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时间,有这样一则帖子在网上刷屏,让人大开眼界。
< class="pgc-img">>继热奶宝、草莓塔之后,又一种新型网红潮流席卷而来:“板栗咖化”。
上海某网红店里,原本平平无奇的糖炒栗子,被装进了咖啡杯里,卖出了高端的价格。
< class="pgc-img">>48.6元一份的糖炒栗子,要说和街边15块钱一袋的板栗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商家精致地标出了栗子的产区。
充满日式极简奢华风的看板上,中英文展示着栗子原产地的高端:“秦岭山栗、迁西甘栗......”
< class="pgc-img">>发帖人吐槽:“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分轻度糖炒、中度糖炒、深度糖炒了?
接下来栗子测评师就要开始区分不同产区栗子的风味、回味、甜度、口感、饱满程度、剥壳难易程度。
以及水洗、日晒、蜜处理法,哪个更明亮更能激发出栗子的甜度和复杂性。
最后研发一款过桶发酵糖炒栗子,将橡木酒桶里的芳香化合物渗入栗子,在上海初冬的街头BIstro至少68元一盘。”
< class="pgc-img">>小某书网红们又可以一拥而上:“专门坐高铁来上海,就为了这一盘威士忌酒香糖炒栗子。”
“软乎乎、糯叽叽、绝绝子,我年纪轻轻就全款买下了这款高级糖炒栗子。”
评论区里,有人被激发出灵感,提出了这样一条网红美食密码:
< class="pgc-img">>“学会了,马上就去开个烤红薯店。
女士您好,我们这边主厨推荐产地济南的21度纺锤形黄烟薯,红土砖窑明火慢烤至12分熟;
如果您不喜欢糖油馥郁的口感,我们这边推荐产地河北的冰糖心白蜜薯。”
日本银座的寿司之神,估计看了都会感慨一句“满满的工匠精神”。
< class="pgc-img">>02
离谱的是,童年时期最朴素的街边小吃,现在确实正在改头换面,变成了我们吃不起的“网红美食”。
原本好吃不贵的烤红薯,颜值已经配不上小某书里的“都市丽人”了。
< class="pgc-img">>而是要把里面切开,浇上满满的芝士、麻薯、珍珠、酸奶块、奥利奥碎、坚果、豆乳......
< class="pgc-img">>名字也不能叫烤红薯,而是要叫:“小团团酪酪烤蜜薯、豆乳麻薯烤蜜薯、草莓熊焦糖蜜薯雪顶杯......”
< class="pgc-img">>要素过多,很难想象原本就已经很甜的烤红薯,再加上这么多小料,吃下去会齁甜到什么地步。
< class="pgc-img">>原本廉价又接地气的爆米花,到了网红店手里,可以卖到280元一份。
凭啥?因为人家用的是昼夜温差大的东北大玉米,而且里面加上了满满的草莓干、秋葵干、菠萝蜜。
< class="pgc-img">>更重要的是,为了让爆米花的口感更香脆,老板还重金购入了3000多元的戴森吹风机,用来吹爆米花。
< class="pgc-img">>宫廷玉液酒还一百八一杯呢,这样一份出片率满满的高端爆米花,卖280怎么啦?
还有原本咸香可口的麻辣烫,在网红店的手里,就得和奶茶挂上钩。
< class="pgc-img">>你能想象,往甜腻的奶茶里,涮羊肉、毛肚、牛肉丸会是什么味道吗?
< class="pgc-img">>爱吃麻辣烫和爱喝奶茶的人,看完都得沉默,想法独特得让人不得不赞叹一句“绝绝子”。
看完这些不断更新迭代的网红美食,椰子依稀记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放学经常在路边的小摊上买烤红薯。
只要花上几块钱,就能把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捧在手里,一口一口吃完,满嘴香甜。
那一份冬日温暖的慰藉,是现在越来越卷、加料越来越奇葩的网红美食,所不能带给我的。
03
知乎有网友就总结出了一份,现在的美食网红营销套路大全:
< class="pgc-img">>名字的前缀要加上一个阿婆/王大爷/老奶奶/二大婶儿;
配料要加芝士/芒果/椰子/榴莲/草莓/肉松/麻薯/牛油果;
推广的时候要说:每天只卖99个/要对上暗号才能买/老板任性/有iPad那么大,五个人才吃得完;
就连XX都赞不绝口/XX深夜坐飞机只为它/夫妻店已经经营九百年了/狮子座的人打五折。
< class="pgc-img">>然后再雇上五十个人排队,还要饥饿营销,营造出火爆的错觉;
名字可以直接就叫网红大饼/网红馒头/网红面;
词要加上爆浆/超大/限定/限量/卡哇伊。
比如说:张大爷芝士爆浆超大牛排丁字骨;
王二娘芒果榴莲千层包心季节限定网红糯米糍;
李三婶九千九草莓超巨大卡哇伊爆浆芝士蛋糕......
还有就是像上海的高端糖炒栗子那样,可以宣传“匠心精神”,宣传产地高级、手工传承......
比如:王大爷家的酱饼选用的,是师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某某大师,采用古法熬制的精纯酱油,正宗原料,纯手工制作。
怎么样,是不是有那味儿了?
但一个悲哀的事实却是,那些真正古法传承、用心料理的餐饮店,正在被网红美食挤压得没了生存空间。
04
经济学上有这样一个词,叫“格雷欣法则”,说的是这样一种现象。
在铸币时代,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会倾向于,将那些足值的货币,也就是“良币”收藏起来。
最后,良币将被驱逐,市场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币了。
同理,有两位面包师傅,一位卖的面包松软香甜,馅料可口,童叟无欺;
另一位卖的面包则干瘪粗糙,缺斤少两,搞不好还是过期产品。
我们想当然地会以为,第一位师傅的面包会热卖,但事实可能却并非如此。
老老实实用心做美食的,竞争不过粗制劣造却花大价钱搞营销的;
真材实料原汁原味的,竞争不过加上各种花里胡哨小料的;
遵循长期主义的,竞争不过投机钻研、只想赚快钱捞一笔的;
安安分分做事的,竞争不过歪门邪道的,我们周围这样的现象还少吗?
比起一次次沦为网红花式营销的受害者,不如去支持那些真正用心做美食的良心店家。
在拒绝跟风、同质化的过程中,培养出自己清醒思考、看透本质的能力。
共勉。
作者:小椰子,个人成长领域作家,全网粉丝量破100万。关注我,用独特视角解读社会事件,陪你一起每天认知升级。
莲是目前市场上最热门的进口水果之一。海南第一批榴莲已成功挂果,预计5月成熟上市的消息更是让“吃货”们兴奋不已,并激发了不少人在家种榴莲树,实现“榴莲自由”的梦想。
“广东也能种榴莲”“嫁接榴莲苗南北都能种”“当年种植当年挂果”……今年以来,不少商家在网络平台鼓吹炒作,吸引消费者购买榴莲苗。有的商家还声称“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种死不赔”。
“这是商家布下的‘不负责任’卖苗骗局。”有业内人士如是说。另有果树专家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榴莲是热带水果,温差过大或气温低于6℃就会出现严重冻害,种了要么死苗要么不能开花结果。广东种榴莲,过冬是难题,北方能种更是瞎说,目前我国仅海南个别市县种植后成功挂果。
吹嘘南北都能种,商家引流搞推销
记者在某视频网络平台搜索发现,销售榴莲苗的商家有很多,在他们所呈现的推销视频里,榴莲树上“结”满密密麻麻金灿灿的榴莲。
视频里的推销话术差不多——
“榴莲贵吗?种一棵吃到你吐,金枕榴莲中等苗当年种植当年结果。”
“自己在家种榴莲不挑气候、不挑土壤,无须嫁接,结果快。”
“改良榴莲苗,南北方都能种,带土球当年结果,抗寒耐冻,浇浇水就能活,大东北也能种。”
“新品种榴莲,口感细腻香甜,不管种盆栽还是地里,随时种随时活,都能茁壮成长……”
许多人头脑一热,网购榴莲苗,做起了种榴莲的人。记者详细浏览相关商家的榴莲苗推销视频发现,这些商家的关注度、评论数、销售量大多不错。某商家有近20万粉丝,播放的“榴莲苗当年种植当年结果”视频下,有2000多条评论。
“国产榴莲第四代嫁接果树,当年挂果,1980元一棵……”在某网络视频平台,一名果树经销商拍摄的广告视频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记者按链接进入该经销商的店铺,向该客服人员咨询“榴莲苗能否在梅州种植”。客服人员对此未作出正面回复,只说:“会种才买,种死不赔。”
紧接着,记者又问:“可以看看结果的果树图片吗?”客服人员答:“没有,只卖苗。”然而即使是这样,记者发现,近2000元一棵的榴莲树苗销售链接,显示已有97人下单。
“网上确实很多卖假苗的骗子,2018年以来我也买到过不少假苗。”广东茂名的种植户邓育强2018年开始尝试种植榴莲,他坦言,种榴莲并不容易,仅极少数地方能种活,今年已是他种植榴莲的第6个年头,树苗种活了不少,但仍未见有树结果。
有人差评“养不活”,有人养活是杨桃
羊城晚报记者5月16日在网购平台以“榴莲苗”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榴莲苗的价格差距很大,有的20元至40元一棵,有的2000元至5000元一棵,大部分为100元至400元一棵。有业内人士称,榴莲苗的利润是普通树苗的数倍,甚至是上百倍。
“嫁接榴莲苗,60-80厘米高,带土带叶发货,206元一株。”某网购平台的一名商家告诉记者,3年以上的果苗次年就能结果,如果条件不适宜则会再晚一年。但客服称,购买后“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记者在该店铺查看买家评价,注意到有不少差评。有消费者购买81天后追评称:“购买后成活率是0,买了两棵花费200多元,全死了。”另一名消费者购买22天后追评:“养不活,收到货发现嫁接口向上5厘米处有深紫色斑点,3天后掉叶子,不到10天嫁接口向上已干枯。”更有人留言:“是实生苗,根本养不活,大家别受骗了。”
“因为榴莲比较贵,想买棵榴莲树希望能自给自足,买过两次光棍假苗,结果第3次在这买的还是假的,叶子长出来是圆的,很快也死了……”有网友在另外一家销售榴莲苗店铺里如是评价。
有的网友反映,苗是从北方寄过来的,不带叶,是光杆。不少人还称花了几千元买的榴莲苗却养不活,感慨当了回大冤种。有广西的网友就发视频称,花2000多元买的榴莲苗,种下没多久叶子就哗啦啦地掉光了。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自己买的“榴莲苗”养活了,只是这些树苗结的并非榴莲,而是杨桃、石榴等。羊城晚报记者梳理网友的分享和留言发现,不少人满怀希望种下“榴莲苗”,等树苗长成后才发现货不对板。大家买到的树苗应有尽有,包括菠萝蜜树、绿化树、含笑苗、荔枝苗、板栗、橄榄苗、枣树苗、桑树苗等,但就不是榴莲苗。
例如,有网友分享说:“一位北方朋友说他家的榴莲树长出了五角星的水果,问我榴莲是五角星的吗?”不少网友则回复:“这哪是榴莲,闭着眼都知道那是杨桃。”还有网友表示:“兴高采烈地种了下去。悉心照顾,日复淋水。3年过去了,榴莲树居然长出了一串小红花。”
榴莲国产难度大 自种更是不现实
针对目前混乱的榴莲苗市场,有业内人士指出,榴莲树结果少则五六年多则十几年,网友们买苗后很难分辨真假,等种几年后发现是假苗,老板只要说一句员工发错了,退货换货即可,或到时候已经过了售后期,投诉无门。有些人即使买到了真正的榴莲苗,也是要等十几二十年才能开花结果的实生苗。
实生苗为何不好?有业内人士表示,他多年前用一颗榴莲籽养出实生苗,未经嫁接改良,现已长成了榴莲树并结了果。但果皮很厚且粗糙、斑驳,每块果肉仅有两个拇指大,口感特别差。
“通常这种实生苗较耐寒,在一些地区能生长,但开花、挂果少,果实也非常畸形,难以下咽。”该人士表示,“不能挂果或挂果后口感非常差的,大多数是实生苗。”
“我国目前仅海南三亚、乐东黎族等市县小范围小规模化种植,并结出口感不错的榴莲,广东有个别商户种植,但未成功挂果。”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陈杰忠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家鼓吹“广东也能种榴莲”“嫁接榴莲苗南北都能种”“当年种植当年挂果”等,可能都是为了卖苗、炒苗。
陈杰忠研究国内外优质榴莲果树的推广应用几十年,对广东能不能种出榴莲非常关注,并亲自实践。他告诉记者,自己在湛江遂溪县洋青镇有个果树研究、种植基地,几年来,陆续买了几批榴莲苗种植。但一到冬天,即便盖了薄膜、做了保暖工作,也无一树苗存活,“全被冻死,根本不能种活。”
“湛江的气候和海南有些相似,这里菠萝蜜长得不错,但榴莲还是种不成功。”陈杰忠说。
陈杰忠还进一步科普说,榴莲是热带水果,耐寒性比菠萝蜜差很多,当冬天的气温低于6℃时会出现严重的冻害。在我国,如果没有比海南更热的气候条件,户外环境下种不活榴莲树。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事实上,普通人不必着急着花冤枉钱买树苗种榴莲,有实力的种植公司倒是可以尝试改良出优质的国产榴莲品种。
【链接】
这些网红果树适宜推广种植
如果广东的居民想自己种树,吃上进口水果,不妨试试陈杰忠与他的团队经实验试种推荐的几款网红果树。这些果树均适合在南方种植。
1.白柿/冰淇淋果
原产墨西哥。果皮薄,可食率高,果肉黄白色,甜爽,入口即化,似冰淇淋。零下20℃能保存1年,不耐水害,耐零下4℃低温。在土壤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地能种植。
2.黄晶(金)果
原产亚马孙河上游。树高10米以上,果实球形或椭球形,果皮光滑,成熟期主要在7-8月,可多次开花结果;产量高,不耐寒,5℃以下某些品种会受冻害,湛江、茂名等地可种。
3.卡姆果/卡姆梅
原产秘鲁。树高3米,果形似葡萄,VC含量是柑橘的60倍、刺梨的6倍,是地球上VC含量最高的植物。
羊城晚报记者 黎秋玲
<>果已成了我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吃多也不会长胖,所以水果大部分人都喜欢吃,特别是女孩子,她们怕长胖,所以有时候把水果当正餐吃。每个地方不同的季节都会有不同的水果,现在社会交通发达,在哪个地方都可以吃到全国各地的水果,只不过价格相对要高很多,有的更是进口水果,家里有矿的才舍得买来吃了。
< class="pgc-img">>菠萝蜜大家可能都认识,是南方广东、海南的特产,一个都十几斤到几十斤,采摘后可以存放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会运输到各个地方出售,在产地只要一块钱左右一斤,可销售到越远价格就越高,在我们这价格就要十块钱左右一斤,整个买就便宜点,但一个就好几十斤,小的都十几斤,谁舍得买那么多,更何况去掉皮都去了一半多。
前几天有个小贩就拉了一车菠萝蜜在路边卖,个头不是很大,就十几二十斤一个左右,可能他卖的价格低一点,两三个小时就被大伙挑剩不多了,挑剩的当然不会很好了,有人看了看也没买,看到没人买了他就想减价出售,刚好遇到一个小伙子来看,就跟小伙子说十块钱一个随便挑,卖完好收工,小伙子听了就高兴的挑了一个,给了钱就捧着回家,还偷着乐捡到便宜了。
< class="pgc-img">>拿回家就迫不及待的拿水果刀来切开准备享用,还想着要是好吃等下再去买两个回来,把水果刀拿来后就在地上开始切了。
< class="pgc-img">>刚切开一点点看到前面有果肉就兴奋了,还自言自语的说这回赚了,终于可以大吃一顿了,说着就更高兴了,继续切下去,可再切下去就发现有些不对劲了,好像另一头没什么果肉。
< class="pgc-img">>当他完全打开时,彻底失望了,只是前面有一块果肉而已,真是便宜没好货,满满的都是套路啊!不过这也怪自己贪小便宜,不知道怎么挑选菠萝蜜,只能自己认倒霉了,就当一个教训,相信他以后买东西会注意的。
其实挑选菠萝蜜首先要看外皮,成熟的是金黄色的,没熟透带有青绿色;再看表面的“钉”的大小,自然成熟的菠萝蜜表皮的“钉”会比较平,没那么扎手,那些“钉”尖锐的,而且表皮金黄色的,说明就是那种没熟掉下来存放着的;最后就是要比重量,看上去大小差不多的,就挑重一点的那个肯定没错。学会这几点再也不怕挑到像小伙子那样的菠萝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