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有“奶茶妹妹”,台湾不仅有“奶茶”刘若英,还有好几个知名的奶茶品牌,都是喝的奶茶。它们全都进入了大陆市场。
但在这次香港的暴力活动中,这几个台湾奶茶被意外牵扯进去,并因此变了味道。
先看上面这个告示,这个告示是一芳某香港分店8月6日贴在窗子上的,那天正好是香港反对派发起的三罢运动(罢工、罢市、罢课),告示上说“今天与香港人同行,休业一天,香港人加油!”,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这是给香港抗议者打气助威的,还称休业一天,和罢工的人站在一起。
这个告示在网上被大范围扩散之后,一芳水果茶有点慌。一个名为“一芳台湾水果茶”的微博上连发两条声明,以墨力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墨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名义发了封函,说这是加盟店的临时工擅自干的,并称已经辞退了这名职工,还说把这个涉事的店也给解约了。
该微博强调“坚决维护一国两制,坚决反对暴力罢工”,“一芳绝不允许任何意图分裂国家的行径”。
然而,事情又出现了非常戏剧性的一幕,一芳香港总代理在脸书上直接否认了这个微博账号的存在,并称“我们的官方账号只有facebook和instagram”,并且“尊重各加盟分店拥有个人政治立场”,还说“香港是一个可以包容多元意见、自由、开放的地方”。
一芳在大陆到底有几个声音,到底哪一个声音才是官方声音,我们也被搞糊涂了。
但是,一芳在台湾各地的分店随后纷纷表态,“反对一国两制”,“全力支持勇敢反抗极权政府不合理对待的香港人民”,这被网友嘲笑为“一芳各表”。对这些,一芳再也提供不出强有力的解释。
这件事还被蔡英文看到了,她马上抓住机会大做文章,称“所谓水果茶当然希望天然的最好,但如果加了政治味就不好了”。蔡英文是打自己脸的吗?不正是她在奶茶加政治味吗?
一芳陷入两头不是人的局面。台“立法院副院长”蔡其昌要求一芳公开道歉,一芳台湾总部在压力之下出了一则声明,其品牌创始人也发了一封《致墨力全球伙伴》的信件,称将“恪守不涉政治的原则,专注水果茶饮的推广”,“不卷入政治,也从不参与政治”,可大陆网民并不买账。
再来看一张小票。
这是台湾另一家奶茶品牌coco在香港湾仔区分店打出来的,大家看出来这个小票有什么特别么?
上面专门打了一行小字:“香港人加油!”它也真是用了心思了,这个擦边球打得颇为巧妙:它让香港人加油,你还能说什么呢?但在当前香港特殊的形势下,这句话的特殊用意大家都懂得。如果它说这是为了给香港政府打气,为对抗暴徒的香港警察加油,你信吗?
有网友直接指出,这就是支持“港独”的口号,我们还不好下这个判断,但你一家卖奶茶的店,在这瞎掺和什么呢?
和下面我要说的这家奶茶品牌相比,上面说的这两家还算轻的。
这一家名字叫贡茶,自称立志要做“世界好茶”,本是台湾人创的,后来被韩国企业收购了70%的股权,算是一家韩国企业。它的股权结构变了,但那颗向“独”的心思没有变。
在贡茶的官方网站上,将香港、台湾、澳门和日本、韩国等国并成一列;在它的奶茶杯、宣传海报、及公司背景板上,都将青天白日满地红旗、香港和澳门的区旗以及五星红旗并列印在一起,真可谓“用心良苦”。
最后说个一点点,这家台湾奶茶在大陆的名字就叫一点点,网友发现,在它的大陆官方网站上写着“专注发展海外市场,第一步就选择中国上海为起点”,网友指出,海外指的应该是“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地区之外的地区,其中中国大陆包括内地、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如果一点点有意这么写,那它可够阴险的,这可不是“一点点”的错误。
这四家台湾奶茶密布大陆各大城市,大陆市场是他们收入的最主要来源,赚着大陆的钱,还干着两面三刀的事,这不正是典型的“两面人”企业吗?
奶茶如果变成“独”茶,还能在大陆卖的出去吗?这四家台湾奶茶应该想清楚。
来源 | 补壹刀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
亲人,你来了,我的心就满了...
管是走在大街上还是各大商场,都能看见门口排着长队的一点点奶茶,尽管店铺不大也没有位置可以坐,只能边走边喝或者外带,但它亲民的价格和多样的口味,仍受着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一点点用它贴心的服务以及台湾老字号奶茶品牌,赢得了市场一致好评,但是许多消费者并不了解这个品牌背后的故事。
其实在台湾一点点并不叫这个名字,所以如果你门以后去台湾旅游找不到一点点奶茶这个品牌,不要对一点点奶茶是不是产自台湾,为什么在台湾没见过产生怀疑。
因为一点点奶茶其实在台湾非常出名的50岚奶茶,只不过当年50岚想要进军内地的时候,发现50岚这个商标在内地已经被注册过了,所以台湾50岚只能换一个名字,于是取名为一点点奶茶。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看到一点上标注着“台北50岚关系企业的由来”50岚品牌创立于1994年,距今已超过20年,起初50岚仅仅是台湾地区的路边饮料茶摊。后来生意越来越红火,逐步转型为加盟连锁企业。
关于50岚名字的由来也十分有趣,因为创始人非常喜欢日本漫画《Candy Candy》,因此就曲用于作者五十岚优美子的姓氏作为品牌的名称,于是,50岚这一台湾奶霸主品牌就此诞生了。
一点点: 一切运营以贴合年轻人为目标
据不完全统计,一点点奶茶进入大陆市场以来已经拥有超过3000家门店,并正在全速拓展。而大多数一点点奶茶门店都门庭若市,羡煞旁人。那么一点带你的成功秘籍在哪里呢?
一点点奶茶排队的照片
产品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一点点的奶茶大多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原味奶茶,但曾经大多数奶茶店选用的是红茶,绿茶,乌龙等茶品,其特点是茶味浓郁,同时带来的茶涩味也比较浓,但一点点选择使用了四季青,冻顶乌龙,此类茶品涩味较低,也就更符合大多数年轻人的口感。
亲民的价格
可以发现一点点奶茶的价目表中,几乎看不见20元以上的奶茶,大多数价格集中在10-13元,有着极高的性价比,甚至6元也能买一杯一点点。
极简干净的装修
不难看出,一点点的装修追随了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极简的装修风格,走上了性冷淡潮流。这类装修主要是突出功能性以及干净明亮的感觉。
热情的服务
服务上,你会发现所有店员潮气蓬勃,精气神比较足,来了集体问好,离开集体问好,整个店都会感觉很热闹。
一条自媒体的一点点测评微博 转评3万
5
L型动线设计,让排队时间更长,迎合从众心理
迎合从众心理,无非就是营造店面排队热闹的景象。
前面热情的服务营造了热闹的景象,而在出品动向设计上,则反其道而行之,用L型的吧台设计降低出品效率,从而实现排队,营造人多景象。
对比coco奶茶,coco选择的一字型动向,在操作上和配合上更快,而一点点的L型布局让员工走动距离更长,从而降低出品效率。
经过对比,COCO一杯奶茶出品在1分钟以内,而一点点大约需要2-3分钟。同样的顾客数量,一点点总在排队的秘诀也就在这里。同时,顾客也能感觉到,员工是一直在忙,而不是故意降低工作效率,平衡了顾客心态。
奶茶”,原来只是草原上游牧民族的日常饮品,而且,一般都是咸味的。但是,近年来广受年轻人追捧的奶茶,却和这传统的奶茶完全不一样,口味发甜,还能往里面加各种各样的配料,可谓是十分新奇。
说到这,很多人可能就会想起来一些常见的奶茶店了。“Coco”、“喜茶”、“快乐柠檬”等等。咱们今天就来看看其中深受人们喜爱的一家:“一点点。”
< class="pgc-img">>1994年,中国台湾有一家叫“50岚”的奶茶店成立了。几十年间,这家店的生意越来越好,慢慢就走出了台湾岛,来到了祖国大陆。2010年,50岚在上海注册了。但是因为大陆已经有其它企业名字叫“50岚”了,于是,这家奶茶店就改了个名字,叫“一点点。”
2015年,一点点开始快速发展。门店的数量一度以每个月20家的数量增加,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了一点点的店铺,而且,光顾的人也越来越多。2017年以后,奶茶越发成了许多年轻人追捧的饮品,成了他们的“救命水”,完全是“困了累了,喝奶茶”的节奏。而一点点,就成了众多奶茶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甚至可以说,一点点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奶茶行业的进步。
< class="pgc-img">>不过,人家这么火也不是没道理的。首先,最主要的就是一点点的口味和价格。要是单拿出一点点的奶茶,那好像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是,一点点能够在奶茶里加各种各样的配料,根据顾客的需求调整甜度、温度、冰块的量,再加上水果榨汁等等其它饮品种类。可以说,一点点的饮料满足了年轻人们对“口味新奇”的热爱和对“个性化定制”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的配料范围内,你可以自选加什么样、和加多少的配料,但是价格却不会变,并且一点点的价格还比较平民,而这,也就成了一点点这么火的重要原因。
< class="pgc-img">>其次,一点点在管理方式上也很有特点。比如,顾客离开的时候员工们会集体喊一句口号,虽然很多店都这么做,但客观上的确给人的心理印象还是不错的,算是锦上添花的一点。
< class="pgc-img">>还有,一点点的营销策略也很重要。很多人对一点点附带的那只“星星签”评价不错。设计简单,但是却很有创意,喝到底又吃不到珍珠的时候可以用它来打开杯盖,有的人还会特意留着这么个小玩意儿。除此以外,咱们经常能看到一点点门前总是排着一个长队。这是因为,一点点的个性化定制降低了产品的制作速度,同时排队方式是单线排队,排出去以后,客观上就形成了一种“营销”。同理,你要是看见两家一样的店,一家冷冷清清,另一家却排起长队,那肯定会选排队的那家。一点点这里也是这个道理。
当然,一点点火爆的原因还有很多,咱们这里就举几个例子简单说一下。当下的社会,年轻人越来越成为消费的主流,除了这些网红食品、饮品,还有一些像“名创优品”一类的新型店铺,以及主要面向年轻人的一些“轻奢”品牌,都成了现在随处可见的商业形式。不过,火爆是一方面,能够一直维持高质量的产品和比较亲民的价格,才是走的长远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