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讯(首席记者郭铁)8月28日,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全食品”)发布2024年半年报显示,其营收为36.65亿元,同比减少4.91%;净利润为3.33亿元,同比减少23.75%。受上半年相对严峻的竞争形势影响,三全食品渠道费用投入大幅增加,同时出于谨慎性考虑,针对部分机器设备计提减值准备,最终导致净利润下降。
三全食品称,受到NKA(大型连锁零售)及LKA(区域连锁渠道)系统客流量持续大幅下滑影响,同时公司对直营商超系统加强应收账款风险控制,导致直营商超系统销售规模有所下滑,公司零售及创新市场上半年营收约29.85亿元,同比下降 7.5%。
报告期内,三全食品餐饮市场业务稳定增长,营收约6.8亿元,同比增长8.1%。特别是餐饮大客户部门通过产品品质改良、工艺效率提升、客户系统性服务加强等措施,推出一系列受连锁餐饮客户以及终端消费者喜爱的创新产品。
编辑 廖爱玲
校对 柳宝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3814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谁赚到了钱
大多数餐饮上市公司已发布2023年的业绩报告。
在经过三年的压力测试与苦练内功后,增长复苏是主旋律。但增长背后的真相需要仔细解读。
比如2023年餐饮业营收的增加、同店销售的提升,这些数据基于的是2022年的低基数,并不完全代表品牌经营的实质提升。
净利润是一个指标,尤其是2023年年报和半年报相比。
得益于2023年上半年市场复苏的推动,多家餐饮企业净利润扭亏为盈。然而,红利迅速消退,导致一些餐饮企业的净利润不仅回落,甚至出现了重回亏损的情况。
比如呷哺呷哺,2023年上半年扭亏净赚0.02亿,至年底则亏损1.99亿。
奈雪和海伦司,实现了上市以来首次年度盈利。
新茶饮市场的竞争尤其激烈。2023年,奈雪不仅平均销售金额从34.3下降到29.6,其单店日均订单量也从348.2下滑至344.3单。
奈雪实现盈利的重要原因是降本增效。
奈雪的人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从23.5%下降到20.3%,租金比重从15.5%下降到了14.5%,外卖费用的比重从9.4%下降到8.2%——最终门店经营利润率从11.9%提升到17.7%。
值得注意的是,奈雪应占联营公司亏损为3782万。联营公司包括:乐乐茶、AOKKA澳咖、茶乙己、怪兽困了,其中一个或多个品牌是亏损状态。
海伦司则是靠平台化、轻资产的转型,成功扭亏为盈。
达势股份(达美乐中国)虽然也是亏损状态,但按照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过调整净利润877.8万元。也是首次经调整净利润为正。
借助首店效应,达美乐中国新城新店业绩屡创全球新高。新增长市场的收入也快速从36.7%攀升到49.4%。2023年下半年,济南、武汉、成都、青岛、温州及常州的48家门店,平均投资回报期约为9个月。
开了多少店
太二酸菜鱼、怂火锅、奈雪、达美乐中国在2023年快速开店,成长显著。海底捞放缓了门店拓张,靠着修炼内功。激活了组织活力,提升了利润率,实现了近45亿的利润。
成功,并不一定能够复制,开店,也不一定能带来规模效应。
呷哺呷哺依然在快速汰换门店。2023年新开呷哺131家,关闭99家。
实际上,2021年8月,创始人贺光启做出了关200家店断臂止血的决策后,至今已经关闭409家门店。相当于2020年门店的38.5%。
同时“3年内呷哺新开500家”的目标也遥遥无期。
海伦司就在为之前直营门店的扩张买单。海伦司上市募资的用途,是未来三年的规模扩张。2022年第一季度,门店一度超过800家,但如今直营门店数只剩255家。
门店从764家减少到479家,全年收入也从15.59亿下降到12.09亿元。嗨皮合伙人的开展和新的单店模型,帮助了海伦司扭亏为盈。
不过,其首批特许合作酒馆的门店数却由114家缩减到92家。
同样开启加盟的还有奈雪的茶,至年底已经拥有了81家门店,在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称,未来2-3年要开2000-3000家加盟店。
其2024年新公布的加盟政策,相比此前98万元的入门门槛,单店投资58万起几乎减半。
海底捞也在2024年3月宣布引入加盟模式,对于加盟持有谨慎的态度,加盟对象将限定在机构和有经验的企业中。
九毛九希望通过引入加盟与合作模式,进行区域和合作扩张。释放出的品牌是太二和山外面。
极致性价比时代
人回来了,消费力没有回来。在年初的报复性消费后,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和价值导向,对价格敏感度增加,寻求更高的性价比。
翻台率的恢复情况也说明了市场的复杂性。虽然消费者回归了餐饮市场,但翻台率并未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这种趋势迫使餐饮业进入一个极致性价比的时代,其中价格竞争成为常态,导致整个行业的客单价普遍下降。
单纯依靠价格竞争已不足以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餐饮企业需要通过降本增效来保持利润率,这意味着在原材料采购、人力资源以及流程优化等方面寻求创新和改进。在成本控制和价值创造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外卖双主场
2023年,堂食不再受限,外卖的需求仍然存在,虽然占比有所下滑,但大多数外卖的营收仍然在上升。
海底捞2023年在传统火锅外卖服务的基础上,对到家业务进行用户分析,推出了海底捞外送·欢乐宴和海底捞下饭火锅菜,提供定制化宴会服务和一人食精品快餐。
奈雪的茶虽然外卖仍然占比41.9%,但是自提的比重来到了43.9%。更多数字化订单,其实也有助于减少“第三空间面积”,能够开小店。
30分钟必达的外送策略,是达美乐抢占市场的制胜法宝。2023年,达美乐的外卖占比,用72.2下降到59.2%。
其实在北京及上海两个市场,外卖占比仅从78.8%下降到76.0%,新增长市场的变动较大,从60.8%下降到42.1%。
副牌的探索
海底捞一直酝酿新品牌和新赛道,目前旗下拥有拥有焰请烤肉铺子、十八汆、苗师兄香锅、五谷三餐、囿吉山、嗨捞火锅、汉舍。
不同与之前的批量开快餐品牌,如今的品牌之间风格差异明显。分别对应烤肉、面馆、香锅、中式快餐、云贵bistro、平价火锅和中高端江浙菜。
其中,苗师兄香锅曾经为苗师兄炒鸡,从鲜炒鸡扩展道鱼、虾、蛙等产品。已在郑州、南京、合肥等地开店,客单价在50-60元之间。后续也有小规模扩张计划。
九毛九副牌中,开出一个客单价587元的高端火锅赏鲜悦木,赖美丽烤鱼开始通过翻新餐厅和改良菜单来优化营运。最新的定位是酸汤烤鱼。而在今年,怂火锅也开出了副牌“山外面”酸汤火锅。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奈雪合计运营8家台盖品牌,这些门店将于今年陆续关停。而台盖2023年门店经营利润率为-15.8%,比2022年同期还要差。
奈雪的产品价格带已经下探至台盖覆盖的中低端市场,台盖关掉是最好的选择。
海外业务
海底捞的国际业务,特海国际成功实现扭亏为盈。餐厅层面经营利润率为9%,同比提升4.9个百分点。
和海底捞一样,特海国际的开店也十分谨慎。财报中提到,2023年初,主动评估了已签约的项目的数量和前景,主动停止了不合格的项目。最终只新开了5家,净增了4家。
管理上,在总部-区域经理-店经理的管理架构上,转变为总部-大区经理-国家负责人-店经理的架构。将总部的部分职责下放,日常运营更加高效,也更加本地化。
呷哺呷哺于2023年1月1日正式成立国际事业部,此后出海战略也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截至2023年底,呷哺集团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共经营5间呷哺呷哺餐厅、14 家湊湊餐厅。
太二,也已经在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披、泰国和美国经营。其国际市场的翻台率高达5.5次/天。并计划通过加盟延伸至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海岸线。
结语
2023年,在市场复苏和消费行为变迁的双重影响下,餐饮企业经历了从快速增长到慎重扩张的转变。
一些企业通过降本增效和精细化管理扭亏为盈,展现了卓越的经营能力;而另一些则在盈利与亏损之间挣扎,反映出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竞争的激烈。
展望未来,在极致性价比时代,企业需要更加紧跟消费者变化,注重持续创新、提升市场敏感度和运营效率,以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见证了餐饮行业的诸多变化。而如今,一个引人瞩目的趋势正在悄然兴起 —— 餐饮开始逃离一线城市。曾经,一线城市是餐饮品牌们竞相追逐的舞台,那里有着庞大的消费群体、丰富的商业资源和无限的发展机遇。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却选择离开,宁可少扩店也要保住门店存活率。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和考量呢?
一、一线城市的挑战
高昂的成本压力
一线城市的租金、人力成本、原材料采购成本等都处于较高水平。对于餐饮企业来说,这些成本的不断上涨无疑给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租金可能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支出,尤其是在繁华地段,租金更是高得惊人。同时,人力成本也在不断攀升,招聘和留住优秀的员工变得越来越困难。此外,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也因运输、存储等因素而增加。
激烈的竞争环境
一线城市的餐饮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各种品牌、各种类型的餐厅层出不穷,消费者的选择也非常丰富。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脱颖而出并非易事。餐饮企业需要不断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营销推广,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同时,还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以满足消费者日益挑剔的需求。
不稳定的市场因素
一线城市的市场变化非常快,政策调整、经济形势、消费者口味等因素都可能对餐饮企业产生重大影响。例如,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导致餐厅的经营受到限制;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消费者口味的变化可能会使一些餐厅的产品失去市场。
二、逃离一线城市的原因
二三线城市的机遇
与一线城市相比,二三线城市的成本相对较低。租金、人力成本等都要比一线城市便宜很多,这为餐饮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利润空间。同时,二三线城市的市场竞争相对较小,餐饮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发展壮大。此外,随着二三线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对餐饮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更稳定的经营环境
二三线城市的市场变化相对较慢,政策调整、经济形势等因素对餐饮企业的影响也相对较小。这为餐饮企业提供了更稳定的经营环境,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同时,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相对较高,一旦认可了某个品牌,就会持续消费,这为餐饮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客源。
拓展市场的新选择
逃离一线城市并不意味着放弃市场,而是寻找新的市场机遇。二三线城市的市场潜力巨大,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是一个拓展市场的新选择。通过在二三线城市开设门店,餐饮企业可以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也可以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保住门店存活率的策略
精细化管理
餐饮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通过优化菜品结构、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等方式,提升门店的盈利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创新经营模式
餐饮企业需要不断创新经营模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可以尝试推出新的菜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活动、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等。同时,也可以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同开拓市场。
关注消费者需求
餐饮企业要始终关注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调整产品和服务。通过市场调研、消费者反馈等方式,了解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和消费习惯,及时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要注重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之,餐饮开始逃离一线城市,宁可少扩店也要保住门店存活率,这是餐饮企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一种理性选择。二三线城市的机遇、更稳定的经营环境以及拓展市场的新选择,都为餐饮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通过精细化管理、创新经营模式和关注消费者需求等策略,餐饮企业可以提高门店的存活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提供的图片等资料部分来源网络,仅供用户浏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作分享使用,不涉及商业范畴,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时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纠纷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分享来自各行各业的成功品牌案例和策划方案,一起探索品牌背后的故事!关注订阅“锦鲤万花筒”,一起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