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餐饮食材采购信息来了。由网聚资本、红餐产业研究院出品的《食品与餐饮连锁企业采购行情月度参考(2023.3)》已于近日发布。
2月份,受节后消费需求回落、市场供应充足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有所下降,同比涨幅回落。其中,畜肉类价格下降5.9%,猪肉价格下降11.4%;鲜菜价格下降4.4%;蛋类价格下降3.6%;水产品价格下降1.5%;鲜果价格下降1.2%。
具体的食材价格行情信息,可以在网聚资本和红餐产业研究院联合良之隆、大庄园、香汇彩云、聚源集采、章鱼小数据共同推出的《食品与餐饮连锁企业采购行情月度参考(2023.3)》(以下简称采购行情)中找到答案。
01.2月猪牛羊肉价格下跌,鸡鸭持续上涨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中国2月CPI同比涨幅由上月的2.1%大幅回落至1%,且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的涨1.8%,环比则下降0.5%。PPI同比下降1.4%,基本符合预期,环比则持平。
统计局表示,CPI增速的回落主要是受节后消费需求回落、市场供应充足等因素影响。预计未来几个月CPI同比大概率会保持在1~2%的区间,当前我国通胀压力相对温和,对宏观政策不会形成掣肘,扩内需、促销费政策仍有望继续发力。
生猪市场:全国生猪出栏均价 14.82 元/公斤,较上月下跌 0.09 元/公斤,跌幅为 0.54%。年后需求进入缓慢修复期,终端表现提升有限,不过政策面提振信心,业内对后市预期好转,二育动态及补栏情绪有所提升,猪价顺势上行。本月供需仍有博弈,但情绪支撑行情有所回升。
牛肉市场:2月第4周全国牛肉平均价格87.4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3%,同比下跌0.6%。
白羽鸡市场:白羽肉鸡祖代引种自繁更新总量共计 12.60 万套,引种自繁量较为充足;月内种蛋价格连续上涨至近三年高位。白羽肉鸡均价大幅震荡上行,临近月底创下了 5.20 元/斤的四年价格新高。
< class="pgc-img">>数据来源:聚源集采
肉鸭市场:月末屠宰断档收购市场鸭增加,报价稳中有涨;产品端行业库存尚可,宰杀成本带动产品报价维持高位,联合挺价,白条、主产走货偏缓,副产订单增加,涨势较好。
本月种蛋、鸭苗先跌后涨,供给偏紧继续支撑种禽端行情;毛鸭市场鸭农贸市场活禽交易灵活,月末屠宰断档收购市场鸭增加,报价稳中有涨;产品端行业库存尚可,宰杀成本带动产品报价维持高位,联合挺价,白条、主产走货偏缓,副产订单增加,涨势较好。预计下月天气回暖,休闲消费转好,市场需要补充库存周转,未来市场大方向看好,产品高位将是常态。
02.酸菜鱼微创新,实力网红
2023年2月,餐饮业虽然较春节期间有所回落、但相比去年同期有了明显改善。受去年市场变化影响,餐饮消费市场出现暂时性市场空白、综合体商铺资源和品类竞争存在较大机会,今年上半年整体餐饮市场将处于进入的优质窗口期。
中式单品餐饮中,酸菜鱼作为经典爆款产品、仍处于持续迭代升级之中,秘制招牌酸菜鱼和招牌酸菜鲈鱼,分别在风味和食材方面进行微创新、均突然成为本月流行菜品。此外,酱油芽菜炒饭风靡、推荐指数位列第一。
小吃快餐TOP10的推荐指数和竞争力指数均高于其他品类。因其丰富的配料组合,面相关品类占据5个、占比达50%,肥肠和猪肝作为跨品类流行食材、在面的应用中非常受消费者喜爱,尤其是肥肠面,推荐指数和竞争力指数双高、均明显领先于其他菜品。
< class="pgc-img">>以上是对《食品与餐饮连锁企业采购行情月度参考(2023.3)》的重点内容分析解读,更详尽的内容信息,红餐产业研究院特推出了电子档可供免费查阅、下载。
段时间,面对有些市民因疫情需居家不方便外出购物的现实情况,如何不断丰富线上下单来满足市民的需求,记者于4月26日对济南四大商超进行了采访。
据了解,无论是针对居家还是可正常外出的市民,济南四大商超都在增加货物储备,全力做好应急保障。线下门店买菜正常,线上下单也配送正常。另外,济南四大商超还同时向记者表达了建议市民适当储备,不过度囤菜。
那么,四大商超在线上下单方面是如何满足市民需求的呢?记者为此进行了系统梳理,攻略来咯。
华联:独立开发“云店”小程序
大明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专门开发了‘华联云店’小程序服务社区居民采购,技术能支撑4000人同时下单,方便线上购物需求”。
银座:网上下单,品种杠全咧~
泉城广场店店长对记者说,“我们每天的商品进货量是之前的2倍,品种很齐全,网上即可下单”。
大润发:已加派骑手,放心!
省博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总部加派了骑手,线上下单就行,居家市民不用担心,都给你送到”。
家家悦:小程序下单,别担心~
融创茂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别担心,线上小程序下单,我们替你采买”。
社区群团菜的“团长”不下线:居家不用慌
除以上四大商超外,借助微信小程序等技术形成的诸如“买菜团”、“十荟团”的社区团购也是邻居们热衷的“拼菜”方式。近段时间为了满足居家市民的口福需求,社区的“团长”们进入了忙活不停的节奏。一位“团长”在有序帮居家市民分拣菜品时告诉记者,“能下单的都能团,隔天到”。
社区网上团菜群里的“团长”正在分菜
近上海疫情形势严峻,市民们开启了“囤菜”热潮,线上订购成为首选。不久前,一款“疫”起买菜的小程序在徐汇上线,解决了部分居民“买菜难”问题,上线近两周,有市民提出“页面显示暂不可售”的现象,记者带着疑问采访到商派软件有限公司交易产品线技术负责人王云凯。
“出现暂不可售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配送的小区已经解封,居民能自行前往菜市场采购。二是菜市场进入封控。”王云凯告诉记者,“不过这些菜市场即便显示了暂不可售,但是我们不会将其下线,等以后再需要时,我们团队会即刻做好重新上线运营。”
扫码进入
“疫”起买菜小程序
而讲起“疫”起买菜小程序,王云凯形容创建它是“争分夺秒”。
3月16日下午3点,隔离在家的王云凯突然接到公司的召集电话,要协助康健街道紧急上线一个关于疫情保供的小程序,来解决封控小区居民“买菜难”的问题。王云凯立即召开团队线上会议,根据要求,先以康健街道为实验对象,按照菜市场周边的居民区距离进行划分,以一个菜市场对应3—5个小区为一组,将辖区内所涵盖的4个菜市场、2家商业超市周边的居民区进行统一划分,制作成表格。
市民按需下单,中午12点前订购,次日送达,当天下午1点截止退单。中午12点后订购,隔两天送达,次日0点截止退单。疫情期间,如遇套餐商品短缺,将以同类价值商品替代。下单后,由供应商提供配置套餐和配送服务,统一打电话联系居民区负责人,再通知市民下楼领取,避免人员聚集。
当晚经过多番实验,3月17日早上,“疫起买菜”小程序正式投入使用。
“公司和街道解决了前端的居民区和菜市场划分问题,供应商解决了后端的配送问题,中间不存在第三方,大大减少了配送时间,提高了配送效率,这也是小程序能正式使用的重要原因。”王云凯告诉记者。
住在康健街道寿山坊的汪女士得知了这款小程序,中午十一点,根据配送范围订购了康五菜市场提供的套餐。第二天上午十点多,汪女士接到联系人的电话,到小区门口拿到了订购的B类套餐。“小程序上只有套餐,不可以挑选菜品,不过这样也很方便,省得花时间选菜了。”汪女士告诉记者。在小程序上可以看到,康五菜市场配送了三类套餐,即58元的A类套餐、65元的B类套餐和70元的C类套餐,涵盖了鲈鱼、五花肉、小排、青菜、黄瓜、菜心、苹果、橙子等各类果蔬、肉类,能满足市民们的基本需求。
随着需求量的增加,接踵而来的是使用期间带来的问题。
“一开始只是康健街道的居民在使用,他们填写地址时可以写个小区,供应商对周边都很熟悉,容易找得到。但是随着配送范围逐渐扩大,供应商在找配送时就会花费较多时间。”王云凯听取了过程中的不便之处,于是在填写地址的程序上进行完善,要求用户填写所属街道、居委等详细信息。另一方面,连锁超市的加入,虽然为市民们提供了更多选择,但是对于供应商的配送又带来挑战。“一开始订单少,有些可以手写小票,但是订单多了之后,即便用小票机,找到对应的货物也很花时间。”听到求助后,王云凯参考了其他平台的配送方式,采用了标序号的方式,1号订单对应了1号货物,也提高了配送效率。
宜山菜市场配送
“疫”起买菜在康健街道顺利实行后,不仅引起了区内其他街道的注意,斜土街道、田林街道、徐家汇街道和虹梅街道也加入进来,扩大了居民们线上买菜的渠道,还解决了其他区的“买菜难”问题。据了解,“疫”起买菜小程序已推广复制到闵行区5个街镇(虹桥镇、浦江镇、江川、古美、吴泾镇),浦东新区2个街道(南码头和北蔡),覆盖了全市290个居委,近百万居民。累计订单逾10000单,累计金额近75万元。
王云凯表示:“目前还有街道仍在申请入驻。我们团队二十多个人会全天在线做好维护保障,虽然不能解决所有人的问题,但是希望通过我们这个保供公益平台,让大家多一个采购渠道,希望能平稳度过这次疫情。”
曹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