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韩征
>时下正是兰州旅游旺季,不只是兰州人,就连外地游客来正宁路夜市,都要在地标美食“放哈”咖啡的门前排队。不过,兰州“放哈”真是多,点开外卖网站一搜,全兰州叫“放哈”的奶茶咖啡店竟有90家,武威、西宁甚至都开了“放哈”,与此同时,“放下”也和“放哈”混在一起,让消费者“傻傻分不清楚”。记者调查发现,“答案”奶茶、“避风塘”奶茶、“鲍师傅”糕点这些网红品牌都出现了类似的知识产权保护难题。
< class="pgc-img">>放哈咖啡“兄弟连”?起名都打“擦边球”
高校云集之地往往是奶茶咖啡店开得最多的地方。调查中,记者点开外卖网站,从西北师大至政法学院、兰州交大的范围内一路搜寻,至少发现了5家“放哈”、“放下”。在西北师大西门向北约200米的路边,外卖网站显示有家名为“金·放哈”的饮品店,记者找到后,发现店面招牌为“放哈Fundosa”,点了一杯甜胚子奶茶,杯身字样和塑封处名称是“放哈咖啡”,到处都没有“金”字的前缀。
< class="pgc-img">>在兰州交大附近的宝石花路上,外卖网站显示有两家相隔仅几百米的“放哈”,且全名看起来“亲兄弟”一般,一个叫“兰放哈”、一个叫“心放哈”,主打产品都是甜胚子奶茶。
记者从某美食点评网站上做了简单调查:搜索“放下”二字,近郊四区范围内有14家以此为关键词命名的饮品店;搜索“放哈”,范围扩大至了永登、榆中,竟然能查找到90家店面,而且看名字像是个“兄弟连”——兰放哈、如放哈、赛放哈、心放哈、禾放哈、金城放哈、不止放哈……
8月14日,记者从“正版”放哈咖啡求证得知:甘肃放哈餐饮娱乐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在兰州只有四家直营店面,分别位于正宁路、王府井、西站、万达。
“品牌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这些年一直是我们头疼苦恼的难题。”放哈咖啡主理人耿盛琛于2010年在正宁路夜市开出了第一家咖啡店,起名“放下咖啡”。“2011年我们首创开发了甜胚子奶茶,‘放下’逐渐被更多的兰州人甚至外地人知道。大概2013年左右,我们注意到兰州到处都开始卖甜胚子奶茶,而且‘放下’这个名称也被许多饮品店甚至网咖使用,随后我们才重视起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但发现‘放下’咖啡的商标早已被注册并很快被同类企业‘抢购’,2015年,我们更名为‘放哈’,为品牌保护寻找新出路。”目前“放哈”与“放下”已是两个不同品牌,并无关联。
< class="pgc-img">>“答案”奶茶“鲍师傅”糕点网红品牌都陷“山寨疑云”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遇到此类问题的餐饮品牌不止是兰州地标美食“放哈”,“一点点”奶茶、“答案”奶茶、“避风塘”奶茶、“鲍师傅”糕点这些网红品牌都出现了此类“山寨疑云”,如果不是品牌的“死忠粉”,普通消费者很难一眼辨真假。
记者了解到,因为商标注册需要经历15至18个月左右的申请期,而“网红”品牌因模仿者、抢注者更多,所以如遇异议,就要经历更复杂的申辩和更长久的等待,让品牌保护陷入“真空期”。“放哈”二字从2016年4月进入商标注册申请程序,如今仍在进行中。此外,品牌保护尤其是餐饮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很难做到“全方位”,从商标到图标到英文名称,从杯身设计到店面装修色彩,任何一点有疏漏,都可能被“山寨”钻了空子。
不想被模仿,只能一直自我超越。“我们不想再把放哈和甜胚子奶茶划等号,我们想走的是一条探索本土食材和饮品完美结合的新路子,”耿盛琛说,放哈咖啡从2011年开始就坚持每年夏季前、冬季前完成两季菜单翻新,每次新推约20款饮品,“新饮品研发需要过程,所以要想山寨并非一朝之事。”
来源:兰州晚报
><>放哈”
身为兰州人,应该都知道吧?
尤其“放哈甜胚子奶茶”更是兰州的特色
但是,自从火了以后
兰州地标美食遭遇疯狂山寨
满城皆“放哈”
傻傻分不清
< class="pgc-img">>正宁路的“放哈”总店天天都是排长队
人满为患
而夏天也是旅游的高峰期
很多外地来的朋友也都想尝尝兰州的甜胚子奶茶
不过,兰州“放哈”真是多
就连我这个兰州本地人都有些分不清楚真假
打开外卖查查,发现全兰州叫“放哈”的奶茶咖啡店竟有90家,武威、西宁甚至都开了“放哈”,与此同时,“放下”也和“放哈”混在一起,让消费者傻傻分不清。调查发现,“答案”奶茶、“避风塘”奶茶、“鲍师傅”糕点这些网红品牌都出现了类似的知识产权保护难题。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放哈咖啡“兄弟连”?起名都打“擦边球”
高校云集之地往往是奶茶咖啡店开得最多的地方。调查中,点开外卖网站,从西北师大至政法学院、兰州交大的范围内一路搜寻,至少发现了5家“放哈”、“放下”。在西北师大西门向北约200米的路边,外卖网站显示有家名为“金·放哈”的饮品店,记者找到后,发现店面招牌为“放哈Fundosa”,点了一杯甜胚子奶茶,杯身字样和塑封处名称是“放哈咖啡”,到处都没有“金”字的前缀。
在兰州交大附近的宝石花路上,外卖网站显示有两家相隔仅几百米的“放哈”,且全名看起来“亲兄弟”一般,一个叫“兰放哈”、一个叫“心放哈”,主打产品都是甜胚子奶茶。
搜索“放下”二字,近郊四区范围内有14家以此为关键词命名的饮品店;搜索“放哈”,范围扩大至了永登、榆中,竟然能查找到90家店面,而且看名字像是个“兄弟连”——兰放哈、如放哈、赛放哈、心放哈、禾放哈、金城放哈、不止放哈……
比如小编在西关附近搜索了下,就已经发现了很多个…
< class="pgc-img">>前两天,调查人员从“正版”放哈咖啡求证得知:甘肃放哈餐饮娱乐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在兰州只有四家直营店面,分别位于正宁路、王府井、西站、万达。
“品牌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这些年一直是我们头疼苦恼的难题。”放哈咖啡主理人耿盛琛于2010年在正宁路夜市开出了第一家咖啡店,起名“放下咖啡”。“2011年我们首创开发了甜胚子奶茶,‘放下’逐渐被更多的兰州人甚至外地人知道。大概2013年左右,我们注意到兰州到处都开始卖甜胚子奶茶,而且‘放下’这个名称也被许多饮品店甚至网咖使用,随后我们才重视起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但发现‘放下’咖啡的商标早已被注册并很快被同类企业‘抢购’,2015年,我们更名为‘放哈’,为品牌保护寻找新出路。”目前“放哈”与“放下”已是两个不同品牌,并无关联。
“答案”奶茶“鲍师傅”糕点网红品牌都陷“山寨疑云”
调查发现,目前遇到此类问题的餐饮品牌不止是兰州地标美食“放哈”,“一点点”奶茶、“答案”奶茶、“避风塘”奶茶、“鲍师傅”糕点这些网红品牌都出现了此类“山寨疑云”,如果不是品牌的“死忠粉”,普通消费者很难一眼辨真假。
据了解,因为商标注册需要经历15至18个月左右的申请期,而“网红”品牌因模仿者、抢注者更多,所以如遇异议,就要经历更复杂的申辩和更长久的等待,让品牌保护陷入“真空期”。“放哈”二字从2016年4月进入商标注册申请程序,如今仍在进行中。此外,品牌保护尤其是餐饮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很难做到“全方位”,从商标到图标到英文名称,从杯身设计到店面装修色彩,任何一点有疏漏,都可能被“山寨”钻了空子。
不想被模仿,只能一直自我超越。“我们不想再把放哈和甜胚子奶茶划等号,我们想走的是一条探索本土食材和饮品完美结合的新路子,”耿盛琛说,放哈咖啡从2011年开始就坚持每年夏季前、冬季前完成两季菜单翻新,每次新推约20款饮品,“新饮品研发需要过程,所以要想山寨并非一朝之事。”
相信我们这么好喝的兰州特色,一定会越走越远,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日前,经甘肃省市场监管局查处,遍布该省13个市州的116家山寨“放哈”奶茶店不得不“更名易帜”,结束其不正当竞争行为。
今年1月初,甘肃省市场监管局接到“放哈咖啡”的投诉信,称目前甘肃省有上百家餐饮店存在擅自使用“放哈”包装、近似标识、注册商标等混淆行为,请求加强市场监管,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据介绍,“放哈咖啡”简称“放哈”,是甘肃放哈餐饮娱乐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耿盛琛于2010年自创的品牌,并在2016年4月提交“放哈”商标注册申请。
“放哈”,兰州话放下的意思,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仿佛一夜之间,在兰州火了,甚至成为了兰州地标性的美食。但是,随着品牌的快速走红,各种山寨假冒也随之而来。“放哈”将兰州特色小吃与中式饮品相结合,其主打产品甜胚子奶茶,经媒体宣传报道,成为兰州本土网红、品牌餐饮名店之一。
据调查,“放哈”只在兰州市有五家直营店,但在省内注册登记相关含有“放哈”字号的餐饮饮品店共有116家,仅兰州市就有90家。这些名字像“兄弟连”、大打“擦边球”的兰放哈、如放哈、赛放哈、心放哈、禾放哈、金城放哈、不止放哈……从图标到名称,从杯身设计到店面装修等各方面全面模仿围攻,让正牌的“放哈”深陷山寨苦恼。
在甘肃省市场监管局统一部署下,该省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经过7个月的核查,采取了系列执法行动:
一是对全涉嫌“放哈”不正当竞争侵权店依法进行了立案查处,责令被投诉人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办理名称变更登记。
二是依法及时清除与侵权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和标记,如店面装饰装潢广告和店名等,没收全部涉及侵权商标“放哈”文字系列商标标识的杯具、塑料袋、经营物品等。
三是根据调查取证,对放哈饮品店商标侵权行为进行立案查处,作出罚款2.7万元的行政处罚。
四是对放哈奶茶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予以立案查处,部分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截至目前,除10家已主动完成整改外,剩余106家山寨“放哈”餐饮店被立案35家,责令整改71家。
延伸阅读
“答案”奶茶“鲍师傅”糕点网红品牌都曾陷“山寨疑云”
除了“放哈”外,目前市面上很多网红餐饮品牌都存在着被侵权、被仿冒的问题,其中没能做好商标保护是一大问题。许多品牌创始之初,大多不会考虑商标注册和品牌维权的问题,而在“爆红”之后,各种山寨仿冒品牌遍地开花。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遇到此类问题的餐饮品牌不止是兰州地标美食“放哈”,“一点点”奶茶、“答案”奶茶、“避风塘”奶茶、“鲍师傅”糕点这些网红品牌都出现了此类“山寨疑云”,如果不是品牌的“死忠粉”,普通消费者很难一眼辨真假。
山寨店不仅影响到餐饮店的品牌形象和市场拓展,还让品牌店辛辛苦苦研发、开拓的市场,白白被挖了墙角。如果任由山寨店低成本抢占市场的话,就会挫伤品牌店的研发、创新积极性,不利于市场自由竞争,也不公平、不合理。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拐点,创新创业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拉动力,应站在经济发展的战略角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让创新者的合法利益受到法律保护,以激励更多人自主创新。
因此,应寻求法律的帮助,对山寨店的侵权进行司法诉讼,索要赔偿费用,监管部门和司法机构也应积极维护网红店的合法权益,对山寨店的侵权行为予以严惩,以保护市场创新行为。同时,对于商标注册申请也应完善相关制度,引入技术手段,加快商标核准速度,缩短商标注册时间,可以尝试在商标公示期,打击违法侵权行为,以压缩山寨店蹭热点的侵权空间。
来源:中国甘肃网
发布单位:中国工商出版社 新媒体部(数字出版部)
注重交流执法经验
关注消费维权动态
同护市场公平正义
共观市场经济大潮
权威●专业
半月沙龙微信
①复制“微信号或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
②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
输入公众号“市场监管半月沙龙”,即可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