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很多好吃的名菜,更是家喻户晓。
今天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中国十大名菜排行榜!
第1名:北京烤鸭。
一提起北京烤鸭,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原本是北京地区的特色菜,但因为味道不错,一直以来成为了中国的名菜排行榜第1名。
北京烤鸭,肉质鲜嫩,味道醇厚,不仅仅深受大人们的喜爱,很多孩子也特别喜欢吃。
如果没有吃过北京烤鸭,可以说谈不上对美食有了解。
< class="pgc-img">>第2名:四川麻婆豆腐。
不仅仅闻名于整个四川省,麻婆豆腐在全国都享有盛誉。
作为饭桌上必点的一道菜,十分的下饭。麻婆豆腐,香辣爽口,豆腐软嫩,辣而不腻。甚至有不少客人仅凭一碗麻婆豆腐,就能够吃掉三碗饭。
< class="pgc-img">>第3名:红烧肉。
作为中国饭桌上的一道常见的菜品,也是用来招待客人的最高待遇。
红烧肉可以说,是最经典的中式菜肴,通过长时间的慢炖,肉质嫩爽,甚至咬下去,油滋滋的,非常的好吃。
< class="pgc-img">>第4名:清蒸武昌鱼。
曾作为湖北省的传统名菜,如今也成为了中国10大名菜排行榜第4名。
清蒸武昌鱼,凭借着独特的制作方法,以及美味的口感,在湖北地区,在整个中国,都让人赞不绝口。
主要是这样的鱼真的很好吃,让人有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
< class="pgc-img">>第5名:宫保鸡丁。
不仅仅在国内知名度很高,在国外也享誉盛名。宫保鸡丁,作为饭店的一道常见菜,被受人欢迎。
口味独特,让人吃完一碗,还想再吃一碗。
< class="pgc-img">>第6名:清蒸鲈鱼。
鲈鱼的口感想必大家都知道,刺少味道鲜美,选择清蒸的方式,也符合大部分人的口味,不仅仅能够感受到鲈鱼的香味,最主要这种清淡也符合现在很多人的养生需求。
爱吃鱼,吃的很健康,吃的很舒服。
< class="pgc-img">>第7名:黄焖鸡米饭。
在街头小巷,如果你仔细留心观察一下,能够看到很多的黄焖鸡米饭小饭店,这种特色式的砂锅式的做法,让人印象深刻。
黄焖鸡米饭往往是专门的砂锅盛满了菜品,再单独配上一份米饭,吃起来实在是太香了。
< class="pgc-img">>第8名:白切鸡。
起源于广东省的传统名菜,白切鸡原汁原味,鸡肉十分嫩滑,沾点佐料,那叫一个好吃。
经常能够在一些大型的婚宴上,白切鸡也算是一道必备的菜品了。
< class="pgc-img">>第9名:糖醋里脊。
不少人都喜欢吃里脊肉,但是在里脊肉当中夹上一片糖醋酱汁,这种口感酸甜,吃起来让人回味无穷。
有些喜欢吃的人,甚至一次性都要点两盘子。
< class="pgc-img">>第10名:东坡肉。
很多人或许都听过苏东坡,也尝过东坡肉。入口即化,色泽红亮,肉质也很软。
每每吃都没肉的时候,就对于中国的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一些理解。
< class="pgc-img">>这便是中国十大名菜排行榜,相信不少人都吃过。你觉得这个排行榜排的正确吗?都来说一说。
来源:花开若无
面新闻记者 | 张瑶
界面新闻编辑 | 严之俊
米其林于7月11日宣布,米其林指南将扩展至中国内地的福建省和江苏省,标志着米其林指南在中国内地的覆盖区域进一步增加至7个目的地。进入中国内地8年来,米其林已经成功覆盖了5个主要城市。此次,米其林评审团队将首次以省份为单位,对当地的优质餐厅进行探索并制作榜单。
在首版榜单里,米其林指南评审员将首先从每个省份的3个城市开启发现之旅,包括福建省的厦门、福州和泉州,以及江苏省的南京、苏州和扬州。福建省的餐厅榜单将于2024年年底公布,江苏省的餐厅评选结果将于2025年年初公布。
福建省和江苏省米其林指南榜单将由匿名工作的米其林评审员按照全球统一的独特方法制定。他们将根据指南的5项标准,包括:盘中食材、烹饪技巧、口味的融合、菜肴所展现的创意和菜品的持续稳定性,对餐厅提供的菜肴品质进行评定。
米其林指南国际总监格温达·普勒内克(Gwendal Poullennec)先生表示:“首发的省级餐厅榜单从福建省和江苏省开启绝非偶然,因为两地都拥有独特的烹饪传统,根植中国文化且魅力非凡。米其林指南将聚焦展现当地特色的餐厅,颂扬美食传统之精微,并将其丰厚繁硕的餐饮景象带到国际舞台,进而赢得更多关注。两地的美食精粹绝对值得国内外美食爱好者和旅行者充分发掘。”
图片来源:品牌提供
城千味,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6月27日,大众点评2024年“必吃榜”在北京正式揭晓,119座城市及地区2797家餐厅上榜。此次“必吃榜”发榜城市首次破百,商户数、城市数均达历年新高,上海、北京、成都、重庆、广州为上榜餐厅数TOP5城市。
成都上榜商户数达96家,为全国上榜餐厅数量排名第三的城市,武侯区、锦江区、双流区、都江堰市、青羊区为上榜商户数TOP5区县,龙泉驿区、青城山风景区、邛崃市三个旅游热门区县首次有餐厅入选必吃榜。上榜餐厅中,有近15家为扎根街头巷尾的烟火小店,2024年新上榜商户占比超过35%。更多城市特色餐厅上榜,占比接近60%,其中近半数为新上榜,沈堂甜水面、平乐付师羊肉等地道小店出现在榜单上,榜单“发现感”显著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2023年,绵阳作为四川省宝藏城市新发榜,10家美食商户上榜,2024“必吃榜”将成为更多本地用户与异地游客的“美食之旅向导”。
< class="pgc-img">>跟随大众探寻美食的脚步,今年榜单“发现感”较往年显著提升。新增58座城市发榜,其中近半数为“味蕾游”热门城市,覆盖更多周边区县地区;更多地道小店、传统老店出现在榜单上,近半数为城市特色商户。2024年“必吃榜”不仅成为“小商户的大舞台”“餐饮行业风向标”,更是彰显各地饮食特色、人文底蕴的“城市美食名片”,将进一步激活消费、助力实体发展。
发现更多美食目的地,58座城市新发榜
深度旅游时代来临,“美食目的地化”成为趋势。八岁的“必吃榜”在“好吃、不贵、体验佳”的基础上,跟随8亿用户的脚步,发现更多美食目的地——今年“必吃榜”新增58座美食城市,一众既坚守餐饮初心、极具本地特色,又能彰显城市文化的美食商户上榜。
今年新发榜城市广东清远,距离市中心50多公里的翔仔农家菜·新鲜无花果浸鸡店,是广东人心中典型的“山卡拉农庄”。据凌老板介绍,自家走地鸡用的是清远鸡1号苗,养在5公里外的村子里,由73岁老父亲亲手照料,真正坚持了“鸡要现抓鱼要现杀”的地道吃法,为全国食客还原最自然的老广味道。
美食是城市的底色。江苏盐城的20年老店米肠汤饭,则用一碗每日现熬12小时的猪骨浓汤,与这座城市共生共荣。“2004年,盐城刚开始有韩企入驻,我们带着朝鲜族传统手艺从长春过来创业。”朝鲜族人张老板介绍。现如今,盐城快速发展,还成了“味蕾游”宝藏目的地。“现在国内游客越来越多,都是奔着盐城韩料正宗来的。”
阿拉伯籍老板穆罕奈德在义乌的BEYTIRESTAURANT贝迪餐厅,也在今年登上了金华“必吃榜”。 “店里现在有‘八国厨师’,总共300多道菜,涵盖近20国口味。”贝迪介绍。近年来义乌旅游爆火,中国游客越来越多,店里土耳其烤肉等招牌菜深受欢迎。
此外,今年“必吃榜”还拓展到成都青城山风景区、重庆巫山县等区县地区。新上榜商户——山下人家·土砂锅腊排馆就是一家开在成都青城山风景区的农家土菜馆。本地人彭老板介绍,招牌菜“土砂锅腊排”的原料是自家新鲜腌制的青城山特色腊肉,用宜宾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县土火锅慢煨两小时而成,“想把小店做成‘腊肉体验馆’,弘扬家乡美食文化。”
“味蕾游”爆红的2023年,不少游客为了一道菜,奔赴一座城。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必吃榜”榜单异地用户占比达到42%。景德镇的瓷泥煨鸡、延边的朝鲜参鸡汤、襄阳的黄酒配牛肉面......一张更为丰富全面的美食榜单,进一步成为消费者心中的“美食之旅向导”。
更多地道餐厅上榜,小店也有大舞台
一份“8亿人吃出来”的美食榜单,代表了一座城市餐饮消费的真实底色。“过去一年,用户更多用‘地道风味’‘锅气十足’称赞餐厅口味超出预期,也会用‘价格不过百’‘食材新鲜’来评价餐厅体验超出预期。” 大众点评必吃榜负责人张雪娇在大众点评“必吃榜”发布暨颁奖盛典上提到。
“创新不忘本 传承不守旧。”基于餐饮消费的新趋势,更多坚持新鲜食材、烟火气十足的地道餐馆出现在榜单上。2797家上榜商户中,近半数为城市特色商户,烟火小店占比达46%,小吃商户超过500家。
在广东深圳的蛇口市场门口,潮汕人叶向家凭借着父辈传授的裹粽手艺,从推车摆摊开始,将20年老店—嘉华小吃店做上了“必吃榜”。粽子热气腾腾地出锅,店门外挤满了排队的本地市民、外地游客。“所有粽子店内现包,高峰期4个‘粽子工’从早到晚忙不停,一天卖出好几千个。”叶向家介绍。“开在菜市场边,透着老蛇口独特生活气息的市井老店。”有大众点评用户评价。
城市另一头深圳龙岗区,新上榜餐厅——昌记猪脚饭店里,黄老板正满头大汗地为客人切制烧腊和猪脚。一家三四十平的街边小店,日日用份量十足的地道潮汕猪脚饭,抚慰城市打拼者的心。“一份20元,从未涨过价。生意也没想过要做大,就想认真把这家店做好,照顾好每位食客,发扬潮汕的美食传统和精神。”黄老板说道。
坚持每日现做豆花的重庆龚大娃豆花面,上海 “酒楼水平”的粤菜小档匠心小厨,老板娘亲力亲为的成都歆瑞源油卤串串、凌晨三点开始忙活的武汉老通城豆皮大王......“小店也有大舞台”,2024年“必吃榜”榜单上有近1300家街头巷尾的地道小馆,成为本地人推荐、外地人种草的美食之选。
坚持榜单公信力,“城市美食名片”成本地消费动能
必吃榜走过这8年,始终有三个坚持:第一个是坚持“万里挑一”;第二是坚持基于当年用户的真实评价评选;第三则是坚持无人为提名,做真正“由8亿用户吃出来”的榜单。
以本届“必吃榜”为例,用户寻味目的地朝多样化发展,2023年平台用户评价规模增长超200%,带领榜单走到了58座新发城市及地区。在“好吃、不贵、体验佳”基础上, 2024年“必吃榜“基于上亿条评价数据,从千万商户中遴选出2797家餐厅,其中非合作商户占比近20%。
“得知入围时非常惊喜,因为店里从来不做线上团购,这让我们意识到‘榜单的公信力’。”深圳嘉华小吃(蛇口市场店)的叶老板表示。“第一次上榜时,我们没跟美团合作,奖牌寄来了才知道。这既是荣誉更是鞭策,要不断提升才能不辜负消费者。”重庆乐山鲜知味钵钵鸡的曾老板也分享了心路历程。
一份有公信力的榜单,消费者爱看,商户自然迎来好生意。“必吃榜”正在通过线上流量扶持、数字化经营指导等措施,助力商户与平台共同成长。数据显示,2023年发榜后,上榜商户线上流量同比增幅近50%,首届“必吃节”拉动商户交易规模同比增长超80%。“去年上榜之后,甚至有从宁波过来的游客,我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啊增今牛·潮汕牛肉店的李老板表示。
承载着真实餐饮消费趋势的“必吃榜”,更是推动餐饮行业发展的“行业风向标”。北平三兄弟梁总表示,2017年门店首上“必吃榜”时,鲜肉原材料供应链发展尚不成熟。“上榜后,同赛道商户互相学习,以鲜肉作为原材料的商家更多了,倒推鲜肉供应链的发展,榜单起到了推动行业进步的作用。”
“必吃榜”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连着餐饮商户。随着榜单“发现感”的提升,用户“味蕾游”出行热情、消费活力被进一步激发,“城市美食名片”进一步成为本地消费的新动能。据了解,7月,大众点评还将投入上亿级营销资源,举办第二届必吃节,跑出助力餐饮发展、本地消费的新速度。
“美食是城市最好的名片。每一座城市的发展和美食的发展,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美团高级副总裁张川表示,必吃榜、必吃节的责任,是让更多市井长巷的地道美味,和更多消费者联系在一起,长久传承下去。