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前方吃货粉丝发来的在线报道,
在杭州做了11个年
建德菜,
今天全场五折
的7017味道工厂门口
现在已经排起了队,
快快快!一年仅一次的折扣机会,还不去打卡!
(详情戳链接)
而明天,也就是本周四,
【五折吃垮杭州月】的第11波,
是靠着几道佛系蒸菜
“大杀四方”,
在西湖边蒸出养生杭州味的蒸年青STEAMED DISHES。
明天,到店根据置顶留言操作,
就可享受全场5折,人均直降34元的神仙折扣。
畅吃3元的杭州酱丁、4元的烧椒皮蛋、
6元的老杭州酥鱼、29元的江南原味鸡、
14元的两头乌肉饼…
(酒水饮料除外,仅限湖滨店)
掀开盖子的瞬间,
乳白色的雾气毫不分说地钻进鼻腔,
各色蒸货的香味混杂着竹子的清香,扑面而来。
一个两个三个,一排一摞一堆,
一整个餐厅只有一样烹饪工具——竹蒸笼,
这样的奇景,我在杭州的综合体里从未见过。
大、中、小,一共三种规格,
最大的蒸笼直径36cm,最小的10cm,
霸道地占据着蒸年青开放厨房二分之一的面积。
这些竹蒸笼,说起来也有自己的一番故事。
蒸年青的创始人曾经奔赴全国各地,
只为寻觅出最适合蒸物的器皿。
几经辗转,终于在福建
一个名叫黄家村的村子里停住了脚。
黄家村这个传统的小村庄,
祖祖辈辈算下来,做蒸笼这门手艺
已有1000多年了,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透气性强,拥有大山深处原始的竹子清香,
纯手工编织,不沾一丝工业化的气息,
供货能力稳定,
这便是蒸年青理想中的竹蒸笼。
在被麻辣鲜香口味攻占的综合体里,
只用竹蒸笼一样烹饪工具的蒸年青,恍若是一股清流。
毕竟就连我家楼下包子铺的阿姨,
都早早地抛弃了寿命极短的竹蒸笼,
改用不锈钢的了。
蒸年青像个逆行英雄,
与这个快速前进的世界背道而驰,
只为了重新拾起那股儿时的烟火气。
毫无疑问,蒸年青是有野心的,
因为它不止想拾起来,更想走出去。
作为外婆家的子品牌之一,
将外婆家开到加拿大多伦多的uncle吴曾说,
当初创立蒸年青这个子品牌,
就是愿望有一天,它能走出国门,
用杭州味,“蒸”服全世界。
我想,uncle吴的愿望,来日可期,
因为蒸年青蒸出来的,
是健康、是养生,
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是不会出错的热腾腾的杭州味儿。
这次蒸年青能来参加【五折吃垮杭州月】,
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人均67元的它,五折后人均直降34元。
3元的杭州酱丁、4元的烧椒皮蛋、
6元的老杭州酥鱼、29元的江南原味鸡、
14元的两头乌肉饼……
菜单上本就90%的菜都在3元到28元之间,
五折的力度打下来,真真是不要钱的节奏了。
千岛深水鱼头,原价88元,折后44元。
这是蒸年青偌大菜单上最贵的一道菜,
这就意味着,明天蒸年青
所有菜品,都在44元以下。
一行人浩浩荡荡,
从天亮吃到天黑,也不过百来块。
足足两斤半重的千岛湖鱼头,
只稍稍一口,就能领略鱼的健硕。
市面上真假千岛湖鱼难辨,
告诉你一个小方法,
认准千岛湖渔业公司捕捞的准没错,
蒸年青的就来自这儿。
原价28元的两头乌肉饼,折后14元。
金华顶有名的猪种两头乌,
只选取后颈肉半瘦半肥的精华处。
竹制蒸笼盖子透气,
水汽可以自由散发,不会回流到食材里,
如此蒸出来的肉饼油润爽脆,
是一贯家常的味道。
同样使用两头乌后腿部分的香肠,
原价12元,折后仅需6元。
江南原味鸡,原价58元,折后29元。
7个月大的竹林走地鸡裹上一撮盐,
加入笋、火腿,慢慢蒸上45分钟。
汤头清亮,鲜味丰腴,
汤汁吸饱精华,用来泡饭是它的终极归宿。
鲜虾臭豆腐,原价18元,折后9元。
相比更适合油炸的绍兴臭豆腐,
蒸年青选用的是口感绵软的桐庐豆腐。
这道招牌菜,不知圈粉了多少食客。
桂花年糕,原价8元,折后4元。
这样的价格我不信你会不心动,
动辄三四十的法甜狠不下心敞开肚子吃,
只要4元的桂花年糕大可来个两三份。
与其把蒸年青称之为餐厅,
我更愿意把它当做一个家,
无论点什么都不会出错,
不管吃什么都无需担心荷包哭泣,
只要坐在这儿,就能兀自心安。
蒸年青,蒸出的是人间烟火气,
是属于杭州的味道。
本期互动
#妈妈的拿手菜#
抽取5位走心粉丝
送总价值157元的双人套餐一份
套餐内容
▼
两头乌香肠(1份)¥12
蒜香黄瓜(1份)¥3
桂花糖藕(1份)¥8
鲜虾臭豆腐(1份)¥18
清蒸海虾(1 份)¥58
天目腊笋蒸凤爪(1份)¥18
笋丁甜豆(1份)¥22
杭州小笼包(1 份)¥18
留言规则:
中奖信息以后台回复为准
【湖滨银泰店】(参加五折活动)
地址:延安路239号湖滨银泰D区4楼
(龙翔桥地铁C出口正对面)
电话:0571-81996803
营业时间:11:00-14:00、16:45-20:30
【杭州大厦501店】
地址:杭州大厦501城市广场
负一楼106室
电话:0571-87702677
营业时间:11:00-14:00、16:45-20:30
作者:拉芳
商务合作联系WX:gc88923(请备注品牌名称)
摄影:炸炸
美编:狗哥
因为微信改版,你可能会错过之前的推送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原文链接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时光的秘密
在东海之滨,有一个古老的码头,它见证了无数船只的往返,也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和希望。在这个码头的边缘,有一家不起眼的小餐馆,餐馆的主人李文,是一个对烹饪有着独特理解的厨师。
李文年约四十,身材中等,总是穿着一件白色的厨师服,干净整洁。他的脸上总挂着和煦的笑容,让人一见便心生亲切。然而,他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那一手精湛的蒸菜技艺。
在码头上,蒸菜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它不同于其他烹饪方式,需要精确的时间掌控和火候把握。李文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蒸东西时间表,以确保每一道菜都能达到最佳的口感和营养。
一天清晨,码头上雾气缭绕,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李文早早地来到了餐馆,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首先检查了蒸锅的状态,确保一切正常后,便开始了他的蒸菜之旅。
第一道菜是清蒸鲈鱼。李文选了一条新鲜的鲈鱼,处理干净后,放入蒸锅中。他看了看蒸东西时间表,轻轻按下计时器,开始倒计时。蒸鱼的时间需要精确到秒,李文知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鱼肉的鲜嫩和口感的细腻。
在等待的过程中,李文开始处理下一道菜的材料。他一边忙碌着,一边思考着如何将蒸菜的技艺传承下去。他知道,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人都忽视了烹饪的精髓,只追求速度和方便。然而,他坚信,只有用心去烹饪,才能做出真正美味的食物。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蒸锅里的鲈鱼开始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李文打开蒸锅盖,用筷子轻轻戳了戳鱼肉,感觉到鱼肉已经变得松软而富有弹性。他知道,这道清蒸鲈鱼已经完成了。
这时,一位年轻的旅人走进了餐馆。他看起来有些疲惫和迷茫,目光在菜单上徘徊不定。李文见状走上前去热情地招呼道:“欢迎光临!我们这里有各种美味的蒸菜您想尝尝哪一道呢?”
年轻人抬头看了看李文有些犹豫地说:“我不太懂蒸菜但是听说很好吃我想试试。”
李文微笑着说:“没问题!我可以为您推荐几道经典的蒸菜。比如这道清蒸鲈鱼它口感鲜嫩肉质细腻再配上我们特制的酱料简直是美味无比。”
年轻人听后有些心动便点了点头说:“那就来一份清蒸鲈鱼吧。”
李文将蒸好的鲈鱼端到了年轻人的面前并为他倒上了一杯热茶。年轻人品尝了一口鱼肉后不禁赞叹道:“哇!这鱼真是太好吃了!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鲜嫩的鱼肉!”
李文听后感到十分欣慰便趁机向年轻人介绍了自己的蒸菜技艺和蒸东西时间表。他告诉年轻人蒸菜需要精确的时间掌控和火候把握只有用心去做才能做出真正美味的食物。
年轻人听后深受启发他向李文请教了许多关于烹饪的问题。李文耐心地解答着他的疑惑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在交谈中年轻人感受到了李文对烹饪的热爱和执着也体会到了烹饪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从那以后年轻人成为了餐馆的常客他经常来到餐馆品尝李文做的蒸菜并向他请教烹饪技巧。在李文的帮助下年轻人逐渐掌握了烹饪的精髓也开始尝试着自己做一些简单的蒸菜。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人的烹饪技艺越来越精湛他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烹饪作品并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赞赏。他感慨地说:“是李文老师让我重新认识了烹饪也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方向。”
而李文也在与年轻人的交流中感受到了传承的意义和价值。他意识到自己的蒸菜技艺不仅仅是一种烹饪方式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他决定将自己的蒸菜技艺和蒸东西时间表整理成一本手册供更多的人学习和参考。
在手册中李文详细介绍了各种蒸菜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并附带了详细的蒸东西时间表。他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蒸菜的魅力并传承下去。
手册发布后很快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许多人纷纷表示这本书让他们受益匪浅不仅学会了蒸菜的制作方法还领悟到了烹饪的真谛和人生的哲理。
李文看到这一切感到十分欣慰和自豪。他相信只要有人愿意用心去学习和传承蒸菜技艺就一定能够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品尝到美味的蒸菜并感受到烹饪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蒸菜不仅仅是一种烹饪方式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只有用心去烹饪和传承才能让这种美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和传承传统文化让它们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源:【生活帮】
6月2日,山东青岛,年轻设计师转行做花饽饽,玩出新花样!“行李箱”内另有乾坤,“啤酒”“贝壳”竟然能吃!网友:万物皆可花馍!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本文来自【生活帮】,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