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漫游碎碎念。
hello友友们,下午闪现南京,入住了可可爱爱的民宿,当然要点最想喝的奶茶。
南京的第一餐:老新隆牛肉锅贴、牛肉汤包、牛肉锅贴、鸭血粉丝汤。汤包真的是我的本命,一咬冒汁我可太爱了。先开窗后喝汤,最后再来点香醋。鸭血粉丝汤较比家那边稍咸一些,鸭血、鸭肠、豆泡、粉丝,粉丝泡一会儿会吸收汤汁,就也中和了咸味,汤底也很鲜。牛肉锅贴里面也有汁水,蘸点香醋+辣椒油,好吃不踩雷。
晚上夫子庙、秦淮河打卡,到此一游,先抽个签。街道两边充满诱惑,很火的鸡鸣汤包,带大家看看。赶着夜游秦淮河,没空尝了,算不算黄包车?一个烟雾缭绕的网红打卡地,以神的名义告诉你这是单行线。进去之后别有洞天,全是特产小商品,我肯定没控制住,买了。看看战果,梅花糕、奶茶,不要忽略手里那一堆糕点,还有漆扇和手链。
< class="pgc-img">>走过这条街,夜游秦淮开始,等待入场,人挤人挤人,顺利登船,亮个相。船上有空调,完美。上岸后就到了南京夫子庙,第一站是孔庙,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大殿后面是学宫,学宫东侧是贡院,也就是考场。里面我最喜欢的一段话就是:编钟体验。
< class="pgc-img">>11点多再加个夜宵,蟹黄汤包、盐水鸭、鸭杂汤、烧饼。下午吃了鸭血粉丝汤,晚上换一个,满满的料。因为没有粉丝,汤底要更咸一些。这俩烧饼踩雷了,干巴巴,没有汤根本没法吃。一口饼六口汤的标配,今晚MVP必须是蟹黄汤包了,汤汁都流出来了。盐水鸭真的是盐水鸭,我觉得吃不惯,咸十一点点腥,一口鸭三口水。
< class="pgc-img">>晚上回来,看看凌晨12点多的南京,依旧灯火通明,要休息,明天南京第二站,大家晚安。
< class="pgc-img">>:Emma Zhang
来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这个八月,南京很热闹。
茶颜悦色从老家长沙千里迢迢来到江苏南京,再因“黄牛炒价200元一杯”登上热搜。
同时,号称南京本土茶饮品牌的T COMMA--扣麻如临大敌,直接将炮火开到最大,对准茶颜“开火”。
< class="pgc-img">>图源:新浪微博
他们不仅用红底黑字“拉横幅”似的喊话茶颜悦色,用一些逻辑不太通顺的语句指责自家品牌因为茶颜悦色被骂,更以略显荒唐的“护(南京)土”言论质问茶颜到底靠什么......林林总总的言论和动作让外界观察下来,他们确实是“要与茶颜试比高”。
但时至今日,茶颜悦色并没有对扣麻做出任何回应,这场商战更像是一场由T COMMA精心策划的独角戏。两家国内茶饮品牌在南京相遇,“先急眼”的T COMMA让消费者作何反应?这家本地茶饮究竟是什么来历?在食品行业,同品类竞争的常态又是怎样的?
01
茶颜入驻南京一周,
本地茶饮“坐不住了”
8月18日,位于南京景枫中心和新街口的两家茶颜悦色同时开业,当天,茶颜就一举冲上了热搜,“茶颜悦色开店前5分钟售罄”、“茶颜悦色黄牛代购一杯200元”、“茶颜悦色开业半小时停业”等词条轮番轰炸热搜榜,引起了广泛的舆论。
一周时间已过,茶颜热度依然不减,门店外还排着长龙。面对消费者抢购茶颜悦色的火热场面,有人早就坐不住了。
从八月开始,号称南京本土茶饮的T COMMA针对茶颜悦色进行了一系列“火药味”十足的操作。从联合扬子晚报全国征文、用“千亿茶饮大战”生硬和茶颜悦色做比较、到用茶颜悦色空杯免费换自家饮品、门店显示屏“病毒式文档”喊话茶颜悦色要守卫南京等举动也都让消费者们看在眼里,“拉踩营销”意味十足。
< class="pgc-img">>图源:新浪微博
用T COMMA自己的话来说,“商业竞争,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然而,这样的战斗姿态真的能够感染南京本土的消费者们,他们会为这样的T COMMA买单吗?其实境况并不十分乐观,在8月20号后之后的各大社交平台上,与T COMMA相关的帖子以负面评价居多。
< class="pgc-img">>图源:小红书UP主合集
其中比较多的当地网友表示,T COMMA似乎并不能作为南京本土茶饮品牌来硬蹭茶颜悦色开业的流量。相反,这样的谜之操作确实让不少南京网友感到尴尬和丢人,也会让消费者感到这并不是一家在认真做奶茶、茶饮的品牌,虚头巴脑甚至有些让人恶心......
< class="pgc-img">>图源:小红书UP
此外,还有一些南京本地网友表示,由于T COMMA在新街口附近开店过于密集,会让路人感到可怕和窒息,不愿意再去新街口逛街,“因为容易眼花”。甚至还有多平台网友吐槽:新街口地铁站不如改名叫扣麻站、新街口不如改名扣麻一条街算了......当然,在公众平台上,也有部分网友表达了对T COMMA五折活动促销的认可,并且表示很便宜,品质也还算不错。
但令人疑惑的是,在T COMMA目前上线的饮品系列,多是以新鲜果茶饮品为主,基本和茶颜悦色的产品线没有重合之处。
< class="pgc-img">>图源:T COMMA官方菜单
当然了,T COMMA拉着其他茶饮品牌做营销的行为也不是第一次了,茶颜悦色并不是唯一一个承受者。在此前,T COMMA也拿出了要和喜茶一决高下的气势,在线下店面的宣传图中点名喜茶的整颗泰奶椰售价59元,突出自家同款饮品打折更便宜,让很多消费者都在社交平台上大呼感到不适......
< class="pgc-img">>图源:T COMMA线下门店海报
总而言之,T COMMA“另辟蹊径”的营销策略确实在短时间内引起了大量的讨论度。毕竟坊间有这么一句话:“黑红也是红”,T COMMA既然自己都能拉下品牌度和其他巨头做比较,自然应该也不会恐惧消费者大量的负面情绪。
< class="pgc-img">>图源:拾叁茶官方微博
与T COMMA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京的另一家本土茶饮品牌拾叁茶。
在茶颜悦色宣布入驻金陵后,拾叁茶不仅早早和茶颜悦色在社交平台上进行官方互动,笑称内部员工想“不排队喝上茶颜”。更在茶颜悦色入驻当天再次发布声明,强调拾叁茶并未自己用“南京茶颜悦色”进行营销,很谦虚地承认“我们是占了茶颜的便宜的,很多人也是冲着南京茶颜给了我们第一次机会”,最后拾叁茶还对茶颜进行了感谢,称“感谢茶颜的优秀带给我们的流量,喝拾叁茶喝茶颜也并不冲突,这并不是一个单选题”。如此有礼有节的表态受到了网友们的一致好评,“格局打开了”“大方承认竞品的优秀根本不会失格”......
相比之下,T COMMA的态度要比拾叁茶要激进太多,引起当地消费者的质疑和反感确实很正常。而在这届网友的眼里,T COMMA针对茶颜悦色的大动作则被视为了“打响发疯营销的第一枪”。
02
“野蛮进攻”的T COMMA到底是谁?
与国内其他知名茶饮品牌而言,T COMMA充其量还只能算是个“宝宝”。
2021年9月,一家名叫南京逗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同年11月即获得天使轮1亿元的融资,当月T COMMA南京新街口首店正式开业。根据企查查信息显示,T COMMA隶属于南京逗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为李诺今;1亿元融资来自浙江黛星乔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后者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南京逗号的大股东。
不得不承认,能在天使轮就融到1亿元,就足已让逐渐降温的新茶饮市场瞩目。但更令业内惊讶的是,短短半年之间,T COMMA二轮融资再次拿到5000万欧元,这一次的投资方是来自意大利的RUWISHDA,该品牌主营皮具、服饰和红酒等业务。光速融资两轮之后,诞生于南京的T COMMA融资约4.4亿元,估值已经达到了50亿元,实力不容小觑。
< class="pgc-img">>图源:天眼查
打从T COMMA刚一问世,就没少对茶颜悦色表达“爱意”。
创始人曾自己介绍,之所以产生创业的念头,就是源自一次在长沙的旅游,当时对“茶颜悦色”和“文和友”这两家产生了浓厚兴趣,回到南京之后便开始筹划“在南京打造一个茶饮品牌总部,三年内开400家店”。由此,T COMMA也正式给自己安排上了“本土茶饮”的标签,并在南京新街口迅速扩张。
< class="pgc-img">>图源:T COMMA官网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T COMMA“密集式”的开店模式几乎让所有经过新街口的消费者都注意到了这个有着“逗号”标志的鲜果茶店。有媒体统计,截止到今年5月,T COMMA官方公众号宣布已经开了71家门店,而选址则是以新街口为圆心向外辐射300米左右,至今门店已经多到有网友笑称T COMMA“每隔五米一家”、“一眼看到三家”“是真的打算把新街口开成扣麻街”了。
在销售模式上,豪气四溢的T COMMA开启了“撒钱慈善”模式,用试喝活动和半价的大力折扣来吸引消费者的心。当地媒体报道,去年试营业的一家门店每天要用掉3000多个试用杯。而在今年,开在新街口地铁站的门店更是连续多月“全场五折”吸引了不少眼球。其品牌相关负责人还透露,在面对强劲对手的情况下,会将“全场5折”的促销常态化......
反观T COMMA创始人口中的灵感缪斯——茶颜悦色,从2013年成立至2021年,只在长沙开店,虽然在五一广场等热门商圈做到了“十步一店”的超高密度,但依然常年保持着排队等位的热度,人气不减。并且茶颜悦色真正做到了一个区域性品牌甚至只是偏安一城,品牌声量却打响全国,更是长沙旅游文化的有力符号。
目前来看,虽然T COMMA想要成为“南京版茶颜悦色”的野心令人敬佩,但这两家茶饮品牌在知名度和曝光度的确不在一个量级,前者不免有些碰瓷嫌疑。
当然,任何一种营销策略都是品牌方专业团队的选择,这也是品牌方筛选潜在消费群体的一种方式。总有受众会因为情绪上的反感拒绝消费,也总有消费者会因为大力折扣活动而去买单。不论是主打产品质量,还是价格战,很多品牌只把营销精力放在自己的优势上,而不是承认竞争对手的优秀——当他们公开谈论竞争品牌时通常是批评对方,但这样的方式并不是唯一选择。
03
食品品牌良性市场竞争,到底可不可行?
其实所谓的商业竞争,在食品饮料行业屡见不鲜。顶级品牌通过公开广告进行正面交锋(单方面不算),往往也会互相激发广告创意,诞生真正的业界营销传奇。
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之间的著名竞争,到汉堡王和麦当劳之间的汉堡巨头之争,再到国内蒙牛伊利之间的多年交手,都称得上是业界传奇。
以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为例,在2013年的万圣节前夕,就发生过一起经典的恶搞营销。
当时百事可乐发起了一场社交媒体活动,制造话题吸引人们对品牌的关注,并拿可口可乐开玩笑:“我们祝你过一个恐怖的万圣节!”这则广告的画面上是一个披着红色斗篷的百事可乐罐,斗篷则引的是可口可乐品牌的标志。创意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热议,即使放在现在来看,依然带有些“揭开真实面具”的黑色幽默。
< class="pgc-img">>图源:Google
后续,这则广告在社交媒体上疯传,一周内就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24185万次分享,超过6500万人次参与了互动,达到了百事想要的效果。
可口可乐官方虽没有对此进行回应,但坐不住的可口可乐粉丝连夜P图,将一场万圣节恶搞变成了“英雄创意”。用一句“每个人想成为英雄”暗示消费者,穿上可口可乐的红色斗篷是为了成为英雄。最后,这场盛大的万圣节营销以两家品牌双赢告终。
再看国内乳品巨头伊利和蒙牛,也经常发生“神仙打架”相互竞争。最早蒙牛的创始人从伊利出走创业,就是打着要“向伊利学习”的旗帜,成为内蒙古乳品第二。虽然放在今天也带有一些蹭品牌的嫌疑,但是广告内容依然是谦逊温和的。不过好笑的是,相传当年蒙牛这些广告牌一经投放,就在一夜之间被砸了个稀烂,但并不影响后期依然诞生了很多双雄争霸的名场面。
< class="pgc-img">>即使放在今天,“双剑合璧”的营销策略也十分常见。在2019年到2020年之间,喜茶和茶颜悦色就出人意料地进行过多次合作,用“阿喜”和“茶颜”两个动漫IP进行联手,打造出国内茶饮界经典CP,并在后期出过联名礼盒,创意十足的同时也极大地了双方品牌的曝光度。在当时的官方微博下方,不少茶饮爱好者进行嗑CP互动,喜茶牵手茶颜悦色,也成为了一场经典的营销案例。
事实上,在一个消费者越来越厌倦分裂的、刻薄信息的世界里,人们可能会更喜欢友好、积极的营销形象,这并不奇怪。
美国学者还曾抽样近4000名消费者进行了11项试验,去深入研究消费者对品牌竞争方式的态度问题。结果显示,发现当一个品牌赞扬竞争对手时,消费者对该品牌产生了更积极的态度——而这种态度的转变,可以直接反映在消费者购买该品牌产品的意愿上。
这篇消费者报告最终得出结论:当一个品牌赞扬它的竞争对手时,消费者会感觉这个品牌更周到,更友好,更值得信赖。这最终也会产生一个良性循环,消费者会为此在社交媒体上与这些品牌的互动更多、点击更多的广告、出现更积极的消费意愿,并对这些品牌的联系感更强,最终也会购买更多这些品牌的产品。
04
结语
T COMMA针对茶颜悦色的炮火猛攻,再结合自身的降价优势,或许能够短时间获得大量曝光度打通获客渠道。然而所谓的商业竞争,最终还是以产品和品质才能取胜。更何况,在国内本就以和为贵的文化氛围下,品牌尚未打造出真正实力的情况下,唱独角戏“开战”未免会显得贻笑大方。
当然,对于任何食品品牌的营销方案,都没有“四海皆准”的普适法则。每个品牌都必须确定对其独特的品牌和客户来说最有效、最真实的营销手段。
而无数商业实践和行业试验也告诉我们——赞扬竞争对手确实可以大大有利于品牌建设,无论是在消费者认知方面,还是在销售底线方面都是如此。品牌方们在“商战”中添加一点积极元素也无妨,毕竟从消费者层面而言,能够更好理解品牌感知和温暖,也是与品牌之间产生连接的一种新颖方式。
在风口上,猪都会飞!风口之下谁都想成为那头猪,但谁又能成真呢。
2021年6月,奈雪的茶成为“新茶饮第一股”,顺利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随后冲击上市的名单中,包括喜茶、蜜雪冰城等品牌:7月,喜茶传出已拿下D轮融资,估值达600亿元,刷新新茶饮品牌的融资估值记录;10月,蜜雪冰城的门店已突破2万家,上市规划更提上议程。霸王茶姬先后在3月15日、10月18日获得A轮和B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
< class="pgc-img">>看到现制茶饮上市、被资本青睐后,食品圈的巨头们坐不住了。
最近,那个广告语“维维豆奶,欢乐开怀”响彻大江南北的维维豆奶也加入现制茶饮赛道中,并做了未来规划目标是开设上万家门店,真能如愿吗?
万家门店: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此次维维豆奶开现制茶饮也是有备而来。
< class="pgc-img">>这几年,故宫文创的出圈,让各行业纷纷走起联名文创路线,维维豆奶与颐和园联名,在南京开设了全国首家奶茶门店。宣传声称依托企业自身建立的32个豆奶粉生产基地,15个牛奶加工基地,28个商贸公司,三个原材料供应基地,一个省级食品研究所,一个博士后工作站,为加盟商提供强大的后盾和产品质量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门店模式并非直营而是采用加盟模式,负责人介绍称,维维豆奶欢乐店原价为10.8万元,开怀店为15万元,另外还有加盟优惠活动,为万店早日实现做的营销?
< class="pgc-img">>而一成不变的跟风加盟模式,也不被资本们看好。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表示:“开店目标往往只是一个未经验证的预期,更多是为了营造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毕竟开店不是一蹴而就,涉及诸多因素,不是想开就开、开了就赚钱。特别是在疫情持续和经济下行的背景下,盲目照搬新式茶饮店的模式大规模进行加盟开店,没有合理的商业测算做基础,最后只能是加盟商赔本、品牌受损。”
据《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底门店数量约为59.6万家。另据相关报道,截至2021年10月,蜜雪冰城门店突破两万家;奈雪的茶、喜茶等门店目前都已超过500家。尽管维维豆奶在豆奶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做现制茶饮店与通过商超等渠道出售瓶装产品的玩法不一样,加之要面对蜜雪冰城、COCO、娃哈哈等竞争对手,维维豆奶想要借此“欢乐开怀”并非易事。
加盟模式频频暴雷,
还有人会踩雷吗?
加盟模式已经成为现制茶饮普遍的操作模式。而在维维豆奶入局现制茶饮市场之前,王老吉、娃哈哈、北冰洋、稻香村等均在做,而情况却并非很好,像奈雪、喜茶那样排长队、销量火爆。
娃哈哈奶茶门店接连倒闭,投资血本无归。据媒体报道,加盟者多是看中娃哈哈这个国民招牌而入,但是签约开店之后,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娃哈哈奶茶店并非娃哈哈集团直营管理,而是授权给广州娃哈哈健康饮品有限公司。这家公司2019年才成立,根本不熟悉茶饮店运营。
< class="pgc-img">>某加盟商说道:
< class="pgc-img">>“他们在操作上也不符合市场规则,一开始连个直营店都没有就直接开放加盟,都是口头承诺虚假消息,让加盟商信以为真。为了绕开法律漏洞,签的都是合作合同,其性质其实就是加盟。一开始不知道,后来才发现入坑了。”
凉茶王老吉的1828王老吉亦是如此,招商前夕夸大宣传,合作后却是不管不问。一位投资者在筛选考察了多个茶饮品牌之后,瞄准了有国企背景,以“草本新茶‘’为主打的1828王老吉。
签约之前,1828王老吉的招商人员告诉投资者,今年总部会加大力度扶持加盟商,在品牌宣传和营销推广上都会重点发力,目前已经在抖音上投了500万做广告,效果非常不错。
招商人员说,目前总部已经建立了专业的运营团队,加盟商有需要帮助的,运营督导会第一时间进行指导。招商人员还强调,因为总部有自己的供应链优势,可以确保门店综合成本只占到30%左右,这在同行品牌里是极具优势的。
在签约、培训过后现实却给投资者当头浇上一盆冷水。“6月份亏损了2万多,7月份亏损了将近2万,8月份生意也并不好,有时候每天收入只有三五百块。”门店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差,想请求总部运营团队的支援,希望总部能给出一些运营建议,或者是尽快上线营销活动,帮助门店提升营业额。
然而,3个多月以来,和对接的总部运营人员除了涉及原料采购时会及时回复外,对提出的其它请求,对方都只是简单一句“会向公司反馈”,便敷衍了事。
不止是食品饮料巨头开店出问题,茶饮业内也有。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快乐方程式加盟商维权、茶芝兰因加盟诈骗被立案、“蜡笔小新の茶”涉嫌虚假营销被集体维权、茶颜光年已有100 位加盟商完成立案、茶主播被网友曝出,700位加盟商被骗上亿元……
无论是食品巨头跨界还是现制茶饮新秀,在经营方面都需有适合的操作方式且完善的售后,为投资客利益最大的保证,没有切实可行的机制或第三方优秀团队,势必会适得其反。而食品饮料巨头跨界则要维护好品牌形象或积攒的口碑,特别是运营模式上应当自营授权加盟,因为第三方而毁了品牌声誉,那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来自:北京商报、红餐网、网易、纳食、公开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