绝对主力价格带。另据据奈雪2023年第二季度运营公告,由于新品定价相对较低,拉动订单量小幅提升;多个新品上架后一周内销售额占比超总销售额的1/3,对收入起到较好提振作用。
2022年,奈雪全年实现收入为42.92亿,同比减少0.12%,为上市以来首次下滑;经调整净亏损为4.61亿元,较上一年的1.45亿出现大幅扩大。由于客单价和单量下降,奈雪茶饮店门店经营利润约4.7亿元,同比下降20.6%;经营利润率11.8%,同比下降2.7%。
对于奈雪来说,以鲜果茶和纯茶等平价产品进行低价促销,既能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走量,也能为其他产品引流。此外,月卡的方式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黏性,增加复购率。
但茶饮品牌的9.9元会不会卷到整个行业仍有待商榷。
咖啡界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主要出于瑞幸与库迪的相互纠缠。
“天天9.9”活动是由库迪率先开启的。这一品牌由瑞幸前高层组成,他们中的不少人由于瑞幸早前的财务风波而离开公司。就像当年Uber与滴滴、饿了么与美团大战一样,互联网思维主导下的咖啡战役主旋律是烧钱补贴以换取流量,快速建立规模优势。
而顺势迎战的瑞幸也打算将这场战争持续下去。
8月1日,瑞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谨一在业绩会上宣布,要把9.9元活动常态化进行下去,“决定此次活动将至少持续两年”。他还表示,自从6月份瑞幸推出9.9元活动以来,消费者的反响超过预期,瑞幸的收入和利润数据也持续向好,这让他“有信心、有决心和有动力”长期进行该活动。
但这样的低价在咖啡界也掀起巨大争议。Tims中国首席财务官李东早前就表示,如果咖啡的定价在10元左右,消费者不会认为这是一款专业或者高质量的咖啡,又认为瑞幸和库迪的产品“合理售价”应该在14元—15元。
而和咖啡不同,新茶饮的原料中除了茶、奶之外还有小料和鲜果的元素,因此其成本不会像美式咖啡那么低。
此外,茶饮基本上已经回归主流价格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喜茶、奈雪和乐乐茶都因动辄上30元的产品售价被划分到“贵价奶茶”梯队。但从2022年开始,喜茶宣布完成了全面产品的调价,称不再推出29元以上的饮品类新品。随后,奈雪和乐乐茶也纷纷跟进,将价格带拉到20元左右。
更重要的是,价格战背后是各个玩家对于市场的争夺,但茶饮行业的市场格局与咖啡截然不同,这里并没有野心勃勃的“库迪”突然杀出来炸翻市场。
至少从目前来看,茶饮行业头部玩家的格局已基本稳定。
例如从供给角度,每个品牌均有自己成熟的模式与市场,而集中在中间价格带的喜茶、奈雪、茶百道、古茗们,无论从目标客群还是商业模式,也很难去与做供应链生意的蜜雪冰城拼低价。
而从产品上看,即使近些年茶饮品牌同质化的趋势明显,但每个品牌的产品体系仍是多元且具备特点的,很难完全相互取代或渗透。眼下各家的竞争已就是在通过加盟将市场整体盘面打开,从而寻找自己各自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